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大帝-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骏与安妮对望一眼,看到她的眼神,眸光中带着许多的期盼,忍不住点了点头:“在的,老时间,老地方。”

    安妮转过了身,跟着小桂子越走越远。

    朱骏也转过身,走到凤兮宫的侧殿里歇息,这里早有宫人铺好了床被,也有人掌了灯,见朱骏进来,打盹的宫人连忙为朱骏宽衣片刻之后便进入了梦乡。

    这个情节大家不知道满不满意,哎,洋公主难写啊,原本是为了政治需要的,可送来了总不能当花瓶,其实我个人写爱情什么的很不上手,爱情的剧情几乎想破了脑袋都难想到好的,只好拿这种生硬点的滥竽充数,罪孽深重啊。

    其实有的时候一个人每天想6000字剧情是很痛苦的,如果书友有好的建议,可以在书评区提出来,非常感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50章 跳进黄河洗不清() 
对于怀柔汉军旗的令旨,朝廷中颇多反对之声,这些汉军旗人大多祖上沾满了汉人的鲜血,而且大多数人原本都是明臣,为了荣华富贵苟且偷生最后成了满人的奴才,朝廷里的官员大多数是当年跟随永历入缅,宁愿颠沛流离,冒着生命危险都不愿做奴才的臣子,对于朱骏这种优渥的劝降条件可以说是极为不理解。

    其实这种事朱骏也能理解,大家跟着他熬了这么多苦日子,担惊受怕,如今好不容易混出了头,可是那些汉军旗的人算个什么东西,原来是明臣,朝廷养着他们,满清入关时摇身一变又成了满奴,如今皇上居然还要保持爵位吸引他们继续反复背叛,这样的结果任谁都不能理解。

    一时间弹劾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入内廷,有委言相谏的,有大骂朱骏糊涂的,大家反正是撕破了脸豁出去了。朱骏也只能苦笑,满清入关的那场场血战已经令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破坏,如今这一场光复战再这样折腾下去,人民如何还能经的起折腾?唯有这种诱惑执掌地方大权的汉军旗人投降,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看似懦弱,但对人民有利,至少不需要太多的地方历经战火,长江以南的战役倒还罢了,北方乃是满人的根基,到时候抵抗一定十分激烈,绝不再是从前那样轻易就能就范的,因此,似广东福建贵州等三藩不费一兵一卒的光复是最好的模式。

    至于那些叛臣,秋后算账自然是要的,可那也要等满人彻底被清除之后,当年刘邦在打天下时岂不是汇聚三教九流,可是一旦坐上了江山,便是一场大清洗,只不过刘邦清洗的是功臣,而朱骏清洗的是一些罪大恶极的叛臣而已。

    值得朱骏安慰的是,对于这一点,内阁的三个大学士子以及几个参赞都站到了他的一边,这些实干型的大臣与正人君子们不同,他们的选择更多是利益的角度,是否对大明有好处才是他们立场的唯一标准。

    由于有内阁的全力支持,朝廷里虽然非议多多,也翻不起风浪。南北镇抚司立即挑选出数十个特使,飞马向满清各省渗透,各地的番子也开始动起手来,各种谣言在北方各省蔓延,什么巡抚某某某与明军秘密谋和,某某总兵与明人密使交谈到深夜等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而且还有鼻子有眼,个个都是一副内幕知情人的摸样,不管是酒楼茶馆,以至于乡村野外,也有货郎经过,流言蜚语,很是热闹。

    各省的总督巡抚坐不住了,原先他们听到本省内有别省巡抚的流言倒是没什么反应,毕竟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可过了几日,流言开始造到了他的头上,这可不得了了,于是衙门开始出动衙役开始捕人,可世上什么都能堵,唯有口是封不住的,官兵越是捕人,更是让人觉得这是官府心虚的表现,既是子虚乌有的事,你这么激烈做什么?于是流言蜚语更甚,大街小巷越穿越广,官府的衙役如何拿得过来,只好抓些无辜的人了事,这样更是激起了民愤,自清人入关之后,大肆的屠杀和文字狱让许多汉人没有了脾气,可是并不代表他们都是胆小鬼,如今大明势强,满人虽然在各省封锁军情,甚至大肆张贴永历已死的消息,可是汉人不是傻子,两湖两江的商人早已带过来了消息,一时间有人哭有人笑,更是让许多汉人增强了抵抗的信心,境内不知多少土匪拉起了复明的大旗,在深山老林中与清军周旋,一边设法与大明的南北镇抚司的桩子联络,另一边大力吸收人马,其中河南,山东等地的反清复明组织尤其强大,在河南,胡大刀九莲山领导的会众超过一万人,克复州县,抢劫府库,声势浩大的很。还有山东响马赵一山,聚众千人,拥有三百匹战马,游荡于各县,致使山东境内的满人人人自危,甚至连押运粮草都要上千个绿营随行保护才敢穿州过县,满清的镇压越是剧烈,反抗则更是激烈,至少反抗还有希望,希望就在南方。

    这下子可不得了了,各省的巡抚怕啊,土匪不可怕,盗贼不可怕,针对他们的流言蜚语却让他们坐立不安起来,任何朝廷对于这种流言都不会掉以轻心的,对待这些被流言的臣子一般都是宁杀错莫放过的态度,而且这种流言根本就辨不清的,朝廷会怎样看自己?太皇太后和皇上是怎样想的?其实就算是皇上信任他们,不理会流言,他们将来还会得到重用吗?这种担心受怕简直比任何事都要可怕,历史上那些被指叛国和谋逆的罪名可都是莫须有的,只需要莫须有的罪名,便可抄家灭族,全家死光光。

    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办法,没办法了,写自辩折子吧,奴才对主子的忠心可昭日月,请主子千万不要相信外间的流言蜚语,奏折通过六百里加急送了出去,可是总督巡抚们仍然不放心啊,写了总得人信吧,总之这种事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哎

    在北京城,这种流言就更加玄乎了,什么河南巡抚意图造反,山东巡抚近来与南明的密使来往密切,陕西提督王辅臣异动频繁等等,甚至一些王府贝勒的府邸都不能幸免,这种流言自然是以各种方式传入了宫廷,到了孝庄和康熙的耳朵里。

    孝庄对这种流言十分慎重,与康熙下旨让索尼和和硕康亲王杰书前来相商。索尼的年纪越来越大了,腿脚不便,每日的朝会都不能准时参加,几次想请辞养老,康熙都不准许,康熙念他老迈,便让他在家中办公,如今满清可谓是一日不如一日,到处都是烽火,外有南明咄咄逼人,内有各种反清势力捣乱,索尼的公案桌上堆得比人还高,不是河南要剿匪,就是湖南的长沙被围请求朝廷增援,要不就是两浙的粮饷被截,好事没有,尽是一些焦头烂额的事。

    杰书乃是礼亲王代善的孙子,礼亲王代善孙,祜塞第三子,康熙族兄。顺治十八年,袭爵康亲王,正白旗督统,好勇力,自鳌拜出京之后,由于正白旗一直受到鳌拜的镶黄旗打压,康熙为了遏制日益膨胀的以鳌拜为代表的镶黄旗,便故意重用杰书,以此提升正白旗的地位,杰书也算争气,许多差事办的也算妥帖,一举成为宗室最耀眼的权贵。

    孝庄坐在暖殿后的珠帘之后,康熙坐在上首,索尼坐在左角的太师椅上,杰书年轻,只能站着,四个当今满清最尊贵的人物就这样先是絮叨了些家务,孝庄似乎并不急于表态,口里说了些近来和硕公主外嫁的事,又问了索尼近来的身体如何,敦促杰书多读些书,最后还是康熙忍不住了,康熙如今已十四岁了,由于早熟和早先得过天花的缘故,显得比同龄人都要显得成熟,若不仔细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二十岁的青年。

    “近来京城中的流言,你们可都听到了风声嘛?”

    这句话明显是问索尼和杰书的,索尼是个稳重的人,不到最后关头时绝不会表态的,只是佝偻着坐在太师椅上不断的咳嗽,不说话。杰书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道:“依臣的分析,这多半是明人离间我大清君臣的谣言,不足为信,只是此事事关重大,皇上不可不察,还是要派出钦差到各省去,明面上抚慰,其次便是明察暗访,若是果实忠心耿耿的,钦差可着情给予封赏,若是真有嫌疑的,可让钦差立即接掌兵权,以防不测。”

    杰书的话中自然是否定了这种谣言的真实性,可是这毕竟是大事,查是要查的,只是不能打着查人的幌子,否则会引起恐慌,那就故意以劳师的形式派出钦差,表面上时抚慰军政,暗地里去查。这个建议可是他左思右想了一夜才谋划出来的,可谓是用心良苦。

    杰书的意见引起了康熙的共鸣,他岂能不知道这些都是谣言,可畏的是这种谣言明知是假的,可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成。

    “杰皇兄说的对,明人奸计,朕不是崇祯,岂能像他那样糊涂,反而受这种挑拨。只不过兹事体大,朝廷派出要员去查访也是应该的。皇祖母,您怎么看?”康熙表态支持杰书的意见,转过后去看珠帘之后的孝庄,询问她的意见。

    珠帘后的孝庄看不清神情,沉默了片刻之后,反而向索尼问:“索中堂,你怎么看?”

    索尼到了这个时候可不能再装糊涂了,咳嗽一声,捋着颚下的白须道:“若是派出钦差,各省的总督巡抚会怎么看?如今此事已天下皆知,那些总督巡抚原本就坐卧不宁,这个时候派出钦差,恐怕谁都知道是朝廷怀疑各省的封疆大吏了,不管打的是什么幌子,都会让各省督抚人人自危,一个不好,忠臣也要变叛臣。”,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51章 玩阴的 你还嫩() 
索尼又低咳一声,继续道:“依老臣之见,皇上应当下旨,告诉各省的巡抚总督,让他们安心职司,朝廷对于外间的流言充耳不闻。至于钦差就不必派了。”

    杰书听了不以为然,道:“中堂大人,假若是真有人谋反呢?”

    索尼悠然道:“若果真有人谋反早就反了,派钦差出去,只会让人人自危,让一些不想反的也跟着反。”

    杰书自顺治六年继承和硕王之后,一路风调雨顺,等到了顺治十四年,继承了正白旗都统的大权,虽然此时鳌拜专权,不断削弱正白旗的实力,可他毕竟还是个亲王,鳌拜也没有刻意招惹,等到鳌拜出了京城,康熙对他优渥有加,既是宗室子弟响当当的王爷,又参赞着朝廷的军政事物,扶摇直上,一向都是别人巴结他的,如今他左思右想出了一个良策,在这里被索尼一句否决,觉得失了面子,不由得恼羞成怒道:“索中堂说的轻巧,若真有人反,索中堂是否要担起这责任来?”

    索尼不去理他,在太皇太后面前争吵根本就是毫无意义,更何况他也不愿意得罪这个如日中天的亲王。

    孝庄自珠帘后道:“好啦,老三,这是在议政,更何况索中堂说的并非没有道理,若是派出钦差,就等于是和督抚们说,朝廷已疑心他们了,这做臣子的,最盼的就是碰到一个相信自己的皇帝,这种做法只会让臣子们寒了心,说不定适得其反,将他们逼反了也不一定。这些流言原本是没有的,突然在京城里传的愈演愈烈,定然就是明人的阴谋了,既然如此,朝廷也不必有什么大的反应,否则反而中了明人的挑拨之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