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ù动。

    “火蛟我还对付不了,不过那山谷。。。”王石摸着下巴,沉吟不定。

    “未知奥妙的山谷,恐怕。。。”

    王石犹疑。

    未知的,才更神秘。指不定其中有些比火蛟还要危险的东西,所以王石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等自己的本事再进一步再说。作为一个武者,王石应该无惧一切,但无惧不是无知,武者也要有自知之明。

    正想着,村子里又传来一阵阵呼呼喝喝的声音,有狗吠,有人的吆喝,嘈杂不已。

    “又是那些畜生。”

    王石皱眉暗骂一声。

    随着地里玉米逐渐成熟,山里的野物像嗅到了腥味的猫一样。成群的野猪早在半个月前,就光顾了玉米地一次。到今天,已经是第五次了。

    这些畜生仗着族群庞大,早先的时候,还收敛一些,只半夜来光顾。现在竟然一点也不畏惧了,前一次大白天的就出来糟蹋地里的庄稼,简直让人恨得牙痒痒,简直把村里的庄稼地当成了后花园。

    早先的时候,王石还把大虎一家子分派出去,镇守一方,以期能够慑住野猪。一两天之内,效果还不错。不过等到山里的的野猪越聚越多之后,竟然也不再畏惧大虎的威势,虽然被大虎捕杀了不少,但却没有太大效果,反而是大虎一家子,常被野猪追着跑。

    没办法,虽然大虎厉害,但双拳不敌四手,能杀五头十头,却抵不住五十头一百头,也只能落荒而逃。

    所以没奈何之下,老村正只好组织村里的青壮,每天带了狗,全副武装,rì夜轮流守在野猪出没的地方。每当野猪出现的时候,就大声吆喝、吓唬,不过效果也只持续了几天,到现在,却不管用了,野猪之猖狂,任凭你再怎么呼喝,理都不理,只管糟蹋庄稼。

    村民们又不敢直接动手,只能干瞪眼。没办法,野猪太多,至少都是数十头成年野猪一起行动,如果激怒了它们,发起疯来,村民们定会有伤亡,这是老村正不愿看到的。

    除了野猪,还有一些少见的素食动物也出没在田间。

    王石就曾看见几头犀牛,竟然偷偷跑到自家地里啃食玉米。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所以悲催的几头犀牛,就给王石的空间里再添了一分风景。

    “石头,石头!”

    闻声,王石抬头,就见老村正疾步走了过来。

    “怎么样了?”王石问道。

    老村正无奈的摇摇头,道:“奈何不得啊。这次这一群一百多头,越来越多了,糟蹋了好多粮食,心疼啊。”

    王石皱眉道:“这样不行。必须要限制住野猪的数量。”

    说着,王石站起身,道:“我回屋里拿兵刃,弄死这些畜生。”

    “慢点慢点。”老村正拉住王石,不同意,道:“一百多头野猪,惹毛了,可怕的很。我看还是从富平调些兵来才稳当。”

    王石呵呵一笑,道:“百十头畜生罢了,老叔,别忘了,千军万马我都能毫发无损。”

    “呃。。。”

    王石回屋里,顺手将墙角的铁叉提了起来,出门和老村正往地里走去。

    这天下午,整个王家村本村,每家每户都分到几十斤野猪肉,连外村的附属村落,也每村都送过去一头,简直比过年还肥。不过喜笑颜开之后,多数人想起地里被糟蹋的庄稼,又都笑不出来了。

    与损失的庄稼相比,区区几十斤猪肉,价值完全不对等啊。

    单单这十几天,五次野猪入侵,前前后后加起来,至少损失了几十亩地的庄稼,分摊下来,每家每户,都有一亩地被糟践。一亩地玉米红薯,加起来不下于一万斤,几十斤猪肉,可比不上。

    不过王石相信,经过这一次捕杀,山里的野猪,肯定数量大减,即便再来糟蹋庄稼,村民们也能对付的了,想来应该不会再出现什么大问题了。

    又轻松了两天,富平那边传来的消息,却让王石大吃一惊。

    却原来,好多村落都遭了畜生的灾。尤其是一些临近山林野地的村子,比王家村都惨。好多村正都跑到县城、甚至富平去求救,要求官府派遣兵马,剿灭畜生。

    所以郡里的留守军队,这些天就成了救火员,哪里有畜生作乱,就往哪里跑。

    “野生动物资源可真够丰富的!”

    想起两千年后的时间,这些野物在大部分人眼中,已经成了传说,国家还要立法专门保护。哪里像现在,野物猖獗的跟人类你争我夺?

    这事闹闹腾腾大半个月,才渐渐消停下来。

    从富平传来消息,据贾诩统计,就这个把月,整个富平这一年的人均收入至少下降了一成,可见野物的危害。

    为此,贾诩还专门组织了一个猎取野物的部门,有一千人,以备以后哪里出现这种灾害,便立刻去平息。

    到了九月,凉州大部大丰收。

    虽然许多地区遭了灾,但丰收的趋势仍然阻挡不了。

    秋收之后,王石专门写了一封竹简,将其中过的关节说清楚,嘱咐贾诩重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毕竟,秋收之后,就可以种冬小麦了,时间到了,耽搁不得。所以必须做好宣传,这个冬季,不能只种植土豆,还要种小麦。

    王家村是最先反应过来的。

    王石跟老村正一说,老村正二话不讲,立刻就开大会通知了所有村民。

    早先的时候,还有村民不明白。

    为啥放着高产的土豆不多种,反而要种小麦呢。

    不过一听是王石的意见,所有人都没话说了。

    王石什么时候害过他们?

    大家都相信他,即便没有理由。

    至于其他地区,除了官府的宣传之外,贾诩也把王石搬了出来。

    只道王石让这么做,而且王家村已经彻底实行了。

    也就打消了许多人的疑虑。

    怎么说王家村也是王石的老巢,王石不可能害王家村吧?所以算起来,这事还挺顺利的。

    十月间,在贾诩的cao作下,马腾在南部都尉的配合下,领兵将羌部余孽尽数剿灭在武都郡边境。同时,贾诩也通过刺史府,将自己人安插到了汉阳、陇西二郡,郡守、郡丞、郡尉等重要官吏,都是北地出去的,可以说,这两郡,已在王石的掌握之中。

    贾诩动作很快,刚刚掌握两郡,便立刻从北地郡的教育系统中抽调了大批忠于王石的学子,去担任两郡基层官吏,理顺民生,推广土豆、小麦,争取在天气寒冷之前,将地里种上作物。

    与此同时,张绣和阎行也得令开始行动,对张掖郡开始了小规模试探。

    张掖左临武威,右邻酒泉,也是胡汉混杂,势力交错复杂。

    早先朝廷强大的时候,有西域戊己校尉镇压,倒也相安无事。但近几年朝廷掌控力度渐弱,尤其是韩遂、边章联合羌族叛乱之后,完全截断了朝廷与西域之间的联系,使得西域戊己校尉名存实亡。近几年,朝廷都没有再任命新一任西域戊己校尉,似乎都已经忘记了西域。

    西域都护的残留势力,要么逃回了中原,要么就成了土皇帝,俨然一方势力,不再归属朝廷。

    而张掖,就有好几股这样的势力。

    都是西域都护麾下的一些小将官,各自纠集部众,在当地称王称霸。

    除了这些势力,还有一些稍大的羌族部落,也有西域诸国安插的棋子,个中关系交错,乱如麻团。

    不过阎行和张绣此次,却不是要将麻团理清楚,而是要强力碾压,将麻团碾成飞灰,所以不必注重其中如何复杂,只管接到命令,发兵攻打便是。

    对此,王石一点意见也没有,只把事情交给贾诩处理就是。

    反正贾诩对这些十分在行,王石放心的很。

    

第九十一章 草原上() 
因为甄俨失约,夏天的时候并没有带家人来北地避暑,所以王石发现,好长一段时间,甄姜的心情都不太好,有些郁郁,直到快入冬了,甄姜有时候都还要唠叨抱怨。本章节由网网友上传

    所以,作为一个有责任,有爱心的夫君,王石觉得,应该择一个空闲时间,带老婆出去散散心。

    不过眼看冬天就要到了,要散心得趁早。免得寒风刮面的时候再出去,就不是散心了,而是脑残。

    昨天晚上,王石提起这事儿的时候,甄姜眼睛一亮,立刻就答应了。

    这不,早上天刚亮,甄姜不顾昨夜‘劳累’,就挣扎着起了床,收拾起东西来。

    王石将没有出去历练的几个徒弟叫到一起,嘱咐了一番,又跟老村正打了个招呼,便带了大黄二黑,与甄姜骑了阿大,出了村。

    说是散心,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王石觉得,要么带着老婆去北地或者姑臧看看,要么就露宿野营,过一过野外生活。

    不过还得征求一下老婆的意见才是。

    王石抱着甄姜,坐在阿大背上,把想法说了出来。

    甄姜思虑了一下,道:“夫君,咱往北走,好不好?”

    “往北?”王石怔了一下,道:“沿着大河往北,西岸是杳无人烟的草地、荒地,东岸是混乱的并州,没啥好看的吧?”

    不过看着甄姜亮晶晶的眼睛,王石立刻改口:“好,就往北,说实话,我还没见过大草原呢,嘿嘿。”

    “夫君真好。”

    王石挠了挠脑门,傻笑不止。

    沿着水泥路,一路走到黄河渡口,两口子掉转龙头,转而沿着黄河河岸,一路向北。

    廉县这一片,西边边界是贺兰山,东临黄河,整个地区,多是平原。

    早先的时候,还是荒凉一片,但经过这一两年的jīng心治理,已经初见繁华。

    每走不远,都能看到一些村庄,其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还有许多的农夫正在田里劳作,虽值深秋,但没有半点萧瑟,只一派平和安详的气氛。

    遇上的人,看见阿大这样的庞然大物,先是惊吓了一番,接着便恍然。

    阿大的特征,早就传遍了凉州。人们大多都知道,看见这种动物,就代表着凉州的实际掌控者,他们的恩人,王石。

    所以遇上的人都争相前来拜见,还有许多人献上家里特产,要感谢王石。

    王石两口子被人们的热情吓了一大跳,没耐何,只能绕着村庄走,再也不敢与人打交道了。他们是出来散心的,可不是应酬的。

    当天夜里,王石两口子到了灵武谷,准备在此扎下帐篷,休整一晚。

    灵武谷此地,也算出名。

    当初破羌将军段颎领兵讨伐叛乱的羌人,最后一击,就在此处。

    谷口处还立有石碑,专门讲述了此事,并立下jǐng言,寓意可能是为了震慑羌族。

    不过显然,没有太大的作用。

    虽然时至今rì,段颎的名头仍然响彻西凉大地,但前几年羌人还不是照样叛乱?

    所以说,这些胡人,都是些贱骨头,不记打。

    要对付这些蛮夷,一个字,打,狠狠的打,要狠,越狠越好,这样才能让他们听话。

    就像先前王石的遭遇一样,你对他好,他反倒不领情,硬是要狠狠的收拾一番,清洗一遍,才能乖乖听话。

    当然,一手大棒,一手甜枣的策略,永远不会落伍。

    打疼了打怕了,伤筋动骨了,再给他点好处,收其心,用深厚的文明底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