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的来看,骚乱的起点,要从孝安帝即位以后算起。他在位时的骚乱,主要生在羌、鲜卑、乌桓、南匈奴,以及交州等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世纪羌战,是其中的重头。

    孝安帝永初五年的一份诏书里说:“寇贼纵横,夷狄猾夏,戎事不息。”

    孝顺帝时的骚乱,在内地呈现出大面积失控的态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江淮地区,这是华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统性质的骚乱多生地带。

    如果说少数民族地区的骚乱,多少会含有一些民族性的动乱因素,以汉人为主的地区骚乱,则显示出更为直接单纯的生存境遇与压力。

    骚乱具有某种质变性质,当始于孝桓帝登基前后。长期的边境鏖战,使大汉帝国陷入了消耗战的泥淖,耗资巨大,疲于应付,就如一个人的身体,疲乏的身体病痛多。

    有些时候赵云想来,其实也真不咋怪灵帝,他上任的时候就是一个儿皇帝。及至后来掌权,权利的蛋糕被瓜分得只剩下可怜的一小块。

    刘宏不得已,和其下人宦官结合,对抗日益强大的世家豪门,从而有了党锢之祸。他敢杀人,却不敢随意立名目。后来现收效甚微,不得不开始卖官鬻爵。

    桓帝时的骚乱,已不再只是集中出现于边境或江淮等传统骚乱多生地区,而是几乎遍布了整个大汉管辖范围,包括属于中央主控区的河南尹、冀州。

    此时的骚乱还涌现出一个特殊现象,每一个人自立名号,或称王或称皇。

    “安顺以后,风威稍薄,寇攘寖横,缘隙而生。剽人盗邑者不阕时月,假署皇王者盖以十数。或托验神道,或矫妄冕服。”

    这是一个充满预示的政治信号。

    到“黄巾起义”爆,就响起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震天口号。

    这种沿袭不断的骚乱,仿佛一股洪流顺势而下,水量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它的肆意奔流。

    到灵帝接手帝位时,帝国面临的骚乱似乎已常态化了。不过,若从史籍记载的情况来看,跟之前相比,情形反倒有种平缓下来的迹象。

    持续逾半个世纪的羌战,终于在灵帝即位前后暂时平息。刺史黄忠的到任,宣告着长期以来的羌人和义从羌的叛乱结束。即便有零星事件,护羌校尉夏育就可以摆平。

    他们几兄弟所把持的西凉,从武威郡始至玉门关止,如同一块铁板。

    鲜卑族最强有力的领袖檀石槐也在光和四年死去,真定公赵孟的北征,让北方胡虏的威胁不再。这些对当局来说当然都是能让人松口气的好消息。

    至于境内的各地骚乱,旋起旋灭,前仆后继,谁也不指望能在一时之间将其斩草除根。

    当一种的感觉弥漫时,崔寔有句话叫“习乱安危,逸不自睹。”,“黄巾起义”爆了。

    这本身就是一场内战,无论是其人数规模,还是对抗激烈程度,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按说张角和赵云之间,还是有一定的交情。

    道门在交州、三苗、朱崖洲、夷洲、吕宋洲的传播,没有带上太平道。

    然而这与赵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其他分支不带他们玩儿。

    不过本家也不是吃素的,目前尽管没有成编制的军队,家里的部曲随时都能聚齐一万多人。何况真定如今达了,哪一家没有几十上百个部曲?

    越是有钱的人,越是对自己的财产看得重,相信肯定有一番龙争虎斗。

    结果要是不出乎意料,训练有素的各家面对乌合之众,再加上自家的补给各方面完善,胜利不说百分百也差不离。

    赵云所料不差,黄巾要来真定的消息,他们还没到常山国,就已经被各家探知。

    总共十多万黄巾军,从瘿陶、杨氏、下曲阳出,浩浩荡荡。可惜都是步兵,一天走走停停,还不到二十里路。

    上次田权带着田家人从洨水逆流而上,脱出了黄巾的包围圈,不管黄龙基于什么角度想隐瞒,当张角问起的时候,还是知道了具体情况。

    如今尽管汉庭开始力,中原地区仍旧形势一片大好。特别是在巨鹿一带,经安平到涿郡,几乎都把常山包围在里面,他自然有底气打这一仗。

    按说,杨氏离着常山最近,可是先到达边境的却是瘿陶这一支军队,毕竟这里挨着巨鹿更近,兵士的战斗力也比杨氏与下曲阳强。

    高邑是离瘿陶最近的常山下辖县,遥想一百六十年前,孝光武帝刘秀就在高邑的千秋亭称帝,是为东汉的龙兴之地,本身就有不少兵力在此。

    蒙山乡候赵仲亲率真定部众驰援千秋亭,所幸天色已晚,五万多黄巾号称二十万,正拥挤在两郡交界之地五成陌。

    其时冬小麦已然收割,田地里到处都是一簇簇的麦秸秆。

    赵仲心生一计,星夜命军士一人一捆,子夜时分,大军突然包围了黄巾。

    所有的麦秸秆全部抛向黄巾营地,随后又命大力士投掷火油罐,火箭齐,整个黄巾顿时处于火海之中。

    是役,五万三千多黄巾全军覆没,一个都没跑掉,烧死杀死近五千,其余全部俘虏。后世称之为五成陌之战,被认为是黄巾由盛转衰的标志。

    紧接着,蒙山乡候马不停蹄,于次日巳时赶往平棘边境,三万黄巾只有几十人逃脱,其余全部都在骑兵的追击下或死或降。

    这还没完,第三天戌时,赵家部曲从真定东南耿乡亭出,亥时许包围黄巾余部两万多人。这里本身就是赵家的主场,所有贼众无一人漏网。

    消息传来,天下哗然,民众莫不称赵家是大汉的擎天柱。

    先有真定公威震鲜卑,朱崖侯全取交州、三苗、朱崖;后有蒙山乡候扭转冀州局势,青州刺史赵风马踏连营,不断肃清胶东半岛上的黄巾。

    据说灵帝知道后,又是好几宿都没睡觉,派左丰亲临冀州。

    一方面自然是监督卢植,威逼其即刻向张角部起进攻。

    另一方面,不无防备真定赵家之意,生怕常山军出界。

    一时之间,冀州世家纷纷组织部曲参战。

    (。)

第十章 平舆城外硬碰硬() 
很多看过演义的人,都以为汝南一片残破,只有刘辟与龚都两个匪。

    实则有赵谦的治理,汝南郡可谓富庶之地。要不然的话,原本历史中袁术为何会回到祖地?当然,他回来的时候,确实打得支离破碎。

    毕竟黄巾在刚开始的时候,连赵家都有些不敢下手,何况四海知名的袁家?

    事到如今,黄巾军是匪,郡兵是官,不管有没有刘宏的命令,赵谦都会和他们周旋到底。曾经赵云劝他换一个地方,老爷子有文人的气节,如何会向匪类屈服?

    汝南黄巾主要有五个领袖人物,毕竟一个郡还是挺大的,与隔壁郡的颍川都是膏腴之地,要不然为何卢植一个人面对匪张角,这边放了皇甫嵩与朱儁俩人?

    刘辟,汝南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将领。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后为曹操所破。

    武帝纪载曹操在讨伐汝南黄巾军时,降何仪,斩刘辟,黄邵。然而,先主刘备传里,刘辟又起死复生,助刘皇叔对抗曹仁。

    可见,刘辟应变之强之快,几年在他的生命跨度中只是一瞬。当然,也有可能是碰上了一个同名同姓的人。

    事实上,刘辟也是在官渡之战前后消失于历史舞台上,那一年,形势特乱,估计也是殁于某一次战役中,但不可否认。

    刘辟也是配合过刘备共同对付曹操,也曾为蜀汉贡献过一份光和热。

    龚都,东汉末农民起义军领,其部活动在汝南一带。建安六年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都等合,众数千人。

    曹操遣蔡阳来攻,为他所破。后操亲自南征,刘备投奔刘表,其部散去。三

    国志中记载为共都。龚都与刘辟一样同出身于黄巾起义军,但是对刘备极为忠诚。龚都,

    像周仓,裴元绍这样虚构的黄巾军人物,还有廖化也给安上不实的黄巾军头衔,汝南之虎龚都则是实至名归的刘皇叔的得力助手。

    先主传记载了袁绍派刘备到汝南,龚都协助刘备,共抗曹将蔡阳,助先主击杀蔡阳。可惜,后来龚都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中,估计是战死在某一次战役中。

    黄邵也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将领。黄巾之乱后,一直占据汝南与颍川一带。

    建安元年,曹操率兵征伐,邵为操部将于禁所杀。

    何仪,在黄巾之乱后,一直占壉汝南与颍川一带,聚众数万。

    据《三国志》记载,何仪与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拥有数万军队,先是响应袁术,后又依附孙坚,最终被曹操击败,率众投降。

    建安元年2月,曹操带兵攻击,杀死刘辟与黄邵,何仪率众投降。

    何曼,黄巾渠帅。建安元年,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及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

    二月,曹公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在《三国演义》里,何曼自称“截天夜叉”,被曹洪用拖刀计所杀。

    毕竟是,现实生活中,他们五个人在这一片地区相当活跃,逼得汝南太守赵谦不得不关上城门。

    看着平舆城下乌泱乌泱的人头,赵满头皮都有些麻。

    以前在交州的时候,南征军一直处于上风,当然,曹操的部队他没有去,偶尔见到的军士,一个个趾高气扬,哪像如今的汝南郡兵?大家都垂头丧气垂头丧气,胆小的站都站不稳。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知晓黄巾要来打汝南,赵满用最快的度赶到平舆。

    “我儿,他们全部在城外埋伏好了?”赵谦有些患得患失。

    城门关着,黄巾没有攻城的器械,还算安稳。真要里应外合不成,那平舆就彻底沦陷了。

    身为一郡太守,他有守土之责,担心在所难免。

    “自然,阿爹,放心吧!”赵满其实心里也没有底,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独自面对。

    “赵大人请到城头说话!”城外声音嘈杂,可见说话人功力之深,差不多二流武者境界。

    “几位,道不同不相为谋!”赵谦脖子一梗:“有本事你们就攻,大不了老夫以身殉国。”

    黄巾有些懵,以往一些小县城,这招百试百灵,没有人不惜命的。设若要想当个清官,自然会体恤百姓,打战肯定有伤亡的。

    “靠,我就说着老匹夫肯定不会给我们送粮草!”龚都乜了一眼黄劭:“,都是你的馊主意。儿郎们,马上准备云梯,城里有的是粮食、女人!”

    四下的黄巾齐声道:“喏!”

    林林总总,差不多十万人上下,声音把城墙都震得有些抖。

    刘辟、龚都、黄邵、何曼、何仪气得目瞪口呆,赵谦为了防范于未然,早就把平舆城方圆十里左右的树木全部都砍掉了,到处都找不到做云梯用的木料。

    众人一合计,就直接把城外老百姓的房屋拆了,屋顶的檩子一般都比计较坚硬,用来绑云梯还是绰绰有余的。

    就这么一折腾,一来二去,差不多快戌时的功夫,都还没准备好。

    不管是黄巾还是郡兵,人是铁饭是钢,都开始做晚饭。

    正在此时,赵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