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三制!”赵云终于想起了这个名字。
ps: 推荐小友作品:《入仙说》,作者:长情了余生
第十三章 练兵()
日寇侵华期间,另一党派用现代化武器和鬼子交战,而我党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热武器和子弹,纯粹是以人命来换取胜利。
当然,用血肉之躯和鬼子的枪弹、炮弹去拼,那无疑是找死。
传说中,倭寇们的武士道精神是一种很畸形的东西,当有人和他们拼刺刀的时候,马上也架起刺刀来拼杀。
于是,我党就拟定了但凡和鬼子交战时,尽量拼刺刀。可倭寇自明治维新以后,军队一直在大踏步发展,单兵技术更是在全球都在前列。
然而,我们老祖宗有句话:双拳难敌四手,单挑干不过我就两个人上。
后来,为了保险起见,干脆来了个三三制。
一个排以班为单位分成了三个梯队,一个班又分成了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以便相互接应。
三人战斗小组呈箭镞式进攻队形每名士兵任务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
一个步兵班分三个小组,班长,副班长,还有一个小组长,各带一小组人行动。
行动时三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型。
三个战斗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行动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如果是攻击敌人阵地,一般第一线是正三角,一人攻击,两人掩护,后面的小组一般是倒三角。
赵云前世也只是在树上看到过相关的介绍,他把原理给黄忠一说。
上过战场的人,瞬间脑袋里有了思路,尼玛,对敌人作战的时候,简直是大杀器呀。
在这个讲究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我三个人上去,你根本就不晓得要攻击哪一个。
赵二和赵虎,本身就是战力彪悍之人,原本的思路一抛弃。上手也很快,马上各自来了两个人跟在赵云身后。
“子龙,要不我们来试试效果如何?”黄忠心痒难当,当即请求道。
“好哇。”赵云烦闷一去,脸上容光焕发:“大兄注意,我们来了。”
刚才简单地交流了下,他和赵二、赵虎组成一个临时的作战单位,立刻扑了出去。
黄忠很是紧张。他的武艺与赵云相比,确实要厉害一些,毕竟年龄在那里呢,可也说不清究竟要高多少。
见三个人上来,他瞬也不瞬地盯紧赵云,不曾想旁边的赵二才是主攻,斜刺里一枪挺了过去,黄忠慌忙招架。
可没等招式变老,赵二已经打马跑了开去,赵虎跃马过来。又是一枪。
黄忠看到招大力沉,凝神对敌。哪知赵云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他身后,三人成品字形团团围住,弄得他根本就不晓得究竟谁是主攻了。
“为兄服了,为兄输了!”这或许是他第一次输了还这么畅快。
“赵二、赵虎,”赵云顿住飞云:“马上吩咐下去,我要所有兄弟不管遇到谁,都能自动组成三人队伍。”
“是!”两人刚才已经领会到三三制的好处,兴高采烈应着:“三公子放心,我们这一曲五百人。不到天黑就能熟练新战阵。”
有时候,学习文化能让一个人的领悟力上升。每一个赵家的部曲,都必须要进行最基本的扫盲,否则连进入训练的权利都没有。
不到一时三刻。赵云这里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训练场面,当然,真枪早已换成木棍。
饶是如此,还是有十多个兄弟在训练中受伤,造成非战斗减员。
不过,不管是胜利的还是失败的甚至那些受伤的。一个个脸上满面红光。
从来没想过,在战场上能以多打少,不管敌人来多少,三个人瞬间就确定好自己的作用,迅速各司其职。
说实话,张飞的性格并不鲁莽,只能说非常直爽。
第一次带兵的喜悦,让他玩儿得不亦乐乎,什么雁行阵,一字长蛇阵,锥形阵,带着一群部曲不知疲倦地操练着。
关羽经历的事情较多,本身年龄也稍微大一些,尽管也是第一次带兵,却做到了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其他两个部曲的动向。
在黄忠走向赵云那边的时候,他就观察到了,却也不以为然。
看到两人在那里说着什么,接着就动起手来,料想不会有兄弟反目的事情发生,他也不以为意,反正武者比试每天都在发生。
接着发生的情节让他大吃一惊,黄忠竟然想一挑三,而且不几招的功夫就败下阵来。
天,难道赵云的武艺在这几天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黄忠都已不是对手了?
随后见黄忠一直在那支队伍边上,一动不动仔细观察着部曲的训练,心里还是有些想法。
你也不过是临时将领,不过仗着年龄比我们大一些,才能稳压我们一头。等我打了你的年龄,指不定谁压过谁呢。
我们这边你连来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吗?
念及此,他再也不分心看别处,让部曲们轮番上来和自己单挑或者群殴,使劲磨练自己的临战经验,收获还是蛮大,至少有对付群攻的经验了。
突然,黄忠居然命令传令兵敲锣三声,这可是聚集的号令。
好战分子张飞也顾不得玩儿,带着队伍就往点将台赶。
“诸位兄弟,子龙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战阵。”等到所有人都聚在下面,黄忠脸上的喜色掩饰不住:“暂且称之为三三制。”
“现在大家散开,云长、翼德,你们谁愿意来试试战阵的威力?”
“大兄,让飞先来!”张飞按捺不住,此刻也顾不得关羽了。
“赵二出列,”赵云命令道:“带上两位兄弟和翼德演示一番。”
一眨眼,三骑飞奔出去,貌似一个缩小版的锥形阵直冲张飞。
三人快到的时候,赵二突然间勒马,左边一骑挺枪就刺。
张飞愕然,慌忙举起武器招架,他可没盯到这人身上,正在怀疑究竟是啥阵势呢。
还没等他刺到对方跟前,右边的枪又刺了过去,赵二已转到他身后。
三人走马灯似的,一人只出了三枪,杀得张飞手忙脚乱。
“关兄助我。”他也顾不得这是在演示,赶紧求助。
那边关云长刚启动,这边赵虎带着另外三人迎了上去。
不到五招,两个人准备碰头背靠背作战的计划都破了产。
旁边观战的黄忠和赵云异彩连连,这可是年轻一辈中的好手,连他们都抵不过。
两人对望一眼,相视而笑。
第十四章 悲伤赵孟()
灵帝本来想让大臣们支持下自己,到下面的州郡捐些钱粮,好好和鲜卑人再做过一场。
哪怕位于深宫之中,刘宏从小也不是在皇宫大院里长大,民间的疾苦还是知道一些。
今年的税收,一涨再涨,早就收完了。如果再向下摊牌,无疑要拿钱出来的就是天下世家,老百姓手里有无余粮还未可知。
谁知张温跳出来,开始攻击大舅哥何进,随后自己亲自出来站台,被袁隗暗讽好了伤疤忘了疼,夏育三人的惨痛经历被翻了出来。
热热闹闹的早朝,虎头蛇尾收场,世家自然是满心欢喜。
他们不用出钱,去填攻打异族的无底洞。
毕竟皇帝要是下了命令,各个州郡必须要出钱出粮,最后还是得落到自己家人头上,先把钱交上来再说,不然家人官位难保。
自然,也有人不开心,曹操就是其中之一,到父亲那里请安脸上都闷闷不乐。
“孟德,何事忧愁至斯?”曹嵩面带不悦。
“回父亲,这些大族究竟想干啥?”曹操阴沉着脸:“胡虏连连患边,他们每次给边军的钱财,也仅仅能吃饱饭而已。”
“设若多派精兵良将,岂有丁巳之败?宦官误国,王甫因收小贿而进谗言,让皇上贸然派兵,臧旻等即刻出击。”
“世家大族之人,袖手旁观,让三支孤军深入不毛,焉有不败之理?”
曹嵩看着大儿子的脸,久久不曾说话。自己终究是老了,京城马上就会成为是非之地。
曹家夹在中间,自己曾为太尉,尽管急流勇退,宦官集团和士子集团,都在逼着自家表态,罢了罢了,不如归去。
“孟德。明日为父携汝弟德回沛国谯县。”曹嵩缓缓说道:“汝之祖父,出身曹家,祖坟年久失修,为人子者须当尽孝。修葺坟茔。”
“此后在京,所有事情你须好好处理,最好还是两不相帮,静待双方争斗结束。”
为何是这样?曹操心里一愣,自己可从没想过让父亲返家啊。
当然。好处是有,今后雒阳曹府,就是自己说了算。
可坏处同样不少,再怎么着,父亲都是卸任太尉,别人还看三分薄面。等他这么一去,人走茶凉,再过几年,谁还记得当年的曹太尉?
不管历史上怎么评价他,在孝之一字上。曹操遵守得十分严格,父亲不管做啥决定,自己都只有尊崇的份儿。
第二天一大早,雒阳城门方开,曹嵩带着家人,悄悄出东门而去。
看着父亲和弟弟的马车渐行渐远,曹操脸上怅然若失。
在张飞和关羽看来,赵二、赵虎两人比自己的武艺都要低上不少,再带着两个名不经传的部曲围攻,大不了费些手脚就能取胜。
结果却让他们面面相觑。加上两人又好面子,死不认输。
刚开始不熟悉战阵手忙脚乱,后来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心悦诚服这个从没听说过的三三制。特别是张飞,吵嚷着让自己带的部曲也要习练。
“好办,”赵云大手一挥:“赵二、赵虎,你们各挑一队去传授,务必在两日之内,让所有兄弟都熟练。上了战场必须使用。”
两人本来也时常带队,并不陌生,各自领命而去。
其实,三三制在有些文化基础的赵家部曲手中,上手确实比较快。
但要熟练,可能只有靠着时间的积累,才能把这一新型的战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变成每一个士卒的本能反应。
毕竟是刚刚成家,营地离赵府不过二十多里地,傍晚时分,赵云就已归家。
听说父亲也回来了,还跑到宗祠去,他感到事情有些不寻常。
赵家祠堂,随着赵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长明灯时时刻刻亮着,宛如白昼。
父亲正在擦拭灵牌,他手上拿着祖父赵捷的,细心打量。
旁边的黑漆灵牌上,为祖母赵胡氏老安人之灵位。
“父亲。”赵云低声叫着,把奶奶的灵牌拿起来,用一块绢布轻轻摩挲着。
“你爷爷英年早逝,和死在胡人手里差不多。”赵孟手里不动,回忆着往事:“当是时,胡人内讧,鲜卑匈奴连年征战。”
“我赵家商队在大漠的夹缝中求存,一不小心就惹上鲜卑人的队伍,被追杀了好远。”
“回到家里,他身上有刀伤、箭伤,有的深可见骨,郁郁而终。”
“你的奶奶是胡人,是你爷爷从草原上捡回来的,估计有鲜卑人与匈奴人的血脉。”
“她老人家在父亲去世后,茶饭不思,不久也仙去。”
他说着又缓慢地擦拭起来:“那年,我二十二岁,因常年跟着你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