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师-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好射击准备,瞄准目标沉着击发,300米的距离对我来说,还不算太困难。连续几枪使马匪的两挺重机枪沉默了;接着,我又接连开了几枪清除了几个机枪火力点。此时,大队马匪已突破我军第一道拦阻火力,离我阵地不足200米了。由于人员伤亡和抽走的两个班,警卫连担任正面防守的已不足80人,面对峰拥而上的悍不畏死的马匪,战士们打红了眼,因而伤亡大大增加。一部分马匪已突破第二拦阻火力网,眼看就要突进阵地,说时迟,那时快,只听高连长一声大吼:“同志们!坚决把敌人打下去!”说罢,端起一挺机枪,一跃而起,向着迎面扑来的马匪猛烈射击。“坚决把敌人打下去!”战士们跟着吼道,纷纷跃起身,向敌人射出更密集的弹雨和投掷大量的*。三十余米处设下的“绊雷”,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巨大作用,几十颗*同时爆炸,将突到阵地前的数十马匪炸得人仰马翻,死伤狼籍;有效地迟碍了敌骑兵的冲击,为我军赢得了短暂的时间,将突到近前的马匪全部歼灭。同时,也大大压下了马匪的嚣张气焰。警卫连趁势展开反击,一鼓作气将马匪赶下山坡,狼狈逃回的马匪只剩下百余人了。

    在正面阵地激战的同时,许参谋指挥战士在山坡另一边抗击着四倍于己的马匪的冲击,由于没有任何工事依托,战士们只能就地进行还击,凭借手中的自动火器多和有利地形,打退了马匪的进攻,迫使马匪丢下了近一半的尸体。这时,剩下来的马匪也只有300余人,士气低落。我军也伤亡了60余人,能坚持战斗的只有80来人;双方就这样对峙着。

    没过多久,一阵雷声般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我举起望远镜一看:原来是接应我们的两个骑兵连赶来了。我立即令骑兵通讯员迎向前去,传达我的命令:迅速向残敌展开攻击。同时,命令警卫连做好出击准备。马匪也发觉我增援部队已到,便慌忙逃窜。增援部队的两个骑兵连和警卫连立即展开围截和追击,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激战,只有马匪首领带几十人逃出围歼。这一仗共消灭马匪近千人,缴获战马300余匹及大量钱财物品。我立即审讯被俘的马匪,最后得悉这股马匪是鄂尔多斯地区最大的一股马匪,匪首桑木杰,是一个惯匪,满脸胳腮胡子,十五岁起开始杀人劫货,已有二十多年的匪史了;其人阴险狡窄,其手段残忍无比;其罪行罄竹难书。我决定乘胜猛追,痛打落水狗,力争全歼桑木杰这股顽匪。我命令带队前来增援的骑兵团一营营长,率一个骑兵连继续穷追,务必捣毁其匪巢,将其连根拔掉。

    送走一营长后,我们将牺牲的四十七位官兵掩埋在小山坡上,便带着缴获的战利品和伤员,奔向鄂尔多斯。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到达了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原名为东胜,是内蒙古在黄河以西、以南地区最大的一个集镇,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地,居民大多为蒙古族。这里比较热闹,各民族的商品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出售,因而显得比其它地方富裕繁华。我在骑兵团团长钟兴国和政委宋如良的陪同下,走进了设在镇内的团指挥部。在听取了团长、政委的工作及情况汇报之后,我指示钟团长、宋政委一定要牢牢控制鄂尔多斯这一重要城镇,要使它成为我们巩固的根据地,作为我师日后北进并打通与苏俄联系的前进基地。同时,尽一切力晕扩大骑兵部队。第二天,我在钟、宋二人的陪同下,专门拜访了鄂尔多斯的蒙古王爷及一些上层人物,向他们详细宣传了党和红军对少数民族的各项政策,以及我党我军抗日救国的政冶主张,表达了我们愿与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迫切愿望。我的这些言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日后与内蒙古各阶层人士结成统一战线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十四章 红军之东征(三)() 
返回师部时,时令已进入三六年元月。我们一边督促部队抓紧时间完成各项任务,一边开始预做东征的准备工作。情报处送来大量的信息资料,我通过这些情报资料,基本上已弄清了阎锡山的晋军在晋、绥两省的布防,以及晋军的人员编制、武器装备、训练、战斗力及战术特点等。另一个好消息是侦察小组已成功地潜入太原城内。我与政委根据中革军委和主席的指示精神,秘密商讨我师渡河东征的战役计划。在作战目标的选择上,我们颇费了一番思量,阎锡山虽有兵十万,但除去在晋、绥两省各要点驻守的兵力外,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至多不过五、六万人。而我军渡河东征的兵力亦近五万人,组成南、北两路军。其中:南路军包括一军团、十五军团及三军团一部共二万三余人;北路军由近卫师三个旅、骑兵团等组成,约二万六千人。我的意见是把北路军作战的主要目标定为攻占太原城。此次我军东征的目的有三:一为打通到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二为筹粮筹款;三为扩充兵员。那么,夺取太原就成为我的首选。太原是山西的省府,土皇帝阎锡山在此经营多年,聚敛了大量的钱财物资;而且阎锡山还在太原建立了兵工厂,生产并蓄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另外,太原还有众多的技术人才和机器设备,这些都成为我要攻占太原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委也同意了我的意见。于是,我们便将制订的攻占太原的行动计划呈报给中革军委和主席。主席和中革军委很快批准了我们的行动计划。

    接下来就是要做好行动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召开了师党委会议,研究布署了各项工作,并作了具体分工:唐副师长、黄副政委率第一旅和一个骑兵营(此时骑兵团已扩充到2000余人,辖四个营)负责根据地的保卫;我与政委以及其他师领导率师主力东征。会议还要求对这次东征行动进行严格的保密。会后,全师各部迅速行动起来。我们于二月初结束了全师的训练、生产活动,部队进行秘密集结,开始向各渡口隐蔽开进。师指挥部则更加繁忙,各渡河地点的选定、战前侦察、情报搜集、渡河船只的调配集结、作战物资的筹集运送等等。总之,东征的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为了顺利渡过黄河,我还特地到黄河边检查了工兵营秘密建造的两只大渡船能否按计划完成,当我看到那两座庞大的身影时,我的心里踏实了。工兵营营长拍着胸膛向我保证说:“师长,你放心!渡河时间绝对耽误不了。”随后,我又去了兵器研究所,命令将改装好的160多支狙击步枪分发到各旅狙击连。

    二月十五日,中革军委东征作战的命令下达了;我拿着命令仔细看了一遍,东渡黄河的时间正是二月二十日晚八时,这跟后世的时间竟完全一样。我心中不由得暗叹一声,历史竟这样相似。于是,我与政委决定,立即召开师作战会议。在会上,政委作了东征作战的动员报告,强调了这次东征作战的重大意义,号召全师各部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中革军委交给的光荣任务及我师的预定目标。王参谋长将敌我双方态势作了详细分析及说明。接着,我作了战斗部署:近卫师参战部队分两路出发,一路由王参谋长率第三旅随南路军于三交镇附近的王家坪渡口过河;一路由我与政委率第二旅、补充旅、骑兵团主力及师特侦营、工兵营等从佳县及附近渡口抢渡黄河最后,我特别指出,这次东征山西事关重大,是由主席和彭老总亲自指挥。因此,我们近卫师要继续发场作战勇敢顽强,战术灵活机动的优良传统,在东征作战中再立新功。

    在红军厉兵秣马、整装待发之时,黄河东岸的阎锡山早就忧虑重重,惶恐不安了。自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那一天起,阎锡山就估计到红军迟早要过黄河,故而预作准备。他在黄河东岸各渡口、要点修筑大量河防工事及碉堡,又在晋西各县屯驻重兵,加强政治统治,其目的就是阻止红军渡河,维护他在山西的统治地位。目前,红军东渡黄河的迹象已极为明显,阎锡山获此消息,能不忧心如焚吗?他知道:黄河虽为一道天险,但河防线太长,不知红军会从哪里过河,处处设防,处处薄弱,不仅需费较多的兵力,而且减少了集中打击的力量,恐怕也阻挡不了红军渡河。于是,他召集一班慕僚高参和心腹将领开会商讨,经过一番激烈争吵之后,总算被他找到一条“锦襄妙计”:既然不能处处防堵,何不利用其山险地利,实施自己谙熟的“口袋阵”战法,将红军聚而歼之呢!

    根据这一想法,阎锡山立即调整其部暑,任命第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为作战总指挥,把晋绥所属七个师的大部分兵力分编为四个纵队,具体以第69师为第一纵队,第66师为第二纵队,第68师一个旅及第72师一个旅又一个团为第三纵队,笫70师及第73师两个旅和第101师三个旅为第四纵队,各纵队还配置一个炮兵团。序列编成后,各纵队分别进驻汾阳、孝义、灵石、蒲县、隰县一带山岳地区,准备应战。不过,阎锡山这一调整,大大减轻了红军正面渡河的压力。

    二月二十日晚八时,红军东征部队在主席、彭老总的亲自指挥下,分别从几个渡口抢渡黄河。我师渡江的先头部队是师特侦营与二旅特侦营,他们从佳县附近的两个小渡口乘小船偷渡,由于小渡口没有正规军防守,他们很快登上了对岸,消灭了敌保安队之后,便连夜急奔几十里,对佳县河东渡口的晋军进行偷袭,防守渡口的晋军有一个营和一个炮兵连,他们根本没想到红军会从后面攻来,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我军夜战高手的特侦营给消灭了。特侦营攻占渡口后,迅速向河对岸发出讯号。我看到讯号后,便松了一口气,下达了渡河的命令。霎时,佳县渡口灯火齐明,两盏大煤气灯将渡口照得雪亮,早已储势待发的渡河部队,迅速而有序地登上大小船只和羊皮筏子,快速向东岸划去,那场面颇蔚壮观,百舸争流,竞相抢渡,激动人心那!

    天亮后,我和政委带师指挥部渡过了黄河。我们一边指挥已渡过河的第二旅103团与师特侦营分别攻占临县和白文镇,掩护师主力渡河,一边督促后继部队加快渡河速度。近两万人的部队,还有大量的骡马、重炮,不是说过就能过的。好在我早有准备,两艘大渡船不但加快了渡河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把重炮、骡马安全地送过了河。这样,一直到下午四时,部队才全部渡过黄河。我留下李副参谋长率师警卫营三个连和工兵营防守和整修渡口,便率领部队马不停蹄地向东疾进。

    与此同时,东征南路军以一军团二师和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各一个团为先锋,于王家坪渡口实施偷渡,船至河心时被渡口守军发现,立即变偷渡为强渡,在我军炮火掩护下,先锋部队两个团奋勇争先,前仆后继,迅速突破河防封锁线,登上河东岸,全歼渡口守敌一一晋军第七十一师二零七旅四一四团的一个营。随即又占领了留誉、义堞等城镇,控制了临河的大片地区。至二月二十二日,南路军已全部渡过黄河。随后,兵分三路向东发展,其中十五军团攻占石搂,一军团攻占中阳,我师第三旅袭占离石柳林镇。

    晋军第二零三旅旅长梁鉴堂获知中阳、石楼被围,便慌了手脚,急忙令驻隰县第405团前往石楼方向增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