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砺拐蛞淮陌谏璺溃呀夥啪髁Χ略谏赂时呔常繁G嗪:湍牡陌踩�

    这个所谓的“关山会战指导计划”或者叫“平凉会战计划”不长时间就宣读完了,听的人不少,却没有一个做声的,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是在部队里打了多年滚的明白人,一看就知道马步芳马大司令是什么意思了。

    计划里很直接的把宁夏的马家军放在最前面与共军死拼,青海的马家军却能在后面捡便宜,明显的没按好心,青马军可退可守,计划到是不错,可是宁夏的马洪逵也是个老奸巨滑的老油条,他就甘心这么干?甘心让他的宁马军给青马军当马前卒?当替死鬼??

    马步芳当然知道来开会的这些幕僚是什么意思,这家伙嘿嘿冷笑着说:“大家不用怀疑,我已经把马洪逵的反应考虑进去了,“关山会战指导计划”已经报请蒋委员长批准了,他马洪逵想不执行也不行的。“

    这些幕僚就想了,既然马步芳下了决心了,还报请了远在台湾的蒋委员长批准,那还用我们来议什么事,举手通过就行了,就算不举手也一样通过,马步芳请他们来不过是摆个样子罢了。

    宁夏,马洪逵官邸,拿到所谓的“关山会战指导计划”的马洪逵当时脸就变色了,这家伙破口大骂:“***,什么狗屁的“关山会战计划”把我的宁马军放在前面当炮灰,他们青马军在后面看热闹,老子没这么傻,哼。”

    有个参谋小心提醒道:“司令,这个“关山会战计划”是经蒋介石批准的,国防部也确认通过了,咱们不好明着违背。”

    平复了一下怒气的马洪逵点点头:“你说的对,咱们怎么样也要给蒋介石点面子,给前线发报,让他们不要什么事情都听马继援的,自家相机行事。”

    二马联军在平凉一带的前线兵团名义上的最高指挥者是青海八十二军的军长,马步芳的大儿子马继援,可实际上马大公子只能指挥动自己的青马军,宁马军的前线司令另有其人。

    宁马军的前线指挥官名叫卢忠良,是马洪逵的绝对亲信,跟老司令的时间长了,对马洪逵的意图领会非常透彻,老司令的电报只有四个字,“相机行事。”

    卢忠良一看就明白了,马洪逵的意思就是能打就打打一下,不能打就撤回宁夏,一切要以保存实力为重。

    时间就在这样患得患失中过去了,二马联军明面上摆出了一副要在平凉地区与解放军血战到底的架势,实际上却各人有各人的心眼,青马军是想让宁马军先与解放军死拼,在实力消耗的差不多的情况下,青马军再择机出击,宁马军则是想看情况不好就撤,给青马军当炮灰?谁爱去谁去,我们宁夏的马家军是不会干的。

    解放军的大部队越来越近,等到大兵团主力推进到陇县一带的时候,宁马军的前线司令再也沉不住气了,卢忠良给远在宁夏的马洪逵发报,询问应该怎么办?是豁出去与解放军拼一下,还是撤下去?

    马洪逵这一次的电报字数也不多,但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保存实力,退守宁夏。”接到电报的宁马军象水一样哗一家伙撤了下去,撒开马蹄子往老家宁夏猛跑,哼、哼,跟解放军拼命?我们是不干了。

    宁马军这一跑问题就出来了,本来青马军是把宁夏的马家军布置在最前面的,可是没想到宁马军连声招呼都没打就自己跑了,这一下子就把本来隐藏在后面的青马军暴露出来。

    卢忠良带着宁夏的马家军跑了,青马军的老司令马步芳费尽心力鼓捣出来的什么“关山会战指导计划”还没等执行就已胎死腹中了。

    敌情变化太快,快的让西北野战军总部的首长们也觉得事情大出意外,本来野战军计划在平凉一带与敌人展开第二个回合的较量,想办法把敌人吃下去一大驮子,就象对付胡宗南的中央军那样,只要能再把二马联军吃下去五万六万就行,往后的事情就好办了,也有利于青海和宁夏的解放。

    没想到宁夏的马家军在敌我两军还没接战的时候突然就跑了,而且撤退的速度非常快,敌人大都是骑兵,四条腿的马蹄子让解放军的穿插部队还没等到位置敌人就跑没影了。

    打仗没有固定的方式可寻,敌变我也变,彭老总命令野战军以一部分兵力追击牵制宁夏的马家军,跑就让他们跑,只要不回头就好,而以野战军的绝对主力合围青海的马家军,力争全歼。

    解放军的部队能打胜仗不是偶然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团结,不论是什么部队,不论是那个野战军,只要上级有命令就一定严格执行,就算是自己损失大也一定要执行,没有任何条件可讲。

    反过来再看国民党的部队,各自为战,派系林立,部队好比是自己的私产,是跟上级要条件要待遇的筹码,遇到困难则以保存实力为最高选择,根本就没有什么友军的同情之心,中央军与中央军之间如此,地方军与地方军还是如此。

    假设青海的马步芳在“关山会战计划”中不是把宁夏的军队摆在最前面,而是以自己的青马军代替,发扬风格让宁夏的马家军在两侧择机出动,宁夏的军队就不见得会跑,二马联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解放军的兵力是三十几万(除去一部分牵制胡宗南的部队),二十万对三十几万,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可是马步芳这个大军阀就是想不明白这一点,在最后关头还要动心眼玩花招,后果是,宁夏的军队跑了,他的青马军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的攻击之下,两家联合起来的兵力都不如解放军多,再一分开就更啥也不是了。

    攻克了陇县的独立旅因为机动速度快的优势,早于大部队就知道了敌人的动向,旅长李勇的脑筋就动开了,怎么办?宁夏的马家军跑了,看样子青海的马家军也不一定赖着不动。

    就在李勇来回思考定不下主意的时候,侦察营的张劲松把情况送了进来,侦察营一路上都在不停的四下活动,派出了无数的小股部队,象蜜蜂一样到处打探,这天早上,张劲松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旅长、政委,根据我们的侦察到的情况,敌人的宁夏兵团昨天晚上就跑了,是往他们老家的方向跑的。”

    政委王成德追问了一句:“确实是跑了?能确定吗?”

    张劲松擦着脑袋上的汗水说道:“能确定,好家伙,数万骑兵,跑起来的架势遮天弊日的,想瞒也瞒不住。”

    李勇:“青马军有什么动静?”

    “青马军暂时没跑,但估计也不象是要死守。”

    李勇:“根据是什么?你为什么判断青马军也不会死守?”

    张劲松嘿嘿一笑:“旅长,想防御就必须有阵地,青海的马家军根本就没构筑什么象样的工事,没工事还怎么死守??”

    李勇点点头,张劲松这小子确实是出息了,考虑问题很仔细,也很有道理。

    就在这时候,门外突然有人喊报告,等人进来之后大家都有些诧异,原来是侦察营的一排长宁二子。

    张劲松转过头来问道:“二子,你怎么来了?”

    宁二子大声说道:“营长,有情况,有新情况。”

    政委王成德给宁二子到杯水,让他喝口水慢慢说,宁二子指着门外喊道:“旅长、政委,我们排在侦察的时候碰到了一个老大爷,这个老大爷说知道一条小道,可以从这条小道绕到敌人的屁股后面去。”

    李勇的眼睛顿时是一亮,就觉得有戏,因为这两天来李勇一直思考的就是敌人占据的地理问题,青马军固守的地方名叫固关,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隘口地形,固关是一个两山夹一沟的隘口,地理位置狭长,兵力无法展开,如果冒然进攻,很容易被敌人利用地势打一个伏击,这样的傻事李勇是不会干的,所以,这两天来李大旅长琢磨的就是这个问题。

    李勇:“讲详细情况,越详细越好。”

    谢谢老伙计的大礼包,老巴的年龄跟你猜的一样,哈哈,不惑之年。

第468章 战前决策() 
第468章

    战前决策

    独立旅的侦察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碰到一个当地的老大爷,老人家说他知道当地的地理情况,大喜过望的李勇赶忙让人把老汉请进来。

    宁二子转身走了出去,不大工夫就把一个老大爷领了进来,这个老汉有六十岁左右的年纪,花白的胡子一大把,头发乱糟遭的,满脸的皱纹,后腰上还别着一把赶羊的鞭子,老汉一脸的风霜,但精神头很好,身板硬朗,根据老大爷的叙述,在固关一带布防的是青海马家军的精锐部队,骑兵十四旅和骑兵八师,这些马家军的骑兵在固关一带无恶不作,到处抢掠,把老百姓祸害坏了,大伙天天盼,夜夜盼,都盼着老八路赶紧打过来,好把这些坏的出奇冒泡的咋种都打死。

    听说解放军到了以后他借着出来放羊的机会马上就跑了出来给大军报信,老头看不懂地图,却信心满满的告诉李勇,他的家就在这一带,知道有一条小道直通固关的后山,部队可以从那里绕过去。

    马家军的骑兵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惯匪出身,纪律松弛,匪性难改,遇到机会四处劫掠也不奇怪,不过,老百姓不敢当面反对不代表不背后下手,这个放羊的老大爷就借着机会给解放军送信来了。

    沉思了一会的李勇猛的抬头看向这个老汉:“老大爷,我想请你给我们的部队带路,顺着你说的小道摸进去,你看怎么样?”

    老汉是个爽快人,拍着胸脯说道:“没问题,给八路军带路还能有什么说的,跟他走就是了,保证把同志们带进去,打死那些***骑兵。”

    李勇请老汉先出去休息一会,让警卫员给弄点吃喝,然后盯着宁二子说道:“二子,部队不打无把握之仗,还得辛苦你们排一趟了,等一下就跟着这个老汉进山,必须把情况弄清楚,行军路线,敌人的兵力布置,火力配属,结合部的衔接,包括敌人的思想动态,有无想跑的迹象,都要知道。”

    宁二子两手按住胸前的冲锋枪,脚跟一碰立正回答:“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李勇:“弄清情况以后就把部队摆在那里,派一个班回来给大部队带路,要胆大心细,遇事不慌,有情况你们自己处置,不必请示上级,多带些干粮和水,务必于今天晚上零点以前赶回来,几十里山路,对体力消耗极大,有把握吗?”

    宁二子:“旅长,我们是侦察兵,跑路是老本行,几十里山路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请首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

    李勇:“去吧,我和政委等你们的好消息。”

    李勇很喜欢宁二子这样的兵,身上无时无刻不透漏出一股子勇气来,不管困难有多大,都有胆量去完成,好战士就应承如此。

    说起侦察排的困难来也确实是不简单,首先他们要爬几十里的山路,到了以后要把需要侦察的情况搞清楚,然后再回来接应部队进山,实际上这几十里山路要跑上三遍才能完成任务,不用说搞情报了,光是跑路就够戗了。

    李勇这么做也是为了稳妥起见,虽说这个报信的老汉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本地庄稼汉的气质,应该不是敌人化装的,但凡事都有万一,国民党的谍报队里也有高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