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摇头不语,甚至还有些许怨恨。那么多的宗师强者,为何是我家的倒霉?他这人本身就凡事多想几遍,不愿意吃亏也是常情。

    “达摩的武学已在整理之中,”赵云没有隐瞒:“我尝试了一下,效果不可估量!”

    “是那种能吞噬人功力的么?”曹操眼睛一亮。

    年少时仗着家世,根本就没把修炼放在眼里,而立之年才成武者,说出去都有些丢人。

    “自然不是,”赵云说什么也不会把这一部分拿出去,相当于北冥神功、吸星**之类:“估计那是口口相传的,身毒武学,有令人想象不到的效果。”

    “也好!”曹操觉得聊胜于无:“烦请子龙抄一份,愚兄交给家里。”

    “早就准备好了!”赵云呵呵一笑:“难不成孟德兄过来只是为了白马寺的成果?”

    曹操呼吸有些急促,忍不住问道:“子龙的意思是?”

    “承蒙曹家的帮助,此次南征,我这里还缺先锋官一名,不知孟德兄有意否?”赵云眼皮一抬,漫不经心地说道。

    “谢子龙!不,谢将军!”曹操顿时推金山倒玉柱行礼:“末将必不负所托,逢山开路遇水填桥,为王师攻城掠池!”

    “就等你这句话了!”赵云呵呵一笑,上前扶起他。

    曹操把抄录的身毒炼体武学放在贴身的地方,告辞而去,竟然看到了袁绍,连招呼也不打,点点头离去。

    “三哥,许久不见,你越发精神了。”袁默在赵家不像在袁家,活跃了很多。

    “子襄见过父亲了?”赵云见对方点点头,看到旁边焦躁不安的哥们儿,一语道破:“这位是本初兄长,想不到比传说中的更见风采。”

    他对我没恶感?袁绍只是愣神了一刹那,赶紧上前见礼:“绍见过贤弟,早就知道子龙来到雒阳,今日才初次见面,愚兄之错!”

    “哈哈,来得好不如来得巧。”赵云双手虚抬:“云蒙圣上封为镇南将军之职,还有右路先锋官没人,不知本初兄可有此意?”

    “不知那左路先锋官为何人?”袁绍身为袁家现在年轻一辈的第一人,心高气傲。

    大汉以左为尊,他不想屈居人下。

    “适才你们应该碰过面了。”赵云是有意让二人朝面的,不然赵府即便不算很大,他们也没有见面的机会。

    “本初兄想来误会了,”他解释道:“本将坐镇苍梧,左路攻南海一郡,附带收复龙川县。”

    “右路是南征军的重点,有郁林、交趾、九真、日南四郡!”

    “绍必当为将军当好右路先锋!”袁绍把路字说得很重:“事不宜迟,请将军准许末将返家,做出征准备!”

    袁默苦笑着陪同而去,还是年龄太小,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好在他有一个强大的岳家,真定公是大汉最高的爵位,不仅是一种称号,更是震慑。相信今后他在袁家的地位,即便袁绍当上家主,也不可能有多差。

    去年的北征,让雒阳的大世家见识到了赵家的能耐,统帅赵孟如今高居真定公。

    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的此子定然不凡,来拜访的家族络绎不绝,连一向自诩身体不错的赵满囤都有些累了。

    司空张济的兄弟张喜,都快五十岁的人了也要插一脚。

    光禄大夫种拂竟然亲自上门,为自家子侄讨要差事。

    淳于琼的叔父淳于嘉自然想把侄子从北疆塞进南征军,士孙瑞准备让儿子士孙萌进来历练,董太后想让侄子董重、董承分一杯羹。

    其他的大小官吏不一而足,每一个都有不菲的家世,不然也不好意思上门。

    直到戌时时分,赵云才有时间去见父亲:“阿爹,赵齐已经分家,为我赵家开枝散叶。赵仁八兄弟,还有赵龙三人,你有何打算?”

    赵孟被问得一懵,他还从来没有想过这问题。(。)

第二章 达摩地尼的武学传承() 
在北征的时候,赵孟一直都没放心自家的三个孩子,赵家部曲始终留着一部分人,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援救兄弟仨。

    所幸大家平安无事,大儿子更是因此升官,成为最年轻的两千石官员。老二赵巴可以说是一员福将。

    对于次子,赵孟是有所歉疚的,觉得北征这么大的胜利,自家的封赏也就罢了。所有的参战人员得到实惠,唯独没有赵云的名单。

    此刻听到他突然说出这句话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其实,赵孟是一个标准的现代人,赵仁八兄弟也好,赵龙三个人也罢,他始终把他们当做是部曲,最多也就是门客的性质。

    对于赵云把赵齐推上前台,他这个当老子的是有想法的,赵家的嫡系、支系那么多人,为何要偏偏是选一个部曲,或者说是一个奴仆。

    这是现代人和后世人观点不一样的地方。在赵云的心里,那些族人,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这些从小陪伴自己的人,他们也真正把自己当做赵家人。

    说心里话,就忠诚度来讲,部曲比起族人强了太多。

    “你有何想法,云儿?”赵孟心里一叹,感觉今后家族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了。

    设若部曲的待遇和族人相同,那些族人就会反对自己这族长的。

    可是在赵家的各条产业链中,贡献最多的就是这些部曲。

    原本赵孟觉得,能给他们结婚生子,**出来,就算是不错了,很显然和儿子比起来,迈出的步子还是太慢。

    “阿爹,孩儿始终认为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决定自己的出路。”赵云知道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世家门阀把持着社会上的资源。

    原本自己想得有些差了,认为世家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印刷术、纸张的改进,无疑会让老百姓受到实惠。

    现在才知道,乡村教育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会涌现一批新的世家豪族,来取代一些跟不上形式的,形成新的利益链。

    不要说分润利益给老百姓,在家族的眼中,只有族人才有资格享受,部曲不包括在内。

    赵云不清楚跟随自己的人,会不会形成新世家,也不知道他们成为世家后继续如今日这般善待百姓,毕竟自己的未来都是未知数。

    别看目前的赵家和赵云这么强大,天下之大,机缘巧合之下,才让真定赵家占了先机。

    很简单,这个年代的人一般都喜欢玄学,夸夸其他,高调做人。

    赵家和赵云反其道而行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收到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赵孟可不知道儿子的心事,只是觉得名不经传的赵齐都有好归属,自己麾下的人更应该出头:“你自己拿主意,为父的安危不用操心。”

    “谢过父亲!”赵云并不存在要用这些部曲争取下任家主什么的,这些人的分量在赵家人眼里不够:“孩儿南征的时候带上他们。”

    “好!”赵孟言简意赅:“对了,你师父和我这几天研究了下,有了点成果。”

    “是吗?”赵云的心里都在颤抖。

    达摩能达到那种境界,饶是他两世为人,一样热血沸腾。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是能像达摩一样牛,什么规则都是浮云。

    可以说,那晚不管是那家伙还是地尼,两人想走大家没任何办法。

    首先,两人想报仇,既然佛门的人被杀光,基本上断绝了佛教的传承,就算是真正的佛也会变成怒目金刚。

    其次,是恋栈的通病。到了雒阳,就把白马寺和尼姑庵当做自己的家,他们有勇气离开身毒却没有勇气再次离开日渐熟悉的地盘。

    “上清宫应该对雒阳周围的小寺庙下手了?”赵云随手接过他们研究出来的典籍。

    “那当然,养虎为患嘛。”赵孟惬意地喝着茶:“据说李家后辈得到锻炼。”

    他很诧异,隔了好久房间里没有声音,才发现赵云的心神已经沉浸进去了。

    赵孟苦笑着,飘然出屋,在门口端了一把椅子为儿子护法。尽管有神念探查,他还是不放心,生怕有人来惊扰。

    这不是赵云第一次见到武功典籍,赵家本身就是赵国武之一脉的传承,一个诸侯国收集到的不要太多。

    北征过程中,在鲜卑人的帐篷里,也有五花八门的东西,有些称得上是武术,有些只是有益的补充。

    即便是桑家当做宝贝一样的传家秘典,不过是赵家普通典籍中对力量的应用方法而已。

    地尼对精神修炼的方法,来源于一篇先秦的口诀,词意古奥,佶屈聱牙。

    她是身毒人,对中华古文字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不曾想误打误撞,开启了另外一扇大门。

    按照地尼的方法,一个人的神念既可以分散,又可以集中,每分散出去的一份,可以带有一个人一部分记忆。

    刚开始的时候,非常痛苦,毕竟要一个人的神念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才可以尝试,把神念一分为二,再继续往下分。

    这种方法,根本就不适用于赵孟和童渊,他们的神念无比凝练,真要分开,说不定就成了精神分裂乃至白痴。

    而夺舍的实验,则是一步步让自己的神念适应别的载体。

    譬如说,你周围有一条蛇,那就把神念放到蛇的识海里,今后有了蛇的简单思维和自己的完整记忆。

    当然前提只有一个,你夺舍的对象,必然不能精神力强大。

    毕竟载体的识海,是人家的主战场,和对方契合度百分之百。你要没有很大的优势,结果不仅吞噬不了反而被人家给夺取。

    当然,前提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不然稍有差池,前功尽弃。

    换一句话说,你把要夺舍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分身,等分裂出去的神念能控制载体后,把其余的神念陆续转移过去扩大优势。

    神念的分裂,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地尼也就完成了一分为二,那还是他有了经验的情况,初次夺舍纯粹是赌一把运气才成功。

    当年那少女的身体,他花了好多年才适应,从而还是带有少女的思维,譬如爱美嫌弃男性什么的。

    要不然,她也不会研究如何精神分裂成两份,一股脑儿进入,不成功便成仁,实在太冒险。

    估计日后藏传佛教的转世灵童,实质上就是今日地尼这一支传下去的,关键一个在中原一个在青藏高原,是如何传过去的呢?

    难不成地尼有一天突然又想回身毒,在路上遇到不可抵抗的威胁,自己身死,把精神修炼的方法也遗留在了那里?

    赵云百思不得其解。

    身毒的炼体之法,和汉人武学完全走了不同的路。

    他们在修炼之初,就用体力少得可怜的内力,来强化自身。

    刚开始,是强化体表,慢慢地,强化五腑六脏。可惜不管是地尼还是达摩,仅仅是体表比一般人强。

    地尼的这一具身体,根本就没完全和精神契合,至于炼体都说不上。否则,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解决。

    关于吸收人家的内力,先秦古卷上说的是同一属性,否则吸收过来的内力会引起反噬。

    最要命的是,对方要心甘情愿,像人家攻来无意识地被吸收都无所谓。

    就算是同属性的内力,由于不是自己苦修所得,吸收的量少不说,融入自身也需要一个长期运转的过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