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太子妃之事与太子隔阂。可也没理由反跟晋王走到一起。

    太多的事情不合情理,可偏偏又找不出关键的信息。

    正月里外面的天气很冷。可屋里烧着银炭火盆,高颎觉得有些闷热,丝质的内衣贴紧后背,微微潮湿。他心里也更加的烦闷,刚刚借着燕荣一案,成功的联合汉王,把晋王在山东经营多年的势力几乎连根拔起,可还没有来的及庆贺。晋王却坐上了北伐元帅之位,连一直屈居他之下的杨素。都借此机会成为了西路元帅,而他这位百官之首竟然反成了总军需官,太子更是完全被撇在这场战事之外。若是以往,他也许并不会怎么放在心上,毕竟他是宰相,应当留在朝中主持朝政才是恰当的。但是,偏偏就在他刚刚率领的东征军遭遇了那样一场难堪的失败之后,这次的北伐就把他完全排在了核心决策层之外,这对他来说。却已经感觉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了。

    如今的这场北伐战事,唯有当年的平陈之役可堪比较,不论是出兵的规模,还是对大隋的重要性。都是一样重要。当年的平陈之役,挂帅的依然是杨广,五十万大军的三路主帅分别是杨广、杨素、杨俊。如今这次的主帅依然是杨广,三路主帅是杨广、杨素、杨林。新兴的赵王取代了秦王。看起来似乎两次战事的决策层差不多,但最重要的差别是。当年平陈之役,杨广是元帅,但他是行军长史,实际上的平陈指挥者。而如今,杨广依然是大帅,他却只得了一个总督后勤粮草辎重调度诸事宜,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年平陈之役的胜利,使得杨广在诸王子之中脱颍而出,成为他最为重要的一顶资历。高颎可以想象,一旦这次北伐再取得预定的大胜,那么杨广的威望真的无人可挡了。甚至杨素也会借此大功,向他的左仆射之位发起猛烈冲击,形成极大的威胁。

    形势是如此恶劣,敌人步步紧逼。高颎不想坐以待毙,可他更知道,越是这样的关键时候,每一步棋子放下去之前,他都更应当慎重再慎重,一步下错,就有可能真的全盘皆输。

    “这些还不够,我需要更多的东西,起码得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次走私案为宇文述幕后主使!”高颎手指一边轻敲着桌案,一边缓缓说道。一个宇文智及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小棋子罢了,就算拿下他,也根本影响不了大局。要出手,起码得把宇文述拿下。宇文述担任寿州总管要职,而且一直都是晋王的心腹谋主。若能把宇文述拉下马,就算牵连不到晋王,这也将是一次成功的出击。

    高颎伸手拿起桌角的一个精致的黄金铃铛,轻轻摇了两下。立时一名高挑的侍女急忙赶了进来,“给我拿一壶紫酒进来,就是皇后先前赐下的那个,再把宫里赐下的冰糖也一起拿点过来。”

    侍女去取宫里赐下的紫酒和冰糖后,高颎叉起双手,把手放在腹上,“眼下是最关键的时候,若是这次我们不能遏制住晋王,只怕等不到明年,太子就再不能住在东宫里了,那个时候,为父也再不可能继续站在朝堂上。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情况。原本我以为,在今年的正旦大朝时,东宫之主就会换个人。没想到,太子的地位倒是比先前还要稳固一些了。”这个大隋朝中第一人的老人,缓缓说着,目光变的有些涣散,“这一切,都只是因为杨林横空出世,这位东宫世子的突然出现,不得不说,还真是出乎了无数人的意料。一个流落民间多年的皇孙,谁能想过居然有过这么丰富的经历?寄居过草原,又行走于江湖,若是一般的人,只怕就算是王子龙孙,只怕这一辈子也只能埋在这绿林之中了。可谁能想的到,他居然还有咸鱼翻身,甚至是这般风光逆转的时候。从马贼到国王,呵呵,让人难以置信。可偏偏如今,大隋太子的命运前程,甚至就是为父我的命运前程,也竟然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了。那真是个让人看不透的年轻人,听说北魏时的怀荒旧镇这些年早已经颓败,可自这位赵王殿下在怀荒树起虎旗以后,居然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把怀荒变成了一片繁华的塞上连城。这位殿下不但曾主动北上迎战铁勒人,大败了进犯的铁勒人,还应当与三蕃取得稳固的联盟关系,甚至还在怀荒建立了许多的作坊,生产出诸多让商贾百姓争相换购的物品。就是我这当朝宰相,也都知道怀荒的盐、糖、酒、书、四轮马车和塞上名马。”高颎眼睑低垂,仿佛在讲着什么无关紧要的陈年往事。“哎,有时真是想不明白啊。就如这紫酒一样,如此瑰丽的紫色美酒,居然是用再寻常可见的桑椹所酿造,原本只是随处可见寻常不过的东西,居然能酿造成如此美酒。再如那冰糖,听说也只是从寻常的蔗糖之中提炼而成。这位赵王,好像有点石成金之术,再普通的东西,经他之手,就能石头变成黄金。”

    女侍端着紫酒和冰糖进来,高颎朝她微微点头,“照旧,紫酒里加冰糖,多放些。”

    等侍女按他的要求,往湛好的紫酒里用银夹夹了两颗冰糖进去后,他端起来品尝了两口,点点头,“不错,还是这般的美味,你下去吧。”

    侍女离开后,高颎杯着玉石做成的夜光酒杯,轻轻的摇晃着杯中紫色的酒液,望着儿子道:“我说了这么多,你听明白了什么吗?”

    “是的。”高表仁点头,然后他自己也拿了酒杯,不过他没有倒紫酒,他倒了侍女刚才与紫酒一起送来的另一壶酒。酒倒入杯中,清澄透明,然后从另一个盘中夹了两个冰块进去。紫酒加冰糖,是如今京中贵族们的流行饮法,不过高表仁觉得对他而言太甜了,他更喜欢的是这种用高粱和梨子酿制而成的白酒,而且喝的时候还喜欢往里面加些冰块,哪怕如今正是寒冬季节,可他依然喜欢这种冰爽的感觉,酒入口中,是冰冷的感觉,但一入腹中,冰冷马上又转变为火烈,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他太喜欢了。

    “说实话,这位赵王殿下确实相当了得。”高表仁道,“我接触了这么多的皇子皇孙,可还没有见过如他这样的。不过,我觉得这位赵王与太子似乎心不在一起。若是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只怕结果难料。”他摇头道。

    高颎摊开手,做出有些无可奈何的表情:“如今我们已经陷入了一个僵局之中,甚至是处于一个无路可退的悬崖边上。这位赵王是我们现在唯一的可借助之人,不管如何,我们现在都也只能暂时相信他了。”

    “我们真的要把希望寄托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上吗?”高表仁问。

    “所以,我要你仔细追查这桩战马走私案,也许这能成为打破僵局的一个机会。”高颎又喝了一口紫酒,细细品味着那甜腻的味道,“不过有一点,不管怎么查,都不能有半点牵涉到赵王身上去!”(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第326章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临成公主来到赵王别府,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乐昌公主和陈婤与临成公主相拥而泣,陈婤更是早为临成公主准备好了王府花苑内的一座清静院子,又亲自挑选了十余名侍女仆妇伺候五姐。临成公主虽然比陈婤大了七八岁,但却是亲姐妹,临成公主是陈后主的第五女,而陈婤是后主的第六女。将临成公主迎接入赵王府后,陈婤又请易风帮忙邀请陈氏其它的公主们前来做客。

    陈国虽然灭亡了近十年,但陈朝的那些公主们却有很多都居住在大兴城。当年平定南陈后,陈后主以及嫔妃宗室都被押到了长安。陈朝宗室子弟都发配到了陇右及河西诸州,给点田业自给自足,但陈朝的公主们却都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陈后主的妹妹宁远公主、临川公主都被杨坚收入宫中,多年后宁远公主终得宠幸,获封宣华夫人。姐姐受宠之后,妹妹临川公主也跟着受宠,新近被杨坚封为弘政夫人,成为大兴宫中继宣华、容华二夫人之后的第三位夫人。

    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曾经被赏赐给杨素,另一妹妹则赐与贺若弼。

    后主的三个女儿,第四女广德公主赏赐给了晋王杨广,第五女赏赐给了秦王杨俊,第六女陈婤如今则为赵王妾。

    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赵王府里诸陈室公主们再次重逢,却都已经回不到过去。不过在易风看起来,这些陈朝的亡国公主们,日子过的还算是不错的了。想想西晋时的公主,还没亡国的时候,广平公主、武安公主就在八王之乱中失了身,西晋灭亡后就连皇后贾南凤的嫡女临海公主也被人当做奴婢买卖。而历史上。强盛一时的隋帝国灭亡后,炀帝的女儿南阳公主不得不出家了此残生,其它的公主们和萧后更是沦落突厥人之手。被留在长安的那些不得宠的公主则成了李唐的战利品。

    陈朝虽然只是曾经偏安一隅的王朝,但如今亡国这么多年后。在大兴城却能有七位公主再次相聚一起。

    “你们聊吧,我就不在这碍眼了。”易风笑着对陈婤说道,陈婤今日高兴万分,刚刚和几位公主见面时总忍不住最后相拥而泣,眼睛都给哭肿了,跟个桃子似的。

    “多谢殿下。”陈婤拉着易风的手真诚的道。

    易风笑笑:“你我之间何必说这些客套话,我替你为几位公主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就是香水和珍珠。都放在你屋里,你回头送给她们。”易风对这些公主还是很看重的,别的不说,光是天子宠爱的宣华、弘政两位夫人以及杨广后宫的广德公主,这些人所处的位置,对自己可都是极有帮助的。现在关系处好了,关键时候必然大有帮助。

    “妾身都不知道要如何感激大王了。”

    “你真要感激也简单,亲我一口就行。”易风看着左右无人,笑着伸手搂住陈婤的腰肢,把嘴唇凑了上去。陈婤虽然有些害羞。但最后还是纵容了易风一次,凑上来在他唇上吻了一记,然后推开易风。轻快的逃离了。

    易风抹着还留有余香的嘴唇,回味着美人的风情,一路走回前院书房。

    回到书房之后,易风拿出绝笔来,开始写下一些有关战场急救以及伤兵护理的章程。这些东西本来在怀荒军中就已经有试行,因此总结经验,制定更合适的章程也并不算太难。

    冷兵器时代,绝大多数的将士伤亡其实都不是直接战死在战场上,更多的死亡其实是由受伤救治不及时以及受伤感染死亡。战场上。一般伤亡达到超过两成,军队就处于崩溃边缘。而在战后。伤兵中往往超过半数,最终会死亡。超过半数的伤兵死亡率。是比战场上刀枪更可怕的致命杀手。许多士兵在战场上救治不够及时,死于失血过多。还有许多伤兵下了战场后,却因为护理不周,最后伤口感染而亡。对于这个时代的战士们来说,这两项死的人远比战场上正面敌人用刀箭杀的多的多。

    如何制作战场急救包,给上阵的战士们配发急救包,并教会他们能在战场上使用急救包进行简单的急救包扎,以及伤兵撤出战场之后,如何护理疗养,在这个时代可能懂的人很少,但对易风来说,这一切并非什么难以理解明白的事情。相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将军更注重的是战术兵略之类的,易风更注重的则是装备性能、后勤补给、军法军纪、以及伤兵救治疗养这一些。这时代的许多将领可能都认为人是最不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