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军区的进攻大获顺利,至下午三点,扎尔布克拉和克孜拉加什两地被中国国防军占领,短短的几个小时战斗总,共消灭、俘虏苏维埃红军5万余人,除少部分骑兵向北逃脱外,可以说苏维埃在阿拉山口西北的重兵几乎全歼,中国国防军已完全打通了从西北通往莫斯科的道路。
在京城的方子达自昨夜就守候在战时大本营,当西北方面的捷报传来后,方子达按捺住内心的狂喜和激动,表情平静地把电报递给了一旁的吴佩孚。
“陆朗斋干的不错,的确宝刀未老呀!这么快就拿下了扎尔布克拉和克孜拉加什两地,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吴佩孚看过电报后顿时喜上眉梢,之前他还担心西北方面会比蒙古商震那边困难些,毕竟两地地形相比商震那边更加适合装甲作战和大部队行动,没想到刚刚接到商震的捷报过去仅仅半小时,陆建章的捷报也到了。
兴奋之余,吴佩孚头脑依旧清醒,他立即让人发报询问西北、蒙古方面部队的损失,尤其是空军和装甲部队的情况。虽然陆建章和商震的电报中都表示部队伤亡极小,但在总参谋长的吴佩孚眼里,士兵的伤亡远远比不了飞机、坦克的损耗情况重要,要知道在这次作战方案中,最重要的就是飞机、坦克的力量,现在中国国防军要的是速度和时间,必须在敌人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之前以最大能力打击对手,造成更大的战果,达到预定方案。
耐心等待了一小时左右,陆建章和商震的回复终于到了,看过电报方子达和吴佩孚终于松了口气,根据他们所说,装甲部队除几辆坦克、自行火炮由于机械故障出现问题外,其余一切正常,而空军方面除西北军区有一架战斗机在降落时不慎坠毁,其它没有任何损失。
当天傍晚,中国国防军对苏维埃政府正式发动战争的消息传出,整个世界一片震惊。等到夜里六点,中国外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于苏维埃政府在边境在当日凌晨四点向中国守军发起突然进攻,中国国防军为保卫家园,维护世界和平毅然对敌人反击,并给予来犯之敌于沉重打击。并于当天下午三点占领了扎尔布克拉、克孜拉加什、伊尔库茨克,歼灭、俘虏敌军共计十余万人……。”
“怎么可能!”
“这……我是不是听错了?十万人?”
“我的上帝!难道我记错日子了?今天是愚人节?”
发言人话音刚落,各国记者目瞪口呆,所有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至于开头中国外交部所声称的什么对方先发起攻击之类这些他们根本就没在意,反正中苏之间早就宣战,中国人这样说话恐怕也只是面子上的原因而已。而令大家惊愕的是后面的话,那就是仅仅一天时间苏维埃红军的十万部队就被中国人给消灭了,而且中国国防军居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拿下了扎尔布克拉、克孜拉加什、伊尔库茨克三个重镇,难道苏俄人是泥捏的不成?整整十万大军啊!再怎么打也不可能短短十来个小时就没了,就算是对方是十万头猪放在那边要抓也得抓上好几天吧?(。。)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四百五十五章 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突然向苏俄发起进攻,而且在一日之间就向苏俄境内推进200余公里,歼灭、俘虏十余万苏俄红军,占领扎尔布克拉、克孜拉加什、伊尔库茨克等重镇,这样大的战果令全世界都为之目瞪口呆,尤其是一直希望中苏战争早日爆发的日本方面,当得知战争终于开始后日本人先是兴奋得手舞足蹈,可当听到中国人第一日的战果时,日本人个个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俄国自彼得大帝时代就跨入世界强国行列,尤其是当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大军在法俄战争中惨败,从而导致法兰西帝国崩溃后,俄国就成了列强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虽然,在日俄战争,日本倾全国之力侥幸赢得了这场胜利,但从实际来看俄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是有许多客观因素的,这也是日本人最后见好就收的主要原因。
欧洲大战,英国、法国几乎倾全力才挡住了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进攻,并付出惨重代价。可同样,面对同盟国在东方和东南方的两面进攻,沙皇俄国却没有被打垮,还生生拖住了同盟国的大量兵力,这也是同盟国没能在短时间内赢得战争,从而最后被拖垮,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英、法、德等列强一向看不起俄国,认为俄国人粗鲁、好斗、,没有贵族气质,是典型的乡巴佬加穷光蛋,可谁也不敢在战争潜力上真正小看俄国。要知道俄国拥有广阔的领土、恶劣的气候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些都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要不然比号称世界第一陆军法国更加强大的德**队费尽全力也没能打垮当初的沙俄,从而失去了赢得欧洲大战的机会。
俄国爆发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主义使得苏维埃红军的战斗力比之前沙俄军队更加强大,远东政府的军队虽然得到了大量武器、物资支持。并在训练上远远超出以前的旧军队,可就算这样俄国内战中远东政府还依旧落入下风,双方勉强形成僵持状态。根据西方军事家的研究结论,苏维埃红军虽然缺乏装备和训练,但因为有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精神支持,这样的军队已经接近世界一流军队战斗力了。要想打垮这种用精神武装起来的军队,必须投入更加强大的兵力全面压制才能有胜利的可能性。
而现在,一切颠覆的结果摆在世界面前。中国这样一个老弱国家居然一日之间取得如此大的战果,莫斯科摆在中苏边境的十多万大军在短短数十个小时内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开战之前所有人都没能想到的,甚至有人怀疑这是不是中国人胡言乱语,对战果夸大其词。
在各界新闻人士对此表示怀疑,并猜测的时候,各**事机构在惊愕同时反而陷入了深思。和新闻界、普通人士不同。各国政府、军事机构觉得这种战果不大可能是中国人胡编乱造的,要知道想证实战果并不是件太困难的事,中国政府也没必要在世界面前说这样的谎言。
这几年,中国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眼里有目共睹,之前中日局部战争更让列强对中国国防军刮目相看,可这仅仅是针对和之前满清的军队相比,对于他们来说,中国的军事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如今中**队最多也就是和世界二流的日本相差不远,甚至在有些方面(尤其是海军)还比不上日本。更不用说同列强相比了。可这一回,中国人创造了连列强都没在欧洲大战中创造出来的奇迹,这令他们惊愕之余忍不住深思起来,究竟中国人是用什么方式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如此大的战绩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迷题,英、法、美等各**方通过刚刚成立的国联向中国外交部传达了希望派遣军事观察团的请求,而日本方面也不甘落后。同样递交了这样的申请。
中国国防军旗开得胜,打了苏俄一个措手不及。直到战争正式爆发后的第三日,苏维埃政府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在以装甲部队为前锋的中国西北军团、蒙古军团两大集团军群长驱直入,一口气又向前推进了300多公里。直到在卡拉干达和克拉斯诺亚尔克斯一带遭遇临时组织和从后方增援的苏俄红军依托地形的节节抵抗,这才放缓了进攻的速度。
倒不是中国国防军无法突破对方的防御,或者说缺乏进攻手段。按照总参谋部对目前战局的判断,打垮卡拉干达和克拉斯诺亚尔克斯的敌人并不是太难的问题。关键在于一路突进,中国国防军的战线一下子拉得过长,后勤补给方面稍稍产生了些小问题,同时随着部队的推进,空军方面的临时机场建设也需要一些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突击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部队虽然士气高昂,但同样疲惫不堪,另外俘虏的大量苏维埃红军官兵也需要部队押运后方处置,所以经过全盘考虑,总参谋部适当地叫缓了进军速度,积蓄力量以发动下一次袭击。
总参谋部的这个调整在得到了方子达的认可,因为方子达在目前巨大胜利面前并没有沾沾自喜或者头脑发热,别看现在的战果辉煌,可方子达清楚的明白苏俄的战争潜力有多大,一旦莫斯科反应过来,中国国防军之后面临的是一场接着一场的苦战,方子达可不希望自己和历史上那位小胡子一般乱中出错,从而在狂胜后导致最终的失败。
中国国防军的训练、装备远超出苏维埃红军,更加占有优势的是中国人还拥有装甲部队和空军,这两支部队可以说是方子达手中的王牌。同样,这两支王牌虽然威力强大,是苏维埃红军根本无法抗衡的,可它们所需要的后勤补给也远远超出普通军队。在无法保证后勤的情况下,把这两支王牌轻易打出去,方子达可以预料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这也是他最终同意总参谋部的调整方案的原因,但同样方子达也对前线下了死命令,要求在短时间内尽快做好调整,在敌人未能完全集结起来之前再次出击,彻底击垮敌人的反扑。
“我们英雄无敌的红军在哪里?!我们坚无不摧的布尔什维克精神在哪里!”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矮小的“钢铁”同志咆哮如雷,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员们个个心惊胆战,吓得面孔煞白。
由于消息闭塞和通讯落后,再加上中国国防军进攻突然,突击速度太快,直到战争正式爆发第二天傍晚莫斯科才接到中国人已经出兵,并且歼灭十余万红军,占领了大量苏俄国土的消息。当消息飞速送到斯大林手上时,斯大林先是一愣,接着手一送,轻飘飘的电文随风落在厚厚的地毯上,脸色变得灰白异常。
当天夜里,斯大林立即召集在莫斯科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所有成员,针对中苏战争正式爆发召开军事会议。而会议还没开始,又一个糟糕的消息被送了进来,看完后斯大林得知中国人已经兵临卡拉干达和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城下后,再也忍不住的怒火一下子就发泄出来了。
“谁能告诉我!中国人难道都是长着翅膀的么?难道我们的红军战士都是躺在地上的尸体么?短短三天不到,他们就打到了卡拉干达和克拉斯诺亚尔克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锐利的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斯大林的眼中满是怒火。中国人正式开战对斯大林来说并不算太意外,毕竟双方早在去年就已经宣战了,可关键是中国人怎么会以如此快的速度进军?他的数十万红军几乎连对方的半步都没挡住。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来计算,恐怕用不了一个月中国人就打到莫斯科了,这是斯大林根本无法忍受的,他必须要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是,回答他的是一片肃静,所有军事委员会成员个个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其实道理很简单,连斯大林都没搞明白的情况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同斯大林一样,如今这些人的心里充满了惊恐和不安还有极度的疑惑。
“捷尔任斯基同志!”
听到斯大林点了自己的名字,捷尔任斯基心里猛得一沉,会议开始他就悄悄躲在大家后面,尽量缩小身躯不想让斯大林注意到自己,谁想到最后斯大林还是找到了他头上。
“斯大林同志,我在……。” 捷尔任斯基嘴里苦涩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