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大帝-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宁军已经大不如前,又排斥八旗兵入驻,这云南指挥使的职务便可放心的交到沐剑铭的身上,沐剑铭乃是沐国公的后人,父子俩对自己忠心耿耿,在云南也素有声望,沐剑铭正是个最合适的人选。

    接下来便是南洋的九省了,这里是原先缅甸,暹罗的疆域,周围也没有庞大的敌人,因此,兵力的部署就可以薄弱一些,张有德为人稳重,可独当一面,可以让他做暹罗四省的总兵驻防,而缅甸的五省防务便由自己领衔主导,王秋为京畿五省副总兵具体部署,刘二这个南洋水师营驻扎爪哇控制南洋的水路,而刘国轩的东洋水师营则在琼州岛驻防,南可控制吕宋,越南水域,策应北部湾的安全,北可震慑台湾,广东,福建数省。

    整个大明的疆域与兵力被切割成了七个部分,五部陆军,两部水师,主要一来,自己坐镇中央省的海都,其他十几省便统筹在了一起,防御和调度起来都有了明细的分工,每人分管一块,也省了各部之间相互倾轧。

    至于谋反作乱的问题朱骏倒并不担忧,不说这七人除了李定国之外全部是自己一手提拔出来的,七人的忠诚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明军的内部已经完全整合完毕,再也不是从前的旧式封建军队了,譬如各省的军队都是由朝廷向各省徵兆,在海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这个期间他们会被灌输大明意识以及强烈的忠君思想,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将会伴随着他们分配到各省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当士兵有了思维,上层的军官要想煽动兵变是十分不容易的。况且明军的中下级军官大多数由讲武堂以及海都的军事院校提供,这些人除了必要的军事知识之外,思想上的洗脑也一刻都没有放松,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这种人自毕业进入军队的那一刻起,就已成了大明王朝和皇帝的死忠份子,这种人是绝对不可能跟随主帅叛变的。

    (洗脑并不算贬义词,大家别太在意,就算是在现代,哪个国家不会进行洗脑宣传呢?只不过宣传的力度以及方式不同而已,有的较为隐蔽,有的比较入骨,有的委婉,有的大剌剌的太过直接。)

    想定一切之后,朱骏招来了一个小太监,将草稿折起让他发回海都,交由内阁审定之后再颁布旨意。

    随后,朱骏催促大军继续向南宁方向前进,又不断的派出小批的部队分往各县进占,整个广西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大局已定,就算是有州县想要顽抗,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只要朱骏的大军进入了南宁,那么一切也就结束了。

    王秋的敢死营已经抵达了南宁城下,仓皇逃入城中的败兵紧闭了城门打算坚守,望着高耸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王秋只能干瞪眼,就算是敢死营再猛,也不可能冲垮这座城墙。

    敢死营只能驻扎在城外,等待中军的抵达,闲暇时去抓抓游散在城外的散兵游勇,或到护城河下指着城头的守兵大骂发泄几句。

    过了两日,中军总算抵达,密密麻麻的明军开始部署围城,到了傍晚,几十门火炮摆在了城头上,第一轮炮击之后,城头的清兵们立即明白,依靠城池固守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在他们眼里坚固的城墙被炸出了几个大窟窿,只要再来几轮,城墙非要坍塌不可,还有什么好说的,跑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88章 以杀止杀() 
明军顺利的在一簇簇‘红巾’的夹道欢迎下进入了南宁,很快,明军便接手了各主要街道建筑的防务,一伙伙没有跑成的绿营清兵在押送下成为了俘虏,朱骏在一队卫士的拥簇下径直拍马进了府衙。

    按规矩,凯旋的明军开始在城内张贴满了安民的告示,本地的士绅商户则是被请到了衙门,朱骏亲自抚慰了一番,表示绝不会有乱兵骚扰他们的家人,更保证不会出现任何抢夺的现象,士绅们见朱骏发了保证,也就放下了心,一一表示归附。

    汉人的生命财产能够保证,但是满人的就不一定了,朱骏并非是个妇人之仁的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在他的心底生了根,在安稳了城内的治安之后,一队队奉命的明军开始冲入当地八旗兵的眷所,所有的满人妇孺全部被揪了出来,先是抄没了家产,一切黄白的金银全部缴入府库,而这些宅子则作为将来学堂,药所等公共设施的场地,满人们则是被押送到了东城的一块空地上,在这里,看热闹的百姓已经密密麻麻的挤成了一团。

    朱骏高坐在临时搭建的凉棚里,踞着桌案,沉眉等待着复仇的这一刻,他与满人并没有仇恨,恰恰相反,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甚至对中华民族之一的满人带有好感,可是时代不同,在这个时代,满人是一切罪恶的源头,是一切丑恶的化身,他们用一次次的屠杀征服了一个民族,又用一次次文字狱禁锢了这个民族的思想,如果朱骏不用利刃割下这块毒瘤,那么一个民族将会为这个野蛮的毒瘤折磨三百年,既然如此,不如让这个野蛮的奴隶部落彻底毁灭吧,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斩尽杀绝。

    “报!启禀皇上,建奴满夷四百零三口全部带到。”一个明兵兴奋的飞身来报。

    朱骏回过神,抬眸看到一连窜妇孺被押解到了宽阔的空地上,许多满妇迷茫的看着四周,那些曾经麻木的被自己男人屠杀的汉人在周遭幸灾乐祸的望向自己,这些个奴才都不如的东西,在她们的男人还在时是多么的恭顺,襁褓中的孩子的哭啼,老妇抹着泪涕用生涩难懂的满话谩骂,他们的周围站着侩子手,手里端着已经装药的火铳喝令着她们不许乱动。

    “杀!”朱骏终于解脱出了人性,重重的拍案下达了斩尽杀绝的命令。

    城东传来一阵炮响,第一批受刑的妇孺被押解到了一堵墙的墙根列成一排,在她们的身后,是一群端起了火铳瞄准的侩子手。

    “轰轰轰轰”火铳轰鸣,一排人倒在地上,接着是拿着短铳的军官踏着军靴到了墙根查验,对没有死透的补上一枪。

    围观的百姓先是一阵惊恐,他们第一次听到如此剧烈的铳响,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铳响再恐怖,铳口也不是对着他们的,他们放下了心,发出了一阵欢呼,在四五年前的那场灾难中,那些骑着高头大马,提着马刀,脑后拖着猪尾巴辫子的满人在广西不知杀了多少人,家家都是血泪,户户都是白衣孝服,许多人选择了忍辱偷生,选择了屈服,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仇恨,满人杀了他们的兄弟,奸淫了他们的姐妹,现在,该是汉人出来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时候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来大谈一番博爱,大谈一番祸不及家人,罪不及妻儿之类的空话恐怕要被人砸死了。

    就是这样,当你奸淫了别人的姐妹,屠戮了别人的兄弟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你早晚付出同样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全家死光光,如果每个人能够有这种觉悟,屠戮才会停止,恶有恶报,你既然杀了人,那么别人就该杀你,你既然杀了别人全家,那么你全家就死光光吧,罪是你犯的,你的父母是无辜的,可是别人的父母妻儿就该死?辽东、嘉定、扬州堆积的比山还要高的尸体难道也是该死?千千万万人家破人亡,国无完县、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妇,关内数以亿计的汉人就该死?死完了之后再给你们的‘千古一帝’打造一个圣君的名头?

    “轰轰轰轰”侩子手毫不犹豫的继续装药射击,又是一阵哄笑声,这一次绝不是后世所说的没有素质的表现,而是一种发泄,一种痛快的喧嚣。

    在墙根处,几个并未死透的满妇在蠕动,襁褓中的婴儿仍然懵懂的哭啼。

    监刑的军官麻木的走到墙根,将一切声息全部打断。

    又是一批!

    就是这样,她们大多数的人或许和汉人一样吃斋念佛,穿金戴银的心怀着慈悲怜悯,或许她们是无辜的,她们不知道男人们做的事,她们只是随着丈夫的调动而来到这里,相夫教子,将宽敞的厅堂打理的井井有条。

    那又怎样?有人造的孽,就必须有人来还。一切的仁慈到了最后都有可能演化为另一场杀戮,大明开国之初,没有对蒙古人彻底清算,最后怎么样?蒙古人的子孙瓦刺又杀回来了,载满了无数汉人的血泪,抢掠了无数汉人创造的财富,俘虏了汉人的皇帝,杀到了北京城下。然后呢?然后这伙土匪又搭上了满人,又是一阵屠杀,一路杀进了山海关,杀到了北京,杀到了江南,杀的到处都是血,杀的处处都是白骨。

    一个民族可以温和,可以文明,甚至可以博爱平等自由,但是,在这之前,请大胆的举起你的屠刀,消灭一切威胁你的敌人,美国人就是做的,他们入侵了北美,侵占了原住民的土地,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屠杀所有的敌人,然后呢?然后他们成为了文明的先锋,成为了自由的象征,成为了博爱的种子,他们可以为一条流浪狗的遭遇而伤心流泪,可以为东方人吃狗肉的‘无耻’行径而愤怒非常,他们太仁慈了,可是,如果没有他们祖先的屠刀,又怎么会有这些?

    第三列的妇孺被押到了墙根。

    “轰轰轰轰”有人倒下,有监刑的军官在墙根下继续搜寻,接着又是几声寥寥的短铳声。

    (可能激进了一点,开书时我对满清还不算十分仇恨的,因为写书所以查了很多资料,查的资料越多,越觉得心惊胆寒,最后居然变成了一个皇汉了,罪过,罪过!)

    求援的折子如雪片一般由八百里飞马送入了京城,这一下子,京城里提着鸟笼吹嘘拍马的老少爷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勋贵们到处放出奴才打探消息,虽然只是西南几十个郡县发出来的急报,可是南明能够在一个月内同时对三省用兵并且连战连捷,这样的实力就不容小觑了。

    四大辅政大臣也是愁眉不展,最为郁闷的当属鳌拜,前几个月三省总督的位置可是他力争为齐齐哈尔争取的,如今齐齐哈尔不见了踪影,三省倒是差不多丢了两省,还有广西的尚可喜,也自称明军进占了琼州,大明的水师日夜骚扰沿岸,请求朝廷给饷准许镇南王征兵之权,这样一来,鳌拜在朝廷里就成了众矢之的,一些有心人开始罗织罪名,甚至在酒馆茶肆要求自己请辞。

    索尼仍然一副木雕一般不疾不徐的按部就班的上朝下朝,三天两头的递折子告病假,似乎西南的战事与他无关似的。

    鄂必隆也秉承着中立的态度,既没有加入倒鳌的阵营,对鳌拜也是不冷不热,还向太皇太后请求去监督河工,明显是想避开京城里的是非。

    只有一个戴罪家中的苏克萨哈最为郁闷,他虽然没有剥去辅政大臣的职位,却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权位,除了还有几个时常走动的门生故吏之外,京城里头许多人都忘了他这一号人物,如今朝廷里出现了一伙倒鳌的大臣,他苏克萨哈是没有掺和的,可是你不掺和难道鳌拜会认为你脱得了干系吗?到时候要整的岂不还是自己?

    对于那些愚蠢的倒鳌大臣,苏克萨哈十分无语,鳌拜是什么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手握着天下一半的兵权,在军中的声望如日中天,如今西南出了战事,正是朝廷希望鳌拜出面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