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皇宫标志的马车,在大街上飞驰,离皇宫越来越近,赵云的心不由自主又提了上来。

第六十五章 又见灵帝() 
尽管是皇宫的马车,由于减震不好,坐在上面十分颠簸,比起赵家的差不少,要不然三位娘子从真定到雒阳不得累死才怪。

    赵云很是佩服,眼前姓由的宦官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身上没有修习过导引术的样子,更没有习练外家功夫,看上去身体稍显孱弱。

    自打他上车以来,姿势就没有变过,赵云自己是因为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失礼,坐了一会儿就觉得难受,不得不忍着。

    师傅或许其他地方一定会随时保护徒弟,今天可能在后面一辆马车里,绝对不会跟到皇宫里面,不要说侍卫们的戒备森严,就是里面的高手当不在少数。

    设若他真要进了皇宫,吉凶难料,说不定会给徒弟甚至身后的赵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那就得不偿失,毕竟在皇宫里面估计也没人敢对赵云下手。

    “由公公,目前大臣们都有些啥意见?”赵云为了掩饰坐姿的尴尬,借着问话的机会,屁股悄悄往里面挪了挪。

    平日里,不管是坐椅子还是别的东西,都在前面三分之一左右的样子,大环境就是如此,儒家之人对一个人的坐卧行都有很严苛的要求。

    按说在前世的军训里,当时觉得军训时苦不堪言,整天不是站军姿就是踢正步。

    在这个年代,大概是因为从小习武,族学里的先生们一教,他就严格执行。

    否则,当初小屁孩儿一个,戒尺什么的可不认你是不是族长的儿子,照打不误。

    失去武功以后,才知道导引术的珍贵,现在好多时候都觉得很不方便。

    “他们的意见?”由宦官眼睛一直闭着,他冷哼一声:“他们有啥意见?不过是等着皇上拿主意,然后就开始在其中找缺点而已。”

    他是宦官的一员,本身就和士子集团相对立,皇帝本人对朝臣也十分头疼,他自然没啥好感,从来也不和他们结交。

    偶尔有一两个看得顺眼而且还懂得人情世故送礼的,稍微指点一两句。

    这话赵云不好接也不敢接,讥讽太学是一回事,那是就事论事,给鸿都门学撑腰。

    赢了你就是大爷,和大草原上谁拳头硬都是大爷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后那些太学的不管是高层、教师和学员,看到自己必然毕恭毕敬,不然又是另一轮的冷嘲热哄,前世学的骂人的话不要太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赵云就要和士子集团或者是官员集团对立,他可不会像乐松一般,做一个佞臣,否则历史上就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不过,其中的度就难以把握了。

    一方面不能得罪皇帝,如今的赵家和赵云身板太弱,如何能与刘宏抗衡?

    他要不满意,稍微露一点口风,相信对赵家的财富感兴趣的家族大有人在,飞灰湮灭不是开玩笑的。

    另一方面,更不可能得罪士子集团,现在的燕赵书院刚刚成立,再说赵云也有一个名人情结,至少目前还不敢使用书院的学子。

    要是自己有一方势力,就可以放心大胆去任用他们,有一个实习期和缓冲期。

    目前每一个人都要独当一面,那是今后大时代到来自己争雄天下的利器。

    赵云很是后悔,来雒阳好几天,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皇宫。

    当然,现时代的皇宫,禁军们可是威风得很,与前世那些站岗放哨的军事重地简直还要严格,随时在虎视眈眈盯着过往的路人。

    他不敢撩开车帘,不知道皇宫大门是什么样子的,只是稍稍停顿了下,一个小黄门应该是刷脸,和带队的禁军说了句什么。

    “子龙公子,”由宦官突然睁开了眼睛,拍了一下脑袋:“我应该叫你赵博士,请吧,皇上和各位大臣正在殿内等着你。”

    赵云点点头从马车里面出来,觉得外面的阳光十分刺眼。

    他只好目不斜视,跟着由宦官亦步亦趋往里走,两边都是拿着武器的禁军,看上去身强力壮,还是有些精锐的气象。

    在宫门口,就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他都不敢去看赵温站在啥位置,只是瞟了一眼,发现御阶和大臣们站立的地方有些距离。

    那端坐在龙椅之上的不是刘宏还是谁来?

    前次在河间见面的时候,他并没有戴着皇冠,此刻看不到真实面目。

    这时,人群中有一双仇视的目光。

    “何大人,他和你素未谋面吧?”一旁的荀攸察言观色,马上就感觉到不对劲。

    “原来是文若啊,没啥的,他就是赵家老三?”河南尹何进马上挤出笑容。

    王·荣升为贵人的事情,他已经从妹妹那里得到消息,从一些情报分析,应该与刚刚走进宫门的赵云有些关系。

    只是目前他也就是一个河南尹,很多事情即便想插手都无能为力。

    再说鸿都门学是皇帝亲自掌握的,即便有一天他有了足够的地位,或许还是动不了门学。

    毕竟在城门外的事情,他都原原本本的听说了,相信此刻的赵云,在学校里的声望除了皇帝就是此子,什么乐松、贾护都得靠边站。

    学校里面都是拉帮结派的,不要说动赵云,就是学校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引起学子们群起而攻之,焉知谁和皇帝关系密切。

    “对,他就是属下的姑父。”荀攸的神色有些复杂。

    大臣们还是在议论纷纷,当然,没有任何人不会看一眼走进来的赵子龙。

    只见他看上去尽管穿着一身博士服,身上的英武之气掩盖不住。

    不得不说,赵家的椅子是一种划时代的创举。

    刚开始流行到雒阳的时候,达官贵人的家里都用的是,现在更是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也不知道是谁提议的,说是大臣们上朝的时候,应该坐着椅子,只有自己要阐述意见的时候,才会站起来。

    一排排椅子整整齐齐,赵云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眼,发现宫殿比前世自己在燕园学习时最大的礼堂还要大上几分。

    前面的官员倒是能清楚地听到皇帝说话,后面的压根儿就不制造在说啥。

    “臣见过皇上,”到了灵帝跟前约有两丈左右的地方,不等由宦官吩咐,赵云推金山倒玉柱拜了下去:“祝皇上万岁万万岁!”

    又听到了熟悉的祝词,刘宏不由眉开眼笑:“赵卿家平身。”

    “近日檀石槐身死,朕让大家廷议,我大汉该采取何等举措。子龙,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第六十六章 辞职相对御史台() 
“皇上,”还没等赵云说话,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臣越众而出:“臣有本奏!”

    “卿家有事说吧,”刘宏有些无可奈何:“你们御史台是言官,本身就有说话的权利。”

    那老头精神一震:“臣告鸿都门学博士赵子龙飞扬跋扈,欺下媚上,其罪当诛。”

    你麻痹,赵云听得七窍生烟,好嘛,老子本着不得罪人的态度,就是对太学的人看不惯而已。但刚才皇帝说他是御史台,难道太学由他们在背后支持?

    好像也不对呀,毕竟太学是汉代最高的学府。可以说,一个人的仕途能走多远多宽,与他的求学经历不无关系。

    假如你的老师是名闻天下的大儒,很好,不用啥考核你就可以做官了。

    要是老师名不经传,孝廉这一关是必须的。而且有名师教导的学子就是没有关系,也有人抢着把孝廉的位置早就给准备好了。

    太学的学子,那还用说?也许人家都还没迈进学校门,身上就有了孝廉的身份。

    其实,在西汉开始的时候,对孝廉的选择选拔还是相当慎重的,推行察举制度。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孝廉也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早先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哪像现在,特别是灵帝正式掌权以后,连两千石和三公都可以买卖,孝廉不过是大笔一挥,随意写上去就好,管他孝还是不孝?

    假如他要是就孝廉攻击自己的话,究竟该如何应对?赵云一时之间有些为难。

    有汉以来的察举制,一个小小的鸿都门学博士去开炮,有可能落得尸骨无存。

    如果不对制度进行攻击,又该以何为突破口呢?

    正在他为难的时候,龙椅上的灵帝尽管看不到表情,声音有些阴冷:“哦?朕所知道的赵子龙不是这样的,难道我身边的人在对我撒谎?”

    “皇上,赵子龙自进京以后,足不出户,藐视上官,根本就不把皇上亲自设立的鸿都门学放在眼里,此为跋扈所在。”老头自顾说道。

    “更兼在迎接皇上的时候,大肆攻击太学,实为不把我汉家自高祖以来的最高教书育人机构放在眼里,此其罪二。”

    “再说纵观历朝历代,没有任何一位皇帝有一百岁的寿命,竟然高呼皇上万岁万万岁,纯粹是欺下媚上,置历代皇帝寿命事实于不顾,纯奸佞之徒也!”

    “身为鸿都门学博士,难道去愚弄学生,皇上要活万万岁么?”

    估计刘宏也被这帮子御史台给整得没脾气,他沉声问道:“赵爱卿有何话说?”

    “臣有话说!”赵云先对着御阶拜了一拜,扭头道:“这位大人贵姓?”

    那老臣面有得色,正待开口。

    “算了,我没兴趣知道,不过是别人前面的一条老狗而已。”赵云摆摆手:“别急着争辩,这么大年龄了,我看你站的位置在中间,必然官职不大。”

    “都这把年龄了,千里为官只为名。御史台一向是个两袖清风的衙门,按说你的名声已经累积得相当高了,可还是不能更进一步,何也?”

    那老头被问得一愣一愣的,又要张口说话,赵云转过身来面对所有大臣。

    “相信在座的各位前辈,都认识这位老人,谁的父亲?回家养老去吧。”

    “正事不做邪而有余,今天皇上召集大家,是为了讨论如何处理鲜卑的问题。”

    “人们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到了你这把年纪,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一个眼色,马上就挖空心思陷害大臣,你真是死有余辜。”

    “诸位大人,你们都生活在雒阳,可曾见过边疆百姓被胡虏烧掉房子,抢走粮食,杀掉男子和小孩,留下妇女供他们发泄?”

    “赵家不才,愿意为皇上分忧。北疆一战,敢叫胡马不越雷池一步。”

    “老匹夫,有本事你去杀敌呀?”

    “诸位大人,云亲自上阵,杀敌不计其数,可在功劳簿上不见我的名字,家父亲口告诉我,他是报上来了的。”

    “既然你是御史台,先帮我把这笔账算算吧,究竟是何人如此胆大,连云的功劳都要吞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