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达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去的,只觉得飘飘然,被外面的阳光一照,都觉得有些晕眩。他被软禁在此,已经有一段时日,他知道自己为何会沦为阶下囚,都是因为不长眼的妻弟陈三郎恶了元家,自己是受了牵连。因此,对于陈三郎那是厌恨到了极点。恨不得休了那浑家,好彻底与陈家脱离关系。只可惜还没有付诸行动,就被关了起来。
没想到今日元哥舒前来,居然是吩咐他去泾县请陈三郎,这是怎么回事?
陆达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有些烦躁。许多事情,他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他只是小小官吏罢了,最多也就耳闻些传言,可被关起来后,传言都听不到了。一时间,他也没办法去打听,只想着用最快的速度把元哥舒的邀请传达到陈三郎那儿,至于陈三郎来不来,都无所谓。
他现在怀里,正揣着一枚元哥舒的令牌,以及整整一百两银子。(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四章:白衣胜雪,笑靥如月()
“少将军,陆达此人,有甚用处?”
一位幕僚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询问。
元哥舒哈哈一笑:“无用,闲棋耳。”
那幕僚终是不明白,却不敢再多问。也许正如元哥舒所言,只是无聊闲棋,随便扔出去罢了。又或者,以陆达与陈三郎之间的关系,纯属用来恶心对方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聊作处理。
元哥舒背负双手,目光内有寒霜在酝酿:“回去吧,兵甲应该召集得差不多了,我们去泾县。故人重逢,必有惊喜。”
……
当落日敛去了最后一缕余晖,暮色开始席卷而上,衙门内有人点燃了灯,照出一片光明。
陈三郎从冥思中恢复回来,吐一口气,睁开双眼。他的眸子,熠熠发光,比灯火还要明亮。
身子刚刚站起起来,浑身噼里啪啦,响起一阵炒豆子般的脆鸣,整个人看上去,竟然似乎高了那么寸许。
这番变化,好生玄奥。
不过不管变化如何,他始终还是个正常人,顿觉得饥肠辘辘,汩汩作响,五脏庙在闹起来。便走出去,寻对方觅食。
入夜的泾县,人迹冷清。因为难民一事,城内居民人心惶惶,生怕陈三郎承受不住压力会开城放难民进来,于是乎还组织一班乡绅老者到衙门请愿来着。幸得陈三郎亲口应诺,而后那难民确实也是在陈家庄那边便被安排妥当了,泾县中人纷纷放下心来。
只是时局纷扰,终不再是以前的太平世间,谁知道什么时候又闹起来?到底难以睡个安稳觉,有能力的早暗暗安排,离开了泾县,或到南阳府,或到扬州去,想着那边是大城,肯定比泾县好。然而这样的人毕竟极少数,更多的难以忍受背井离乡之苦,无处投奔,不得不留下来。内心暗暗祈祷希冀,陈三郎坐镇本地,能够一直保持平定安康。
这丝丝无形意念,无时不刻不朝着县衙方向汇集凝聚,正对了陈三郎胃口,慢慢吸收过来,炼化进《浩然帛书》内去,使得修炼的速度大为增快,尝到了甜头。
要聚气,首先得聚人,而聚人,便是聚人心。
以前陈三郎孤身寡人,只是个书生,家境平凡,既无法像豪绅那般通过大量花钱来拢聚人手,也无法像名人大家那般言语珠玑,说出来的话能够很容易地让别人心仪折服……
唯有走上科举之路,考取功名。有了功名在身,有了君赐名分,才算是得了地位,再外放为官,握了权柄,这才能树立起威严来。继而通过文章流传,博取声望;随后治理下辖,清楚分明,一桩桩事件解决,民生满足,渐渐拥有了聚人的根基。
时至今日,那《浩然帛书》才称得上开始进入了修炼大道,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遗憾的是泾县还是太小,人口不足,存在短板。
当下民心不甚稳定,到了傍晚便都收拾回家,关门闭户,连一些习惯于夜间经营的面摊馄饨担子都找不着了。
转了一圈,见不到有东西吃,陈三郎只得返回家中去。麻烦留守老宅的仆从做点饭菜来,解决肚子问题。
其实他更想去找许珺的,不过许珺早有言在先,大婚前夕,两人还是尽量不要见面了。这让陈三郎徒生幸福的烦恼,念及许珺可是落落大方的女子,但到了终身大事的关键时候,终于还是显出了羞涩之意。
到了祖宅门外,时候还早,门只是虚掩着,推开进去,闻到声响的一个丫鬟走出来,见到是他,慌忙行礼。
陈三郎一摆手,说道:“我饿了,你去煮些东西来。”
那丫鬟面露难色,晚饭刚吃过,家里可不备有什么食材,出去买也难以买到了,米倒是有。
陈三郎淡然道:“下米煮饭即可,家里不是养着鸡鸭吗?杀了滚汤,切好装盘,再上一坛酒,送到后院便行了。”
丫鬟连忙应是,下去准备了。
陈三郎转到后院,一如故往地在水井边上坐落,探头观望井中,但见井水清澈,安然无波,不见那一尾动人的嫣红。
观望良久,水波不兴,始终不见伊人身影,不禁颇觉惆怅,低声叹息。
“大人,饭菜备好了。”
丫鬟轻声说道,摆开桌子,将两碟肉摆放上来,一碟鸡,一碟鸭,切得整齐,冒着热气,有香味缭绕,随后又端上一大碗白米饭,以及一罐浓浓的鸡汤,还有一坛酒。
陈三郎道:“你下去吧,不用侍候。”
丫鬟点头回答:“嗯,等大人用膳完毕,奴婢再来收拾。”退了下去。
院落清幽,树影婆娑,墙头有一丛不知名的花儿却是绽开了。此时不知不觉间已经有月光升上天空,洒落光辉来,照在陈三郎身上,背后映出一个长长的影子。
忽然之际,陈三郎竟没了胃口,径直打开酒坛,倒了杯酒,一饮而尽。但觉满喉辛辣,一道热气贯入肠腹,精神为之一振,张口吟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此情此景,思绪徘回不去,想起过往,历历在目,际遇变化,却已经是翻天覆地,直如做了一场大梦。
想到了梦,就想到了那一天傍晚时分,因为放生了一尾红鲤,却真正做了一场荒唐大梦,那梦中所见所闻,至今仍铭刻于心,不曾丝毫忘却。而梦中那番雄伟繁杂的景象,如同生根了似的,时不时在脑海盘旋。
正胡思乱想间,忽闻“噗嗤”一声,有轻笑传出。
陈三郎赶紧抬头望去,见那边院墙之下,花丛之间,一袭白衣浮现,洁净胜雪。那人儿长身玉立,形体婀娜,俏生生的,脸上笑靥,一下子令得天上的月光都失去了颜色。
陈三郎不禁为之呆住,傻乎乎看着,只喝了一杯酒,却觉得已经醉了。凝望片刻,心神慢慢沉定下来,开口说道:“我终于看见你了,原来你在这里。”
那少女抿嘴一笑,唇红齿白:“见过公子,卿眉这厢有礼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五章:半夜烽火,一路碾压()
花香渗鼻,月色撩人,见那少女,盈盈道个万福,就像凭空画出了一幅泼墨山水,空灵之气扑面而来。
陈三郎见过不少美丽女子,宋珂婵的美,婉约端庄;许珺的美,外娇内媚;还有另一位龙女,敖青,却是泼辣豪放。相比之下,敖卿眉容颜脱尘,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灵秀明净,天真无邪,但使人看到,顿生贪婪之心,要不择手段把她占有。
怪不得当初,那祁家少爷一见倾心,立刻要娶敖卿眉。
美人如宝,得之后快!
硬要挑些瑕疵的话,那就是胸似乎稍稍嫌小。其实敖卿眉面容娇嫩,不过十四五岁模样,标准的花蕾少女年龄阶段,还没有彻底长开来。身量倒颇高,跟许珺差不多。
不过在夏禹王朝,女子往往成亲极早,十四五岁便是普遍嫁人的阶段,甚至十二三岁都有过门去的,却难以想象如此稚嫩的身子,在经历人事时,会承受何等痛楚?在最初的日子里,所谓鱼水之欢,只怕不可能体会得到的。只是男人心理,总隐藏着摧残猎奇的意志,女方越是娇弱,越能激发征伐的霸道贪欲,才不管对方是否承受得住。
“公子,大事不好!”
一道人影飞快地翻过院墙,口中大叫道。
“惭愧!”
被这叫声惊动,陈三郎心头猛地一震,暗叫一声。话说他凝视敖卿眉时,脑海竟是不由自主生出了诸多旖念,心猿意马的不受控制,几乎要走过去将龙女拥入怀中。
他,始终还是一个凡夫俗子呀,又不是剃度出家,斩断了七情六欲。再说了,就算等闲僧侣,面对敖卿眉时,恐怕也难以把持得住。
那翻墙进来的人这才瞧清楚院中状况,顿时傻眼,心里暗道:糟糕,分明公主在和公子幽会,正情深深意绵绵,到了关键时刻,被自己这么一搅合,什么意趣都没了。自己可是闯了大祸呀……
一张脸变成了苦瓜样,本来就猥琐丑恶的颜容,根本没法看了。
“哎呦!”
却是外面被惊动的丫鬟走进来看发生了什么事,失声惊叫。
陈三郎干咳一声,回头道:“你先出去,不得喧哗。”
丫鬟完全不知什么状况,不敢违抗,赶紧蹑手蹑脚地走出去了。
闯进来的人正是蟹和,不停地眨着绿豆大小的眼睛,要寻思该如何措辞谢罪。他对于陈三郎,那是敬畏有加;对于敖卿眉,却是完全臣服。两边都招惹不起,忽然又想到,龙女乃妖身,出身高贵,龙君威严,绝不会允许女儿与俗人交往联姻的,自己撞破了他们的奸情,会不会被杀人灭口?
想到这,一颗心砰砰乱跳,恨不得立刻转身逃走。
只一瞬间,陈三郎哪里知道这螃蟹脑子里便涌现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低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蟹和犹自有些转不过弯,下意识张口回答:“公子,南阳府水域有眼线回报,说南阳府有异动,兵甲如麻,足足数十船只扬帆开动,看样子,是冲着咱们泾县来的。”
陈三郎一听,着实吃了一惊,喝一声:“走!”
转身就走。
此事非同小可,数十船只,估算的话,起码数千兵马,如此大阵仗,又是连夜出动,那用意还用说吗?这是碾压泾县的势头!
元文昌,终是忍不下去了。
一直以来,陈三郎对此早有了心理预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元文昌对于陈三郎,先是有怀柔招揽之心;招揽不成,便暗施手段,要悄然除之;可惜三番几次,都无功而返……
现在,元文昌不再顾及朝廷底线,要正面开撕了。
归根到底,陈三郎的存在,已经让元文昌感到了威胁。又或者说,扬州将快要举旗,在此之前,不希望管辖之内,存在任何的不安定因素。
陈三郎早便知道有这么一天,在各处要害地方都布下眼线,一旦有风吹草动,就有情报送回。
南阳到泾县,最快捷便利的当然是水路。而水路眼线,还有什么比得过水族妖兵的。
那些虾兵蟹将潜伏在江流之中,水面上有任何动静都逃不过。
“数十艘船,数千兵甲,如此兵力,就为了对付一个小小泾县?领兵者究竟是谁,这也太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