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在孩子没有出生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会发生啥情况。

    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行商回来,被一大群稳婆之类赶出了房间,听到妻子赵张氏在厢房里不断惨呼,声音催人泪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或许是一个世纪?他终于听见了婴儿的哭声,里面吵吵嚷嚷:“呀,是个公子,恭喜恭喜!”

    我赵孟有后了,感谢列祖列宗,我又能为赵家光大门楣。

    有一年多的时间,他没有出门,连商队都交给二弟赵仲在打理,专心致志陪着刚刚生下来的大儿子,从头上只有几根稀疏的黄绒毛到满头黑发。

    在贺兰山下逃亡的时候,他心里面其实没有半丝遗憾,我赵家有后,纵然身死也没啥大不了的。

    天可怜见,二儿子给我老赵家带来了福气,不仅自己等人从此不再出去奔波,治好了陈年积伤,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心里的天平,不知不觉从大儿子身上转移到了赵云那里。

    小孩子的心思是最敏感的,赵风渐渐疏远了自己,有啥话,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对自己说。

    直到有一天,他得知竟然娶了汝南袁家的嫡女,你这是要反天么?连你弟弟的两门亲事,为父都是首肯了的。

    他的眼睛又情不自禁转向西南方向,那里是青州,是大儿子赵风所在。

    儿啊,你们每一个都是老子的种,既然有袁家在背后帮你,阿爹不得不给云儿一些帮衬,希望你不要怪我。

    不管是荀家还是蔡家,他们和四世三公的袁家相比,确实不是对手。

    倏忽之间。又把头扭向东边,也不知道二儿子此行如何。

    对赵云,他始终感觉捉摸不透,把孩子带到边陲。才发现不知不觉,连自己这个当老子的,身边都没有他那样武力雄厚。

    起风了,他裹了裹衣襟,轻声吩咐:“我们回去吧。”

    在幽州的东部。乃至整个幽州,只有一个家族让人闻之色变,那就是辽东公孙家。

    此代的家主公孙域本人是玄菟太守,辽东太守不过是他的傀儡。

    不说公孙域在玄菟郡,面临高句丽与鲜卑人的双重压力依然不断壮大,就说他为家族后辈不遗余力,就让人钦佩不已。

    一个素不相识的公孙度,硬被公孙域送到雒阳,接触到不少达官贵人,官运亨通。成为冀州刺史。

    可前两年对高句丽一战,暴露了公孙家的实力,打得高句丽人溃不成军,连前来助威的鲜卑人也落荒而逃。

    尽管这边天高皇帝远,刘宏望尘莫及,情报工作却还是能触及的。

    边疆之地竟然有如此厉害的家族,怎么能让灵帝安心?随便找了个借口,公孙度的冀州刺史就被拿下,却不敢加罪。

    谁知道要是把此人抓起来,会不会引起公孙家的激烈措施。那边汉庭的官员都扎不住脚。

    公孙域曾经有一个早夭的大儿子,名字也叫公孙度,他越看此子越喜欢,不仅亲事之类一力操办。就是到雒阳去也花费不菲。

    “升济,冀州刺史,不做就不做。”公孙域坐在凉亭里,茶杯里的水早已冰冷。

    长期在这种地方生活,这些人早就养成了不怕冷的习惯,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磨练。

    “叔父。孩儿早就忘却了。”公孙度呵呵一笑:“这几年出去,也不是空手而归,孩儿为叔父寻觅了不少人才。”

    他知道公孙域的心思,明白对方把自己当儿子看待,尽管没有过继,却时刻以儿子的身份来对待这个长辈。

    “是吗?”公孙域眼睛一亮:“度儿何不让他们前来,好好结识一番?”

    “有何不可?”公孙度灿然一笑,冲边上的下人招招手吩咐了几句。

    “我辽东地大物博,中原之人看不上眼。”他仰起脸:“孩儿就不相信了,难道我辽东没有人才乎?”

    “几年的时光,这些人跟着孩儿,从籍籍无名,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我辽东虽偏远,却也不是中原人所能小看的。有朝一日,定要让他们知晓,在极东之地,有一个地方叫辽东,有一个家族叫公孙。”

    尽管说话有些激烈,公孙域不以为忤,反而十分赞许,我公孙家的人,就应该有这份才情,让你们小觑,不给点颜色看看真当我们好欺负。

    “此人名为柳毅,”人很快就被带上来,公孙度介绍道:“有万夫不当之勇。”

    “此子名为阳仪,有经天纬地之才,孩儿自认留侯再生当如是!”

    公孙域大喜过望,亲自上前搀扶起来:“你等不可多礼,度儿与某为一家人。今后在太守府,就当自家一样。”

    柳毅与阳仪原本有些忐忑,此刻也被感染,再次双双拜倒。

    “惜乎我友徐荣,领兵西去,为汉庭平叛。”公孙度叹道:“不然叔父又得一大才。”

    “世上之事,哪有穷尽之美?”公孙域摇摇头:“月满则亏,度儿当谨记。”

    “孩儿铭刻在心!”公孙度一凛,纳头拜谢。

    别看他话说得挺满,中原的繁华和人才济济,不是辽东所能比拟的。

    “汉庭欺我,”公孙域也在观察两人的忠诚度:“我们的形式不容乐观,经常会与高句丽和鲜卑人交战,仍抽调兵卒,为他们平叛。”

    “太守大人何苦如此?”柳毅是个纯粹的武人,情绪上来了:“干脆甩开汉庭自立!”

    阳仪曾跟随公孙度游历,他可不会认为现在是好时机。当下不发一言,端起身前的凉茶浅啜一口。

    公孙域没有斥责,温言抚慰:“柳将军有心了,老夫垂垂老矣,日后当尽力辅佐度儿。先去郡兵掌管一曲。”

    “谢过大人,谢过公子!”柳毅大礼致谢。

    武艺再高,没有一个施展的平台也是白搭,他做梦都想领兵,不曾想机会这么快就到来。

    阳仪仍然不发一语,虽为文士,却也在寒风凛冽中神情自若。

    公孙域打量着两人,不住抚须微笑,深感都是可用之才,不知道那个没有见过面的徐荣何等风采,度儿毫不避讳,二人也未露出不满之意。

    正在此时,管家匆匆递上名刺,他神色一变。

    “叔父,何事烦扰?”公孙度心里一紧,赶紧问道。

    “护鲜卑校尉账下先锋赵云来拜。”公孙域满脸乌云。

    “赵云赵子龙?”公孙度满脸不信。

    见公孙域的神情不似作假,更为震惊。

第六十一章 玄菟精兵() 
“取披挂来!”公孙域略微沉吟,对下人吩咐道。

    “叔父,你要在校场上见过这个赵家麒麟儿?”公孙度瞬间就明白了。

    可惜,他卸任刺史的时间稍微有点早,然后就拜访了一下昔日同僚,回到玄菟郡。不然,他一定听说过赵云文武双全的事迹。

    在真正的贵圈里面,这并不是啥秘密,当然普通人是不晓得的,只知道赵云才名无双。

    “当然,”公孙域悠然道:“汉庭真当我们辽东之地是养兵的地方,征伐西羌,要从我们这里调兵。现在打鲜卑,又要我们的子弟兵上去拼命。”

    在公孙度的心里,他觉得胡人都不是好东西,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痛揍一番。

    至于程度,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家参战,才能在其中起到协调的作用。

    只有三韩一带和高句丽、鲜卑人势力强大,朝廷才不敢随便动公孙家。

    否则,就是家族的末日到了,任何一个朝廷都不会容许游离于政权之外的势力。

    “叔父,护鲜卑校尉打胡人这么大的事情,作为邻近的玄菟郡,不出兵说不过去吧。”公孙度委婉劝慰:“赵云此子,在中原之地有偌大名声。”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全力出兵?”公孙域很快就穿起了甲胄,看上去威风凛凛。

    边疆之地,时刻都面临着战争。公孙家在辽东这边有这么大的名声和威望,与他们能征善战分不开的,随时都在与胡人拼斗。

    “自然!”公孙度毫不犹豫,把自己的想法简短地说了出来。

    “那就现在这里见见再说。”公孙域低头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金家与查家,近来蠢蠢欲动,看看能不能让赵云带走。”

    “太守大人,何不我们亲自上去厮杀?”柳毅刚刚融入公孙家,正是想立功的时候。

    “柳将军,稍安勿躁。”阳仪在一旁劝解:“跟着大人。有的是你出头的机会。”

    赵云是第一次见到辽东之主的家族,对旁边的公孙度更是不断打量。

    和公孙域比起来,他稍微要高一点。从隐隐露出的气势,这里的功夫最高的当数他。

    难怪旁边的柳毅与阳仪两人对公孙度都心悦诚服。能文能武,不要说在辽东,就是中原之地,这样的人才也不多见。

    公孙域一行在见过面之后,也在不停观察这个名气甚大的赵家麒麟儿。他们可是辽东的无冕之王,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鳖,自然晓得多一点。

    这样的人才,怎么会出生在冀州?是真正的辽东男儿才对,看上去就有一股英武之气。

    “令尊可好?”公孙域见他们十分小心,连端上来的茶水一口都没动。

    此子远来,定然十分饥渴,当说这份谨慎,就是一般人没有的,心中先自赞叹了一番。

    “家父与太守大人是旧识么?”赵云愕然。从来没听赵孟提起过这回事儿。

    “当然,”公孙域呵呵笑道:“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想当年,令尊带着商队,闯荡到辽东一带,恰好与金家和查家起了争执,老夫正好路过。”

    “弹指一挥间,赵侯爷成了护鲜卑校尉,也不来见见老朋友。”

    “侯爷管理着整个征北前线,未能前来。”徐庶谨慎地回答:“太守大人。我之一部,先行进入了根赤部地界,此时情况万分危急。”

    从渔阳郡过来,本身路程就不短。赵家儿郎哪怕再是坚韧,也有些人困马乏。

    因此,赵云让他们在靠近根赤部的地方稍事休息,自己等人前来搬兵。

    “按说,老夫与赵侯有旧,此次打胡人。本身就是分内之事。”公孙域正待说话,却发现一股杀气从旁边袭来。

    “此为何人?”他有些惊慌,那气势自己一看就是抵挡不住的。

    “此乃下官姐夫关羽关云长,”赵云微微皱眉,示意他放松:“刺史大人在冀州之时,云就读于颍川书院,不想此时遇见,实乃幸事。”

    轻飘飘一句就把话题转移,他也想交好这未来的辽东之王。

    公孙域不管是文武方面都挺不错,不然也不可能威震辽东,胡人不敢越雷池一步。惜乎垂垂老矣,今后当是公孙度的天下。

    大家闲聊了一会儿,赵云都有些坐不住了。

    救兵如救火,也不晓得十六现在那边怎么样,会不会有危险,他十分着急。

    “太守大人,不知何时方能拨调人马?”越发沉稳的徐庶也舍弃了客套。

    “子龙贤侄,”公孙域的称呼都变了:“按说令尊与老夫是旧交,这个忙不能不帮。然则公孙家在辽东也是举步维艰。”

    “就是,子龙贤弟有所不知。”公孙度帮腔:“辽东本身就是四战之地,兵卒桀骜不驯。金家与查家在军中势力甚大,叔父怕他们不允。”

    “这有何难?”关羽长身而起:“一郡之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