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屋里的两人真不怎么关心,爱死死去,只要不暴露赵家的身份就成。

    两人相视而笑,徐庶就把手里玉佩递过去:“主公,这人原来也是贪生怕死之辈,盛名误人。”

    “你收着吧,我是一个大马虎。”赵云摆摆手,叹了口气:“自古艰难唯一死,生死间有大恐怖。”

    “就是你我,面对死亡,也不可能有多淡然吧。”

    两人不胜嘘唏,赵云心里也警醒自己,千万不能陷入绝境,不然这穿越者的身份可也就太丢人。

    “三公子,他们的领头人全都招了。”赵龙走了进来:“说是京里袁家找了方士和刚才那姓何的处理。”

    “对了,还活着的一个就是方士那边的,本来吵吵嚷嚷,被兄弟们教训了一顿,老实下来,却还是说要见您。”

    方士?赵云顿感新奇,那究竟是啥玩意儿。

    历史书上也是寥寥几笔,只知道方士的成分很复杂。

    既有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也有不学无术的江湖骗子。

    既有从事传统科学技术研究的学者,也有普通的农夫商贾,还有出入宫廷的政客,最多的还是隐士、释道之徒。

    他们有的不亚于三公九卿,被皇帝作为座上宾。有的类似于乞丐,被百姓列于下九流,是具有特别技能的人。

    知识是书本上,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接触过。就是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方士也是个神秘的群体。

    不到片刻,赵龙就把人押到屋里。

    这是一个年轻人,大约二十多岁。

    不同于普通人的瘦弱,他相当肥胖,脸上的肉走路都在颤动。因为肥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

    身上穿的衣服比普通人大两号,进门的时候还侧着身子,就几步路气喘吁吁的。

    头上的方巾估计是在挨打的时候给打掉了,披头散发,嘴角上还有血迹。

    袁家真还是高门大族,野外盖的小木屋里也有桌椅板凳。

    “看你站着也挺累的,坐吧。”赵云压根儿就没站起来。

    “谢谢,你就是他们的头?”胖子说话的时候还在喘气:“你们不能再打我,我叔叔是左元放左神仙。”

    说着,他还轻咳几下。尼玛,原来是哮喘啊。

    左元放?那不是左慈吗?不过然并卵。

    “赵龙,看看有没热水。”赵云可不想左慈的侄子死在自己面前。

    话说,连张角、华佗都是方士的一员,这个群体的人,就算不怕,能不得罪尽量不得罪。

    靠着左家小子大口大口喝着水,咳嗽也消失了。

    他把土碗放在桌上,郑重其事地再一次道谢。

    “左仙翁的人我们自然不会得罪,”赵云慢条斯理地说道:“我们的目的,就是看看穆候墓里有没需要的东西。”

    “这,”左姓年轻人张大嘴巴愣了下:“可袁家人说只要导引术,其他的都留给我们!”

    “是嘛?”赵云轻笑:“现在袁家人没了,而我们和他们要求差不多。”

    不能不说,袁家对待掘墓的事情上有些马虎。

    也有可能是支系的人被本家接过主权感到不满吧。

    除了起先消灭的守卫,再也没有其他人。

    在左姓年轻人的描述中,白天有几个人来帮忙发掘,而晚上那些农民则被他们赶走,也不知道在哪儿歇息。

    左慈亲自带着一批人,昼伏夜出,在墓里四处找寻需求之物。

    好像目前的工作已近尾声。

    赵云也暗自庆幸,要是晚来一步,说不定连汤都没喝的了。没来之前还以为他们在等第二批招募的家丁呢。

    地形随着河流改道不断变迁,曾经高耸的穆候墓,现在地下。

    一个人多高的进口,里面隔几步墙上就有一个松油火把,偶尔发出呲呲嚓嚓的声音。

    仗着艺高人胆大,赵云毕竟在现代社会参加过掘墓工作,把赵龙和徐庶等人都留在外边,独自进去。

    挖出的路缓缓下行,也不晓得袁家让多少家丁付出了生命,路挺宽敞的。

    大约有五十步的样子,坑道有一个九十度的拐弯右行。

    再往前走一百多步,又拐向左行。

    凭着脑子里的记忆,赵云感觉走了一个回字。

    坑道里的空气不怎么流通,让人觉得气闷。

    中间有些石屋都打开了,估计里面的东西也都拿走。

    或许当初袁家一路上都在死人,打开这么久了空气还这样,刚开挖的时候肯定进来一个死一个。

    最后这个是主墓,里面传来了人声,说话断断续续的。

    “这应该就是蔡穆侯,你们退走,为师作法!”

    从里面应声出来的人和赵云恰好对面相撞。

    “你是何人!”领头的是一个中年道士,道冠上还有些泥土,马上抽出随身的宝剑。

    “我是谁不重要!”赵云摆摆手,提高了嗓门儿:“左仙翁,开棺之后,你出来下,免得做冤死鬼。”

    做过发掘工作,每次开棺之后,大家都离开好久,等里面的尸腐气散尽才再开始工作。

    至于让别人退出来,大不了就是当师父的想贪墨一些又怕徒弟发现吧。

    里面没有说话,也就不到半柱香的工夫,一位须发皆白的道士慢腾腾走了出来。

    其人相貌清癯,和他侄子一点都不像。

    “是左仙翁当面吗?”赵云扬扬眉毛。

    “吾乃左慈!”道人的道冠都掉了,故作威严的样子看上去很是滑稽。

    “常山赵子龙见过左仙翁!”赵云落落大方地拱了拱手:“我等把袁家之人全部消灭,想见见里面的导引术。”

    五个拿着宝剑的道士不由自主退后半步。

    尼玛,年纪轻轻,看上去稚气未脱,想不到袁家的家丁全部都杀了,是个狠人啊。

    左慈愣了愣,眼睛凝神看了过来。

    没见过这双眼睛的人无法形容,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这眼睛更吸引人的物事,会情不自禁地看过去。

    传说中的摄魂术?赵云也一丝恍惚,估计和工业社会的催眠术差不多,都是利用环境声音等因素让人睡眠或至幻。

    见着小伙子不像是中招的样子,道士们更加惊讶。

    以往师父是无往而不利的,就是名满天下的袁本初,也乖乖就范。

    “化外之人左元放见过人主!”左慈突然认真地施了一礼。

    赵云心头咯噔一下,尼玛,哥自己都没想好去争不争那座位和怎么争呢。要是这话传出去,别说自己,就是整个赵家都会受牵连。

    “左仙翁说笑了,”他神色不动:“当今天子在洛阳呢,云不过是无名小卒。”

    左慈满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仙翁之类的称呼就不必了,不过是愚昧之人闲来叫的。”

    “那好,我叫您左翁,您叫我子龙。”赵云见他没再纠缠,松了一口气。

    “子龙,恕我直言,刚才简单查看了下,确实有导引术。”左慈不置可否:“但都是先秦古文。”

    “里面的文字词意古奥,诘诎聱牙,一般人都看不懂。”

    “很有可能,”赵云点点头:“云不过是想抄录下来,慢慢研究。秦统一之前,各地的文字不尽相同。”

    “不过,蔡穆侯时期的文字,与周初的文字大致差不多。赵家祖上,还有相关书籍,也是用同一文字书写。”

    他这可不是吹牛,自家导引术上开篇的什么“天地之初,宇清宙浊”之类石鼓文,就是赵家人代代相传。

    不然哪怕自己是考古专业,没有相关资料和工具的情况下,也不能识别出来。

    不能不说,古人对尸体保鲜真有一套。

    八百多年过去,蔡穆侯仍然栩栩如生。

    不像国外,现代社会用福尔马林,古代埃及干脆就是木乃伊。

    可惜呀,这些保鲜方法好像知道的人并不多,有机会了一定要弄过来,后代人研究更方便。

    但有经验的赵云知道,尸身见光变色,身上的穿戴,根本不能触碰,早就腐朽了。

    至于左慈等人在墓里得到什么,他真没兴趣知道。

    得知那小胖子左旋是他唯一的侄子左家仅剩的后代,赵云也不仅叹息,这老头为了侄子的哮喘操碎了心。

    好在后世的科学发达,本科时上铺四川的兄弟他奶奶也是哮喘,经常在网上浏览偏方,记下了几个。

    因为条件的限制,他给了一个。

    鲤鱼一条一斤左右,糯米四两。

    将鲤鱼去鳞,纸裹烤熟,去刺研末,同糯米煮粥。空腹食之。

    太阳冉冉升起,赵云一行消失在树林间。

    熬了一夜的左慈分外有神:“记住,今后我等不能与此子为敌。”

    “赵老弟真好!”喝了热水的左旋也深有同感。

    “走,我们去洛阳!”左慈转过头吩咐。

    “师父,不是给赵云抄了吗?怎么还要给袁本初?”一个徒弟不由诧异。

    “哼!千万别把这里的事情说出去,谁要是说了逐出师门!”左慈又换了副面孔:“天下英雄何其多也!”

    他们的马车早就准备好,不一会儿消失在朝阳里。

第十九章 陈到追随() 
从汝南出发,队伍里多了个人,赵满赵顺卿。

    赵谦希望本家侄子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四处游历,增加见识。

    赵满本人知道父亲的决定,高兴地跳了起来,早就想出去走走。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虽然学识没有父亲渊博,也想了解下各地的风土人情,主要是到真定去。

    家里曾有人从那边回来,描述地繁华花花世界,让少年赵满羡慕不已。

    有这个机会,傻子才不去呢。

    左慈这人很有意思,把他压箱底的修炼精神的导引术传给赵云。

    一般的导引术,就是观想自身,想象中天地之气进入身体里面。当然,也有以外家功夫来达到效果的。

    工业社会中,赵子龙没有机会接触那些神秘的武功,国人即便有都是敝帚自珍,藏着掖着的,只不过学了些流行的太极拳。

    从自家的导引术可以看出来,也许几千年后所谓的功夫,就是由导引术演变的。

    按照导引术的说法,天地有灵气。万物皆有灵,习武之人长期吸取灵气,总量越来越少,总有一天消失殆尽。

    而且,学练导引术,都需要珍贵药材或者猛兽之血来增加血气,也会是资源枯竭。

    到那个时候,人类就只有用武术来开发自身潜能。

    左慈的导引术没这么麻烦,就是无尽的观想。

    譬如你日夜观想猛虎,以至于到了一定的火候,只要你一发动,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只猛虎,其他大抵如此。

    赵彦信老爷子貌似对小儿子的离开,没有任何不舍,只不过衙门的人都看得出来,今天太守大人老是丢三落四。

    所有这一切,赵满当然不知道,他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和徐庶比骑术。

    恩,两个人有得一拼,赵满是本身就有一定骑射基础,徐庶学的要多几天,两下扯平。

    听到两人欢快的笑声,赵云从修炼中醒了过来,他刚才一直在观想太阳。

    要是有一天和人打仗,打着打着,自己使出观想,在别人眼里自己就是一轮太阳,估计会真的亮瞎了眼。

    当然,也只能yy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