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ò训腥舜蛲耍蕉反蛄艘徽欤颐堑诹挥幸桓鲇季萘说腥饲把卣蟮厣系囊桓龅悖还飧鲇芾眩坏┟挥卸嗌倭耍壳笆O碌谋α种欢疾坏搅耍芄橐痪浠埃腥撕苣芽校任颐窍胂蟮囊汛虻亩唷!�

    罗员发军长的发言让彭老总皱了皱眉头:“第一次攻击,扬得志的十九兵团用了五个团,许光达的二兵团用了四个团,结果是,仗打了整整一天,连城外的一个小据点都没有拿下来,你们说说,这是怎么搞的吗?”

    响鼓不用重锤,彭老总用这种口气和语调对兵团司令级别的指挥员说话已经很严厉了,许光达司令员有些自责的回答:“主要是轻敌,没有想到敌人的抵抗会这么顽强,另外,我们对兰州城外的防御工事了解的也不够透彻,致使我军付出了代价,却没有取得效果。”

    “你呢?”彭老总转过头来,看向了十九兵团的司令员扬得志。

    不管平时关系多融洽,不管老战友的关系有多好,这时候是没有办法讲什么情面的,战场没有儿戏,扬得志司令员在彭老总面前立正回答:“也是轻敌,事先没有把情况摸清楚,部队攻击受挫我有责任。”

    “责任不责任的战士先放到一边去。”彭老总接过两人的话说道:“从这一仗可以看出来,青马军并没有象我们想象的那样的见到我们的大部队就惊慌失措,马继援是做了死守兰州的准备了,敌人是块硬骨头,不是棉花包也不是豆腐渣,我们要有跟青马军血战到底的心理准备。”

    沉思了一会的彭老总又继续说道:“不过,部队攻击受挫也不全怪你们,咱们有些急于求成了,致使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我这个司令员也是有责任的,从今天开始,对兰州城的攻击暂时停止,各级部队要全力搜索敌情,储备弹药,尽量去了解敌人发防御工事优缺点,已利再战,李勇同志,既然来了就别闲者,也谈谈你的看法。”

    正在讲话的彭老总冷不定的捎上了李勇,让李大旅长毫无准备,本来李勇觉得,能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已经有点不简单了,算是越级,连自己的老首长,二军的陈副军长没有参加的会议自己坐在一边听听就可以了,可是谁能想到主持会议的彭老总会让他这个小字辈来发言。

    “哈哈,别有什么紧张,我是觉得你们独立旅跟马家军打交道的次数很多,听说你们最初在陇东只有几百人的时候就没少和马家军交手,这么一路打下来,总归是有一些经验吧,说出来让我们也听听。”

    躲是躲不过去了,既然彭老总让发言就说吧,不过李勇老是觉得自己在这些老前辈面前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青海的马家军是国民党地方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狡猾、凶残,士兵敢于与对手拼命,这是他们的长处,缺点是,指挥官战术呆板,在战法上指挥不灵活,我们与马家军几次交手都利用了敌人这个特点,才屡次都能有所斩获,一般的来说,我们独立旅与马家军交手的时候基本上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

    一,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技术兵器于一点,一个山头,一个阵地,逐次攻击,不攻则己,攻则必须奏效。

    二,进攻中必须充分准备消灭敌人的反冲锋部队,组织强大的后备火力,构筑打击敌人反冲锋的工事,加强我军的纵身配备,每攻占一点都要马上巩固住。

    三,集中我军的优势炮火,集中攻击一点,得手后再攻击另一点,密切步炮协同,炮兵在战前必须精细计算所要打击的敌人阵地坐标与方位,切忌盲目射击。

    四,对敌人坚固工事的克服,除了炮火之外,还要准备大量的炸药进行连续的爆破和必要的土工作业,改造地形,缩短我军的出击距离,这样一来,就能使我军突击队的攻击距离大大减少,部队的伤亡也能减轻。

    李勇所说的不过是参照了一些后世我军总结出来的对攻坚作战的一些经验而已,不过现在由李勇在野战军的高级干部会议上说出来就有点让人震动了,这些参加会议的首长们都有点刮目相看的感觉了,凝聚的目光让平时很威风的李大旅长一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不错,不错,没想到你这个小家伙还挺有准备的,你说的这些建议都很重要,看来还是战争最能锻炼人,李勇同志别看年轻,已经很会带兵了。”

    彭老总的夸奖让李勇有点诚惶诚恐的感觉,因为彭老总是有名的不好表扬谁的,高兴的同时也觉出了肩上的压力,正所谓能力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

    三天,西北野战军在对兰州城发起第一次攻击以后整整三天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坚守阵地的马家军士兵欣喜若狂,总指挥马继援把胜利的消息发给了自己远在青海西宁的老爹马步芳和国民党的临时政fu,在电报中马继援把青马军夸奖的神勇无比,说是解放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彭德怀的共军在兰州城下被我们青马军杀的尸横遍野,损失惨重。

    除此以外,马继援还带着一干手下到城外的各个阵地上去慰问,看望坚守阵地的有功人员,并在士兵中夸下海口,说要把兰州城变成一个永远也攻不破的铜墙铁壁,一直坚持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到时候咱们青马军就不是管理青海一省的马家军了,我们的势力还要扩大,你们这些人也都要带兵,起码也要官升三级,班长也能弄个连长干干,连长就更不用说了,咋地也能弄个副团。

    三天的工夫,马继援这家伙把兰州城外的主防御阵地转了个遍,挨着个给青马军的士兵打气,还别说,在由家族式武装组成的青马军里,马继援的这套做法还真就挺有效果,基层的军官和士兵还嚷着要给解放军好看,马继援也当场许诺,只要是坚守阵地有功的,金钱美女随便挑,要多少有多少,国民党的临时政fu也来电勉励马家军,让青马军在兰州再接再厉,为党国再建新功。

    这几天里马家军确实很嚣张,嚣张的都些歇斯底里,在幻觉里认为他们青马军才是中国最厉害的部队,国民党的中央军不行,**的解放军也不行,不过,敌人的嚣张也只持续了三天,西北野战军并没有象计划里的那样准备一个星期,而是在三天以后就发起了对兰州城的第二次攻击,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决死攻击。

    八月二十五日凌晨,枪炮声大做,西北野战军对兰州城的攻击再一次打响了。

    为什么习惯夜战的解放军在对兰州的两次攻击中都选择了凌晨开始?这里也是有讲究的,因为现在的解放军再也不是从前的穷八路了,发展到了四九年八月份的西北野战军,在兵力和火力上已经完全能压制青马军的部队,在力量占优势的情况下,白天作战当然是最有利的选择。

    西北野战军再一次攻击的炮火准备异常猛烈,在吸取了三天前的攻击教训以后,所有的炮兵部队都派出了大量的侦察人员,在步兵的配合下,尽最大可能深入敌方前沿,标注好敌人的每一块阵地,每一个火力点。

    老巴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太忙了,所以更新很慢,由此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道歉,不过,老巴会尽量坚持下去的,谢谢老伙计们的支持,给大家鞠躬了。

    ……

第500章 战兰州之英雄突击队() 
第500章 战兰州之英雄突击队

    停顿了三天以后,西北野战军对兰州城的攻击又一次全面展开了,解放军第二第十九两个兵团一起发力,最先开始的是野战军的数个炮兵群。

    轰击、延伸,轰击、延伸,再一次轰击,然后再一次延伸,解放军的炮火不停的对兰州城外的青马军阵地进行毁灭性打击,数次假延伸让青马军士兵摸不着头脑,以至于解放军的突击队发起攻击了,防守的士兵还不知道是否可以从防炮的工事里出去。

    这就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好处,什么叫战争的主动权?解释清楚了就是,我想什么时间打就什么时间打,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有了这些,再顽强的防守也有破绽,只要用心去想,总会是有办法的,要想打胜仗还得是以自己为主,积极的进攻才是王道,比如防守兰州的青马军吧,不管敌人吼的有多凶,多么敢拼命,也只能是被动挨打,什么时间来打,采用什么办法来打,完全掌握在解放军的手里,敌人的抵抗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青马军的士兵在我军进行炮火准备的时候都躲起来防炮,炮火延伸以后再出来与解放军交战,可是现在明显不行了,掌握了敌人这一规律的解放军炮兵在轰击一段时间以后炮火开始延伸,可是等青马军的士兵跳出来抵抗的时候,解放军的步兵并没有发起攻击,而是由炮火再一次对敌人的阵地进行火力急袭,这么一轮假延伸下来,等到炮火真的延伸的时候,谁还敢跳出来?

    豆家山,位于兰州城东南十公里处,海拔2089米,东北与十里山相连,西与马架山相接,西兰公路穿山而过,豆家山是兰州城东南的天然屏障,也是进入兰州城的东大门,只要能拿下豆家山,兰州的东大门就近在眼前了,可是,解放军能轻易拿下豆家山吗。

    防守豆家山的是马继援的精锐部队八十二军的一百师,再加上他老子的嫡系,青海保安第一团。

    青马军的这两支部队都不白给,一百师是青马军兰州战役总指挥马继援的部队,中下级的军官都是由马大公子提拔起来的少壮派,对他死心塌地,而保安一团则是他老子马步芳的队伍。

    负责和一百师一起来防守豆家山的青海保安一团可不是象独立旅以前遇到的那种土鳖国民党地方部队,而是由大军阀马步芳一手培养出来的嫡系,算是为他这个土皇帝看家护院的羽林军,战斗力十分强悍,是兰州战役开始前,马步芳为了加强兰州的防御力量特意从西宁调过来的,为了打好兰州战役,马步芳确实是下了血本,把老本都掏出来了。

    这些从青海过来的悍匪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也没跟解放军交过手,没吃过亏,当然也没有对解放军的什么恐惧心理,在见到大公子马继援以后狂妄的吹嘘,只要有青海保安团在,豆家山就丢不了,请大公子放心,共军十万人也攻不下豆家山。

    西北野战军负责攻击豆家山的是十九兵团的六十三军,六十三军的军长名叫郑维三,是一个老红军出身的战士(军龄老,年龄不大),在整个野战军里,郑维三军长可能是心情最复杂的几个人之一了。

    十二年前,郑维三是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师的政委,在西征途中,这个二十几岁的红军师政委带领战士们在河西走廊与青马军恶战不断,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在青马军的马刀之和枪口下。

    年轻气盛的郑维三领教了青马军的凶残,记得在最后一战,郑维三带领红八师与敌人血战到底,最后只有十几个人跟着他突围成功。

    那一段经历是这位年轻的红军师政委军事生涯中最惨痛的一页,他当时就发誓,只要他郑维三还活着,一定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洗清这笔血债。

    十二年后,解放军六十三军西进祁连山,再战青马军,军长郑维三就觉得胸口中的热血一阵一阵向上顶,顶的他一刻都坐不住,仿佛当年红八师的战友们都在看着他,为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