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张飞所率亲兵,岂能是怕死之人,眼见原先所想计策已然败露,竟然相互对视一眼,尽皆露出一副决绝之相,而后十数人尽皆扑向刘封,另余下数人却是一同继续向城下冲去,显然,此乃是其之前便商议好之计策,一旦被发觉便以重兵缠住城中将领,余下之人拼死前去打开城门。
似如此,一旦成功打开城门,城外张飞自然可以杀将进来,北门外的诸葛亮也可在此时在外呼应,强行攻城,依旧大有机会破了江陵。
“便是五十配合无间的飞羽卫,也不能奈何得我,汝等?”刘封在江陵无事之时,经常与飞羽卫对练,最多可承受五十飞羽卫全力相攻,为的就是锤炼日后陷入这众人围攻之时如何脱身之用,如今张飞这十数个亲兵,自然是不能拦住刘封。
只见刘封双刀在手中急速飞舞,叮当两声之后,冲在最前方的两人只觉其颈下一凉,便没了知觉,身后之人见状,不但没有丝毫惧意,却是更加悍不畏死的冲了过来。
刘封瞟了一眼正在江陵守军围攻之中艰难向城门靠近的数人,眼中露出阵阵凶光
那向城门处冲去的数人,不管其他,心知同伴甘愿牺牲才为其换来这可能打开城门的机会,面对近在咫尺的城门和刘封所带人数并不如何多的守军,个个咬紧牙关,拼死向前。
但就在其冲杀出一条血路,逼迫得江陵守军暂时无法向前,那江陵城门就在十步之外,似乎触手可及之时,身后忽地传来一阵幽然之声:“你们,就停在这里吧”
这个声音就像是从地狱之中传来一般,陡然之间出现在他们的耳旁,仅剩的三人急急回头看时,只见刘封发髻散乱,双手、面上满是鲜血,手中双刀刀尖之上尚有血迹点点滴滴掉在地上,表明了刘封是自何处而来。
但,这就是他们今生最后所见了,下一刻,三人尚未及抬起手中兵器,便倒在了距离城门数步的地方,这次策划精妙的偷袭,在刘封这数次冲杀之下,就算了破了。
“主公英武!”门前跟随刘封前来的一众江陵守军,眼见这数十个战力高超并且悍不畏死之人在刘封这一番冲杀之下,已然全部身亡,皆是面对刘封跪拜在地,齐声高呼。
刘封见此情形,只是微微一摆手,接着就这样再次跳上城头,向城下喊道:“益德将军这数十燕将着实是可惜了,望益德将军莫要再对麾下之人性命如此轻浮处之。”言罢,刘封便下了城墙,头也不回向北门方向走去。
江陵城南门之外,正率军埋伏在距离城门十分近的一条江流堤岸之上的张飞听得刘封这一番呼喊,重重一拳打在那堤岸上厚实的泥土之中,口中银牙几乎就要咬碎。
那被张飞派遣入城中的二十余人,乃是最早跟随在其麾下的数十个燕将中之人,其麾下那两千亲兵,便是在这数十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今一下折在江陵城中二十余,张飞怎能不怒。
恼怒过后,张飞才意识到更为严重之事,那便是诸葛亮之前巧妙布置的这破城之计,彻底失败了,其深夜率军乘坐小舟渡江而来,直到这城外近在咫尺之处,并未被守军发觉,本以为刘封率军出城此计便成了一半,却不曾想刘封竟能半路杀回,如此一来,此计前功尽弃。
刘封将那潜入城中的襄阳军士尽数斩杀后,再次回到江陵北门,依旧率军策马出城,只见襄阳守军依旧在城外列阵等候,刘封策马向前,到了之前与其交手的廖化近前,对其言道:“诸葛孔明之计,封已然破了,汝可回到军中告知诸葛孔明,接下来,轮到封了”
刘封留下这一句话后,并未再率军进攻,转头便回了江陵城中。
廖化将此言告知诸葛亮,诸葛亮心中便是一沉,此计在其想来乃是十拿九稳之事,却不想被刘封不多时便在阵前看出了马脚,如此一来,偷袭入城已然再无可能。果然,刘封率军退去不久,张飞也是一脸恼怒之色,自江陵城西方绕了回来,这一番折腾,不但在堤坝之上彻夜未眠,一点功绩也未能得到,竟还折了其最为精锐的二十余人,张飞焉能不怒。
夜晚十分,诸葛亮正在帐中苦思破敌之计,对于刘封,诸葛亮在内心之中不得不承认,至少在智谋上,刘封并不比他差上许多,这偷袭之计,乃是诸葛亮根据刘封性情,加之江陵地势为其量身定制,竟依旧功败垂成,诸葛亮深知若是再想要奇袭,已然是难上加难了,这时,除了强攻,已然几乎并无他法可用了,诸葛亮心中知晓,他此时,真的有些黔驴技穷了。
正在此时,忽地账外传来一阵急促马蹄之声,诸葛亮一惊,正要出帐,只听帐外一人急促言道:“襄阳赵子龙将军急报!”
第204章 围魏救赵(第六更,为侃侃溜溜打赏舵主加更)()
诸葛亮万万没能想到,似这般雪上加霜之事会发生在今日,昨日夜里,他还是羽扇纶巾,在军帐之中信心满满将张飞派去奇袭江陵,而十二个时辰之后,不但此事功亏一篑,就连之前认为定能够稳守襄阳的赵云也失了手。
赵云此次给诸葛亮所写战报十分明晰,那便是曹植与曹彰二人携十数员将领,数万大军兵临襄阳,赵云已然抵抗了两日,本以为可坚持到诸葛亮取了江陵,不想曹彰不惜士卒性命,凭借兵力优势频频强攻,赵云城中守军已然只剩下三千左右,若再如此,一日后襄阳便不可守。
诸葛亮心知赵云若非实在无能为力是绝不会在此等关键时刻遣人来报,思虑再三之下,诸葛亮难掩眼中失落,将此番所领将领全部召入了帐中。
“即刻整顿士卒,连夜撤回襄阳。营寨保持原状,动静不得过大!”众人齐聚后,诸葛亮便发出了这样一番指令。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今日奇袭虽然失策,但在众人看来却也给江陵城中守军造成了不少恐慌,并且襄阳军士这两日几乎一点损耗也无,如此便撤军,端得不是良策。
“军师为何如此?今日之辱,明日在阵前定要这厮加倍偿还!”显然,张飞对于今日起折损的那些精锐依旧是耿耿于怀。
诸葛亮闻言并未反驳,只是默不作声将赵云所发那战报递给张飞,张飞一看之下,面色更加铁青,当下不再言语。
而此前不多时,襄阳城外,却不似江陵那般暗流涌动,曹军手中的火把将这秋日的晴空照得通明,如同白昼一般,城墙之下,曹军的尸体早已堆积得如同一个孩童一般高矮,破碎的攻城器械扔在一旁,自南阳新运过来的却依旧源源不断,这惨烈的攻城战,已然持续了数个时辰之久。
“兄长,这般攻法,我纵使得了襄阳,此番我军又能有多少剩余?”正在后军之中督军的曹植眼见曹营精兵一个个自襄阳城墙之上跌落,面上涌起了浓浓忧色,终于,按耐不住之下,曹植冒着城头不时射下的箭矢到了正在城下指挥的曹彰身侧,高声问道。
“赵云城中守军定然不足三千之数,我军数目占优,只得如此,不然待得明日其援兵到了,再无攻取襄阳之可能!身为主帅,便是要最终的胜利,子建如此心性,如何能与子桓一争长短!”
曹植闻言,深知曹彰之言句句在理,只得黯然退去,曹彰自小与曹植更为亲近,但近年来被曹操遣去南征北战,心性已非数年之前可比,见惯了生死,曹彰心中早已漠然,故对曹植这等慈悲心肠,曹彰颇有些嗤之以鼻,原想便是趁着此战之机,让曹植见识一番这战场之上到底是何等的惨烈。
惨烈的攻城之战还在继续,曹彰的眼中,已是在城头上血染铠甲的赵云身上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依照他这数年在外征战的经验,两个时辰后,襄阳城便会回到曹军的版图之中。
而此时在江陵城中,却不似城外那般静谧,刘封在粉碎了诸葛亮这番奇袭后,并未如同麾下之人所想的那般在城中积极布防,而是将城中过半军士集中起来,使其将铠甲兵器穿戴完毕,等候号令。
终于,已经入夜良久,城外一名百姓打扮之人入城来报,言曰诸葛亮正在调动军士出营,不知将要去往何处,但看起光景,多半是要向北后撤。
“等的便是此时”诸葛亮此时调动军队,刘封脑中登时便浮现出一个可能,那封他送给曹植的书信,终于奏效了,刘封针对此事早已算了时日,深知如果这两三日襄阳方向再无动静,那可能此事便要作罢了,却不想今夜留出一半军士想要碰一碰运气,果然有了收获。
“传令,即刻出城,直奔襄阳军营寨方向掩杀!”刘封思虑片刻,决计行险一搏,以他对诸葛亮的了解,若非襄阳城中遭受了极大变故,诸葛亮是断然不会在此时匆匆调动大军的,刘封并未对襄阳有所希冀,因其现有军士,就算得了襄阳也守不得,但他却绝不能放过这重挫诸葛亮的大好时机,至于襄阳最终归属何方,则不再刘封的考虑之列,他只是需要平静的一段时间,来逐步完善其日后的发展大业,而不是日日在诸葛亮和孙权的夹缝之中苟延残喘。
众人虽不知诸葛亮为何在此时有了后撤之意,但对于刘封这料事如神的本事,皆是心中拜服,加之连番识破诸葛亮诡计,使得江陵城池稳固,众人对刘封所下命令皆是十分拜服。得令后,除庞统率众军在江陵城中守卫外,其余人等尽皆跟随刘封鱼贯而出
诸葛亮下令撤军后,本以为趁着夜色急速回到襄阳,曹植所率那数万大军又已是疲敝之身,多半不足为虑,但正当最后一部分军士刚刚走出营寨之中时,后方江陵城方向忽地传来一阵喊杀之声。
襄阳军士回头看时,只见后方已然是在月光下扬起了阵阵尘埃,江陵守军不知何时已经出了城,漫山遍野至少有一两万之众。张飞看罢,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回头迎敌,这厮杀一番却不知要耽搁多少时日,若是不然,刘封率军掩杀过来,虽可及时回到襄阳,他们的损失却绝不会小。
“不要理会江陵守军,全速撤回襄阳!”此时,诸葛亮心中还算是镇定,并未留下任何将军再次牵制刘封,他知道以刘封的心智,这等雕虫小技实难将其阻拦住。
这样一来,襄阳大军尽皆全速后撤,而刘封率军追了一阵,也只是斩杀或是俘获了落在后面的数百军士,数番尾随掩杀,终于到了距离襄阳不远之处,刘封登上一山丘之上极目远眺,只见襄阳城方向火光冲天,被照耀得宛如白昼一般。
“既然如此那便撤吧,这番龙争虎斗,还是不参与其中为好。”
第205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
“主公,襄阳想来已是危局,我等为何不掩杀到城门之下,或可趁此机缘将襄阳拿下,到时荆州全境,皆在我军掌握之中!”甘宁跟随刘封登高望远,也是看到了襄阳城外情形,当下双目闪光,抱拳向刘封请命道。
刘封闻言,一面看向死命奔向襄阳城方向的襄阳大军,一面幽幽道:“穷寇莫追,襄阳若有失,诸葛亮刚刚苦心建立其的政权便要消亡,与其想要在三方之中虎口夺食,倒不如稳守我荆州五郡,待得日后。今日这襄阳之地,便让曹操与诸葛亮争上一番,又能如何?待我等羽翼丰满,又岂是这区区襄阳一城可以满足?”
甘宁心中虽不能完全理解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