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匈奴人打的好好的,忽然停战,这对于李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原本计划上的分别对两派售卖军械,大发战争财的计划,完全停顿下来,需要重新计划。
当然,李云并不认为,匈奴人这么快就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伊稚邪派和单于派的军队,应该来说,依然有着极大的矛盾。
很显然,是大汉国和月氏,乌孙等国越来越表现出来的这种充满逼迫性进攻味道的威胁,促使他们不得不暂时停下战争,联起手来共同应付危机。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匈奴内战暂时和平的迹象,也充分表明了,在战场的另一侧,乌孙和月氏,特别是乌孙人,越来越敌视匈奴,甚至仇恨匈奴的具体表现。(看小说到网)
这说明了,匈奴内战虽然停止了,但是很可能新一轮的草原争霸就将开始。
届时匈奴人将面对东北的高句丽以及西北的乌孙,月氏等新兴势力的夹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棋局。
在历史上,月氏人与乌孙人以及匈奴人都有着血海深仇,这种仇恨不是一天两天的积累,而是近一百年来。草原民族矛盾地最终爆发。
可问题就是,假如月氏不能和乌孙联手,单靠这两族任何一个力量,很显然,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是不可能挑战匈奴的霸主地位。
而偏偏,乌孙和月氏相互间都存在仇恨,而乌孙在历史上又得到匈奴的帮助,这在感情有些代沟。
而在东北草原上。从蒙古草原一直延伸到高句丽的领地,这里鲜卑,乌恒,匈奴,高句丽。四族势力盘根错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句丽,鲜卑,乌恒都是发源于长白山的古游牧民族,也都是被中原天子驱逐的民族。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应该是兄弟,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里,乌恒是从鲜卑分裂出去的民族,两族的仇恨已经蔓延到整个民族,双方势同水火。
而且双方都有可能。也有机会趁匈奴崩盘的瞬间,实现自己地霸业,可问题就在这里,霸主只能有一个,蛋糕也就这么一块,在这东北草原上。却有匈奴,鲜卑,乌恒,高句丽虎视眈眈,匈奴想要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
鲜卑,乌恒则想趁机而起。作为新兴势力,高句丽在得到了大汉国的盟约和全面军事援助的约定后,新式武器和新式兵种,迅速成军。铁浮屠重骑兵出现在高句丽人的作战序列后,这个民族已经具备了对鲜卑和乌恒地作战能力,更有机会借助大汉的力量成为这个草原的主人。
在这个情况下,没有人会愿意放弃霸业,成就千古不世的帝国。
整个棋局的复杂性,以及其中各种因素的纠缠,使得没有人可以准确的判断,这场棋局,究竟谁会赢。
不过按照李云的计划,草原上的事情,以及各种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仇恨,帝国都不需要理会,在初期坐山观虎斗,大发战争财就是。
当然更好地办法也有,那就是暗中挑拨,甚至引诱这些草原民族组成两个根本对立的集团,相互撕杀,就像美国人在一战和二战干的那样。
管你协约国还是同盟国,你们使劲打就是,看谁稍微有点不行了,赶紧的上去输送军火,鼓励他们继续打,等到草原上的鲜血流的差不多了,到时候随便一个借口,就可以出兵草原,高举民族解放地正义大旗,将所有的反对者都推到历史的大河中去。
这样一来,帝国不仅仅将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收获,更可将这些草原民族之间的仇恨推到最高点,让他们相互结下血仇,永世仇恨,就和苏格兰以及英格兰人一般,老死不相往来,这样或许草原上出现新地强力民族和强力人物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几百年后,草原也就将彻底属于帝国,这里只有汉人,只有大汉国,不会再有人记得匈奴帝国,乌孙王国,月氏帝国。
这种前景是美好的,但是需要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却是寻常人难以想象地,其中更存在大量的变数,稍微不甚,就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谨慎,客观,理智,是这一计划最重要的执行因素,帝国只能唱白脸,不能唱黑脸,即使唱了黑脸,那也得赶紧的抹去一切痕迹。
大军告别高句丽王族的领地后,渐渐向东行,从长白山脚下,沿长城回到辽东,中间,谭铭送来了长安的最新情报,张汤死了!
接到消息,李云在瞬间就有些发楞,张汤之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意味着改革的低潮来临了,传统势力将借这机会全面反扑。
对于张汤,李云确实有些惋惜,可是他确实该死,他这样严厉的执法,完全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执法严格也就罢了,你不能被人抓住这样致命小辫子啊!
现在还能说什么?只能是叹息一声,怒其不争,恨其不力!
第五十三节 两难()
建元二年,八月初四。
辽东大军回归辽东要塞,各部相继按照编制,在军官们的带领下,重新回归各自的军营。为了奖励他们在演习中的出色表现,李云已下令,所有参演军士休假三日。
因此整个军营中一片欢呼,三天的假期,对于一年中仅仅只有数天假期的普通士兵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
这三天,辽东城注定将成为他们的狂欢之都。
为了让这些辛苦归来的将士,充分的享受,郡尉谭铭也下了命令,这三日内,辽东城全面停止宵禁。
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这三天是难得的狂欢时间,他们不用训练,不用操演,更不用担心被长官责罚,可以尽情的欢呼,尽情的游玩。
但是,中高层军官,以及枢密院却不可能有这机会参与进来了。
由于草原上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因此,原先制定的计划需要大范围的进行修改,按照要求,枢密院必须能够在战争之前,提供给军队至少四套作战方案,其中必须包含了进攻有利情况,进攻失败情况,撤退路线,前进路线,以及攻击点。
他们还需要立刻根据从高句丽人手中得到的最新草原山川地理形势情报,绘出较为标准的草原地图,提供给军方。
可以说,正是由于有枢密院地存在。辽东军地战斗力已经开始发生了质变。
枢密院现在已经开始承担起辽东军队的大脑职责。它命令,提供作战方案,绘制地图,整合各种情报,并及时通知军方。
和平时期,它是军队的智库和参谋团,协助军方训练,计划演习。战争期间它便是一个协调与辅助机构。
协调物资的调配,辅助军方将领参与到指挥中去。
相比于枢密院,李云的麻烦更大,张汤一死,谁都知道,天子将不得不暂时退让,但是目前,却还有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存在。
皇后陈阿娇,到目前为止。依然是皇后,尽管她被软禁在冷宫中,尽管她的罪名已经被基本定调,但是天子还没有正式下诏废除她的后位。长乐宫也还没有点头同意。
李云敢肯定,这将是目前最大地变数。
倘若刘彻执意不顾内阁以及长乐宫的反应,废除皇后,以卫美人为后,那么形势就将彻底逆转,结果将是惨烈的,要嘛,刘彻指挥军队。血洗长安反对派,打倒全部反对力量,要嘛就是建元新政在朝堂上彻底败北,刘彻将失去对这个国家的控制权,现存的绝大部分改革政策将被颠覆。
在这个危险的情况下,李云是绝对不会坐视长安城的变局!
他拥有着包括奴隶,附庸族在内的十万大军,辽东军的战斗力傲视天下,二万铁骑足以横扫一切。
倘若情况真地发展到了刘彻被软禁,建元新政全面崩盘的局面,那么没有办法了,他只能拿出自己的那四分之一诏书,传诏勤王了。
因为假如事情真到了那个地步,以长安城现在的局势以及各大门阀家族之间地相互纠缠局面,再加上有心人暗中作梗,很有可能,大汉国将发生建国以来最大的政治动荡,也许到时候波及的很可能就将不再只是长安了。
而将会是整个帝国,或许这个帝国就将从此回归乱世。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现在与历史上的建元新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历史上建元新政之时,田窦两家依然亲密无间,田太后也依然没有插手政治,陈阿娇依然可作为刘彻的天然保护伞。
而现在呢,田窦矛盾已经公开化,激烈化,洛阳宁阀,长安张阀,蠢蠢欲动,陈阿娇一家现在恐怕已经恨不得刘彻立刻就死。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长安大乱,那么很有可能未央宫就将受到严重冲击,对此李云很怀疑卫尉李蔡到时候是否有足够的冷静来保卫未央宫,而倘若卫尉失去了对长安军队地掌握权,那么这时候一旦有人心怀不轨,失去卫尉指挥的未央宫镇守军队,很有可能出现慌乱,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又被有心人抓住,成功的刺杀了天子。
那么一切就都完了,为了保命,也为了后代,田窦两家将不得不大打出手,长安城将成为战场,而且天子一旦有失,那么举国上下将立刻出现震荡。
现在可不是当年平灭吕后时期的局面,大汉国花了四十年时间,不断的削弱了诸侯的实力,增强了各地郡守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与以前有着根本的不同,平吕后时,当时帝国各地的诸侯实力强大,齐,赵,吴,楚等国更是拥有着不亚于中央政府的兵力,而且当时帝国的开国公侯们也还没有衰落,这股实力依然足够稳定国家。
可是现在,诸侯的实力大打折扣,忠于帝国的公侯早死的差不多了,继任的人大都是奢侈懦弱之辈,而唯一可以整合他们力量的人曹寿也去了,基本上诸侯和公侯力量已经不可能再起到当初那样的稳定作用。
而地方家族门阀的势力却成了几何数字增长,这些门阀世家行事,并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点,而是自身家族利益为最高,一旦发生天子遇刺的事情,那么他们肯定会有人生出叛乱之心,豪赌命运。
倘若李云真在辽东坐视长安大乱,那么他就很可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这个国家的罪人!
辽东不像其他地方,这里严重的缺乏人口以及后勤设施,不可能负担起目前这支庞大军队的开销,在军械供应方面也严重受制于帝国的中央供给,所以辽东军队虽强,人马虽多,但是却不可能起到乱世之中稳定乾坤的作用。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在目前的态势下,李云唯一正确的做法就只能是一旦事情真有朝全面恶化的情况发展,那么辽东大军就只能勤王保业,以先帝的名义,兵出辽西,直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们坚决的站在天子这边!
现在李云不得不佩服先帝的远见,这样一份诏书,虽然有些小人之心,但确实可以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稳定大局。
成王败寇,李云清楚,一旦辽东大军兵出辽西,长安的局势就会立刻得到稳定,这世界上再没有比那些大门阀大家族更会作选择题的人了。
这样一来,太皇太后假如真参与进来了,并且与天子全面决裂,那么获得胜利之后,刘彻件要干的事情,就是软禁太皇太后,而且历史书上也将对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百般诋毁,就如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