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办公室内,袁正铭捏着下巴沉默不语,不知怎的,他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但这股不安到底又是从何而来,他仔细思索了番,没有找到源头。
“唉,自己最近好像太累了。”
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袁正铭叹息一声,忽然又想起了自己那个还在读大学的儿子,那个臭小子,虽然以前很不争气,现在倒还不错,考上了一个好大学。
闲着无聊,袁正铭随手打开办公室内的电视,上面正好播着央视的晚间回放新闻。
“……据记者了解,这种新型抗生素的面世,也是受到了fda专家委员会的一致通过,而安德雷斯制药生产基地的投产,最快会在明年一月下旬,让这种新型抗生素走进我们的生活。这里中央电视台,我是记者张磊,在洛杉矶为你报道。”
“新型抗生素andexa?”
袁正铭紧皱的眉头微微一松,倒是知道了一个好消息。
新型抗生素的上市,对全球的民众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伴随现在的严峻形势,2011年到2013年,fda仅审批了3款新的抗生素,更为可怕的是,,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已再无全新种类的主要抗生素面世。
那些医药公司把精力全面投放到了利润更高的地方。而对利润较低,开发困难的抗生素不闻不问,这可绝不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
不过一种新型抗生素,应该不大会得到新闻播报啊?
联想到这里,袁正铭点开电脑上网,查找了下关于这个新型抗生素的资料。这才明白,原来是奥巴马政府支持的原因,才使得这款新型抗生素获得了些关注。
至于关于新型抗生素更为详细的资料,就没有过多的报道了,想必还处于进一步的保密之中,还不是公众所能了解的。
闲着无聊再看了会电视,正当袁正铭打算去icu看看时,一名护士脸色惨白地闯了进来,嘴唇哆嗦着道:“袁、袁医生。死了,死了……”
“出什么事了?说清楚一点。”
袁正铭心里一紧。
“那个之前腹泻呕吐的病人,死了……”
“怎么会?”
之前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死了?这是在开什么玩笑,都来不及通知自己?
袁正铭身子一震,一手排开护士,也不顾自身形象了,急忙朝着icu狂奔而去。一路引来许多病人的奇怪目光。
icu就在楼上,袁正铭连电梯都来不及等待。一口气跑到重症监护室,换上隔离衣匆匆走了进去。
里面值班的刘烨,相比起几个不安的护士,脸色极为难看,见到袁正铭走了过来,嘴巴一张。最终还是没有从口罩中吐出话语来。
5号病床上,几乎是一片狼藉,整张床上布满了褐色的呕吐物,床边以及地上,还流淌着混合着血液的大便。患者就这么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脸上还残留着急剧的痛苦表情,仿佛还在对周围的人诉说着什么似的。
“怎么会这样?”
袁正铭转头问道。
“应该是急性肾衰竭和肠穿孔出血,并且可能还有腹腔积液……”
其实不用刘烨解释,袁正铭也明白,这么剧烈的急性腹泻外加呕吐,一直止不住的话,严重时导致死亡是很可能的事。但死亡速度这么快,这么突然,竟然让人来不及救援,可就真是十分少见了。
“为什么没有把情况向我通报?”
袁正铭怒色勃发,瞪着刘烨的眼神好似快把他吞噬,惊得刘烨忍不住往后退缩一步。
“袁医生,这不能怪我。”
刘烨艰涩地解释:“改用多种抗生素之后,患者病情本来有所好转,哪知道忽然又开始大量呕吐和腹泻,还来不及通知你,就……”
“这么快?”
这种事刘烨不可能撒谎,毕竟一旁还有三四个护士看着,是以袁正铭只是震惊于这种突然的情况。
“怎么会这样?”
这是袁正铭第三次喃喃自语了,眼睛盯着死者,下令道:“立即通知院长和有关领导……对了,患者的家属不是叫你们去联系了吗?还没来?”
“患者的家属住在宜昌,要来这里恐怕还有一段时间才行,患者应该是在我们这儿的打工者。”
“先不要把情况告诉家属,等他们来到医院的时候再说吧。”
可以想象,这种事情会引来多大的麻烦,袁正铭只觉得脑袋生疼。
“还有,立刻把患者的血液、呕吐物、粪便再做一次分离培养和鉴定,我们之前的检测很可能有问题。”
吩咐完刘烨一系列事情,袁正铭盯着手足无措的护士,眉头一皱,“你们还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消毒清洁。”
“是。”
袁正铭对这些从学校毕业没多久的年轻护士,十分不满意,觉得现在的这些护士,无论是素质还是能力,和以前的护士相比差的太远。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大时代如此,个人是无力去改变的。
想到这里,袁正铭再次看了一眼躺在病床上的死者,心里那股隐隐的不安,不知怎的更加强烈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八十五章 酝酿(二)()
2015年1月2日,上午10:11分,杭州某着名大学的公开教室内,袁承言双眼发呆,无聊地转动着自己手中的圆珠笔,等待上课时间的到来。
他的心情很不爽,昨天他老爷子袁正铭又给他打电话,让他不准乱花钱,这都上大学了,还什么都管着他,怎么可能会让袁承言心里感到舒服。
“老头子那个醉菜鬼……”
咕噜一句,袁承言后背一震,差点没把手中转动的圆珠笔甩飞出去。
“老袁,你又在发什么呆啊?”
好友付川一脸奸笑,一点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他旁边,问道:“你小子是不是又在偷看美女了?嗯,在哪里,在哪里?”
付川装模作样地东看西看,惹来袁承言翻了个白眼。
“怎么不去玩你的《无尽星辰》?还有时间跑来上课?”
袁承言没好气道。
“切,你又不是不知道是谁的课,我敢不来吗?”
对于每节课必定点名的“吴老鬼”,大部分的学生对他都恨得咬牙切齿。喜欢逃课睡懒觉的人,当然对此深恨无比。而不逃课的学生,也十分讨厌他对考试时的高要求。
总而言之,喜欢上吴老鬼课的学生,只有少部分人,这还是因为他教书比较风趣认真,不然的话,恐怕没人会喜欢考试一点情面关系都不给的老师。
“当然了,这不是还有本的嘛,照样可以在教室里玩。”
拿出自己的华为手机,付川得意洋洋,点击开《无尽星辰》的游戏图标,让手机界面进入了游戏。
“你上课玩手机。就不怕被吴老鬼发现吗?”
袁承言忍不住说道。
“这不就是要靠你等会的提醒了嘛,兄弟,一切都靠你了,等会今天中午请你吃大餐。”
拍拍袁承言的肩膀,付川一脸严肃。
袁承言苦笑不已,所谓的大餐无非就是食堂的饭菜罢了。说大餐自然还是他们之间的玩笑话而已。
摇摇头,袁承言劝解道:“马上就要考试了,你还这么继续玩下去,小心吴老鬼的出的题你过不了。”
“没事,这不是还有几天时间嘛,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用怕。”
付川纵使知道即将要期末考试了,心里也一点不担心,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
“唉……”
劝解无效。知道好友脾气的袁承言随即放弃了劝解,吴老鬼上课虽然风趣,可是考试时却是铁面无私,火眼金睛,想要依靠作弊渡过难关,简直难如登天。他现在只能提前为好友默默祝愿了。
“叮铃铃……”
上课的铃声终于响起,坐在教室里交谈的学生们,顿时坐回自己选择的位置。闭上了嘴巴。
不多时,一个年龄约莫三十多岁的男子。拿着一个文件夹走了进来,来到讲桌前微微一笑:“同学们,早上好啊。”
“老师也好。”
下面稀稀疏疏的回答,显然许多学生直接无视了他的问好,所幸袁承言他们口中的“吴老鬼”——吴钟凌也不生气,摊开文件夹。插入u盘,使得投影仪可以在幕布上展示出自己的教学资料。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要考试了,我知道大家心里很开心,因为这次的寒假将前所未有的长……嗯。不过同学们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这次还是我监考,而且也绝不会徇私……至于考试完之后的求情与请客之类的,大家也不要多想了。”
吴钟凌明明面对微笑地说着话,话语之间的内容,却残酷到让下面的众人脸色发白。
这个恶魔!
同一时刻,下面的众人集体内心低声咒骂。
“嗯,因为即将考试,这学期的内容也基本学的差不多,那么这堂课我也不多讲解些什么了,就给大家讲讲与我们学科有关联的趣事。”
这话一出,下面上百人不禁产生了点好奇,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啪啪啪……”
吴钟凌踩着皮鞋来回走动,微笑问道:“现在我提一个问题,有谁能立即回答,大家都知道青霉素是由英国人弗莱明制造出来的,那么谁哪个中国人,最先制造出青霉素?”
这个题目不难,有心的人当然记得学过,立刻有人答道:“是朱既明1943年在皮革上分离青霉菌制造出来的。”
“嗯,回答的不错。”
鼓了下掌,吴钟凌又笑着问那名回答的人:“朱既明是哪里人?”
“呃……”
那人一愣,膛目结舌。不仅仅是他,其余人也同样发愣,又有谁会闲得无聊去记住一个不大重要的人家乡呢?
吴老鬼不是在捉弄他们吧?
“哈哈,开个玩笑,不要介意。”
吴钟凌挥挥手,让那人坐下,“朱既明他老人家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啊,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研制出青霉素的科学家,而且还成功研制出了高度减毒麻疹活疫苗,可是对我们中国病毒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做出了巨大贡献呢。如果你们以后的成绩能有他十分之一,就够你们吹嘘一辈子了。”
感叹完毕,吴钟凌说趣事,当然不会食言,只是他说的趣事,不是众人想象的那些趣事,而是生物界中有名科学家们的生前之事,其中不乏激励人向前的正能量,也有许多逗人哈哈大笑的事迹。
不说别的,至少让众人对老一辈科学家的严肃感觉“焕然一新”,觉得老一辈的人中,活的也挺有趣的。
说完趣事,吴钟凌忽然问道:“考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有谁能现在一字不漏把所有抗生素背出来?嗯,能背多少是多少,看谁一次性背的多,有谁敢挑战吗?”
几千种抗生素自然不可能全部背出来。也记不住,但是吴钟凌的要求是看谁背的多,那么推推嚷嚷了一会,还是有学生胆子比较大,站起来张嘴就背:“一级抗菌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替安、头孢羟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
叽里咕噜背了一会,越是到后面。那名学生越要想上半天。
他还算是比较聪明,把常见抗生素从一级背起,再从分类详细开始,这样就避免了前面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