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真距离武威的路途何止万里,若说从九真逃难到滇池的贾小六是年少的贾诩,刘曜觉得可能性不大。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贾小六撒谎!
他的真名就叫贾诩,并不是九真逃难到滇池的灾民,而是因为某些原因从武威来到了益州郡,迫于生计才冒充灾民。
如果贾小六真的是贾诩,那么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为何会辗转上万里从西北来到西南?
想到这里,刘曜自嘲的笑了一声。
无论贾小六是谁,只要能为自己所用,那就够了!
不过,贾小六现在是佣工,并非他家中奴仆。
“看来,得想办法把贾小六变成我的家臣!”
刘曜吃完午饭的时候,陈群庆满面春风的来了。
待小斯收拾好案几,刘曜示意陈群庆坐下,然后才切入正题。
“家丁使用刀枪之事,官府同意了?”刘曜问道。
陈群庆开心的道:“幸不辱命,属下缴纳商税与上下打点,共花费了六十两。田产契约也由大管事出面签好了,五百两已付。”
“由于我们雇佣灾民耕地,使灾民有了活路,帮助官府解决了灾民的安置问题,所以同意我们用军器制式的长枪和短刀组织家丁,来护卫我们的庄园。”
“人数上限为五十人,若超额的话,需缴纳每人万钱的罚金,否则视为谋反。”
说到此处,陈群庆停顿了一下道:“少主,属下听说,上面有赈灾的钱粮拨下来,我们真的要把那些灾民全都收为佣工么?”
目前的朝廷对于天灾,还无法与隋唐之后的朝廷处理办法相提并论,此时开放山泽供灾民使用已是恩典,根本就不会开仓放粮。
赈灾的钱粮估计也是以稳定人心为主!
在陈群庆看来,新购买的三千亩田虽然不小,可都是贫瘠之地。
十家餐馆本来雇佣的工人就非常多,按照他的意思,平均每家店雇佣十个人足够了,没必要那么多。
再雇佣一千三百人耕种,简直就是变相的发钱救济灾民。
如今距离灾民入城已过去八天,人心逐渐安稳,商业又慢慢恢复了。
面条、卷饼、饺子三种吃食虽然新奇,却并非无法效仿,以至于十家餐馆的营收也在一点点下滑。
“你无需多虑,做好我安排的事务即可。”刘曜平静的道。
他对于陈群庆的反应并不意外,这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你等会叫几个人,去一趟灾民棚,把那些灾民全都雇了,包括我早先选好的二十位家丁,每人先发二十钱工钱,然后全部带去金钟林与我汇合。”
刘曜思路清晰的安排道。
“另外,在前往金钟林之前,先购些砍伐树木和烧火劈柴的工具,以及小麦、大豆等谷物的种子,还有修建房屋所需的瓦片、粘土等材料。还要记得派人去买些驱蛇虫鼠蚁的东西。”
“让景玉跟你一起,尽量一次性多买些,一千多人足以转运得起。我希望这些灾民今晚可以住在他们自己搭建的棚子里。”
陈群庆站起来鞠躬行礼道:“喏!”
午休片刻后。
刘曜叫上刘二,带着笔墨、铁锹等物,乘着一辆牛车来到了金钟林。
金钟林因靠近金钟山而得名,金钟山在滇池县城外的东南方向,是一座高度超过三千米的陡峭大山,距离县城的路途约半个时辰。
据说几十年前金钟林还是一片方圆近十里的森林,经过这些年的砍伐,如今成了一片百亩大小的树林。
由于这里背靠陡峭的高山,山上很难住人,更难以翻越,根本不用担心流寇的侵扰。平常只要做好篱笆隔档走兽,种植的农作物便能很好的生长。
因此过去也有人在这里开荒,起初收成还可以,但没过几年,土地便越发贫瘠,以至于到了最后无人问津。
数年前,新任郡守觉得这块地的位置不错,便找了个由头,以朝廷的名义征收到了官府名下。
刘曜下了牛车,站在路边,举目望去。
他看着早已被丈量好,并用木桩界定边线的三千亩地,情绪如火箭升空般迅速高涨起来。
这里位于滇池县城东南,背靠高山,左边是大湖滇池湖,右边是县城南门。
想要攻下这里,要么翻越高山,要么从湖上攻来,要么攻入滇池县城,再从南城门杀过来。
滇池县城与金钟林一样,东临高山,西临大湖,只有北城门对外。
可谓易守难攻之城!
刘曜望着眼前充满希望的土地,相信这就是他日后安身立命的根据地!
如今这西南之地远离中枢,又有汉夷混居,即便是盛世年代也算是天高皇帝远的偏远之处,何况此时中枢朝廷统治力正在走下坡路。
刘曜相信,凭他的能力,一定可以在益州郡大展拳脚。
“铁锹!”
刘曜话音刚落,刘二已从车中取下一把铁锹。
他挖了两锹,蹲下身抓了一把土,在手里捏了捏,发现粘性还可以,又闻了闻,觉得土腥味挺浓。
刘曜经过一番打量,感觉土壤的有机物质和养分含量还是比较丰富的,看起来还算适合耕种。
只是,这样的土壤,为何会当成贫瘠之地呢?
他带着疑惑,又挖了数十锹,约有一尺多深后才停下。
“这都是什么东西?”
刘曜发现下层土壤之中竟然有许多石块,甚至有大面积的硬石层!
这样的土壤结构,其土层浅薄,抗旱能力很差,耕作起来可谓是相当费力,收成能好才是怪事。
“不是一般的贫瘠啊!”
刘曜有些无奈,不过这并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别忘了他可是后世穿越来的。
“上车,我们边走边看。”
一个半时辰后,两人又乘坐牛车转回到了路边。
“笔墨、案几、麻布!”
随着刘曜一声令下,刘二从牛车上麻利地搬下一个小小的案几,然后将染白的麻布及笔墨放置好。
“这里是树林,这里是土坡。。。。。。从这里到这里,需要修建一条水渠。这个地方得挖一个大的蓄水池,这里也要挖。。。。。。”
第17章 金钟林()
半个时辰后,刘曜才放下手中的毛笔,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从观察这片地,到绘制简易规划建设图,刘曜前后花了两个时辰。
值得一提的是,他刚才在一处土坡边发现了一片野生的甘蔗林。
早在公元前4世纪末,中国语系中就有“柘”或“薯柘”一词,后来“柘”字衍作“蔗”,刘曜对此并不知情。
他也不知道中国华南、西南南部一带是甘蔗的原产地之一。
然而,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甘蔗来提炼蔗糖。
在古代中国,最早的时候冰糖块乃是贵族才吃得起的东西,唐宋之后才出现糖人、冰糖葫芦等百姓大众吃得起的糖制品。
“既然益州郡境内有甘蔗,想必应该可以找到鹿角藤,只要找到了鹿角藤,距离造出橡胶可就不远了!”
刘曜越想越激动,他可是非常清楚橡胶轮胎的价值。
他之所以知道从鹿角藤里面能提炼出橡胶,是因为当年他三次参加国考,每次都有一道选择题的考点是“中国境内可以提炼橡胶的原产植物”。
因为是考点,所以他还记得鹿角藤的一些别名,比如草杜仲、大藤仲、金丝杜仲什么的。
其实,除了鹿角藤之外,在中国西北地区也有一种后世名为“橡胶草”的植物,同样可以提炼出橡胶。
有了橡胶,就不难造出橡胶轮胎!
有了橡胶轮胎,就不难造出橡胶轮胎自行车!
自行车有着非常强大的机动能力,可在崎岖不平的山区骑行!
放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军国重器!
“少主,眼看日头就要落山了,刘一他们还没到,我们是否先回去?”
刘曜伸头远眺,定眼一看,发现县城主干道方向有人影闪动。
“你仔细瞧瞧,那边是不是他们?”
刘二又认真看了看,红着脸道:“少主眼力真好,属下刚才竟没有发现,请少主责罚!”
刘曜的视力是普通人的两倍,当然比刘二看得远。
“车上可还有麻布?”
与其这样干等着,刘曜决定把记忆中的鹿角藤画出来,然后重金悬赏,请人寻找这种植物。
等刘曜画好鹿角藤图案,用文字标注好它的相关特点的时候,刘一、陈群庆领着一千多灾民也终于到了。
望着一车车的粮食、谷物种子,以及各种建筑材料和农用工具等物品,刘曜点了点头。
“你从灾民里头把会建造房屋的人挑出来,让这些人带领大家砍树伐木,搭建简易的临时住处。先过了今夜,明日一早我再来安排。”
陈群庆道:“喏!”
“贾小六可在?”刘曜喊了一声。
贾小六应声从人群之中挤了出来,来到刘曜跟前,鞠躬行礼道:“小六拜见主人。”
刘曜示意刘二把他刚才画好的图交给贾小六,待贾小六接过麻布,他才说道:“我欲以万钱悬赏此物,这事交由你去办,可有疑惑?”
“敢问主人,此物喜长于何地?”贾小六不卑不亢的问道。
刘曜寻思片刻,道:“山地疏林中,或山谷湿润林中。”
“请主人放心,小的必当极力办成此事!”贾小六再拜道。
清晨。
同福客栈后院。
刘曜把剑身仔细擦了一遍,然后将之插回剑鞘,转身向侍立在院门口的刘二招了招手。
“那铁匠答应了么?”
刘二瞄了一眼刘曜双手双脚腕上戴着的铁砂护腕,弯着腰恭声道:“回禀少主,还没有。不过,您订做的铁砂马甲明日便可完工。”
刘曜皱眉道:“他既然愿意替我做出铁砂护腕和马甲,却为何不愿帮我锻造一把百炼好剑?怪哉!”
顿了顿,他问道:“今天是几月几日?”
刘二不明白自己的少主为何会问如此无聊的问题,他沉思片刻,谨慎的答道:“润六月,戊辰日。”
润六月戊辰日即为润六月十八日。
刘曜点了点头,心中盘算了一下。
他发现自己重生东汉,融合刘表灵魂之后,至今已过去十五天。
经过这半个月的适应和努力,他已在这个世界拥有了一座庄园,以及十家餐馆,麾下家仆和佣工加起来近两千人。
这种积累财富的速度,放在后世当然是绝不可能,但眼下连奴隶还存在的时代,发生却又那么理所当然!
因为九真郡大乱,滇池周边灾民不断涌入县城,刘曜的面条异常便宜,又特别好吃,口碑传播的又极其迅速。
以至于,他可以这么快积累到大量钱财,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主。
然而,一想到数十年后的天下大乱,他的脸色就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刘曜可是清楚的记得一个事情,那就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气候,乃是气象上的“小冰河时期”!
小冰河时期的夏天大旱与大涝会相继出现,而冬天则会奇寒无比。
这将导致全国各地的田地荒废,粮食产量骤然下降,直接摧毁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
此外,还有瘟疫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