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一样不停的动起来,才能积累实战经验,真正的达到练兵目的。
从踏上新奥尔良开始,别看李永吉随后带领大军连续进军,占领了一个又一个的城市,但真正被他当作能够与外界交易的贸易点,只有两个。
第一个点,自然就是远征军最先踏上的新奥尔良市,这个海港城市是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所有的中国商人要想来美国,都得先进入新奥尔良才行。
就因为新奥尔良是远征军第一个进攻的地方,又拥有很大的地理优势,所以最早把这里当作对外贸易点,就是理所当然,也是李永吉在干涉美国内战之初就计划好的地方。
第二个点,那就是李永吉现在所在的孟菲斯市了。
其实一开始,李永吉只想要新奥尔良这一个贸易点就可以了,没想开拓第二个贸易点,但后来他拿下了孟菲斯之后,现代社会的张信达却告诉他一个事实,那就是现代社会的张信达也资金不足了。
那段时期,因为李永吉长期征战,一直都是单方面向现代索求军事物资,却没怎么向现代社会传送本时空的贸易物品,导致张信达在现代社会的集团也是只出不进,已经严重影响张氏集团的正常运行了。
所以,张信达劝了一下李永吉,要他别整天只想着打打打,也得考虑一下经济问题,让他注意搜集一下当地的特产品送给他,免得现代社会那边只出不进。
要知道,别看李永吉的那五万远征军人数不多,真正的摩托化部队只有三万人,最多是一个师的规模。
但是,这一个摩托化师每日的消耗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不说武器弹药,也不说饮食服装,光说每天的燃油损耗,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支撑得起的。
别看现代社会那些非洲小国也有不少摩托化部队,但他们平时不怎么训练,消耗很少,而李永吉的摩托化师呢,从登陆新奥尔良开始,就不停的在战斗,就算不战斗了,也在不停的训练,消耗的物资不是一般的多。
一开始,张信达还能支持,可由于张信达在现代社会也有业务扩张,并不是单纯为李永吉服务,所以时间一长,他就有些支撑不住了,开始要李永吉缓一缓,别总是单方面索取,好歹也弄点你本时空的物资过来,让他赚点钱。
就为了这个原因,张信达才撒了个小谎,对李永吉说。公司资金不足,尤其是黄金珠宝都不能用啥的,所以不能继续跟以前一样单方面给你提供军事物资了,你也得给我弄点东西了。
李永吉也是信任他,加上对现代社会的珠宝黄金之类的市场不太懂。所以就听了张信达的话,暂时减少了一些高强度的军事行动,进而增加了向本地人收购一批在现代社会也能容易卖的物资。
其实李永吉如果懂点市场的话,就能知道一个道理,现代社会的珠宝行业或许市场有限,但黄金这种东西却不同。市场相当大,并不像珠宝市场那么小。
虽然现代社会的黄金市场也是被各国巨头所监管的,但监管力度很弱,这就跟石油一样,只要有人肯卖。不听那些组织的,就肯定能找到买家。
黄金也一样,虽然也有一些寡头在控制黄金市场,但因为全球人类对黄金几千年的认知,黄金就算退出了货币市场,但依旧是一种绝对的硬通货,价值不亚于石油!
因此,只要肯低价放出黄金。那就不怕没买家!
在现代社会,的确有很多国家拒绝血钻之类的非法钻石,但却没听说有人拒绝非法黑金的。原因就是钻石之类的珠宝市场相当狭窄,但黄金市场么,理论上是无限大的。
所以说,张信达当时说黄金被限制啊,被人盯上了啊,不能随便卖啊。也不能说错,但他说的只是为了他自己。因为他的靠山是中国,有些人的话不得不听。
如果张信达真的肯放下身段的不断的放出黄金。那钱肯定是不缺的,武器也一样是不缺的,只不过会得罪某些人罢了。
归根到底,还是现代社会的张信达家大业大了,胆子越来越小了,不像一开始那样天不怕地不怕了,只想求稳,所以哪怕他手里还掌握着不少黄金,可也不敢再肆无忌惮的不停放出去了,因为那太惹眼,会引来大鲨鱼。
毕竟现代社会要守住秘密是很难的,黄金每年的全球开采量就那么多,如果他能不停的向外释放大量计划外的黄金,那肯定会引起别人的觊觎,这就不是张信达想看到的结果了。
相反,小批量的释放黄金,在不影响整个市场的情况下赚钱,那才是最稳妥的。
另外,张信达也不想让李永吉继续用黄金结账了,而是想让李永吉送一些在现代社会不惹眼,而且同样容易赚钱的东西。
那么现代社会中什么东西不惹眼,还容易卖钱,且在十九世纪的地球也大量存在呢?答案就是原材料与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么,暂时困难太多,但原材料,尤其是粮食跟木材等东西,还是不难的。
所以说,张信达把这个事情跟李永吉一说,李永吉也觉得不错,于是就开始在孟菲斯大肆收购粮食,再送到张信达那边以有机食品的名义去卖钱。
本来一切都不错,可有机食品这个市场就那么大,这边的产量就那么多,不能无限制的收,毕竟收多了粮食,价格也就上去了,当价格上到一定地步,利润也就小了。
因此,到了后期,尤其是进入冬天之后,李永吉已经不再大肆收购本地的粮食了,而是收购原木,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年份足够的木材,尤其是原木的价格一直不错,毕竟现代社会追求环保,原木的数量很少了。
于是乎,为了方便收购原木,加上李永吉过于深入,急需要一个中转站,所以就在孟菲斯开辟了第二个贸易点。
简单说,孟菲斯这个贸易点,就是个中转站,本来是为新奥尔良服务的副站,但随着李永吉停留时间的延长,加上他过于深入,而且孟菲斯是北美洲各种原木的收购点,所以孟菲斯靠着木材交易逐渐繁华起来,总贸易量甚至还超过了新奥尔良。
总之,如今的孟菲斯,来这里经商或者投机的中国人已经相当不少了,而既然李永吉打算放弃这里,就不能光带走军队,还必须把那些在当地落户的中国商人、私人雇佣兵以及行政官员之类的一并带走才行。
这样一来,就不是个简单的军事行动了,而是一种民政行动,所需的时间自然很长。
好在,那些来孟菲斯淘金的中国人本来就都是依附远征军生存的,所以听说远征军要撤走,也没啥留恋,纷纷打包准备走人,大有一种军队去哪儿我去哪儿的精神,耗费的时间也不算太长。
就这样,折腾了半个多月,孟菲斯的中国人中,非军事人员基本撤退的差不多了,而与约瑟夫。约翰斯顿的武器移交方面也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只是正式移交孟菲斯的城市控制权,然后带兵去新奥尔良就可以了。
可就在这看似和平的撤兵前夕,一直表现的相当平静,以至于被大家长期忽略的那五十万联邦军俘虏们,却忽然暴动了。(未完待续)
第四五零章 俘虏暴动()
俘虏的大规模暴动,是任何人都没想到的,包括这起暴动的策划者们。
毫无疑问,这场暴动的起因,是自救会的煽动,但自救会原本的目的,只是为了进行一场烈度可控的大规模抗议,给中国人与联盟军施压,以让少数的军官们能获得自由,返回合众国。
前文说过,由于联邦军俘虏的阶层不同,诉求不同,加上中国人对俘虏的待遇相当不错,如果除去尊严自由等感情因素外,单纯在物质待遇方面甚至还超过了当兵与做工,所以底层俘虏其实是不想回去的。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俘虏中的军官阶层来说,他们的心思很单纯,就是想用大规模抗议的方法对中国人施压,要求他们赶紧放他们回去,给与那些军官以自由。
但是对于俘虏中的基层士兵阶层来说,他们的心思比较矛盾了,因为他们一方面想继续获得中国远征军给的那些工作跟待遇,一方面又想获得一份尊严的人身自由,所以他们的诉求,就只是获得自由,但同时还不能丢掉工作,并改变自己的待遇。
说白了,这就是地位的不同,导致不同人的诉求差异了。
对那些俘虏中的军官们来说,他们既然能在联邦军中当上军官,那就说明学历不错,最差也得是上过小学的。
而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不管南方美国还是北方美国,教育体系还相当不完善,公立学校很少,主要都是私立学校。在知识的获取方面,家庭教育相当普遍。
在这个时期,在美国你要是能上过小学并且顺利毕业的,就可以自称是知识分子了,这样的一个人。在美国就算是一个人才了,稍微混一混,就能混个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
比如林肯总统,这家伙的学历就很低,严格的说,他就是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家伙。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他在25岁之前,根本没有一个固定职业,都是四处谋生打零工而已。他后来能那么有出息,还是他自己肯努力,一直自学不休。加上一点点运气,才能一飞冲天。
其实像林肯这样从底层爬上去的人,在此时的美国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因为很多穷人在小时候最多也就是接受父母或者邻居亲戚的启蒙教育,或者好点的能在村办或者镇办小学接受启蒙,加上生活所迫,从小就要干活贴补家用,很难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跟动力。
反倒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衣食无忧,可以获得最好的教育,长大后也很容易借助父母亲戚的资源爬上高位。最终获得不错的成就。
比如约瑟夫。约翰斯顿,就是这种典型的名门子弟,他的发迹之路,也是典型的富二代模式。
从这方面看,其实此时的美国,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相当不重视的,教育支出就政府的财政支出比例来说。甚至还不如满清,以至于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当少。大部分都是私人学校,比如哈佛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哈佛大学,就是纯粹的私人学校。
只不过呢,因为过去的美国比满清在整体上更富裕一些,整个社会都早早进入了近代社会,加上人口少的多,人均生产力跟资源也多,所以才感觉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有知识,但那只不过是个错觉罢了,并不能说美国对教育的注重程度也超过了满清。
如果美国政府能以当初满清政府对教育的态度大力投资教育,那么效果肯定会更好。
满清之所以看起来文盲率很高,根本上还是整体资源有限,国家的人口过多,加上政府的施政效率过低,还有**、社会环境,文化差异,不注重科学等诸多因素,才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不重视教育,其实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要知道,满清再落后,那也是整体落后,是体制的落后。但是如果单纯说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的话,美国是比不了的。
别的不说,如果把知识分子以读过十年书为标准来划分,那么中国人的知识分子数量不但远超美国,甚至还超过英国。
另外一个,中国人里面,知识分子的公平性方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