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言,发展是硬道理,其实这后面还应该有一句,造东西是硬道理。只有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真实地制造出来,攥在手里,我们才有实力可言。否则,没有粮食吃,没有汽车开,没有钢铁和水泥用,没有坦克大炮和弹药去抵抗,开着满大街的银行有什么用?这是旧上海的情景,恐怕也是毛、周等老一代领袖深恶痛绝的,。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信念至今未变。而这个信念的核心,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不依赖任何人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这是一个西方不能奈何的体系,是威胁。
有人会说,印度早期对民族产业的保护比中国还厉害,k,这个问题我们下一章谈。不过我们所看到的,是印度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工业体系,连某个完整的现代产业都没有。实际上,印度对西方一直抱有一种很厚重的感情,他对奴役过自己的英国没有怨恨,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深的惆怅,好象自己是一个被始乱终弃却又余情未了的情妇。这样的印度,在苏联消失后,必然把对未来的期望寄托在西方身上。维护西方还来不及,当然不会威胁西方。这就是印度的gdp增长率赶上中国后,不少西方人欢呼的原因所在。
没有力量的文明
印度的文明,是没有力量的。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民族。他们可能讲不同的方言,但他们的书面语言是通用的。不管他们住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着一种共同的社会感。这把他们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了。在政治问题上,他们相互之间可能也有尖锐的歧见,但是归根结底,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并为他们的中国传统而感到骄傲。印度却是一个种族、宗教和语言的大杂烩,没有一种基本的印度语言。印度人在议会中唯一能够相通的语言是英语。印度次大陆的人民信奉六大宗教,讲十五种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和数千种次要的语言和方言;印度的历史又是如此错综复杂,以致无法计算它有多少种族和少数民族。他说,在英国人把印度捏合在一起,使它置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以前,印度一直不是一个国家。印度是一个人口太多、资源太少的国家;相比之下,中国尽管人口众多,但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为本身提供吃穿的潜力。伊朗国王的论点是:印度几乎无法管理自己。
我们总是听到宣传,在解放之前,中国人一盘散沙。在现任执政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力量集中起来了。不过现任执政党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中国人民的力量能够被集中到一起,这是中国的文明所决。。。。。。
://192835 。
手机阅读请点击://19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