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他,修炼了导引术,为了让他筑基,他父亲这些年的资源都花在了他身上,自己的武功始终在原地踏步。

    赵念真如何不明白?悄悄潜入草丛,不停回望。

    他看见了,一些商队的人看着南方,那是我们的家乡。有些人看着赵银龙等人和鲜卑人大呼酣战,看见不断有人受伤。

    整个商队犹如死一般的沉寂。好几次赵念真都想冲回去和父亲一起并肩作战。

    后来,他看不到父亲了,被一波又一波的鲜卑人所包围。

    但是,父亲还在,他一直在大吼,一直在欢笑,直到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又一支鲜卑队伍出现,一到就控制了整个场地。

    整支商队都被围了起来,汉人都看不见了。

    “赵银龙是吧?”那是一个声音有些宏厚的中年鲜卑人:“你今天是跑不掉的,投降吧。这些年我麾下有不少汉人。”

    “你们汉人有一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今天带了三万人,别想着其他人来救你。”

    “把你们的包裹解开,丢给他看看。让他明白真没有人了。”

    虽然隔着老远,赵念真能看出那是一颗颗的人头,是另外两支队伍的人。

    人头堆在地上,一两千个,密密麻麻堆在一起,形成一座半丈高的小丘。

    父亲的声音又出现了:“图斥赫。当年我跟着赵孟大哥的时候见过你,在比武中你落败了。还记得脖子上那道伤疤吗?是大哥留下的。”

    “赵孟?”图斥赫又惊又怒:“他还活着?我正要找他麻烦,以报当年一箭之仇。”

    他没有修炼过导引术,声音时断时续,草原上的风不小,从赵念真所在的草丛吹向东北方,呼呼作响。

    “哈哈,当年大哥不想和你们鲜卑人引起争执,”赵银龙的声音依然豪迈:“你侥幸逃得一条狗命,不去珍惜,要让他亲自来取吗?”

    父亲和自己在一起,经常都给自己讲故事,真定赵家的商队,足迹走遍了整个大漠。

    那个素未谋面的大伯,在父亲的描述中,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曾经在贺兰山下,拼着自己受伤,掩护着父亲,要不然就没有后来的自己。

    当年的事情,父亲和赵念真讲过,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那时的鲜卑人没有统一草原,檀石槐是一个勇猛的部落首领,图斥赫只是他手下一个比较出色的亲卫而已。

    那时候的鲜卑人很穷,他们很想得到赵家的粮食,却不想给出任何报酬。

    不管在草原还是中原,拳头就是硬道理,成长中的鲜卑部落,并不想屠灭商队,不然他们会面临大汉朝与匈奴人的双重打击。

    大汉辽西太守赵苞,是宦官赵忠的从兄,对深宫中的那位毫不感冒,却对任何胡人绝不留情,是一位铁硬的人物,檀石槐惹不起。

    是以双方提出以武力决定粮食的归属,赵孟身先士卒,一个人连挑鲜卑十勇士。

    至于这个图斥赫,连名字都没怎么让人记住,不过是其中之一。

    打那以后,真定赵家在鲜卑人的地盘上通行无阻,直到檀石槐统一草原。

    图斥赫又惊又怒,不给赵银龙等人任何机会。

    远处的赵念真,听见了父亲的声音:“图斥赫,你这个孬种,连出战的勇气都没有吗?”

    “这些人都是你的族人,你连他们的命都不要,全部射死在这里?”

    “图斥赫,你记住了,我赵银龙做鬼都不会放过你,赵孟大哥会为我们报仇的。”

    眼泪不由自主流了出来,听见那些熟悉的惨叫声,赵念真再也忍不住哭了。

    父亲说,好男儿流血不流泪,对不起,父亲,今后我再也不流泪。

    但是,今天,让真儿痛痛快快为你们哭一次。

    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只有鲜卑人的欢呼声。

    “你们上前去,把所有汉人的头割下来,我们带着到王那里去领赏!”图斥赫的声音这次传得很清晰。

    这些年和鲜卑人打交道,赵念真的鲜卑话比父亲还要好,听得清清楚楚。

    不,不能让他们糟蹋父亲的身体。

    他从怀里取出火石,一下,两下,手有些颤抖。

    终于,点着了枯草,发出轰的一声。

    火借风势,直扑向父亲所在的地方,浓烟滚滚。

    赵念真头也不回,向南狂奔。

第五章 舅父丁原() 
泰山郡,以郡内有泰山而命名,在西汉武帝时设立此郡。

    下有南城县,为孔子弟子曾子故乡,县内之民风彪悍,并没有因为临近就是儒家孔圣发源地而受到多少熏陶。

    却说县里有丁原,字建阳。此人出身贫寒卑微,读书不多,但年少的时候就有做官的才能。后为南县吏,当有贼寇来犯时,都会身先士卒,冲出追寇。

    近年来,由于苛捐杂税越来越重,不少农民抛却土地而成为山贼,盗匪日甚。

    县内之人患山匪猖獗,忆起昔日丁建阳,遂凑足资金交给朝廷,让其当上县尉。

    八月十五是孔庙祭奠孔圣的日子,丁原作为南城县尉,护送县中世家豪族观礼。

    谁知到了目的地,有孔家孔融使人拦住,问其是否有妹妹嫁到真定赵家。

    此前赵云在公开场合曾说过“吾舅父南城丁建阳”之语,虽为从妹家之子,丁原也是欣然应允,认为同为士子,孔家有所礼遇。

    不曾想自那以后,泰山郡同僚多般排挤,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此日刚到县衙,发现一个个看着自己的眼神和往日有了很大的不同。

    丁原也不以为意,只要还有山贼肆虐,南城县暂时还离不开自己这个县尉。

    屁股还未落座,人报县令王谦来拜。

    说起此人,丁原心中是五味杂陈,其他县之人奚落我也罢,排挤我也罢,你我一起在南城为官,居然也跟着起哄为何意?

    有心不见,反正县尉在一个县里和县令足以平起平坐,那王谦却已进县尉衙门。

    “建阳兄,恭喜恭喜!”王县令前几日阴沉的脸色和今日有了天壤之别,满面和煦。

    喜从何来?丁原心里纳闷,抱拳回礼:“同喜同喜!”

    前几日曾剿灭县内一股比较大的山贼。难道朝廷竟然因为此事嘉奖?

    “敢问建阳兄何日赴任?”王谦心里甭提有多别扭,眼看按照孔家人的指示,自己也极尽挖苦之能事,却传来此人晋升的消息。

    “来日”丁原幡然醒悟。讶然问道:“之谦兄,你我同僚一场,何苦做小儿之态?”

    在他看来,肯定是县令和其他人一起发力,让自己明升暗降。到郡城之内任个闲职。

    “建阳兄何出此言?”王谦到任以来,两人一直相安无事。

    也是泰山郡内传来孔家人对真定赵家不满意,丁家是赵家的姻亲,自然在泰山受到打压。

    人家棋高一着,打通上层,不在这里和你们玩儿了,直接高升而去。

    “吾从妹赵丁氏,虽与原祖上相隔不近。”丁原忍住怒气:“然则,其未出嫁时,为我丁家人。赵家赵孟,为我丁家女婿!”

    “原不知孔文举先生和吾妹夫有何心结,然吾不惧!若之谦兄无他事,原将处理公务,恕不奉陪!”

    “建阳兄,你不知晓?”王谦才明白原来自己是摆了个大乌龙:“公函至我县,言及兄有勇有谋,朝廷升兄为并州刺史。”

    并州?刺史?丁原站在案前发呆,丁家人近些年由于有县尉照顾,家境越来越顺。

    家主听说他在县里的遭遇。说要凑钱到朝廷打点一番,干脆换个地方任职。

    可这仅仅在商议阶段,还未曾实施呢,咋突然之间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是了。真定赵家,唯有赵家才会给自己使力,区区几百万金对赵家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当下,县尉里的县吏才把文书交与丁原,让他看到了上面果然就是自己的调令。不由百感交集。

    赶到真定的时候,才知道竟然三兄弟一起结婚,可丁原这些年来虽然当着县尉,却也没有多少余钱,根本就不好意思上门随礼。

    直到九月十一,他料定赵家人客逐渐散去,才从一个有些破旧的旅馆里搬出,前往赵家。

    门子听说竟然是丁夫人的从兄,飞奔去报信。

    赵孟得知,赶紧开中门迎接,并没有因为大舅子颇为寒酸有丝毫怠慢。

    “大兄,前日里你外甥大喜之日,为何不赶来?”赵丁氏一见面就不住埋怨。

    至于家主赵孟,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两人素未谋面,当年娶走丁氏也是机缘巧合。

    这边丁原看见赵雨和赵竹两个粉妆玉砌的儿女,一时间又着了慌,竟然没给外甥和外甥女带礼物。

    此时,恰好赵云从燕赵书院回来,拉着两位媳妇一起到父母处蹭饭。

    他自感来年就要赴京,既然受封鸿都门学博士,不可能一直都在真定呆着。

    此去不知何日才能再与父母相见,故只要有时间,就来他们这里。

    听说丁原到来,赶到丁氏的小院,一见便大礼参拜:“云见过舅父,贺舅父高升。”

    此刻,要是丁原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他这么多年的官就白当了。

    “多谢子龙,快快请起。”他站起身来,把住赵云不让他拜下去。

    赵孟和丁氏大眼瞪小眼,不明白发生了啥事情。

    “云儿,什么你舅父高升?快与二娘道来!”赵丁氏忍不住发问。

    “也怪云没和二老商量,”赵云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见舅父勇猛,南城之地,虽有些许蠡贼,不足为虑,舅父当到边疆才有用武之地。”

    “故云去信忠伯,让其在北方州郡找一要地,供舅父任职。时逢并州刺史因前年南匈奴王和鲜卑人作战伤逝,逐其离境,舅父可当此任。”

    他不知道历史上丁原是何时又受到谁的赏识,才能去当刺史的。

    看他身上的穿着,根本就不像一个有钱人,自然没有钱去买官,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并州狼骑,赵云压根儿就不想放弃,推一把让丁原提前到任。

    相信有自己的提点,吕布之流不足为虑,一勇之夫而已,打战时让他冲冲锋,平时就束之高阁好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相信一个刺史尽管没有太守显赫,在并州之地,也足以让武夫们效命。

    丁原本来就对南城的生活感到厌倦,那些山贼平日里都是自己的乡邻,遇到年景不好,官府的赋税重重,迫不得已为匪。

    到真定一趟,只是为了拜谢,着急着就要去上任。

    对他来讲,并州那边的形式已经很危险,汉庭与南匈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是一大考验。

    ps:  上班之时,心忧草码完一章。没有存稿好苦逼,请原谅,这章不尽人意。写完才发现定时到九点不可能,根本就没有二十分钟的间隔,提前发出来吧。

第六章 星夜报噩耗() 
“吕布?张辽?高顺?曹性?”丁原大吃一惊,他不知道赵云身在真定,只是到颍川书院去求过学,如何对并州的事情了如指掌。

    同时,他对赵家的情报系统也深感讶异,连别州之事也如此清楚。

    其实,丁原哪里明白,赵云也是根据历史上的推断,未雨绸缪。

    这些人要是和吕布平起平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