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防备城内唐军的十万兵甲,党世魁倾兵而动。一座座军寨连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如果周军镇定以待,祝彪虽然兵锋犀利无比,想破开这张大网也确实不见得。周军的数量太多了。
可现在,军粮城化作一片火海,周军上下还能镇定以待吗?不知道多少人已经慌里慌张六神无主!
“杀”
军寨圈外的汉唐步骑军适时的发起了进攻。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没粮。心里发慌。
周军心中都发慌了,还如何能抵挡十七八万大军的进攻?内含上林降兵
就连那些刚刚编入陈安、陆通等人手下的上林降兵,这时候也全部意气风发的奋勇争先。大军杀入军寨圈内,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呜呜呜……”
当祝彪与大军汇合之后,撤兵的号角声吹响。
二十万步骑大军缓缓退出战场。如同赌桌上输光了本钱的赌徒一样的党世魁,当下就想下令,全军压上去,与祝彪决一死战。
趁着都还有力气,趁着天黑敌我都看不清。拼他个两败俱伤。
可是话到了嘴边,他硬给咽下去了。因为党世魁看着乱哄哄的大军实在下不出这样让人送死的命令。
“哈哈哈,哈哈哈……”
成博城头上,看着城外大火,石渊放声大笑。跟党世魁僵持了半年多时光,他如何不晓得,此刻着火的地方,就是党世魁储存六十万大军三月所需粮草的军需之地?
“哈哈哈,哈哈哈……”
满城响起了欢呼声。满城响起了大笑声。那笑声中的畅快淋漓,就如一柄柄刀子扎进了党世魁的内心。
大军……败了。这一仗,完了,没希望了。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自己怎么就忘了沧州军如何攻克海州的呢,怎么就忘了炸药是祝彪捣弄出来的呢。
后悔毒蛇一样吞噬了党世魁内心,无尽悔悟压过来,让他面色苍白人几乎窒息。
五日后。一封捷报传到了唐王案上。
祝彪破党世魁于成博城下,斩获四十余万,解成博之围。现周军残部。三十余万人被困于成博郡北境十五县。
党世魁真的有两把刷子,见势不妙,立刻当机立断,拔腿就走。大军撤向成博北地十五县,那里有二十万的周军屯守,有三月之粮存储。
虽然当初的‘三月之粮’,期限已经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而‘三月之粮’本身也仅是指二十万大军的三月粮草,现在若分到全军六七十万人身上,也就是个把月的量。可也比眼下周军主力状况要强的多啊。
一个月时间,有太多的变化了。就像成博战场,一个月前与现在,那就是两个天地。
祝彪怎么可能让煮熟的鸭子飞走呢,在烧掉军粮城后,连夜移兵成博北面,切断了周军主力与北境十五县的所有陆路联系。
于是,一场大战,在成博城北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已经通过信鸽联系晓得了城外确切变化的石渊,也调兵组织对周军的反攻。
这一场大战,汉唐军四十万,周军小六十万,是一场百万规模的大会战。
为求生存而战周军斗志极为顽强。但是,两项兵种升级为s阶的祝彪军,战斗力比起往日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显著地表现在步阵的厮杀声,以《武侯八阵图》列阵的六万多唐军步甲,配合着陷阵营、亲卫步甲这支三四千人的精锐战力,硬生生的顶住了五倍之敌的强攻。
也就是说,祝彪六万来步军顶住了党世魁三十万周军。而后,祝彪军主力,十四万骑军,对阵两倍还略有不足的周军步骑,那谁胜谁负还会有悬念吗?
于是,在周军大趋于劣势,在祝彪率领亲卫骑,热刀切黄油一样,破开周军阵甲阻隔,直杀到党世魁帅旗下,一枪打断了大腿粗细的旗杆后,整个周军战阵开始崩溃了。
党世魁断尾求生,将主力丢给祝彪,率其中军十万人趁着祝彪军追杀拦截周军败兵之际,破开祝彪军最薄弱处,向着北地狂奔而去。祝彪倒是立刻就注意到了,可他手头实在没兵力去做拦截。党世魁沿途路中也卷裹了一些乱兵,后又收容了一些侥幸在汉唐骑兵追捕下逃脱的周军残兵,得了十三四万军队。狼狈至极的蹿去了北地十五县。
博州战场局势得到了彻底的扭转,然后一个问题摆在了祝彪、上官仁清、石渊三人的面前,是就地解决党世魁残部,还是趁着博州平江以北区域空虚,立刻兵下平江。
祝彪的意见是立刻兵下平江,依靠唐军优势的骑兵力量,牢牢掌控住平江以北地带,并着手探进江南之地。
在他眼中,平江可算不上是分割线。看看东面水宽五十里的昌河,四五里宽的平江也就一般般了。怎么就成了上官仁清、石渊二人眼中的‘南北分割线’了呢?
唐军在正面战场的透入兵力少是不假,祝彪也没想着一路打到天京去。撑不住时候可以退回来么,退到平江以北也不迟。像上官仁清、石渊二人这样,脑子里就把线划在平江了,祝彪一百个看不上眼。
这个问题随着捷报一块报到了唐王面前。
上官仁清、石渊意见:着手解决党世魁残部,先去后顾之忧。
祝彪意见:抢占平江北岸,着手平江南岸。用兵只需他本部!
因为安肃之战,因为上林之战,因为成博之战,对祝彪佩服有加的上官仁清、石渊,坚持己见,绝不愿意退让一步。
祝彪的二十万大军已经是唐军在博州战场的主力,上官仁清、石渊所部兵力虽多,但若没有了祝彪的襄助,北地十五县,唐军的局势立刻就要转攻为守。
唐军的兵力比党世魁残部虽多,却多的有限。四十来万军力根本不足以去攻打三十多万周军屯守的北地十五县……()
第八百五十二章 激战平江()
“a级任务——开疆扩土!”
把唐王‘疆土’打到德州三郡以北……
祝彪可是好不容易的才接到一个任务的,上官仁清、石渊的提议他理都不理。
就在捷报送上唐王案头的时间,二十万步骑大军已经开始整理军需军备了。
五月份就是祝彪三十岁生日,他只有两个月了。搞晕,之前记成了六月份必须抓紧每一秒时间——
三月二十,祝彪大军直下博南,在唐王书面决定都还没送到,只有飞鸽传来消息的时候。
主力骑兵在二十三日就杀到了平江北岸,后续六万步甲连同必要的军需军备,上万辆马车,则直到二十五日才开到。
同时,退守昌平口昌河与平江交点的楼船将军刘梦龙,率五千水军,战船百艘,溯江而上,前来襄助。与去年来周军在平江新建水师营交锋一场,不分胜负。
兵力原有万人之众的刘梦龙,自从乐春西陵之战吃了大亏后,损兵过半,险些一蹶不振。最近大半年只能龟缩在昌平口,一边死死拦住昌河中的周军水师进入平江,一边‘招兵造船’,恢复实力。
但上官仁清、石渊连连败阵,都让战火烧到了成博城下,待在昌平口的刘梦龙部几乎与唐军主力断绝联系,险些就成一支孤军。
如果周军水师不怕损失,昌河、平江两部趁机猛攻昌平口,两面夹击。绝对能拿下石龟屿这个昌平口的湖心岛要地,拿下唐军水师经营逾十年的一处要塞重地。
但周军水师没动刘梦龙部,所有人都想着能兵不血刃,能用现实重压让刘梦龙乖乖屈服。
只需大军拿下博州。杀进幽州。刘梦龙彻底断绝了陆路通道,石龟屿即便是水师重地,没有了陆路的支援,一应军需粮秣他又能支撑上多久?
最后除了乖乖投降,就只有扬帆,进入昌河,向北而去。
不管刘梦龙作何选择,周军得利都胜过强攻石龟屿不是?
周军水师、周军陆师,算盘都拨打的挺好。但他们绝没想到,情形会陡然剧变至此。
半年多的休养生息。刘梦龙水师部也仅仅恢复到了七八千人。现在留下一部。连同石渊兵撤平江北线时送上石龟屿的一营步甲守候老巢,自己亲率五千主力水师,溯江西进!
周军平江水师主将就是当初坑了刘梦龙一把的乐春守将王威。在第二次乐春之战,也可以称之为西陵之战中,王威在其中也是个大角色。
王威所部足足万人,只是战船比不得刘梦龙部多,比不得刘梦龙部完善,所以两边才打了个不分胜负。
作为高耗费高技术兵种,水师最关键的是船,而不是人。刘梦龙战船众多,大小攻防船型齐全,一打二。无压力。就比如中国历史上的黄天荡之战,韩世忠只有八千人,不还是把金兀术近乎困死?
“呜……呜……”
战船从水寨中陆续使出。刘梦龙站在船头,意气风发,心头畅快轻松之下,感觉似乎战船航速都比原先高出一截。而事实上,航速提高并不是他的错觉,而是真真正正的。
石龟屿彻底脱开险境了,再次跟大部队‘汇合’的感觉不要太好。
水寨的对面,也就是乐春县江畔,周军平江水师的营寨也在源源不断地吞吐着战船。
两军在平江的第二次交锋,就在眼前。
“大帅,刘将军能赢吗?”
刑茂有些担忧的看着江面,五千对一万,就算战船占优,他也对刘梦龙放心不下。
身后诸将也一脸戚戚,刘梦龙水师是他们渡过平江,攻取东南十七县的唯一希望。如果这仗败了,四五里宽的平江真就是一条天堑了。
唯独祝彪面容平淡,内心自信满满。他在见到刘梦龙之后,刘梦龙部就自动编入了他手下,系统增幅就已经笼罩在刘梦龙水师身上了。20%的战力、速度、防御增幅,刘梦龙今日岂有战败之理?
“冲撞——”
水面上两军距离越来越近,祝彪抬起千里镜,心中默念一声,a阶水师最强战技——冲撞,激发!
没有海战时候,火石坠天,火弩穿梭如雨的炫丽场景,江河中的水战,战船较之海战降低的不是一个档次。
海战中,最低一级的海鹘船,放到平江之内,已经是中等规模的战船了。而同样是楼船、斗舰,平江水战的楼船斗舰比之东海海战时候的楼船斗舰,小了整整两个档次。
这里的楼船斗舰,载人三百。
这里的水战,靠撞击,靠弓弩,不靠投石。
“咔嚓……咔嚓……”
就是在岸边,祝彪等人这时都能清晰地听到战船相撞,木板破裂那剧烈的声响。
“呵呵,周军船舱的工匠是不是偷工减料了?”
水面上的结果让岸上的人等一阵寂静,半响窦兵惊讶的声音都变了调子的叫嚎才响起。
一阵嗡嗡,不解,不敢相信,难以置信,重重内心情绪变成了一句句话语,嘈杂在祝彪的耳边。
周军水师竟然在双方的冲撞中,一口气沉下了两艘楼船两艘斗舰,还有几艘艨艟摆停江上……
王威站在旗舰的艏楼上,用千里镜窥望着不远处的第一线。
唐军水师楼船,船高三丈,一色的丹漆,上中下三层,房室俱备,樯帆林立,战舰蔽江,的确十分盛大。
比自家的战船强出一等,但是,自家战船也不至于弱到一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