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晌,李鸿章苍老的声音划破快要憋死人的压抑气氛,带着一丝疲惫和自嘲:“好哇!想不到老夫一辈子自负聪明,到今日,却被那区区蕞尔小邦给耍了个底儿朝天,老脸全都丢进爪哇海里去了!偏偏又是叫一个在老夫这里呆不下去的小子给捅出来。这一巴掌,扇的很够劲!”

    下边没有任何一人敢接话,谁都听得出,中堂大人这是已经怒气冲顶,积累到了极点,越发没有电闪雷鸣的狂暴,却一字一字,都好似刀子般狠狠的戳在他们这些股肱幕僚的心头上!

    主辱臣死,这个道理不只是适用于皇帝。他们都是得李鸿章提拔才有了今天,中堂大人被如此的羞辱,是他们的失职造成的,没有开口喝骂,却要比指着鼻子骂娘还有令他们难受!

    李鸿章轻轻一抖报纸,接着道:“老夫不打算怀疑这上边儿说得是真是假,现在只想知道,倘若真如报上所说,日本志在与我开战,英国又故意袖手旁观,要根据战果选择支持哪一方。那么,除了开战,当真再无退路?”

    他抬起老眼,徐徐看过在场众人的脸庞。他最信任的洋秘书、前美国驻天津副领事毕德格(前文有误,改之)清了清嗓子,坦率的道:“中堂大人,就我们对强国之间的策略理解来看,报上说得情况,有极大可能会出现。”

    李鸿章没有点评,把目光又看向德璀琳。德国人眼睛微微一眯,也点了点头道:“这恐怕是真的。虽然英国与日本的协定还没有签下来,该谈的却都已经谈完,结果不会有太大改变。您知道,英国需要一个东方的支点来牵动俄国,控制法国和美国的扩张,合作的对象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行动力。就最近两个月的表现来说,大清帝国明显要拖沓许多。”

    “不过,我们赢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就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来说,清国要强于日本。只要这一场战争打赢,日本的经济会崩溃,他们在伦敦发行的债券会变成压垮他们的债务。大英帝国别无选择之下,仍旧要支持我们。”

    汉纳根不失时机的提出判断。他刚刚从欧洲回来没多久,对那边的情况了解的更多一些。

    洋幕僚们的理解和论调大体都差不多,但无一例外,都不看好李鸿章此前执行的政策。尤其他妄想着列强会继续静观其变,不偏不倚,自己只要玩弄权术,就能让日本不战而退,这在崇尚丛林法则的国际争端中,纯粹是找死的做法。

    本国幕僚们办事可以,上升到国际要务,就不免欠缺一些,不过胜在他们的路子广,尤其对尔虞我诈的内部倾轧斗争有相当的经验。

    张佩纶轻咳一声,插话进来:“傅相!想必此刻宫中也已看到报纸,加之民间清议早已被煽动,鼓噪开战之声必然不绝。设若我等犹豫不决,恐落人口实,反而不美。以在下愚见,不若将派往朝鲜之兵,尽快增添,并令水师沿途警惕为要!否则,真如报上所说,日人已经整兵完成,伺机而动,一招暴起发难,则朝鲜局势必危!不可不察!”

    “就怕消息不确实!我等兴师动众过去,发现日人竟无开战之意,岂不贻笑大方?”

    李鸿章真是犹豫,他太自负了,绝对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日本人一直在他面前表现出小意谄媚的姿态,每一步都再三解释并无它意,便是此番大鸟圭介带人前往朝鲜,也不过20警察一条八重山舰而已,即便如报上所说,另有三百水手,面对聂士成第一批910人精兵,又能如何?

    再说了,人家不也解释说,去那些人是为了护侨,打仗怎么够用!

    日本那边,汪凤藻的确切消息一直没有发来,李经方一个劲的“日本威胁论”早已让他麻木不爽,纷纷扰扰,一时竟难以决断。

    但潜意识里,李鸿章却不得不提醒自己,以往的看法可能真的错了!

    这一期的《国闻报》,犹如一颗千万吨当量的原子弹,结结实实的轰在无数仍旧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的国人头顶上,因为威力太强,一时间,竟让无数人为之失语!

    在头版头条中,赫然是一副不甚清晰的照片,旁边用触目惊心的大字写着:“战争迫近!日本成立战时大本营!”

    照片的下方,详细罗列了以倭皇睦仁为首,新上任之海军司令部部长桦山资纪、海军大臣西乡从道、枢密院议长山县有朋、陆军大臣大山岩、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团团围坐的御前会议阵容。

    其后则是整个大本营机构成员的详细名单和职位,新成立之联合舰队的编成,所有舰艇的名字和分工,当前整编的六个师团等等。

    文章将大本营成立之根源、目的,行动之方阵策略,对日本海陆两军的指挥,日本国内鼓噪开战的舆论导向,英国的纵容和暗中支持,全部罗列细致。更重点突出了,日本公然否认清国对朝鲜的宗藩关系,声称“帝国政府从未承认朝鲜国为中国属邦”,又明确要遵照《天津公约》出兵,清国允许与否,根本毫无意义!

    倘若这还不够说服力,那么在二版连载的《大国崛起之日本篇》中,特别用整整四版的篇幅,图文并茂的详述了日本自开国以来,继倒幕、维新、强兵、兴业、开化、宪法,直到如今的扩张!其明确脱亚入欧,一次次的征韩、侵台、霸占琉球、得寸进尺,设立“主权线”、“利益线”,拟定《与清朝斗争方策》、提出《讨伐清国策案》,并在1892年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其后,针对定远、镇远两舰专门定制的三景舰,倭皇睦仁节衣缩食,号召国民一起捐款,不惜派出成千上万的**到南洋、美国、清国卖…淫,去欧洲发行战争债券,集资打造更加先进之战舰,其参谋次长川上操六都亲自出马,从朝鲜釜山、仁川、汉城到中国的烟台、天津、南京、上海,做广泛而细致的调查,出动大批间谍摸清军事情报。

    一切的一切,都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机会,挑起战争,一举击败清国,获得英国支持,继而强势崛起为亚洲第一强国!

    日本维新以来,军事、工业、教育、法制,各个方面,全方位的对清国超越,种种此前旁人都没法看到的潜在势力,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给震惊的头皮发麻,无言以对!

    两相对照,不是傻瓜都能得出清晰的结论。相较之下,李鸿章一厢情愿的和平,或者列强的调停,全都成了笑话一般!明明对方的刀子都已经递出来,这边还在傻乎乎的被其脸上的虚伪笑容迷惑,也就无怪李鸿章觉得好似被狠狠抽了一耳光!

    这一巴掌,抽的太响亮,清廷上下,无数大臣,民间无数的文人俊才,一时全都不知所措。他们宁愿认为这是《国闻报》在哗众取宠,夸大其词,但前面一个多月的铺垫打下的名声,让他们不由自主的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皇宫中,光绪皇帝气的浑身战栗,抖擞着报纸问翁同龢:“翁师傅,你说,这都是真的?李鸿章就这么让日本人耍的团团转?大清国上上下下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看清楚他们的狼子野心?我不信!”

    翁同龢很乐意看到李鸿章倒霉,落井下石的事儿他一点也不介意去做,凝重的点头:“皇上,李少荃向来目无余子,自认办洋务外交无出其右者,疏忽大意在所难免。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醒他不要行差踏错!他个人丢脸子事小,倘若兵势不利,损了皇上和天朝的体面,搅乱了太后的圣寿,罪莫大焉!”

    “哼!我就不信,区区一个小国,能打得过咱们大清朝!告诉李鸿章,这一次绝对不能失败!”

    光绪性子急躁,刚刚名义上亲政,正要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又有翁同龢这帮子嘴炮清流的撺掇,急吼吼的就上了套。

    颐和园那边,光绪主张开战的话头传到慈禧耳朵里,她淡淡的说:“那就让李鸿章看着办吧!养着那么些个大船兵马的,不能光吃饷不干事儿吧?”

    李莲英很快就把意思给传到了李鸿章的面前,李再三犹豫的心思,登时就定下来,勒令聂士成和叶志超加紧运兵,快速赴朝。不过他心里头,还是盼望着,最好不要打起来。

    “不打?怎么可能!我费劲巴拉把事情推动到这份上,就等着你们大打出手呢!”

    杨浩乘着一艘蒸汽炮艇,远远缀着从塘沽开往朝鲜的“图南号”,披荆斩浪,奔行在大海上!ps:多谢书友书友141028093616317打赏!

    c

第八十二章 打黑炮() 
5月中旬,头两艘200吨蒸汽炮艇建造完成后下水。因为在本世界是要用作观光旅游道具船使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舾装。此外,也是第一次安装新造的蒸汽机,究竟性能如何,需要多次试航验证。

    杨浩却在第一时间把两艘空船投影到乙位面来,给杨海卫那不到一百人的海军学生兵当训练舰使用。

    这两艘分别命名为x202、x203号小炮艇,内部甚至连水兵休息的地方都没配备,只是动力系统、锚舵系泊等系统完善,轮机舱、驾驶仓内仪器仪表初步完备,连民用雷达都还没装,舰炮也没来得及装,肯定不能用于战斗。

    不过却正好用来训练新兵和当地搜罗的造船工人。有两条干净底子的船,让他们一点一点摸熟了摸透了。

    舰上也不是一点防卫武器都没有。在投影乙位面的造船厂船台上,分别安装了两座双联装14。5mm高平两用机枪,出去跑的时候用来打打海盗什么的绰绰有余。前后炮位,把两门用高强度钢管套接的样子货装好,分别为76mm和40mm。拥有半封闭式的炮塔,只能放一放黑火…药空炮听个响儿,倒是能让新兵练练操作规程。

    为了安全起见,包括那艘142鱼雷快艇在内的三艘船,都隐藏在一座全封闭式的船坞中。除了精挑细选的那些学员,外人根本无从知晓。

    船一到,就开始马不停蹄的上舰训练外加海试,通常是编号x201的142艇为首,带领一艘出来跑短途,另一艘在家搞内舾装,几天一个轮换。危险性自然是有,但时间紧迫也顾不得那许多。

    尤其是这年头的渔民,经常出海就回不来了,人命不那么值钱,小年轻的学员有机器炮船学,高兴都来不及,些许危险谁也不在乎。

    杨浩这一个月时间不断地在几个时空锚点来回跑,主要精力放在了对那一个连新兵的训练上。没办法,杨海卫去忙活他的海军了,把整个学校和数千团练中精挑细选的几十个好后生,在港口边新起一座海员学校,分成几个班,用触摸屏视频教学,大干快上的抓紧训练水兵。

    一个月下来,杨浩总算把百多号新兵训练出了个雏形,百忙之中推动甲午风云的快速进展,直到现在戳破日本的虚伪面纱,把原本要扯皮整整一个月的拖沓给直接挑明了!

    日本人的阴谋,英国人的打算,清廷的糊涂,李鸿章的败笔,全部大白于天下,让所有人立刻看清楚,中日双方除了在朝鲜干一场,决定未来的东亚主角,没有第二条缓和的出路!

    用杨浩外加本世界一大堆文案的笔名“华声”的话说,这就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考。

    英国是主考官,清国和日本是考生,朝鲜是考场。主考官已经有了偏私日本考生的迹象,且该考生也准备好了小抄,随时作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