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圃诒匦校嬷萦牒褐兄兀坏┍涣醣付崛。蘸蟾卦谖鞣剑迫绱耍醣付喟牖崤汕惨坏昧χ苏蚴鼐V荩焓耸绷粲氤ど常故嵌喟氡慊岜晃源酥厝危粽婺苋绱耍V葜兀憧删尚焓郑醴庵
徐庶越是深思,越是佩服刘封之深谋远虑,一时间心潮澎湃,激起满腔热血。
“子威此番对长沙下了如此气力,莫不是怕不能保住南郡?”庞统之前一直在侧耳倾听刘封构想,见其已然与徐庶定下了长沙之事,这才问出其心中疑惑。
在庞统看来,南郡乃是荆州仅次于襄阳与南阳之所在,江陵城在荆州亦是颇有规模,此番交战,刘封一直在南郡驻守,论功行赏,若是能够放弃那南方四郡,驻守南郡之责,刘备多半还是会给与刘封,故而庞统并不能理解刘封为何非要将徐庶这等大才调往长沙。
“南郡之地,自然要握在手中,但南郡在诸郡环绕之中且并无似湘水那般河流,更兼到时我等若是皆在南郡,诸葛亮定会暗中监视于我,有些事,若是放在南郡,恐被有心人看出端倪,而长沙与南郡又相互接壤,易于相互往来,故将元直放在长沙,他这肩上重任,可并不比士元先生轻。”
庞统是何等的聪慧,闻言瞬间便联想到刘封之前一夜之间打造出了数百把百炼钢刀之事,隐约间,他似乎明白了刘封口中的将长沙当做后方之地,到底是何种意味,于是便不再相问此事,而是提起另一要紧之事:“据斥候来报,曹操大军在合肥与江夏等地,与周瑜,刘皇叔激战了已然有半月,江东在此战之中更是折了一大将太史慈,张辽所率人马损失亦是不少,恐此战,就将终结,不知子威何时将曹植送回曹操手中,不然一旦战事结束,曹植被皇叔盯住,则甚为不美。”
刘封听了庞统之言,亦是深深吸了口气,此事虽已然与曹植定下君子协定,但如何将其安然送回曹操手中,又不教刘备诸葛亮起疑,其实并不容易,但纵然如此,刘封心中也是早有了些计谋。
“若是将曹植如此便归还给曹操,一者让曹操看低了我等志气,二者一旦操作不当之下,恐让诸葛亮看出端倪,自古以来,富贵便是险中方能求得,故封心中所想,乃是这数日之间”
当下,刘封将心中这计谋与二人和盘托出,徐庶与庞统闻言,皆是面上满是震惊之色,只因刘封这计策,实在是有些大胆至极,一旦因此激怒了曹操,引发其鱼死网破,那之前与曹植所达成之协议也等同与作废了一般,但此计一旦成功,则刘封在此番战役中所获功劳便又会提升不少,所以一时间庞统与徐庶也俱是在旁权衡利弊,不能决断。
“既然二位并无不能赞同之意,那此事封便独断一次也罢!正好借此机会,看看曹植在曹操心中是否真是接班人选,若曹植并无传言之中那般重要,与其达成那些协议又有甚作用?此番若能成功,曹操多付出一些代价救回曹植,在其阵营之中舆论对曹植便更有些用处,对我等亦是好事,至于在曹操面前做了这恶人,吾与曹操本就是敌对关系,又有何妨?”
徐庶与庞统二人闻言便知刘封主意已定,俱是转念一想,若非刘封自出道以来便有此过人胆识,又如何能够在这短短时间之内取得如此成就?于是皆是重重颔首,以示对刘封此计的支持。
“既然如此,我等先在此按兵不动,相信不日诸葛亮便会全力将夏侯惇部众赶往襄阳,我等亦将曹仁赶往襄阳,若诸葛亮不能顺势取了襄阳,我等便开始行动!”刘封见二人已然应允此计,便是银牙一咬,将此事敲定了下来。
第140章 谋取襄阳()
三人在刘封府中商议此事,直至东方隐约泛起一丝鱼肚白,庞统与徐庶二人才告辞离去,但二人此时面上神色却是全无睡意,显然,辅佐这样一位野心十足,胆识过人的年轻主公,也让年过三十的他们二人又找回了不少年少时轻狂不羁的感觉。
二人离去后,刘封却是并未到榻上歇息,只是看了看已安然熟睡的孙尚香,坐在其身侧抚摸着她额前的丝丝长发,思绪又是不由自主的飘到了不远处的襄阳
前夜刘封所提之计策,正是在诸葛亮夺取襄阳失败的前提之下,利用曹植尚在刘封手中,要挟曹操,让其退出襄阳,进一步向北方后撤,退至新野以北,似如此,刘备便会将襄阳收入囊中,这样一来,才算是将数个荆州要地要皆掌控在手。
但刘封亦是深知一旦如此做了,那也就等同于是未能遵照其事先与曹操所定那般无条件将曹植送回曹操手中,日后若想再与曹操谈判其他事宜,想来也就难了。
但刘封对此却并不在意,毕竟其与曹植已然达成了君子协定,曹植在此过程之中,亦是能够起到不少作用,再者就是刘封在刘备阵营之中毕竟算不上是说一不二之人,诸多事宜,还是能够往诸葛亮身上推上一推的
刘封左思右想之下,外面天已然是大亮,雄鸡报晓,孙尚香刚刚睁开惺忪睡眼,见得刘封衣冠规整坐在其床榻边,目光痴迷,顿时面上显出一番红润,而刘封此时也已然察觉到孙尚香醒来,二话不说,将其抱在怀中好生宠溺了一番,这才放双鬓散乱的孙尚香前去梳妆打扮。
二人在府中用过些餐食后,刘封便梳洗一番,出门直奔曹植所在之处而去,刘封深知,昨夜与庞统,徐庶二人所商议计策,必须在曹植首肯并且配合之下才能够将祸水东引,不然定会使得曹操记恨上刘封,得不偿失。
此番刘封上门相见,曹植对其态度显然不像之前那般,出征四郡之事,刘封虽刻意封锁了消息,之前曹植并不知情,但随着刘封得胜而归,其麾下将士尽皆得知了此时,曹植一番打听之下也已然知晓,是故能够与刘封这般才能之人达成协议,曹植心中也是想通了不少,此番借助刘封之势回到曹操身侧,说不定在与曹丕争夺曹操继承权上重新夺回些许优势。
“植恭喜子威将军,得了荆州南部四郡之地,加之南郡,子威将军想必此番功劳不小。”曹植一见刘封,便起身拱手施礼,口中恭贺道,今时不同往日,刘封在刘备军中功劳越大,他此番宁可自己陷落在刘封手中也要将曹操换回所得曹操众臣之支持便也会越大。
“区区小功,不值一提,封此番前来,亦是恭喜子建公子,依照此番曹丞相与我孙刘联盟在阵前交战之事看来,子建公子回归许昌之日,怕是越发近了。”刘封淡然一笑,向曹植回了一礼,但随即却是换上一副为难之色。
曹植看在眼中,心知刘封所为难之事,便是如何将其安然送回曹操身侧,却又不教诸葛亮与刘备起甚疑心,刘备此时将曹植放在江陵刘封身侧,乃是因为之前刘封驻守南郡兵少,为防止曹操大军一怒之下直接集中兵力破了南郡,这才用曹植要挟曹操。
但若是战事临近尾声,再不设法将曹植送回曹操营中,则极有可能夜长梦多,一旦诸葛亮腾出手来将遣人来要曹植,事情就迟了。
“莫非是刘皇叔与那诸葛亮已然要求子威将军将植遣送到夏口?”曹植心中念及这一层,也是狂跳不止,急忙问道。
刘封闻言连忙摆手,长叹一声道:“事态并非那般紧急,但有一难处已然是可以预料,是故封此番前来便是与子建公子商讨一二,若是子建公子可助封一臂之力,封日后定然回报颇丰,若是子建公子不能相助,那亦是无妨,封这数日之间便冒死将子建公子送往阵前曹仁将军处,亦是可保子建公子无恙!”
曹植闻言,眉头便是一皱,刘封看在眼中,面色不变,心中却是暗自有了些喜色,以其对曹植了解,曹植此人乃是一理想主义者,若平白让曹植觉得亏欠了刘封,曹植心中定然不喜,果然,刘封刚想到此处,曹植便开了口。
“子威将军不必如此,将军若是想要将植交与刘皇叔,所立之功应当十分卓著,将植送回父亲营中之事,子威将军若是有甚为难之处,只管讲来,植既然数日前已与将军达成君子协定,身陷囹圄又有何帮不得?”
刘封此来,为的自然就是曹植此种态度,闻言缓缓言道:“周瑜此时被曹丞相麾下勇将张辽困在合肥一带,夏侯兄弟不能奈何诸葛亮,故诸葛亮现下意欲夺取襄阳,依封对曹丞相了解,恐曹丞相必不会心甘情愿弃了襄阳,强攻不得之下,恐诸葛亮会将主意打到子建身上。”
刘封此言并非是凭空捏造,诸葛亮想要夺取襄阳之心,此时已经显露无疑,而曹操亲自在襄阳设防,以刘备那数万人马,强攻多半不可为之,而刘备手中最大一张王牌,正是曹植。
“似如此,该当如何?”
“诸葛亮此人,心狠手辣,封恐其利用子建得了襄阳后,又加害子建是故,封心中有一计策,若能成功,则可先诸葛亮一步,将子建安然送回曹丞相身侧”
曹植听到此处,面色顿时阴晴不定起来,他显然已经猜出刘封之计到底是如何,但他心中亦知曹操当初为何出几乎百万大军征讨荆州,又征伐刘备,这数月心血,若当真以襄阳换了曹植,就算全部白费了,而曹植此时心中所想,实则却是曹操是否能够以襄阳这等重镇去换他,他生平第一次,对于其在曹操心中地位,产生了一丝动摇。
第141章 抢先一步()
“若是此事败在我身上,子威将军该当如何?”曹植犹豫良久,竟然说出此言,刘封颇有些未能想到,但曹植所顾虑的竟然是此事,也让刘封大大松了口气。
“若非子建在曹丞相心中万分重要,曹丞相又怎能为子建安危日日遣曹仁与曹洪在此佯攻,此事不论成与不成,封都万万不会将子建交于诸葛亮手中,若是不成,封连夜将子建公子送至曹丞相军中,故子建不必担忧!”
刘封目光真诚看向曹植,他心中也确是如此想来,如今曹植虽在其手中,但其麾下军士却与曹操大军相差甚远,一番曹军全力来攻,江陵恐不可守,若真到了事不可为之时,刘封将曹植放回以保全自身,虽定会遭受到诸葛亮一番指责,但比之交下曹植这位盟友,刘封心中自有权衡。
“若如此,植在此事之中该当如何行事?”曹植心知刘封既然征求其意见,那此计便是需要其加入进来方能成功,于是沉声问道。
“曹丞相乃是当世枭雄,遇事自当权衡利弊,此事颇为紧急,必不能等到诸葛亮到了襄阳城下再让曹丞相得知此事,封即刻便修书一封,寻机与曹丞相陈明此事之中厉害关系,子建只消在这信件之上签上名字,再嘱托曹丞相,莫要管子建死活,但此言又不能明说,想来以子建之才,写出一手藏头诗,明里求曹丞相弃了襄阳救子建一命,暗里却言明子建已然做好了为曹丞相身死之准备,此事即可成行!”
“子威将军虽为武将,那这等智谋,植不及也,好一招以退为进,子建比之吾那兄长子桓,恐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植听罢刘封这计策,心中登时涌起阵阵寒意,刘封此计,竟然是将曹植与曹操才情文采亦考虑在内,这藏头诗并非人人都可写出,故而曹操见了此诗,心中定将更加挂念曹植,若是为了襄阳一城一地真的让曹植以身殉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