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殷家人其实并没有多大野心,他们还以为汉庭对自家并不待见。

    想想也是,箕子东逃入朝鲜,早就一千多年过去了,或许中原人早就遗忘了在最东边还有一支人也是炎黄子孙。

    滕述下面的人见殷家人很是听话,并不给自己找麻烦,看管也越来越松懈,至少。他们的仆人可以到街上来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而不被人监视。

    钟有悔到王险城,没去见滕述,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见到了殷家外出的仆人之一。

    眼看事情有变,如果自己前去太守府,说不定会落入与弁韩使者一样的下场,直接就把人带回来了。

    “你是殷家人?”赵云有些好奇。

    他是第一次接触如此有古风的人,虽然有桌椅板凳,可他还是保留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只见此人犹如古人一样,席地而坐。峨冠博带,看上去并没有多少下人的样子。

    “仆正是!”他的脸上十分沉静,好像对从一个软禁之地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点都不惊慌。

    “敢问额下为谁?”他也在观察。终于确定和自己说话的是主事之人。

    “本官乃护鲜卑校尉帐前先锋赵云。”子龙越发有了兴趣。

    传说中,箕子是一个贤人,想不到他对子孙后代的影响这么深远,就连一个下人都如此彬彬有礼,比一般的士子都还要优雅。

    “我只想知道,为何你听说有悔乃朝廷之人。大大方方就跟着来了?”赵云满脸含笑:“难道你不清楚,如果滕太守知晓有人逃掉,会怎么对待你的族人么?”

    “滕大人日理万机,估计早就忘了还软禁着我殷家人。”他苦笑道:“再说那些兵丁,只要给一点好处,谁在乎有谁不见了啊。”

    恩?徐庶不禁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人来,他好像只有二十岁上下,可举止沉稳,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老成不少。

    “你根本就不是一个下人,”他插言道:“说吧,有啥难处,给赵将军讲,我们能办到的,毫不推辞。”

    赵云赞赏地看了一眼,军师不愧为史上留名的大牛人,自己还只是有所怀疑,可他看一眼马上就下了断言。

    旁边的钟钊犹如雷击,因为一路都匆匆忙忙,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些。

    现在想起来,如何不是?哪有一个下人面对自己的诱拐不显露出半丝惊慌的样子?

    这人左右看了看,一直在犹豫着,赵云呵呵一笑:“此地都是我心腹之人,但说无妨。”

    关羽和姚静、赵齐欢老神在在,本来就是这样的,理所当然。

    可这话听在张舒、何阳与向召的耳朵里,大不一样,他们一直都认为至今还没融入赵家的圈子,要不然,如何每天还与普通的兵卒一样训练?

    公子哥当惯了,也许刚开始两天还觉得新鲜,过了几天就只觉得累。

    最为恐怖的是,每天晚上,大家都要聚集在中军大帐里开开会,总总结。

    他们能总结什么?难道说自己的训练很累吗?那样的话他们自己说不出口,真要被别人知道,羞也羞死了。

    “先生好眼力,”这人展颜一笑,冲徐庶施礼:“吾乃弁韩大世子殷离殷潜声。或许父亲在给余取名字之时就料到,终日离别吧。”

    他说的虽然是汉话,而且为了让大家能听明白说的啥,语速很慢。明眼人一听,这话和眼下流行的官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只不过能听懂。

    说完,脸上露出萧索意味。

    殷离?赵云正在喝茶,差点一口喷出来。大哥,别玩儿我,有没张无忌呀。

    当下,他清了清嗓子,掩饰自己的尴尬:“殷先生,说说你的诉求。实不相瞒,护鲜卑校尉讳孟,乃云亲生父亲。”

    “自始至终,我殷家人的愿望就只有一个。”殷离还是苦笑着:“我等远离故土久矣,****期盼回归故园,这也是我祖箕子的遗愿。”

    大帐里顿时静下来,连徐庶都在皱眉思考。

    殷家人回到中原,不是什么难事,偌大的汉朝疆域,自然能容纳下他们这个家族。

    问题的关键不是殷家,而是横亘在中间的乐浪郡守滕述。

    太守乃一方大员,哪怕就是赵孟与蹇硕,和当地发生了不愉快乃至冲突,都只能上报朝廷,让灵帝来裁决。

    赵云不过是一个先锋,而且还是他父亲任命的,连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他怎么来处理这一棘手问题?

第八十九章 蹇硕东征() 
纷纷扬扬的大雪,对渔阳郡、辽东郡、辽西郡的士兵来讲,并没有多大困扰。

    不就是下雪么,哪年冬天不来几场雪呀。最厚的时候,连人踩进去都被埋了,这才到哪里哪,还信誓旦旦说今年冬天的雪也会到这程度。

    可他们的话没有应验,兴许是湿润的空气不够,大雪只下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停了。

    军营里面,兵卒们在自己将官的带领下,清扫积雪,而赵云的使者也到了护鲜卑校尉帐前,赵齐欢亲自前来。

    “我东年兄弟还好吧,好孩子,一路辛苦。”赵孟脸上有些恍惚,此子一如当年跟随自己四处闯荡的赵东年,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回禀家主,家父一切都好。”赵齐欢站了起来,在一旁落座。“侄儿久在辽东,大雪并不如往年大,也没受多大苦楚。”

    他比赵云大了好几岁,孩子都有两三岁了。他的感触才是最深的,当初不过是族学里一个淘气的孩子,真定赵家也不如何兴旺。

    突然之间,包括自己家都有钱了,父亲赵东年被派往极东之地,负责当地市场的开拓。

    中原少盐,可玄菟郡以南就是辽东郡,面临渤海湾,并不缺盐。

    赵孟并没有把玄菟作为第一个要开辟的市场,他想让赵东年去辽东或者乐浪郡,再来逐个建立自家的商业王朝。

    燕赵风味别看在中原之地相当吃香,在这里刚开始并没有多少人认同。

    好在赵家有别家没有的烈酒,后来又出了纯度极高的青盐,市场一下子全部铺开。

    难能可贵的是,赵东年并不贪功,他连建议的人选都没有,包括自己的亲弟弟赵齐年。

    后来还是赵孟大手一挥,让赵齐年到了辽东郡,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很快就把幽州东边的局面给彻底打开。

    赵家行商当年走南闯北。那一批老弟兄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辈却不思进取。

    赵孟好几次都想把老兄弟赵东年调回去,竟然找不到人来接手,大家都认为这边是苦寒之地。说到辽东四郡,一个个鸦雀无声。

    眼看着这孩子有其父之风,赵孟心里十分欣喜。

    “你父亲这一去,转眼都要到十年了。”他原本准备问是不是想回真定,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齐欢。云儿派你前来,有何要事?”赵孟换了话题:“不然如此天气,怎能让你亲自来。和伯父说说,此乃云儿大兄。”

    他是族长,哪怕比赵东年小,子侄辈仍然称呼他为伯父。如同历史上的关羽,他比刘备大几岁,可在排序的时候,屈居老二。

    戏志才没有说话,冷峻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听赵齐欢说完。赵孟沉默了,他只有权力对胡人用兵,如何敢拿下一个大郡太守?

    “叔父,此为元直之意。”戏志才指了指旁边的营帐:“我们是没有权利,叔父可曾想过,蹇黄门不仅仅是监军,还有皇帝圣旨和御赐之物。”

    赵孟脑袋一拍,可不是?蹇硕也应该派上用场才对。

    其实军队里有个监军,也许一般场合并没有啥两样,到了节骨眼上。出来掣肘就要命了。

    赵齐欢眼睛一亮,就算是赵云的大兄,他并没有认为有多厉害。

    可这么一分析,马上就断定是徐庶的主意。这就不简单了。而且他说的话,简直就和徐庶一模一样,要是他不知道自己马不停蹄,都怀疑这人是不是跟随自己前来的。

    蹇硕现在啥场面,都会带着自己的堂弟蹇栋,无疑是向别人表明。大家吃肉的时候,不妨给我堂弟一口汤喝,说白了就是来镀金的。

    他听到赵孟的商量口气,沉默不语,心里在考虑得失。

    别人都在羡慕这个护鲜卑校尉跟前的监军如何威风,他却养成了一贯的谨慎。

    “大兄,一个太守而已。”蹇栋撇撇嘴:“你身上不是有皇帝的御赐宝剑吗?来个先斩后奏就是,怕啥?”

    原来是皇帝的宝剑啊!赵孟一直都不晓得啥东西,他和戏志才对望一眼,舒了口气。

    怕的就不知道他身上带着皇帝给的啥玩意儿,到时候要是有圣旨,直接阵前斩杀赵孟自己带兵也不是不可能。

    “蹇将军说得对,”戏志才趁热打铁,他见蹇硕有所意动,在一旁怂恿道:“古人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可蹇将军贤兄弟并不是抗命,反而为陛下分忧。”

    “校尉大人,你看是不是先差人禀告圣上?”蹇硕有所迟疑。

    “将军此言差矣,”戏志才言出如刀,不给他思考的机会:“兵贵神速。我们能安安稳稳地在这边操练,不过是因为此处与任何郡守都不沾边。”

    “戏某敢肯定,我们的使者出营,能否走出幽州地界都是两说。”

    “不能吧?”蹇硕一惊:“谁人竟敢拦截派往雒阳的使者?”

    “滕述敢!”赵齐欢忍不住说道:“他不知道扣留殷家人是欺君之罪吗?他知道,可他还是这么做了。反正这里天高皇帝远。”

    蹇硕还待说这里根本就不是乐浪郡,也不是滕述的地盘。

    话头却被戏志才接了过去:“不仅仅是滕述,这里的哪一个郡守,都没有把雒阳放在眼里。除了渔阳郡,你看看哪个郡给我们的兵卒是精兵?”

    蹇硕不说话了,他心知肚明,就算只是在禁军里呆了一段时间,军队的士气,一看就能分辨出哪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强。

    大家在这里训练,就是由于各郡派来的兵源实力参差不齐。

    要不然,渔阳郡的士兵在公孙瓒的带领下,也不可能成为护鲜卑校尉账下首屈一指的精兵。

    其他郡派来的兵卒,看上去还是精壮,不过稍微懂军事的人都能看得出来,那些不过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新招士兵,匆忙上阵不啻于送死。

    赵家这些年在辽东已经根深蒂固,称之为本地的地头蛇也不为过。

    赵齐欢当仁不让,成了队伍的向导,他在辽东四郡之内,十分熟稔。

    一行十多人的队伍,到了辽东郡守府上,蹇硕拿出圣旨和御赐宝剑,直接到校场上挑选一千精壮的骑兵。

    而后,又隐于茫茫雪原之中,连旗帜都没有打,悄然向乐浪郡进发。

第九十章 风起王险城() 
高句丽的起源,不过是箕子朝鲜分封的一个小诸侯,因为其姓高,侯国名为高句丽。

    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比较紧密的部族联盟,国内尽管曾经发生过叛乱,高家子孙被人杀掉,可继任的傀儡还是姓高。

    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因其不断壮大,才引起箕子朝鲜的关注而分封。。

    濊貊人这一词语最初并非指一个确定的民族实体,而仅仅是中原古代史家对出现在东北这一特定地区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