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师-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不同,但总的意见是希望尽快结束朝鲜战争。随后,主席点名要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我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便开门见山地说道:“自我志愿军入朝参战以来,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到目前为止,中朝两国军队共歼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40余万,其中美军达人;并把战线推进到三七线。这对美国政府及参战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使美国政府已开始意识到:侵朝战争并不是象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用武力统一朝鲜已不可能。仗打到目前这个状况,双方要想在朝鲜战场上彻底分出胜负来,恐怕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而这样长期陷入朝战的泥潭之中,并不符合美国当前的全球战略。美国及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仍将全球战略的重点放在欧洲。因此,我认为美国政府目前很有可能会采用和谈的方式来解决朝鲜问题。”

    “这很好啊!如果能用和谈方式解决朝鲜的争端问题,这对我国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一位政治局委员接口说道。

    “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关键是双方谈判的底线。目前,我们已将战线推进到三七线,如果就地停火,就要以三七线来划分界线。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会同意吗?他们显然是不会同意的,若那样做,就等于宣告他们侵朝战争的失败。因此,他们必然会提出自己的条件,很有可能要我们中朝两国军队退回三八线以北。如果是这样,我们中朝两国会同意吗?”我接着解释道。

    彭老总听我这么一说,立即拍案而起:“退回三八线,这绝对不行!我们中朝两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不能放弃。美国在战场上捞不到的东西,企图在谈判桌上轻易的得到。我们坚决不答应!”

第136章 回国述职(三)() 
散会后,主席留下了几大书记及我就有关问题继续进行商讨。首先是关于朝战谈判问题,总理开口说道:“主席,苏联的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同志明天上午抵达北京,根据同行的陈毅同志的电报,维辛斯基同志这次是为了朝鲜战争的走向问题来的,我和外交部的同志商量了一下,认为现在是应该向苏联的同志把朝鲜战争的问题好好谈一谈,把我们的观点摆出来,与苏联方面统一一下意见,也好在外交上达成相互谅解和配合。”

    “嗯!是应该与苏联方面沟通一下,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主席表态说。接着,总理又转达了美国那边传过来的和谈信息:说美国政府表示愿与中朝两国会面,讨论结束朝鲜战争的问题。据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为到处寻找能和中国方面取得信息交流的线索而伤透了脑筋,最后才决定直接寻找中国方面的线索。他派人通过中央情报局在香港找到了曾在美国龙腾集团公司工作过的一一现任中兴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文瑛作为“中间人”,请她向中国传递的信息。

    紧接着,liu少奇同志发言说:“主席,树相同志那天回国,在机场上的答记者问,就有关朝鲜战争的问题讲得很好,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表明了我国对朝鲜战争的立埸。是不是将树相同志的讲话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公开发表。”

    “可以。就算是我国对美国政府的一个公开回答。”主席思考了一会又接着说道:“恩来,这件事由你负责,还得给老美透个信儿。另外,通知金日成同志秘密来北京一趟,我们两国共同商讨一下,以便达成共识。然后,再合派一个精干的和谈小组参与谈判。”说完,看了其他几位书记一眼,朱老总、liu少奇、xin云三书记都点头赞同。

    这时,我插言说:“主席,据俘获的英、法等军的俘虏讲,他们非常痛恨美军,美军总是将他们放在最危险的位置,撤退时将他们当成替死鬼。我们能不能利用手中的俘虏,先对英、法等国做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联合国军”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它们。争取英、法等国与我们暗中讲和,迫使它们不再支持美国或退出‘联合国军’。这样,必将对美国政府产生一定的压力,以便促使美国政府尽早结束朝战。”

    主席、总理等人听得眼睛一亮,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于是,便决定秘密派人与英、法等国取得联系,进行磋商。同时,有目的释放几名英、法等国被俘的中高级军官,让他们将我国的诚意带回去,以扩大宣传和影响。

    随后,就第二个问题一一即部队的整编、复员工作进行商讨。朱老总开口说道:“由于全国已全部解放,剿匪工作也基本结束,全党工作的重心已转移到国内经济建设上来,就没有必要保持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正规军和地方部队达570余万)。现在中央书记处已做出决定,对现有部队进行整编,必须裁减相当部分编制和人员,只保留一定的兵力用于国防。树相同志,中央和军委想听听你的意见。”

    对这个问题,主席早两天也曾跟我提起过。当时,我没太引起重视,认为这是中央与中革军委的事,也就没做过多的考虑。现中央要听取我的意见,也只好硬着头皮说几句。我迅速调整了思绪,回顾了后世当时的情况,便开口说道:“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判断,各国列强都在医治二战带来的创伤,休养生息,谋求发展,积聚力量。因此,世界性的大战我估计一时难以爆发。主席和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工作的重心,是非常英明正确的。至于保留多少部队用于保卫国防,我的意见是军队保留350万人就足够了,其中海、空军约100万左右,陆军250万(包括野战军和地方武警部队)。那么,需栽减的军队人员大约为220余万,用于支援国家建设。关于这裁减的220万军队人员,我的意见是用两年的时间来逐步完成;要尽量做好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除小部分自愿回家支援家乡的建设外,应争取绝大多数干部战士成建制的转业,这样便于支援祖国边疆的建设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对于转业复员的人员,国家应发放一定的转业复员安置费,特别是成建制转业的部队,先由国家进行为期一至三个月的专业劳动技术培训,再行分配。同时,对成建制或集体转业官兵的配偶问题、随军转业的家属问题,以及他们的工作或劳动问题、生活问题、子女上学、就医等问题,应由国家统筹负责安排解决。这样才使广大转业官兵及家属能安心地扎根边疆或在艰苦条件下的工作和劳动。另外,还可从转业的人员中,挑选一部分优秀官兵充实到地方各级政府、单位工作。对于伤残丧失劳动、生活自理能力的官兵,由国家全部包养起来,应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至于留下来的部队的整编及军改问题,搞起来比较复杂麻烦,可参考五野的编制来进行。不过,军改还是待朝战结束后再进行。”

    几大书记听我说完后,都在认真的思考。因为200多万军转人员的安置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实施。目前,又正是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再加之朝战还未结束,资金显得极为紧张。这一点,在坐的各位心里都十分清楚。主管经济工作的xin云书记慎重说:“树相同志,难道不能将这绝大部分复员军人转回家乡,这样可大大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从眼前利益来看,当然可以这样做。但从我国长远的战略利益来看,却大为不妥。比方说,我们将30万军转人员集体转业到台湾,在那里办农场、建工厂、开矿山,搞工程等。前两、三年国家财政是要付出大笔资金,好在只提供衣食住行及建设所需费用,不需发放人员工资,这就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两、三年后,这些农场、工厂就不需要国家再扶持了,还且还会逐年向国家交纳大量的税利,要不了几年就可还清国家当初的投入;此其一。而最主要的是带动并促进国家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改变边疆地区各民族人口的比例结构,有利于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同时为抵御外来侵略储备了一支强大的预备队。因此,我们目前咬紧牙关克服些困难,度过这个难关,还是值得的。必要时,海外商业集团也可提供所需的一些资金。”

    “好!树相同志能够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很不错。大家看这个主意怎么样?”主席笑着询问道。

    liu少奇赞同地说:“树相同志这个主意不错,不但着眼于经济建设,而且还着眼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以及维护边疆的安全稳定来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一举数得。”其他几个书记也点头赞赏。

    最后,几个书记就九月份召开党的七届三中交换了意见。主要的是经济建设工作。xin云书记汇报说:“从49年算起,我们经过两年半的努力,不但恢复了原有的经济,而且国家生产总值,已大大超越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最高的经济总量,人民的生活也大为改善。农业生产已连续两年增产,今年看来又是一个大丰收年。工业上,我们除了没收接管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2858个之外,还新建了两千多个亟需的工矿企业,到今年年底止,全国共有5300多个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从明年起开始的十年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听完汇报,主席、总理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心里也极为兴奋,因为国家的发展正按照龙腾计划预定的目标顺利进行。

    临走时,主席对我说:九月中旬前,你将朝鲜战场上的战事交给他人负责,回国参加三中全会。之后,你的主要工作在国内,这一点你要有思想准备。我表示理解和同意。

    回到家里,已是傍晚,思玉早已在家做好了饭菜等候(此时,我沈阳的家已迁到北京,思玉安排在总政宣传部工作)。这时,思玉身边空无一人,四个儿女全部在基地实验学校学习,连五岁的陈文与陈玉瑛平常也寄宿在学校。家便成了我与思玉爱的窝,吃完饭,俩人便腻在一起,长时间的分离,使得思玉热情如火。由于修炼自然功诀的缘故,三十七、八岁的人看上去仍是二十多岁的姑娘,令人不忍释手。一夜缠绵,说不出的畅快淋漓。

    第二天上午,我去国防工业发展委员会看望了老兄长程翠霖主任。程主任得知我的到来,异常高兴,亲到门外迎接,一见面又是问候又是拥抱,亲热得不得了,还亲自给我沏荼。看得旁边的工作人员大跌眼睛,平常十分稳健严肃的程主任今天怎么啦?老程似乎觉察到了身边工作人员的异常,便高兴地解释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经常跟你们说起的那位在朝鲜战场上叱咤风云,将‘联合国军’打得一败涂地的鼎鼎大名的陈总指挥。”

    “啊!他这么年轻呀!看起来怎么也不像一位威风八面的大将军,倒象一位儒雅的教书先生。”旁边的人吃惊得张大了久久合不拢的嘴。好一会,办公室才响起了欢呼声、问候声:“陈总,您好!”“陈总,辛苦了!”我只好跟他们一一握手回应。寒喧了一阵之后,老程将我领进里面一间单独的办公室,亲切地交谈起来。

    “树相老弟!我是多么希望和你并肩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可惜现在闻不到硝烟味了。听到你们打胜仗,虽然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