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御山河-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吼!——”

    瀑布下,魔虎的咆哮声层出不穷,这是杨纪的“太合魔虎拳”练到了巅峰的征兆。二十多天的修练,杨纪废寝忘食,对于这门拳法的理解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杨纪就这样在瀑布下修练,足足三个时辰后,血光耗尽,疲筋力尽,杨纪才爬上了岸边。

    “累死了!……”

    杨纪翻了个身,躺倒在地上,累得舌头都要伸出来了。武者虽然厉害,但也还没有脱离人的范畴。这么不眠不休的打上三个时辰的拳法,的体力都耗光了,杨纪只感觉额头上全是滚荡的汗浆,一层层不停的涌出来。

    “力量的增长差不多达到极限,到底还差点什么……”

    杨纪盯着湛蓝透明的天空,百无聊赖的想道。

    这段时间的修练,杨纪的身体已经锤炼的坚韧无比,虽然力量还没有超出其他一重巅峰的“武者”那么远,但是抗击打能力绝对远远超出的同级高手!

    按照原本的估计,杨纪现在的力量应该已经达到了“武道境第二重”,然而力量确实增加了,但杨纪却并没有踏入武道第二重。

    “还是缺乏经验啊……”

    杨纪蹙着眉,望着天空叹息道。

    他虽然自问不乏努力,也不乏天赋,但是对于武道境的了解还是太少太少,还是缺少一个合格的武道引路人。

    这种角色,本来应该是每个武者身后的宗族,以及各自的长辈来扮演的。但是杨纪在宗族中的行殊处境,却使得这一块几乎空白。

    “瀑布这里的锤炼可以暂时结束了。”

    杨纪心中暗自啄磨,眼中闪过一道睿智的光芒:

    “或许,我应该先回趟平川城,多观察观察那些武道二重的强者,从他们身上找一找武道二重的方法。”

    杨纪原本以为,只要力量够了,就会自然而然的下一个境界。但是如今看来,武道显然并不只是力量,显然还讲究方法。

    这般想着,杨纪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半个时辰后,杨纪恢复体力,砰的一声,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

    “可以回去了。”

    杨纪脑海中电光一闪,随即心念一动,全身血光涌动,一股庞大的热力散发出来,将身上**的衣服瞬间蒸干。

    呼!

    风声一荡,杨纪犹如脑弦之箭般,迅速离开了水潭边……

    ……

    杨纪回到平川城,街上人流汹涌,参加“文科考”的“学子”大部分消失了,现在城里到处都是准备参加“武科举”的学子,到处议论纷纷,一片紧张的气氛。

    还有几天就是武科举的日子,大街、酒楼、酒肆、茶楼、客栈……,到处都是高谈阔论的学子,这些人甚至还有说到兴头,直接下来比划切磋的。

    呼吸八段、九段、十段,武道境……,街道上什么层次的人都有,到处一片浓郁的武风。

    因为这个原因,朝廷里也明显加强了守备程度,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披坚执锐,盔甲里血光涌动的甲士,只要有人闹事,立即就有甲士过去。

    武科举和文科举不同,不是动笔杆子,更多是要动“拳脚”的。年轻人血气方刚,一时意气,提前在大街上打起来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武科举还有一段时间,正好借此买本《武典》来看看。”

    杨纪心中暗道。

    “武科举”和“文科举”不同,文科举一开始就考得很深,会考三经五典的“涵义”,也会考策论。

    但是武科举不同,在童生试的级别,策论是直接取消的。只考《三经》《五典》的,而且也不会考得很偏。不过在取消策论的同时,也极大的扩殿了,增加了《武典》的考核。

    对于武科举的文字部分,朝廷一向是浅尝辄止的,只要保证朝廷的“武童生”识字,而且不笨,不糊涂就可以了。

    但这并不是说“武科举”就很容易了,恰恰相反,武科举越往上要求越高!

    “武秀才”的级别需要精通《三经》《五典》和《武典》,同时也重新增加了策论的,但却不是词诗歌赋,而是和武道相关的“排兵布阵”!

    到了“武举人”的级别,不止要文采华章,而且精通山川地理,同时还会考问到大军征战,治国策略……

    ……

    总之,武科举的等级越高,涉及到的学问、知识越高深,要求也就越高。文道只有“童生”、“秀才”两个级别,但武科举却在“秀才”之后还有“举人”、“贡生”、“进士”、“状元”几个级别。

    其中的艰难不足为外人道也,也难怪很多武者对于武科举的要求“望而却步”!

第六十二章 武典() 
杨纪进了一家书店,很快在一个显然的位置找到了想要的《武典》。

    《武典》是一本和武道相关的辅助书藉,包括山川地理,人情风俗,武器兵器,兵书战策,海内海外……。

    传闻之中,《武典》甚至还包括大汉皇朝的大军分布和武库武备,以及外荒异族,异度空间,邪神邪教的资料,是由数位身居高位的大汉皇朝的‘武圣‘联系编纂而成。

    杨纪买到的仅仅只是《武典》的削减版,只有薄薄的一层。《武典》发展到今天,不断的更新,早就衍生出了不知道多少个版本。

    杨纪购买到的只是最简单,而更高一级的,必须考中‘武童生‘的功名之后,到郡府中的去购买。

    贵族有贵族版的,平民有平民版的,而最原始的那本《武典》,听说现在还藏在大汉武库之中。

    ‘童生试‘级别的《武典》还是比较简单的,杨纪有着雄厚的文道功底,这种精简版的《武典》,只要花点时间就能很快上手。

    杨纪付了钱,很快就回到了自己下榻的客栈。

    ‘吱哑!‘

    房门打开的一瞬,杨纪眼前一花,眼前就出现了一排人影,个个目光精亮的看着他。

    ‘杨纪?‘

    一个喜悦的声音,试探着道。

    ‘我是问你们是?‘

    杨纪挑了挑眉,有些诧异的看着眼前这古怪的阵势。和他一个房间的方不同不见踪影,反倒是四五个一身青色布衣,透出点朝廷气息的人,正襟危坐,在房中不知等了他多久。

    ‘哈!太好了!‘

    听到杨纪的回答,几名文吏高兴的站了起来,喜形于色道:

    ‘总算是等到你了,找到你可真是不容易啊。杨纪,跟我们走一趟吧?‘

    ‘你们是朝廷的文吏?‘

    杨纪看着眼前诧异道。

    这几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是一身青衣布袍,透出点官气,在平川城里,也就只有那些文吏了。

    只是杨纪有些不太明白,文科举已经结束,这些人出现在自己房中是怎么回事?而且好像还等了他好多天了?

    大汉皇朝的规矩,在文试的结果出来之前,文吏和考生之前是不宜有来往的,这种情况似乎是有违形制的。

    看到杨纪站在那里无动于衷,几名文吏微微一怔,很快想到了什么,回过神来,笑道:

    ‘你别想到多了。文试的结果已经出来,并不违背形制。而且,要见你的也不是我们,而是另有其人。他的身份地位,本来就代表着朝廷。‘

    ‘哦?‘

    杨纪讶然,眼中掠过一抹惊异的神色。文科举的相关事宜,是严禁武将插手的。就算是城主,也无权干涉。

    按照杨纪所知,在这件事情上,平川城权限最高的也就是几位主考官而已。但是文试榜单还没有彻底公布,就算是几位主考官也无权说代表朝廷吧。

    不过这里是平川城,有甲士护卫,戒备森严,杨纪倒也不怕有什么意外,连脚都没有落,直接随着这几名文吏走了出去。

    一路上几名文吏问东问西,兴奋不已,似乎对杨纪特别有好感。搞得杨纪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从他们的说话中,杨纪也隐隐猜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文试结束二十多天后,这届童生试的结果也差不多出来。

    不过这个消息还没有对外公布,具体的信息也仅仅只有几名主考官知道,连从属的文吏都毫无所知。

    这次把杨纪叫过去,就是上面的意思。

    平川城里这么多的考生,要想从中找到杨纪可并不容易。还好这些文吏知道,杨纪必定坐在某家客栈之中,所以根据名字一家家的查,总算是找到了杨纪,只可惜那人时候他根本。

    杨纪在城外的深潭中训练,这些人就在房间中默默干等,每天一拨,分批来,总算堵住了杨纪。

    ‘功夫不负有心了,八载的辛苦,总算没有白废。‘

    杨纪心中暗道。

    他就算再笨也知道,这次文科举自己很可能入了最后的名单。只不过排名到底是多少,这个就不知道了。

    ‘今年这届的童生试好奇怪!和往年相比,似乎多了一个最后的审阅环节!‘

    杨纪心中暗道。

    几名文吏虽然语焉不详,但杨纪也暗暗啄磨出一点东西。

    按照往年的规矩,如果‘童生试‘考完之后,结果出来,直接公布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挨家挨户的寻找考生。

    这种举动,分明是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这种方式,确定最终的名次,相当于在‘文试‘之外,额外增加了一个‘审阅‘的环节。

    这显然是属于特例!

    另外,按照这几人的说法,他们对杨纪的好感,似乎和府衙大殿中不久前发生的某些事情有关,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在几名文吏的带领下,杨纪很快就到了地头。不过并不是杨纪开始以为的府衙大殿,而是城主府旁边的一座青砖绿瓦,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宅邸。宅邸院墙的墙根长着一些灰褐色的苔藓,显然房子有些年头。

    宅邸的大门口,一名文质彬彬的青袍中年人长身而立,身边跟着两个年轻人。

    “这是文试的主考官吗!”

    杨纪看到这名“青袍中年人”,顿时吃了一惊。关于这次文试的三位主官考,早就在考生中传得沸沸扬扬。

    杨纪虽然没有特别,但在街上听得多了,加上“文殿”也见过,因此记忆犹新。

    堂堂朝廷文试的主考官居然站在门外,替人守望,那宅邸之中,那位真正要见他的人得是什么身份?

    这一刹那,杨纪心中转过无数的念头。不过他的动作却一点也不慢。

    “学生杨纪,见过老师。”

    杨纪恭声道。

    平川城的三位主考官都颇有名声,不管是诗词文章,还是有书画书法都有不凡的造诣同,在文道之中名望极高。

    “哈哈,不必多礼了。杨度是你什么人?”

    孟玽突然道。

    “啊!”

    杨纪浑身一震,如遭电殛,抬起头吃惊道:“杨度是先父,先生您……”

    “哈哈哈,没什么。快去吧。”

    孟玽捋了捋胡须,大笑着摆了摆手,打断了杨纪的话。

    杨纪虽然满腹疑惑,但这个时候也只能和另外两名年轻人一起走进院墙内。

    看着杨纪等人的背影消失在院墙内,孟玽一脸欣慰的笑容,喃喃道:“果然呐……”

第六十三章 史师() 
院墙内,三人并肩而行。

    “兄台,不知如何称呼?”

    一名面色和气的书生首先停住了脚步,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