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谢成的用意李泰微微一笑接过这封黄绢看着上面李世民亲手所书的“飞白体”
字数不多。大意是让李泰回京没有什么斥的语句也没有什么责罚的意思更没有提到永嘉县的二十七颗人头。只是简简单单却十分明确的告诉李泰让他见到手持立刻回京。
李泰仔细的将黄绢看了不止一遍即便是心中明白李世民召他回京是因为永嘉县的变故也明白回到长安未必有什么责罚。即便是有也不过是面子工程。但他仍然不想就这么离开洛阳。
因为洛阳还有几件他没办完的事情。比如说这李世民还不知道的含嘉仓的事情比如说监督郑瑞翰将州府粮仓补满的事情相对来说命令文宣负责舍粥就不算是什么大事了。
心中有事的李泰皱眉的看着眼前李世民的手敕。久久不语。
看出点问题的携程凑近李泰小声的问道:“殿下莫非您有什么为难之事不想离开洛阳吗?”
李泰在心中计算了一下明天就是给郑瑞翰的第三天时间到期要等到明天清楚了粮仓的存量数才可以决定郑瑞翰最后的命运。
含嘉仓虽然已经开仓了两天运出来的粮食也够河南道应付一段时间应该是足够等到朝廷下旨开仓或者是等待各地的粮食运到。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多运出来一些为好。李泰不能可定没有自己在洛阳坐阵那位有些执拗的含嘉仓守官是否会继续开仓放粮。
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最少来说李泰还需要一天的时间。想到这里李泰也没有客气开门见山的对谢成说道:“我会奉诏回长安但这里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完我需要时间。所以”
李泰没有将话说完而是直直的看着眼前的小内侍。
谢成的眼睛转了急转低声道:“殿下小人之是一个内侍宣旨之人罢了。殿下是否回转长安小人自然是不敢多言。殿下什么时候回转长安小人也不能为您拿主意您说是吧。”
谢成一番话说的李泰心中为之一松。虽然李世民的手敕上没有说明让他回长安的时间。只是说见到手持立外回去但这个立刻的意思可就广了。依照一个亲王的的身份离开一个地方准备个一两天也属于正常的。没人会说什么。
但李泰担心谢成回到长安交旨的时候乱说话而让李泰心中舒服的是这个谢成还比较会做人不仅仅没有催促李泰反而是让李泰自己定下回长安的时间。这就符合了李泰的心思。
李泰赞赏的对谢成一笑:“好那本王就准备一下“立刻。和你回长安刁你这一路奔波也累了先去歇歇一下吧。”
“谢谢殿下体恤。”
送走了谢成。李泰急忙叫过身边的人将他在洛阳未完的事情安排下去。
第二百三十章 安排()
又继续处理舍粥的事情打老文赏。没等李泰派人去请闹…。杜正伦听到长安来人的消息脚步匆匆的来见李泰。
迈步进屋第一句话就问道:“殿下长安来人了?所为何事?”
李泰回道:“除了召我回长安还能有什么事?”
李泰的回答让杜正伦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心中剩下的只是郁闷和无奈。
“那殿下什么时候动身明日一早吗?”
看出来杜正伦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李泰笑着打趣:“杜侍郎就这么希望本王离开?要知道在这赈灾中本王可没有扯你的后腿啊。”
“殿下说笑了。”杜正伦苦笑一声接过惠兰送上来的香茶:“老夫恨不的将殿下留下才好。殿下一走朝廷说不定派谁来河南道万一来一个不合老夫脾气的那这个赈灾进程一定会拖慢的。对了殿下长安来人可说是谁接替您的巡察使?”
李泰摇摇头:“来人没说我也没问。杜侍郎您不用担心无论是谁来在这数十万灾民面前都不敢拖你的后腿。”
“但愿如此!”杜正伦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殿下您不该走啊。您这一走。河南道的灾民不知道要多遭多少罪呢”。
“不是还有杜侍郎在吗?”李泰笑着宽慰着杜正伦:“小王本身也就是一个闲人。这些天都是杜侍郎在忙里忙外的。有没有本王再区别不大。何况朝廷未必会再派一个巡察使过来我猜测应该是您独挑大。
杜正伦点点头:“殿下说的也有可能不过可能性不是很大。”
李泰摇叉。低声说道:“我看未必您想啊一地派出两个钦差这本身就不合理。说白了小王就是来分功的如今出了差错朝廷基本上不可能再派巡察使了
“殿下可不是分功的。”杜正伦笑着反驳:“没有殿下这含嘉仓是绝对没人敢开的。“以工代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进行呢。殿下不是分功来的而是为灾民造福来的。”
“谈不上造福。尽本分而已。”李泰摆手笑道:“说到这含嘉仓本王走以后守官是否会继续放粮还犹未可知。趁着本王明日还在洛阳。杜侍郎要抓紧时间继续向外运粮才是哪怕先存放在附近的州府粮仓也比等本王不在了您和含嘉仓的守官扯皮要好
“嗯。”杜正伦点点头也赞同李泰的观点。急忙说道:“殿下有心了老夫现在就去安排尽量的多运些粮食以防万一。”
李泰的提醒极为及时杜正伦也没把握在李泰走之后含嘉仓的守官依然会让他将一车车的粮食运出来。含嘉仓名义上是皇家粮仓没有李泰这个最受李世民宠爱的皇子坐阵那位有些执拗的守官是否会给杜正伦这张老脸几分面子还真说不准。
杜正伦心中关切灾民粮食问题受到李泰的提醒之后立刻起身告辞走到门口的时候才回身对李泰笑道:“殿下听你的意思是后天才走?。
见到李泰点头说:小王准备后天一早就启程回京。父皇手敕要求小王立刻动身。时间就不多了。明天收拾一下行礼后天必须走
李泰半是解释缘由牛是提醒杜正伦要抓紧那时间从含嘉仓运粮。杜正伦做了一辈子官当然能明白李泰话中的意思。笑着说道:“那好明晚老夫为殿下设宴送行。请殿下务必赏脸。
“一定一定。”
李泰笑着将杜正伦送出门外回头就吩咐陈柱派人将在洛阳做珠宝生意的郑瑞鹏叫来。
李泰叫郑瑞鹏的用意很简单。河南府刺史郑瑞翰的事情一直存在他的心头。直接和郑瑞翰对话容易引起误解所以李泰想借郑瑞鹏的口带话给郑刺史。两人之间还有个缓冲的余地。
郑瑞鹏听到李泰请他放下了手中一切事情立刻赶到李泰面前。
“殿下。您找草具?”
看着有些气喘的郑瑞鹏李泰笑道:“不急先喝口茶。缓缓气。
李泰瞪郑瑞鹏的气息喘匀了才装作无意的问道:“郑兄您的那位族兄最近几天再忙什么?你可知道。”
郑瑞鹏心道:“他忙什么别人不清楚您还能不知道。还不是你给逼的。”
李泰是在明知故问郑瑞鹏却不得不答思考一下组织好语句。郑瑞鹏小心的答道:“殿下族兄在忙什么草民不知。不过草民感觉他好像在不断的买粮。当然这也是小人的猜测具体如何小人就不清楚了。”
李泰没想到郑瑞鹏也跟他装糊涂一愣之后决定不再绕圈子所以李泰直来直往的说道:“行了。别逗圈子了。他在干什么你我都心知肚明
“心知肚明还问我?”郑瑞鹏心中腹诽着口中却不敢出怨言赔笑着说道:“殿下您叫草民来又什么事?有什么需要草民帮忙的您尽管说。”
“叫你来自然是有事李泰瞥了一眼郑瑞鹏低声说道:“我问你你可知你的那位族兄现在买了多少粮食了?可够将粮填满?”“这个草民不知。要不。草民去前院问问?”
“用不着你问。”李泰不看
酬鸠。低着头。盯着手中的茶盏缓缓的说道:“叫你来邀咱旧件事。第一件你去问你的族兄。到明天晚上就是三天了他准备的怎么样了?”
“第二件也简单。若是你的那位族兄说准备好了你就回去告诉你们郑家族长小让他来把郑瑞翰领回去这个郑瑞翰的刺史是当不下去了。若郑刺史说没准备好你也要去告诉你们族长让他来给郑瑞翰收尸。就这么两件事情。你去办吧
李泰说完也不管郑瑞鹏的反应如何自顾自的喝着茶水。
郑瑞鹏已经被李泰充满杀气的话吓的脸色苍白。李泰说的越是轻松他越相信李泰不是开玩笑。他心中清楚李泰既然敢在永嘉县连砍二十七颗人头自然也就不差郑瑞翰的这颗。
或许在别人眼中这县令和刺史是天壤之别但在李泰这位亲王的眼中两者还真没什么区别。倘若李泰真的狠下心来以郑瑞翰贪赃枉法为前提小砍了他。还真的没地方去喊冤去。
郑瑞鹏听完李泰的话急急忙忙的离开直奔前院找他的族兄河南府刺史郑瑞翰去了。
时间不长小在李泰的意料之中郑瑞翰匆匆忙忙的来到了李泰的面。
“殿下”小
郑瑞翰在李泰面前一副老实的样子欲语还休的看着李泰。
李泰马上就要离开洛阳了。也不再和郑瑞翰绕圈子。直来直往的说道:“郑瑞鹏已经将话带给你了吧。你感觉如何?。
“下官不太明白殿下的意思还望殿下明示。”
“那好我就明说。”李泰考虑了一下缓缓说道:“郑刺史估计你也得到消息了。本王就要离开河南道地界回长安去了。所以本王要将这洛阳地面的事情处理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你的事情
“时间不多我也就不绕圈子了。本王问你你填补粮仓亏空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明晚之前能否让河南道粮仓里面账册相符?。
看到李泰的表情严肃。郑瑞翰不敢隐瞒老老实实的说道:“回殿下。现在粮仓里存粮已经有八成有余了。在明晚之前一定能够做到殿下要求的账册相符。”
“那就好。”李泰点点头。继续说道:“既然这样我也就没什么担心的了。在明天晚上。最迟不能过后天早上我离开之前你将辞呈写好我带回长安交给户部。你立刻将手上的政事交给长史以后你这个刺史就别干了。”
听到李泰要让自己丢官郑瑞翰心中一惊疑虑的问道:“殿下这是为何?是下官那里做的还不够吗?。
李泰冷“哼一声。沉声道:“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你还贪恋权势?莫非你真的不要脑袋了吗?”
“下官不明白。下官已经将亏空尽数补上了殿下您也同意饶过下官这次难道还有别的事情吗?”
“糊涂!”李泰低喝一声冷玲的盯了郑瑞翰半响。最后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才出言说道:“你啊被权势迷了心窍了。你也不想想现在河南道的情况。整个河南道全都缺粮数十万灾民张着嘴等待朝廷的救济这种情况下。你往日的作为还能够隐瞒的住吗?”
“还有洛阳外的含嘉仓已经被本王下令开仓虽然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但这种大事朝廷必定会派人来查看。到那个时候朝廷追究下来河南道整体缺粮的事情全都会被朝廷看在眼里你又怎么能推脱开来?”
“顺藤摸瓜之下。将往日你的作为全大白于天下到那个时候别说是太子了小就是天王老子都保不了你。你说你的脑袋还能留住
“与其等那个时候丢了性命还不如现在就抽身出来。于公现在河毒府粮仓是满粮。于私。你现在已经致仕不再做官于上有太子帮你掩盖于下。有郑家帮你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