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三郎召开大会,排坐坐,分果果,正在点上。
众人履新任职,既是奖励,也肩负责任。要知道目前崂山府的形势并非四海升平,无忧无虑。
最大的敌人,蛮军已经蠢蠢欲动。
面对之,诸人必须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这才能度过危机,打出一片新天地。
当然,若真能打下州郡,灭掉蛮军,那么在座众人,都会论功行赏,行清水涨船高,真正的跃上枝头。
有危机督促,有前景憧憬,怎么会不全力以赴?
当所有任命状全部发放完毕,再无纰漏,陈三郎站起来,手举酒杯,高高举起,面对众人,掷地有声道:“生逢乱世,非吾等之愿。然现实如此,不可逆转,奈何?”
顿一顿,继续说道:“古人云:勇者胜,怯者弱,智者谋而后定。是以男儿热血,堂堂正正,当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一言以蔽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言,与诸君共勉!”
下面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纷纷起身,举起酒杯响应,异口同声道:“多谢公子!”
一饮而尽,酒水入喉,与血共流。
大会到此圆满完成,诸人退散,不过兵房主事江草齐,以及执事莫轩意等几个军方骨干留了下来。
陈三郎又取出一纸,仔细看了看,沉声道:“莫轩意听令!”
“末将在!”
莫轩意赶紧出列。
陈三郎拿起玄武印,在那纸上一盖,这纸军令顿时生效。
莫轩意接过军令,脸色凝重。
陈三郎看向江草齐,缓缓道:“江主事,这次莫执事为先锋,你为大将,尔等当互相配合,不容有失,明白了吗?”
江草齐心一凛,忙道:“属下明白。”
本来这次的军事战略,他刚听说的时候抱有不同意见,觉得过于冒进,存在风险。但当陈三郎耐心分析之下,江草齐却觉得有道理,况且陈三郎决心已定,再反对就没意义了。不如全力以赴,争取捷胜而还。
陈三郎同样慎之又慎,因为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若败,崂山这点基业就将付之东流,毁于一旦。他几经思虑,想了很多,最后终是下了决心,这才有了那次新宜县之行,找到莫轩意,听他分析,并提出制定一套完善的战略方案,再几经推敲,最终定案。
现在,年过了,即将开春,时间已经很紧,是时候开始执行了。
此事乃重大机密,除了兵房骨干,以及六房主事外,别的人都还不知晓,就是谨防消息走漏,被蛮军方面知晓,那就完蛋。
兵贵神速,更贵机密。
“好了,你们下去安排吧。”
“是!”
江草齐等人齐声应诺,退了出去。
偌大厅堂,就剩下陈三郎与洪铁柱两人。
从头到尾,洪铁柱都像一尊铁塔般站在陈三郎身后左侧,一动不动,神色坚毅。
相比当初,亲兵规模有所扩充,增加了三百人。这一队兵直接隶属陈三郎管带,等于贴身侍卫。日常训练,不管是场所还是内容,都是独立的。身为亲兵首领,洪铁柱责任不小。他本无从军经历经验,但天赋凛人,学东西很快。
陈三郎伸手揉了揉额头,脸上竟罕见地流露出一丝疲态来——坐在台上,发号施令,看似手握权柄,威风凛凛,实则肩负的压力也相当之大,非等闲人所能承受得起。
揉了一会,陈三郎低声一叹,忽而开口道:“柱子,开春一战,若形势不利,亲卫亲兵可能都得奔赴战场,浴血奋战,你们可做好准备了?”
洪铁柱再不是那个窝在小山村的懵懂青年,朗声道:“公子尽管放心,若有令下,将士必死战无后退者。”
陈三郎点一点头,操练这一队亲兵,他亲自上阵,制订下不少训练内容,对于他们的战力,颇为了解。不过话说回来,兵练千日,不如一战,唯有真正经历过战火鲜血的淬炼,才能脱胎换骨。
距离这一战,已经不远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人情变幻,以战养战()
(感谢本周书友:御剑12、7654、5539、独自一人、苍月、宅男、人心向上、ptzerg、孤单的人、青山远、聚散不然、心坎儿里、清风来、幻剑客、凹库斯图、寻欢书友、野猪、1314、1915、9603、4206、五竹、四圆、无血等的慷慨打赏!)
六房建立,只是大方向,各房之中,具体细化,又有着不同的改革。现在还不够完善,得继续深入转化。
这里暂且不提。
却说周何之离开府衙,回往家中,刚转过街口,便见到前面围聚着不少人,看位置,正是自家门口,当即眉头一皱。
走近去,众人见到他,纷纷脸带笑容,热情问候,一个个口称“大人”。
周何之面色不见波澜,微微点头示意,等到入门后,来到大厅上,见到里面礼盒堆积如山,而妻子正在那儿摆弄清点,儿子周腾,女儿囡囡在边上兴奋地玩耍着。
周何之脸色一变,一箭步上去,低声喝道:“夫人,你在做什么?”
妇人抬头,笑容满面:“夫君,你回来了,今天好多人送礼来……”
周何之当即喝断:“夫人,你糊涂呀!你怎么能收下这些东西?”
夫人脸色茫然,疑惑不解。
周何之叹了口气,不容置疑地道:“这些东西一件都不能动,登记好了,全部送回去还人。”
夫人“啊”了声,很是不舍。
“你呀你……”
周何之指着她说了声,终是一叹。他周家家道中落,属于破落户,而自己也不争气,屡考不中,负债累累,家中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因为负债的问题,老婆都差点被恶霸抢掠霸占。
穷困日子过久了,忽然发迹起来,心态难免把持不住,被人说些奉承话,又一堆堆的礼物送来,头脑便会晕掉。
到底是小户人家,何曾经历过这等景象?
周何之自从跟随陈三郎以来,跑前跑后,勤勤勉勉,做了不少实事,说好听点,叫“外务总管”,说难听点,其实就是个打杂的。他亦有自知之明,年纪不小,本事不大,读得书多,但欠天赋,做不来什么大事,一个字,只求“稳”。
稳妥办事,稳定做人。安安稳稳地生活着,教育好一对儿女,这就满足了。
陈三郎念旧情,奖赏分明,让周何之担任这户房主事。所谓户房,就是人口登记,户籍这些,还包括土地买卖等等,事情繁琐,但十足的肥缺。
接任命状时,周何之既激动又忐忑不安,觉得自己不足以胜任此职,自家只是一介秀才而已。
这个观念根深蒂固,不可扭转。
想那郭楚,堂堂进士,更是做过同知的,现在也只能帮周分曹打下手,做个吏房执事副职……
若说郭楚身有残疾缺陷,那么前一阵子梅花谷中来投奔的,有举人有进士,个个能力不俗,但他们基本都只能在各房中当个干事。
所以说来说去,就是陈三郎照顾“老人”,念旧,更是因为信任他们。
这就是人情了。
然而人情如纸,最不耐用,更不可轻易动用,一翻过去,可能就没了。更别说周何之与陈三郎之间不同别人,若没有陈三郎搭手,他周家可能都家破人亡了。
天大的恩情在此,还能谈什么人情?一世报恩都报不完。
因此周何之心中一直谨记,本分为好,安稳为上。
但现在,上任的消息刚传开,就有这么多人送礼——送礼乃人情,正常,不正常的是忘记交代家里,不许收纳。眼下收了这么多礼,就等于收了这么多人情,日后纠缠起来,根本分辩不清,一不小心自己都会陷进去。
今时不同往日,公子基业大了,投奔的人越来越多,一双双眼睛盯着,难免有羡慕妒忌者,况且私自胡乱收礼本就有违纪律的,传到吏房那边去,考核政绩自然得减分。
当周何之把这道理跟夫人分说,妇人听着,作声不得。她也是闺秀出身,懂得分寸,心中明白做错了事,不敢再多说什么。
周何之叹道:“人心苦不知足,因而该自足,此言,日后当为家训。”
妇人唯唯诺诺,依言而行,赶紧把众多礼盒登记起来,好让下人拿去退礼。
几乎同一时间,类似周家的情景在好几家都有发生。只是具体如何对待,因人而异,并不相同……
相比外面,军营应该是最为平静的。
想要立军功,就得真刀真枪拼杀,很难弄虚作假,而且参军打仗,那是把脑袋别在腰间的活儿,送礼那些,有什么用?
军营改制,尤为重要,此项工作早在大会召开之前,已经完成。具体分为:五人一伍、十人一队、百人一卫、千人一营、万人一军。
改制过程中,陈三郎全程主导,而他亲任统帅一职。
军伍体制大概如此,当战事发生,自有调遣,便于指挥。
这一次面对蛮军的战事,江草齐便任将军,莫轩意为先锋。至于陈三郎这个统帅,坐镇后方,统筹全军,伺机而动。
先锋莫轩意,所带领的人马正是他在新宜县练的兵,与会之后,返回县城,立刻起兵。
相隔五天后,江草齐会从府城出兵。
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行动,自然无从隐瞒,不过许多人也没有想太多,而是以为这些兵马是往边境而去,驻守防御的。
一旦开春,春暖花开,便是蛮军攻来的时候。
这一点,没有人怀疑。
但成千上万的民众们都相信,崂山府不是软柿子,只要上下一心,一定能够挡得住蛮军的进犯。只要能打败蛮军,民众们甚至愿意奔赴战场,以死奋战。
因为,所有的人,都没有退路了。
大军的去向,以及主要战略方针,周分曹也是知道的,他原本和江草齐一样,都持反对意见,只是陈三郎已经下定决心,不可违背。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使得周分曹认同大军势在必行。
粮食快没了!
苦苦支撑至今,已经算大大超出预期,但眼下,真快到了枯竭的地步,快养不活这么多兵马了。
因此,只得出兵。
古往今来,以战养战都是一个实用有效的战略方法。
那么,就战吧。
这个年周分曹过得比平常还要苦累几分,不光他,别的人都是如此。军马是出去了,但后勤乃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所有的身家性命,所有的荣华富贵,所有人的前程,都在这一战!
第四百七十二章:春耕伊始,人马初到()
春暖花开,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田野之上,随处可见一片片绿冒出来,充满了生机。
已是二月,春耕开始。
目前崂山府上下最为紧要的任务便是粮食,而粮食,主要从田野里生产出来。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任务,陈三郎牵头,把吏房、户房、工房,三房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农业指挥署”,专门来负责春耕事宜。
本来农业的事是由户房来主持的,但现在状况紧急,一个户房难以胜任,这才有了联合指挥署,陈三郎亲自坐镇。
崂山府境内,荒田数不胜数,虽然之前实施了分田制,不少田产都有主了,但主要集中在一些地理优越的区域上,肥沃的田地确实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