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之游戏江湖-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陆通本部接到李建禀报没多时;大营镇的焦明和排山的王九玲两人也近乎同时接到了斥候的信报;都言太子军已经进驻青坡。二人不敢亵慢;当即点起兵将向青坡掩杀过去。

    “报——”一骑探马飞快奔进青坡;是时太子军大营尚没有扎好;但军营正中央处已经立好了姚方琼的中军帐。“报将军;我军北面有一支宋军杀来;人马不多;仅有两三千人。”

    这骑探马禀告完毕还没来得及退出中军大帐;就又有一骑飞奔至帐前下马;“禀将军;我军东侧探有一支宋军杀到;人马不多;尚不到三千人。”

    姚方琼听得剑眉一挑;宋军这是要干什么?打夜战么?

    不过听到己军北、东两侧都有一支宋军兵马来;姚方琼也明白了;自己的这步棋已然被宋将给料到;这两处兵马想来是早已安排下的。

    不过这似乎改变不了什么吧?这两队来敌相加起来才四五千兵马;如何触动的了自己大军?

    姚方琼是倾起了渔鼓道兵马前来的。其驻节蓝梅山;军职中郎将;统辖的却不仅是蓝梅山;还有渔鼓道和射虎谷。三处各分兵五千人;渔鼓道兵马连同姚方琼起至蓝梅山的兵将;总数有八千之众。自然有足够的信心一边抵挡这两支宋军的进攻或是扰袭;一边迅速加固修筑营寨。只要赶到宋军主力到来之前修好营寨。就万事无忧了。

    部队回援百仓、蓝梅山时;不仅是姚方琼退了军;庞子恭那里也是退回了射虎谷。并且在姚方琼起大军杀奔蓝梅山的时候;庞子恭也带了三千军移至渔鼓道驻防。同时姚方琼还派出快骑火速禀报给了‘邻居’泗州武冈郡太守。万一有不妙的时候;武冈郡方面的兵马很快就会来援东城。两郡中间也有官道相连;只要集结好兵马;最多三日就能杀到兴和县城下。

    再加上杨复的一万军;和郡城的两万军。以及各县驻军;这么大的数量;怎么看;姚方琼都不认为东城郡真会输掉这一仗。虽然被宋军抢去了先手;但那只能证明统帅这支军队的宋将善于查找漏洞;于无声处下功夫。

    但实力就是实力。姚方琼心中就充满了底气;己方的实力到底是远超彼军的!

    “陈靖、李卫国。你二人各率两部之兵;分向东、北两面迎敌。”

    陈靖、李卫国就是蓝梅山和渔鼓道的驻军校尉;也是姚方琼手下的三大将之二。

    “末将领命。”陈靖、李卫国二人各自上前接过令箭;信心十足的大喝着;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王岳!”姚方琼再唤过自己的部曲督将;“你去督促营中将士。抓紧每一刻钟修筑好大营;务必要在宋军主力赶到前完善防务。”

    “诺。”王岳恭手领命。

    中军帐中顷刻里就只剩下了姚方琼一个人;低头看着地图;冰冷的目光死死地注视着桃水岸边的兴和县。从鲍康来被扣;到杨太守调兵遣将。再到宋军出其不意的越过沠山;夺下繁峪山等地。兵临郡城城下;李长军到底是与谁勾结在一起的;已经不言而喻了。

    “一环扣一环;宋军当真是费的好功夫。”从繁峪山到威县;再到兴和县;一步压一步;一计套一计;自己等人完全是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头栽进了人家布好的大局中。以至于己方军力明明占据着绝对优势;却步步被动;被人牵着鼻子走。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现在东城郡内的局势固然没有输到一败涂地的地步;但在姚方琼看来;在战局战略上;自己一方已经是一败涂地了;输得再没有什么东西可输了。

    如今能被他们所依靠的只有己方军力上的优势;可姚方琼很清楚;当一块区域局势沦落到需要靠兵力上的优势去翻盘的时候时;那就是在向所有人宣布——主持这一区域战事的人已经彻底的败了!

    在战略战局以及战术上的全面失败。

    想要完全挫败击败宋军的这次攻势;己军必须尽可能的集结兵力。实际上;做马后炮言;杨复领军折返郡城这步棋并不是一步好棋;郡城内还有两万大军;足够保持郡城安稳如山。

    相比较郡城;真正需要杨复那一万大军的是蓝梅山。

    但是;马后炮就是马后炮。杨复在领兵折返回郡城的时候;蓝梅山的急报根本就没传到。而等到姚方琼接到蓝梅山陷落宋军之手的消息;和宋军已经兵下百仓城的消息时;杨复那一万军已经开拔走人了。

    中间错了大半天呢。

    在那之前;姚方琼一直想的是如何逼降李长军;在保证鲍康来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解决掉兴和县这个污点。

    但现在看;很显然;杨复那一万军不折回郡城;而是北去;才是最好最恰当的。

    说到底;还是‘战略’上败了;跟着人的指挥棒走;怎么还会步步先机;是步步陷阱还差不要多。现在;他能做的就只有依仗总体实力;搬回局面了。(

第六百零六章 伐干先减枝() 
青坡外;几乎是同一时间;东面和南面响起了震天的呼杀声。

    焦明对陈靖;王九玲对李卫国;两处战场同时开打。都是差不多的兵力配置;两千多宋军对阵两千太子军;也都是差不多的将军配置;两员无名小将对着两个无名小卒。

    不管是焦明还是王九玲;都是籍籍无名之辈;陈靖和李卫国;职务较之前两者固然胜过了一等;武力上可能也会胜过一些;但在夜战里最重要的军阵指挥能力上;四人都一样的半斤八两。

    两边的厮杀就是一场乏味的消耗;呆板的布阵;保守的指挥;小半个时辰过去了;还都没分出丝毫的上下。

    两处战场的战报;每隔一段不长的时间就会被快骑报往两军主将处知晓;姚方琼不出意外;还在几十里外行进来的宋军继续埋头前行。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宋军主力距离青坡越来越近;而青坡的太子军大营也越来越完善。

    “吁——”窦兵轻轻的勒住战马;口中发出安抚的轻嘘声。在他的身后;不多不少;三百精骑昂然列阵。

    这是窦兵以陆通亲兵和沿途收拢回的斥候兵为基础;抽调军中能骑善斗的健儿组成的一支队伍。今晚的夜里;这支骑兵就将担负着破敌陷阵的最艰巨任务。

    从蓝梅山和百仓城外乡野中搜罗来的战马;并不够配齐三百精锐;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胯下的坐骑还只是驽马中的上等。

    窦兵现在领着这支骑兵已经赶到了王九玲vs李卫国的那片战场了。稍微打量了一下阵中局势;虽然黑夜隐没了太多的东西。可窦兵依旧能看出局势上的彻底街。

    望着太子军阵上隐约可见的一片旗帜;一丝狞笑在窦兵嘴角露出;“就先拿你开刀。”

    把手一挥;自己翻身下马;随在他身后的三百骑也同时落地。

    没有准备去包裹马蹄的厚布;也没有勒紧马口的笼头;窦兵只能做的是把声音尽量的放小。三百骑;像是一条出没于黑暗中的毒蛇。冰冷的目光瞄向了正在军阵中指挥调度的李卫国。

    五里地、三里地;二里地;一里——

    在靠近战场之后;废了足足两刻钟的时间;窦兵才把自己与太子军侧翼的距离缩短到一里不到。不能再靠近了;这个距离已经是极限了;再靠近的话肯定会被发现的。

    翻身上马。他高举起了手中的大刀;狠狠向着太子军侧翼方一挥;“弟兄们;随我杀敌——”

    只是一里不到的距离了;马匹奔驰;分分秒秒就可以冲刺到近前。三百精锐跃上马背。同时纵马杀出;滚雷般响彻的马蹄声瞬时在太子军的侧翼响起。

    李卫国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阵前;现在他已经察觉的出宋军的具体兵力了;就两千多一些;跟自己手头的力量差不多。但比较意外的是。就这样的兵力;却能给自己本阵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宋军的战力要比印象中强出不少。

    不过街的拼杀下;宋军也不可能再有兵力从自己的两侧来突击。况且现在是黑夜;阵前交锋能保持着军阵严密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再想分兵从侧翼偷袭;那配合难度实在大了点。而更主要的是;他一直都没有察觉到阵前的压力有半分的减弱。

    所以他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正面阵前的交锋上;后阵和两翼处的防卫不过是一层薄纸而已。

    三百骑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窦兵的带领下冲击太子军的侧翼的;就好比一把炙热的匕首插进了黄油中;所到之处无有半个敌手。虽然太子军士兵做了较为顽强的抵抗;但那不过是螳臂挡车;半点都阻挡不了窦兵的前进。

    “给我拿命来!”带着一路的血雨腥风;窦兵手中大刀高高举起;对着挺枪迎上的李卫国;兜头就是一记大力劈杀。

    清脆的金铁交鸣声中;李卫国浑身一震;差点被打落马下。双臂不住的发麻;两手虎口处更是鲜血直流。

    见一招没能打杀敌将;窦兵双臂发力死死地压着大刀;锋锐的刀锋硬生生地摁在枪杆上;然后再用力滑下;“哧啦——”一阵刺耳的钢铁磨砺声;李卫国只强撑了片刻就双臂一软;再也无力抵挡枪杆上传来的巨大压力。

    身子倾力向后倒仰;力求能躲过这要命的一刀。然事不如意;窦兵刀势的变化比他身子扬的更快;借着战马的前冲;变滑为捅刺。

    “扑哧——”就听一声闷闷地刀刃入肉声音。李卫国紧接着的凄厉惨叫声就响了起来;继而又化为了临死前的呜咽。

    竟然简简单单的一个回合;李卫国这个太子军的领兵校尉;就葬送在了窦兵的手下。

    李卫国众目睽睽下的一死;瞬间;已经松动了的太子军军阵就瓦解开了。王九玲在太子军侧翼响起马蹄声时就已做好了准备;因为他在分兵之前;陆通就跟他打过招呼。现在正好是乘势杀出——

    而窦兵却没有继续和太子军军搅和在一起;李卫国死后他立刻就引军从另一翼透阵杀出。反正太子军军阵已散;溃败之势已成;在王九玲接下的追击进攻之中;便是孙武再世;白起复生;也没那个能耐去力挽狂澜。

    解决了东面的李卫国;还有南边的陈靖。这次窦兵没有继续隐藏;而是明面正摆的率部策马狂奔纱去。一路疾驰了十余里;再次撞入给了陈靖狠狠地一击。

    与毫无防备的李卫国相比;这时候的陈靖显然是有所察觉准备的;把自己转移进军阵正中央;同时从前阵抽调兵力增补到了后阵和左右两翼。换句话说;就是把与李卫**一般无二的布置;快速转化为一个四面八方密不透风的圆阵。

    可是实力上的差距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就可以弥补的;大量兵力从前阵调出;当即就动摇了陈靖军的稳定。随后的调转增补;让军阵存在的裂缝愈见愈大。虽然最终陈靖是增强了后阵和两翼;却尽是自我的变动就给了宋军一个绝佳的良机。趁着太子军变阵;焦明是趁机率部猛攻;打的其军前阵节节后退;等到窦兵领兵杀到;两面夹击之下;陈靖只经过了两刻钟的竭力的挣扎就抵挡不住;全面溃退而去。

    陈靖自身被一群败兵包裹;还没来得及发挥战马的另一作用——逃命;就被焦明、焦竑兄弟带人给围上了;一阵绞杀后乱刀砍死在阵中。

    自此;出战的四千太子军全面溃散;两处相加;单是被斩杀当场者就超过了一千五百人。焦明、王九玲二将各自率部穷追猛打;窦兵也是将本部三百骑散成百人一队;与焦明、王九玲二部隐隐的拉成一条线;将东、南两处战场上的太子军溃兵全力向青坡方向围赶去。

    等到陆通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