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赵云刚回到书院门口,戏志才与郭嘉不知道啥时候起来的,早就等在那里。

    一见面,二人就迫不及待道喜。

    “你们都知道啦?”赵云有些纳闷儿。

    陈群走后,荀爽两口子又留住他说了一会儿话,想不到这会儿功夫,消息早就传过来了。

    应该有荀焘在里面推波助澜的原因,要不然,不可能这么快。

    “啧啧,子龙,刚才那首诗有名字吗?愚兄算是彻底服气了!”戏志才满脸嬉笑。

    小郭嘉则是一脸崇拜,比自己写出佳作还高兴。

    实话实说,眼前这两位在原来的历史中,长于军事不假,政务能力和荀攸和荀彧相比就差得太远。

    不能不说,世家培养出来的都是全才,寒门也就出专才。

    他们不可能从小奠定良好的基础,有了学习的机会,肯定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而在这个乱世,两人都是聪明人,只有军事上才能为日后的人主分忧。

    所以说,不管是戏志才还是郭嘉,他们在诗作上并不擅长,虽然不会人云亦云,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相对来讲,学习时间长的戏志才,功力就要深厚不少,能看出这首诗的前景。

    “呵呵,既然四先生说老师的居所是山居,那就陋室铭吧!”赵云拍了拍脑袋,真还没取名。

    “陋室铭!”郭嘉还是有些跳脱,马上跑开了:“我去告诉大家。”

    “志才兄,云还有要事!”赵云举手行礼,又冲站在书院门口的其他同窗抱抱拳。

    大家都知道他要忙什么,善意地笑着恭喜。

    在颍川书院,荀爽无论是学识还是地位,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除此以外,就是司马徽,可以说与书院祭酒只有毫厘之差,仅仅在家世和年龄这两方面罢了。

    “德操先生!”赵云一见就赶紧行礼。

    “子龙来啦!”司马徽放下手中的竹简,微微笑道:“好一个何陋之有!慈明兄好福气呀!”

    他原本也有收弟子的想法,文人嘛,总是讲究脸面的,一直想着学生来求自己,哪料到被荀爽抢了过去。

    专业做文抄公十多年,赵云的脸皮早就练出来了。

    “没办法,”他傻笑道:“为了求亲,云也是庶竭驽钝,穷吾所学。”

    “所来何事?”司马徽在学生面前比较直接:“正在研读你的新作呢。”

    “云拟求先生之幼女荀妮为妻,”赵云也不寒暄:“特来请德操先生为媒,前去下聘!”

    “好!”司马徽毫不推辞:“你把生辰八字给我,这就前去。”

    至于聘礼,来颍川书院的时候,家里给自己派了一个叫赵青华的管家,着他操办就是。

    赵家根本就不差钱,赵云的意思怎么豪华怎么办,让荀家人满意。

    反正阳翟是个大都市,啥都能置办。

    当然,家里还是要写信知会一声。

    这个时候,赵云反而闲了下来,又拉着戏志才和郭嘉到燕赵风味。

    经过陈群的事情,他也算是看开了,今后招揽人才,还是尽量在寒门里去选择。

    除了荀家,其余的世家大都有自己的跟脚。或许在不少豪门的眼里,赵家不过是一个暴发户而已。

    就是有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荫余又如何?哪一个豪门大族没有自己的出处?

    戏志才与自己的相交,从刚开始的戒备到如今的推心置腹,完全都是自己不遗余力可以说是投其所好营造出来的。

    他和郭嘉都是单亲家庭,对他们的母亲好一点也就慢慢让他们归心。

    拉拢人心,赵云委实不怎么会。

    不过,好歹熟悉三国,刘备不管在谁面前开篇就是中山靖王之后,再就来个以诚相待。

    曹操不也是这样吗?

    目前,赵云还是做得很成功。

    戏志才有个妹妹戏大丫,恩,没有名字,一见面赵云就说像自己的妹妹一样,拜了干娘和干妹妹。

    不仅如此,他还给取了个名字,叫戏韵。

    也就是说,戏志才就是他的干哥哥。汉代人的干亲可不是嘴上说说,那就是亲的一样。

    从那以后,不管赵云送什么,戏志才即便不想收也说不出口。

    在他看来,赵家人根本就不图自己啥,或许正是子龙所说的缘分?

    不过,此刻赵云一脸慎重,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卷绢纸。

第六章 牛人归心() 
赵云的生辰八字,此刻正在荀焘的手里。

    看着手里的东西,荀氏族长不由暗自叹了一口气。

    荀氏八龙里,有慈明无双的说法,荀爽的知识是最渊博的。其次就是三哥荀靖荀叔慈,世人有慈明外朗叔慈内润的说法。

    荀焘本人的学问是很不错的,可惜长久以来,他就忙于琐事,让下面几个弟弟安心学问,自己在易经上面的造诣略差。

    看着看着,他突然睁大了眼睛。

    延熹九年五月初七午时出生!丙午年甲午月甲午日庚午时,二十八宿属斗,沙中金。

    这意味着什么?想着想着,他的嘴唇都不由自主抖动起来。四马盘巢,帝王之姿!

    再自己推算了一番,没错!

    荀焘朝门外看了看,仆人都没在。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狂喜。

    二十八宿属斗,也就是免不了战斗。沙中金,大浪淘沙,留下的就是金子。

    没带着荀长年,他破天荒地一天内第二次到了六弟那里。

    司马徽刚刚过来下聘,本身还准备叨扰一番,看到人家族长过来,知趣地借故离开。

    兄弟俩关上门,仔细推算两人的生辰八字。

    荀妮是延熹八年四月二十三巳时出生,乙巳年辛巳月丁巳日乙巳时,二十八宿属氐,沙中土,土生金。

    巳属蛇,又称小龙,蛇有一遇风云便化龙的说法,就是她和赵云的儿子是龙!

    其结果不言而喻,两位易学大家推算了一遍又一遍。

    当然,哥俩在里面鼓捣些什么别人都不清楚。

    只不过从此以后,荀家家训有一个要求,全力以赴辅佐赵云!

    第一步,为赵家麒麟儿的说法推波助澜,陋室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开去。

    颍川离京师太近了,当天晚上几乎在洛阳的豪门大族都知道了赵云的新作。

    第二天早朝,连汉灵帝都知晓了这件事。

    刚一下朝,他就迫不及待对赵忠说:“阿母,你们赵家麒麟儿又出新作了!”

    说着,还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山不在高……孔子曰,何陋之有?”

    其实,赵忠肯定先他一步知道这件事。

    当下,他压住自己的高兴,奉承起来:“陛下继位以来,国泰民安,民间像仆家子龙的人才大量涌现。”

    “听说子龙相貌清秀,比什么袁本初都好看了不知多少!”还别说,汉灵帝刘宏真有一些龙阳之好。

    得,赵忠肯定不会害赵家侄子辈,他委婉劝道:“陛下,最主要是子龙文武双全,长大后肯定又是一肱骨之臣!”

    “这样吧,子玉在鸿都门学也有好几年了。”刘宏想了个主意:“年后就让他外放,到时候赵孟卿家还能不把二儿子送来学习吗?”

    要是赵云他哥哥赵风听到了不知会有多高兴。

    因为赵忠的关系,到了京师,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肯定不会去世家子弟云集的太学读书。

    光和元年,刘宏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

    在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实际上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刘宏感兴趣的学科。

    刘宏重用出自鸿都门学的学生,他们出任刺史、尚书、侍中,甚至还有封侯。

    太学的儒生往往鄙视这些人,拒绝与其为伍。

    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

    赵风赵子玉还有二叔家的老大族里的老二赵巴赵子为,都是这里的学生。

    他们哥俩的学问还是挺不错的,只不过在诗词歌赋等方面,比赵云这个文抄公相差太远。

    “子玉学问好些,就去当个刺史。子为稍微差一点,当个县令吧。”刘宏当下一言而决。

    他肯定不会忘了要钱,加了一句:“大家不是外人,都各收一半钱。”

    在汉灵帝手下做官刺史是六百石的官员,买过来需要六百万钱。

    中等县的县令或者大县的县丞,是四百石的官员,需交纳四百万钱。

    赵忠当即眉开眼笑,至于这些钱,真定赵家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伴君如伴虎,纵然声威显赫,他除非与张让等人联手才能压制皇帝。

    既然自己所在的赵家没花任何代价就拿到了刺史的位子,何乐而不为。

    当然,这些事情是临近洛阳的赵云想不到的,他还没做好准备,暂时也不想去淌那滩浑水,自己腰杆还是太细了些。

    “子龙,怎么没把元直叫来?”戏志才拿着绢纸还没打开,看到赵云在点菜了,包间里还是只有三个人,忍不住发问。

    严格来讲,炒菜在历史里宋朝才出现,燕赵风味只不过提前把这种类型的华夏美食放到餐桌之上。

    现在,不管是京城还是其他稍微大一点的城市,豪门大族家里的厨师,大都学会了炒菜。

    要是家里请客吃饭,还是以前那种汤镬炖菜,会让人觉得你们家没品。

    戏志才对赵云充满感激,他的帮助总让人无法抗拒,这份情,早就记在心里。

    所以,做什么事情,他都为自己的干弟弟考虑。

    尽管不是很明白,他隐约觉得赵云今后一定会做大事,令他都不敢想象的大事,想办法帮他聚拢人才。

    郭嘉也不知道在原本的时空两人有没交集,至少没这么亲密,因为戏志才看得出这小鬼可怕的潜力。

    颍川书院的学生分三种:入室弟子、正式学生和旁听生。

    入室弟子肯定就是有师生名分,陈群早就拜在荀爽门下,现在赵云也是。

    正式学生的家人都有关系,认识荀家人或者书院的老师,自己花钱在里面上课。

    旁听生的基数是最庞大的,慕名而来或者家在阳翟,想听课就听。

    颍川书院并没有严格的校规校级,放羊式管理,除非一个人离经叛道,那就会被书院拒绝入内。

    徐庶与戏志才、郭嘉一样,家就在阳翟左近,想学东西,就到书院旁听了。

    然而,这家伙是游侠儿出身,说直白一点,就是街上的地痞,拉帮结派,没事儿打打架什么的。

    经过书院的学习,他身上不良习气早就摒弃了,毕竟他是至孝之人,母亲可不想他成为一个浪荡子,一直做游侠儿。

    “子龙,元直现在早就不打架了。”戏志才还以为是这方面的问题,低声劝慰道。

    “兄长,你想到哪儿去了?”赵云失笑:“元直,我始终很欣赏他的,只不过今天我只想与你和奉孝谈些事情。”

    对于徐庶,他还是蛮有好感。刚开始认识的时候,那家伙也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捉弄人。

    有一次,赵云亲自看到徐庶觉得自己的玩笑过火,不停给人道歉。

    如今的元直和司马德操先生亦师亦友,做事稳重,不再有一丝轻浮的气息。

    戏志才没什么想法,他对赵云是百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