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槊的使用较简单,因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槊只是步兵小组武器序列中的一种罢了,用途在于较安全的刺倒敌人,掩护短刀手作战。因此对持步槊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艺是否高强,并非考察的关键。马槊的使用较复杂,因为槊不同于欧式长矛,后者单手持用只用于冲锋,前者则双手持用既冲锋又近战。当骑兵冲入敌阵后会展开冲荡,此时攻防的方向和范围都远多于步兵,而且是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加之槊长达4米的惯性,毫无疑问,不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

    唐代以后矛多称枪,宋代是枪的黄金时代,种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许是对骑兵正面突破的依赖降低的缘故,马枪的长度略有缩短,使其更灵活,同时制作更精良。宋代马枪头部一般都有刺和钩的双重用途,枪后有可插入地的铁镦,杆上还有牛皮编成的提绳,看起来实在很体贴。

    进入明代,冷兵器的地位下降了,枪的种类也就简化了,清代骑射起家,对冷兵器情有独钟,于是枪的种类再次丰富,甚至出现了近5米长的钉枪,已达中国长兵器长度禁忌的极限,真不知打算做什麽用。

    矛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红缨枪的广为人知,甚至令其一度成为当代孩子的玩具。可惜玩具的命运与其祖先当初一样,随着欧洲枪炮的隆作,华夏无敌的美梦幻灭了,随着玩具枪的出现,孩子王的地位也不再青睐拥有红缨枪的孩子了。

    第三章弓与弩

    论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来源,箭则是力量的载体,载体的性能对力量的发挥有相当影响。

    设计成熟的箭,通常分为箭头、箭杆和箭羽三部分,箭头是战斗部,箭杆是平衡部,箭羽则是调节部。轻而韧的竹、木始终是箭杆的首选材料。而使飞行和下落遵循正确角度,从而飞得更远,攻击更加有效的箭羽,则以雕翎为上品,雁鹅羽为最差,并在东周时期就能根据箭杆的浮水状态,决定其安装长度了。

    商代的铜箭头已颇阴毒,凸脊、三角形扁翼,当箭头刺入身体后,两翼的倒刺会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难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敌人的血液。时至战国,新兴的三棱翼样式更使箭即便拔出伤口也更难愈合,并且相应的血槽增至六个。秦代箭头则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铅含量,同时与某些秦剑一样,飞越时代的表面氧化铬技术也使某些箭头历久常锋。但铜材较难得,秦代已经尝试用铁制作箭头铤部,而随着西汉炼钢业的发达,全铁制的箭头也问世了。早期铁箭头采用铸造,显然是舍不得铜箭头样式的惨毒,不过随即就发觉其锋利尚不及后者,于是只得改用锻制。锻制的缺点是浇铸而成的复杂造型必须舍弃,改为如铁剑的四棱剑身那般易于打造,但优点更为显著,锻制将使其比前辈坚韧得多。

    铜箭退出舞台,其开始与结束都在东汉。第一种锻制铁箭树立了宋代以前铁箭的基本特征—扁平四棱形,这是利于锻制的样式。

    从魏晋到隋唐,铁箭的分类很简单,发展路线也就是使箭头更硬更长,足以穿透日益精良的铁甲,撕裂敌人的肌肉和骨骼。

    对铁箭种类的细化又是始于宋代,这真是个颇有意思的时代,军政软弱的同时,军事技术却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宋代有值得钦佩的耐性对每种武器精雕细琢,而箭的样式也因之精细化,像铁脊箭、锥箭等,造型都已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变得更为专业。

第三十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 
史璜的老家,在雒阳郊外,本人只不过是一个寒门士子,要不然也不可能发配到边远的交州来当啥苍梧郡守,位置被夺,写到都城的状纸如石沉大海。

    发配到南海,那些长史之类的属官,如何肯来?他们可是在官籍的人,熬上三五年,到雒阳送送礼,一个太守也不会很难。

    人生地不熟的南海?同在交州,番禺那地方的水太深了,一个个讳莫深入。

    听说有兵丁包围太守府,史璜身边带几个家奴,一身便装,施施然走了出来:“老朽就是南海郡守,你们赶紧的把我给换了,反正刚来,璜也不曾贪墨。”

    “你放心,南海郡守还是你!”一个校尉模样的人冷声道:“从今天开始,你不得出府门一步,否则后果自负!日常用度,我们会给你送进来!”

    “士可杀不可辱!”史璜气得五寸多长的胡须都翘了起来:“我要见镇南将军,璜一个太守,凭甚软禁我?老夫见他的资格还是有!”

    “赵云?”那校尉斜睨一眼:“你知道的还蛮多嘛!哼,他来就等着死在番禺城下!”

    啥?史璜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够用,看着那消失的校尉背影,他心里觉得凉飕飕的。

    如果是镇南将军要撤自己的职,那咱就上诉,到交州这么多年,从苍梧到南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得说出个一二三来。

    这些人连赵云都不屑一顾,我的天,是叛军吗?啥时候南海郡出现一股如此强大的军队,看上去连刺史朱符麾下的精兵都比不上,他是文人,却也明白军队和军队也是有区别的。

    “老爷老爷!”看到史璜的身子慢慢歪倒,史家下人忙不迭扶起他,抬着往里面走,狠狠地看了那些陌生的兵丁一眼。

    大军的开拨是缓慢的,目前也就中军过了洭浦关,找了一大片方圆二十多里的山地安营扎寨。后军还在源源不断涌来。

    一夜之间歇马部落灭族,才让一直在观望的周边南蛮醒悟,此次面对的可是大汉的精锐之师,比传说中的伏波将军所率人马不遑多让。

    由于还要继续进军,左路先锋军的前锋部队相当重要,听到夏侯渊与曹洪所说的那两支部队的神勇,曹操的眼睛大得衬托出脸都小了。

    曹家军的精英人马花了两三个时辰才爬上歇马部落,人家半个时辰以内上去又下来,还跑到部落里抓了个舌头,这是何等的握草。

    尼玛,当初人家暗夜突袭两座关隘,自己就应该警醒啊,失算了失算了,此前一直都没有想办法和那两张冷脸打好关系。

    果不其然,赵云听说曹操这丫居然要借兵陷阵营或者先登营,头摇得像拨浪鼓。

    开啥玩笑,这个年代的朱崖洲,可不是一般人能呆的地方,要不然,我大汉天朝能平白无故地连以前的两个郡都撤掉。

    武帝征南越,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崖郡,皆在南方海中洲居,广袤可千里,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

    其民暴恶,自以阻绝,数犯吏禁,吏亦酷之,率数年一反,杀吏,汉辄发兵击定之。

    自初为郡至昭帝始元元年,二十余年间,凡六反叛。至其五年,罢儋耳郡并属珠崖。

    至宣帝神爵三年,珠崖三县复反。反后七年,甘露元年,九县反,辄发兵击定之。

    元帝初元元年,珠崖又反,发兵击之。诸县更叛,连年不定。

    贾谊的曾孙贾捐之弃珠崖议中说:兵出不逾千里,费四十馀万万,大司农钱尽,乃以少府禁钱续之。

    夫一隅为不善,费尚如此,况於劳师远攻,亡士毋功乎!求之往古则不合,施之当今又不便。

    一个小破地方,屡次反叛,前后废掉国库四十亿钱。到了那边,高顺和鞠义的山地军才真正有用武之地,自家的两万军队,可不能白白损耗啊。

    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让曹操万万没想到,他俩无意之中抓的舌头,连姓都没有的大树,竟然在歇马部落中威信特别高。

    六万多人啊,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有那小子的调度,一日之间,全部撤到山下。

    更为让人称道的是,他居然肉身为三流武者境界,要是修习导引术的话呢?曹操都不敢想下去,一个有领导能力武功高强的普通蛮人。

    他大手一挥,从此大树就有了个响亮的名字叫曹树,而且还在歇马部当中选取了三千精兵,好像比神秘的陷阵营、先登营加起来人数还多。

    孤掌难鸣,说的就是如今驻马部落的状态。

    独子被擒,陈松在犹豫,陈柏陈橡心头火热,自己的儿子们有机会当首领了。

    噩耗传来,三个人全部失声,只是不多的人马,具体多少驻马部也不清楚,反正中军大营纹丝不动,十万歇马部灰飞烟灭。

    回想起来,汉军此前没有拿下洭浦关之前,那些马匹是如何过来的?山路险峻,就是他们本地人上下都小心翼翼。

    高手,而且比自己等人还要厉害的高手肯定有,汉军竟然丧心病狂地用人托着马从山那边到山这边,咋不上天呢?

    得,形势比人强,投降。

    看到面前三人跪着都不起来,赵云有些好笑,蛮人就特么记吃不记打。

    “起来,”他淡淡地说道:“这么大岁数老是跪在地上像话吗?”

    “我驻马部愿意彻底归顺大汉,望将军垂怜!”陈松、陈柏、陈橡头象在捣蒜。

    “行!”赵云也烦了:“不过从此以后,你们必须全部迁徙出山,在平原地区居住。”

    他还要说啥,袁绍这丫匆匆赶来,一向注意礼仪的袁家子头发都有些散乱也顾不得了。

    “大帅,末将要招兵!”他深深一揖,脑袋也不抬起来。

    “本初将军,你要招兵就招,不管是你袁家的名头还是南征军右路先锋,都能招收到不错的兵源。”赵云有些奇怪。

    “大帅,孟德从歇马部招了三千精兵!”袁绍脑袋慢慢仰起,脸上一片肃穆。

    “既如此,你和驻马部三位首领商量。”赵云瞬间明白:“本初兄,本帅可不能强迫人啊,这不比内地。”

    此话说起来有些丧气,却是实情。自从当年征氏姐妹反叛以后,大汉在交州每况愈下,小小的区家在日南郡和朝廷命官分庭抗礼,朱崖洲更是彻底脱离了大汉。

    刚刚归附的部落,你要强征兵一不小心就会引起二次反叛。

    诚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咋的,又是一个十万人,全部杀光,有伤天和。

    武者到了宗师的境界,尤为注意不可滥杀,那样就会入魔,境界每提升一点点,说不定成为嗜杀的大魔头,引起大宗师出手,崔成叮嘱又叮嘱。

    汝南袁家的人,啥时候这么低声下气说过话?没招,袁绍脸都笑烂了,和驻马部的三人商议,他真的缺少山地兵。

    “大帅,我们部落征兵也不是不可以,而且丝毫不比歇马部的逊色,他们可是跑了好多精锐进入山林。”陈松沉吟片刻毅然回答。

    “说说你的条件!”赵云的语气淡然,袁绍在一旁紧张得不行。

    “我们的部众必须要有土地耕种!”三人相视一眼,最后陈橡一字一顿。

    “原本都没想着你们出来饿肚子,”赵云轻笑道:“本帅允了。”

    等他们走出去老远,戏志才紧张地问:“子龙,哪里有土地呀?可别骗他们,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怎么会?大兄觉着我是言而无信的人吗?”赵云目光坚毅:“打土豪分田地!”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该杀则杀,三老照杀不误() 
右路先锋营欢腾起来,驻马部落虽然有些疑心,却还是很快送来三千兵员。

    一个个袒胸露乳,那肌肉结实得和长期修习导引术的武将们相比,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