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孟德兄今日前来!”赵云已然落座。

    他仔细打量起历史上著名的枭雄来,刚才进来时,他发现曹操的身高比自己还矮了半头,大约是后世的一米六五左右。

    皮肤略显黝黑,一双略显彷徨的眼睛,同时也在打量自己。

    “可是子龙师弟当面?”阮有些激动,加上喝了不少酒,爬了两三层有些气喘?

    “正是!”赵云给了曹操一个道歉的眼神,心道,哥们儿,咱要挖你的墙角咯,建安七子?恩,自己再组建一个啥组合好呢。

    嘴上他毫不迟疑:“元瑜师兄安好,岳父他老人家随着皇上的御驾随后就到。”

    “哈哈,师父还记得他这个不成器的徒儿?”阮眼睛一亮,冲曹操拱拱手:“孟德兄捷足先登啊。?

    “好说好说,元瑜兄请!”曹操屁股还没落座,又站了起来,再对后面的陈琳拱拱手:“孔璋兄,想不到你今天也为子龙说话。”

    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尽管心里对二人有好感,却知道如今的自己如论如何是招揽不过来的,先把好话说了出来。

    荀家爷仨最后上来,只是对曹操先到有些诧异。

    两位叔叔还好,他们本身就是为燕赵书院草创奠定基础,随着书院逐步走向正轨,如今功成身退。

    主要是荀爽要出仕,要带挈几个子侄一起在官场打拼。

    荀攸目前的级别在后世来讲,不过是一个主任科员而已。

    他对始终不曾见面的姑父感到十分好奇,见曹操、阮3铝照庑┤硕己驼栽瓶瓷先ツ呐率浅醮蜗喾甓既缤老友觉得十分惊讶?

    起先一直在枯坐焦急等待消息的那些人灰溜溜的离去,此刻到了另外的地方相聚。

    这是一个**的小院,方圆有一里地左右,在寸土寸金的雒阳,着实有些势力。

    “乐兄,贾兄,想不到啊!”主位上的人一声叹息:“太学学子全是草包!”

    “按说赵子龙如此优秀,我等应该高兴才是。”乐兄苦笑着说:“可我如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是啊,”贾兄也满脸苦恼:“谁知那么多人,雷声大雨点小,反而助长了赵家麒麟儿的威名,早知道我们何必去整这些事情?”

    “你的意思是说不是太学的人不行,而是赵云此人太妖孽?”袁兄愕然。

    世家豪门哪一家不是挖空心思为后辈歌功颂德?譬如他自己,大伯父去世,啥都没做,一样被家族上表朝廷为大伯守孝三年。

    “袁兄,你们袁家本身就是天下少有的家族。”花花轿子人人抬,贾兄不忘恭维对方的家世:“你家学的都是治国安邦。”

    “对诗词歌赋,某还是稍有研究。赵家子的诗词,至少某永远不及。”

    “不要说某,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是有人自觉能超过赵云的,早就跳出来了。”

    袁兄满脸阴狠:“家里已经把两个妹妹许配给赵家,我们是姻亲关系,然则赵家一个乡下的小家族,如何能配得上我四世三公的袁家?”

    “稍安勿躁!”乐兄一声冷哼:“他不是要来鸿都门学教学吗?”

    “一个新人博士,定一些规矩,让他明白,在学校里,他什么都不是。”

    “妙啊!”袁兄一拍大腿:“到时候还可以给皇帝建言,说他不能胜任博士的职位。”

    三人对望一眼,哈哈大笑。

第四十章 私晤荀公达() 
雒阳城外的一个田庄里的,一个中年人在小心翼翼地擦剑,他擦得很用心。( 》’小‘說’)

    此人目光温柔,看着剑就像看着自己的情人一样,在上面期轻轻摩挲。

    “进来吧,二号!”他头也不抬,依然在专心致志地擦剑。

    “禀告主上!”一个浑身黑衣的汉子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我们确定赵子龙刚一进雒阳,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燕赵风味。”

    “恩,”此人鼻孔里哼了一声,他抬起头来,眼睛盯着雒阳方向:“身边可曾有扎眼的人出现?去酒肆有几个人?”

    “他身边有两人,看上去是三流武者的样子。还有一人,身高体壮如铁塔般,不过此人今晚没去,那两人也没跟着。”

    “看来赵家麒麟儿很自信啊,一个小小的二流武者,真当京城没有高手敢于杀他么?都准备好了吧。”

    他起先都是自信自语,最后一句是对仍然跪在地上的人说的。

    “回主上,弟兄们全部就位,只要得手后,马上就把所有的痕迹消于无形。”

    夜色越来越暗,此人也是一袭黑衣,在暗夜中几若不见。

    “死了的麒麟还是麒麟吗?”反正四周一片漆黑,根本就看不出他是啥脸色。

    皇帝没在雒阳城,此刻,名义上最大的首脑是谁?

    很可笑,没有人,按说一般是太子监国,可当今灵帝到现在都还没有立太子。

    要是在京城发生了啥紧急情况,只有雒阳令赵温和留守的太尉杨震一起处理。

    从皇帝离开雒阳的那一天起,京城就实行宵禁。

    近些年来,大汉四处不平靖,经常就是各种反贼横行,这边被镇压下去,那边却又起来。

    各种势力的探子在京中交错,赵温遵照皇帝临行前的安排实施宵禁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每一个时代,总会有那么一群特权人物。

    赵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赵云,但他却给燕赵风云这边留下了一块通行令牌。

    据荀攸所知,这种令牌自打皇帝出京后,拥有的人不超过五个。

    他再次深深看了一眼有些慵懒的姑父一眼,年龄看上去比自己还幼小,如何有这么大的本事,就是荀攸自己都不可能弄到一块。

    今天在大厅里面,荀家的人喝酒最少。特别是荀彧和荀谌两人,着急妹夫的事情,生怕马前失蹄,一不小心刚到雒阳就栽了跟头,哪有心情喝酒?

    不过,此刻哥俩是醉得不能再醉,被人送到客房里去了,和他们作伴的还有曹操、阮3铝杖人?

    其中曹操本来不该醉的,可惜赵云拿出来的酒岂是一般?那是在地里埋了四五年的老酒,出窖之后直接埋进去。

    北方空气尽管没有后世那般干燥,每坛酒挖出来也就剩下小半坛。

    不要说曹操这种功夫不深的人,就是武艺高强如师父童渊,每次在不用功力抵御的情况下,也只能兑些水一小口一小口的喝。

    “姑父,你是故意的?”许攸发现自己的酒也好歹喝得与其他人差不多,酒量和他们相较不可能自己大多少。

    “是也不是,”赵云扬扬眉:“公达,你和我是第一次见面,我能感觉出来淡淡的敌意。”

    “咱是一家人,希望你有啥事情摊开来说,不要藏着掖着,免得外人看笑话。”

    “姑父说笑了!”荀攸眼睛一缩,想不到对方居然给自己反冲的时间和余地都没有。

    “我不说笑,特别是在和自家人时。”赵云缓缓站起身来,看着黑黢黢的窗口:“要是外人,你已经是个死人了。”

    “姑父,你非得要和当今天子作对么?”荀攸不再否认,低声问道。

    赵云倏地转过身来,沉声问道:“公达此言何意?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也敢宣之于口。我父亲是大汉真定侯,本人也在北疆浴血,直至武功全失!”

    陈寿在郭嘉这撮人的结语中给出了答案:

    “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在他看来,荀彧、荀攸、贾诩,是属于“德才兼备”,而程昱郭嘉,在品行方面,至少是在风评方面就不及那三人了。

    面前这货就是个传奇。

    他非常聪明,他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察言观色,竟发现了一个深藏不露的杀人在逃犯!

    年轻的时候,这小子更加有胆识。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之后,他曾经主谋刺董,并计划辅佐皇帝、号令天下,成就齐桓晋文的霸主之业!

    这个家伙的想法是在是尼玛太超前,太劲爆了!!!

    显然在那个时候,荀攸就已经看出天下分崩、王权旁落乃大势所趋,而且还敢身体力行的要当齐桓晋文!

    应该说荀攸才是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思潮的奠基人。

    然而毕竟是年少轻狂,这孩子后来让董卓抓起来了。

    此时荀攸又表现出常人难及的明智与豁达,反正要死了,不如每天开开心心,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也真是他命大,恰好不久董卓被刺杀而死,他自己也就因此免罪。在此之后,《三国志》上有一句话触目惊心:

    “攸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

    大家都明白,这孩子见失去了当齐桓晋文的机会,便要跑到一个绝对保险的地方,随时准备割据自立。

    然而他最终成为别人的谋主,而不是自立门户,也是由于这种激进的性格。

    即便不是因为道路阻隔无法到达蜀郡,荀攸也终将被真正的领袖收服。

    不过,或许正是年轻时的这些变故,将中年的荀攸打磨成一个德才并重、近乎完人的优秀人才。

    在成为曹操的谋主之后,曹操对荀攸的评价,是对所有谋士评价中最完美的。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竟然敢说自己不忠于刘家,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当然,赵云不会因为自己是穿越者的身份敢小觑天下人,现在的历史与自己熟知的早就偏离了方向,更不敢断言未来的走向。

    “或许是侄儿太敏感了,”荀攸叹了一口气:“其实,姑父,我荀家家世比起赵家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何不······”

    这小子编不下去了,他想拉拢别人,突然发现家族拥有的一切在赵家面前不值一提。

    唯一值得称道的,不过是颍川书院,现在连祭酒都跑去燕赵书院,还得意个毛啊。

    赵云一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四十一章 幸福的烦恼() 
“公达,你也看得出来刘家天子不仁。”赵云笑得像个孩子。

    荀攸默不作声,心里剧震。就这么几句话,对方就知道了自己想要成就一番皇图霸业的想法,反正自己是后辈,赖皮一点无所谓。

    “目前的黄巾道,将会愈演愈烈!”赵云再次展开了神棍的那一套:“此后,那位就会警醒,可惜悔之晚矣。”

    “他想把天下的财富聚在自己手中,与民争利的主导思想不变。只等他一走,天下就会四分五裂。”

    “那位酒色过度,宫中的****传闻想必你也曾听说过些风言风语。实话告诉你,能流传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真的。他还能活多久?不超过十年!”

    “乱世出英雄,乱世需要的是强大的武力,荀家有么?赵家有!”

    在这里,赵云也不妨吹一吹牛:“鲜卑人何等强大?我赵家攻之而下。惜乎都是用我家的钱,来为刘家人粉饰太平,家父毅然隐退。”

    如果说以前的荀攸对赵云还有些看法,此刻却已刮目相看,至少在年轻一辈中,没有谁像他这么有远见卓识。

    俗话说:茂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说明赵家的情报系统比之荀家,不晓得要强出多少倍。

    自己只是觉得这个朝廷腐朽了,荀家必须要做好一些准备。

    颍川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