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不知道李泰是在故意装傻以为他是真的不明白摇头苦笑道:“我大唐现有三百五十八个州。一千五百五十一个县你说的没错他们都是父母官但可不是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是人口辖区的不同这其间的差别可大了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不是没有人由县令升到刺史。不过那是从县令到司马到别驾等等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凭空从县令到刺史的人还真没有呢。你这个先例我不敢开。”
“真的有那么难吗?”李泰一副不死心的样子再次询问着李世民。
李世民苦笑一声仔细为他解释着大唐地方官员的设置。
在李世民的诉说中李泰了解到唐初依隋朝旧制地方上设立州县两级也可以称为郡县两级。依照地位轻重辖境之大小户口之多寡以及经济开水平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其余为下县。
上州刺史从三品其下佐官有别驾一人从四品下长史一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从五品下。中、下州刺史皆正四品下其佐官的关节也依次下降。官职上多有高品阶担当低职位也有底品阶担当高职位所以一个正四品的下的下州刺史身边有一个同样正四品下的长史也不奇怪。
李泰一副侧耳倾听的神色听完李世民的讲解低声笑道:“父皇这个周维民本身已经是正五品上的京县县令了以前也有个京县县令外放作为刺史的先例孩儿为他求个下州的刺史也不算出格吧。
“对啊这个周维民是长安县县令要说外放出京做个下州的刺夹到也是有先例的还不算出格。”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看来你为他求官也是做好准备了有备而来啊。”
李泰怕李世民误会急忙解释道:“父皇我那知道这些啊这都是和周县令闲聊的时候他说的我也就记住了。”
“哦?”李世民眉头一紧问道:“这么说是那个周县令去你面前讨要官职了?”
“没有没有。”李泰急忙否认心想即便是为自己圆谎也不能将周维民卖出去了。倘若周维民在李世民心中留下了“钻营”这两字评语别说是刺史的位置了就是他这个五品县令的官职也会没了。李泰可不想坑了周维民所以在此解释。
“父皇周县令没有找我求官这下话是他推辞的时候说的。他说他资历太浅能力也未必能够所以一再推辞。不过我想着既然我己经将话说出去了就尽量办到。免得日后有人说我言而无信小食言而肥。”
李泰的话打消了李世民对周维民的怀疑。毕竟周维民只是一个五品县令还没有能力让李泰为他被黑锅所以李世民对李泰的解释深信不疑。
考虑了片玄之后李世民缓缓的说道:“以京城五品县令去做个下州的刺史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这样一来难免会有人说三道四就是让他去做一州刺史恐怕也是力不能
李世民忽然像是想到了些什么沉声问道:“青雀这位周县令在朝中的人脉如何?”
李泰呵呵一笑。答道:“父皇他一个五品县令能有什么人脉也不怕和父皇说。他真若是背后有人的话也不会来做这个上下两难的长安县令的位置。您也是知道的这长安城中权贵之人何其之多或许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儿身上就带有爵位都是他得罪不起的。他若在官员之中有人脉靠山也就不会选择这样一条艰难的仕途之路了
李泰此刻是真心的想为周维民谋得这个外放的职位。也就尽可能的将周维民的难处和能力对李世民详细的诉说。但是也不是全然吹捧更不会拍着胸脯打着保票不过是略微有些夸张。不失实的夸张。
李世民也是连点点头认为李泰说的有道理。
再次思考了片复之后李世民问询道:“青雀这个周县令家世如何你可曾了解过?”
这点是有据可查的吏部官员文档上写的轻轻楚楚李泰可不敢在这上面夸张于是实事求是的说道:“听周县令自己说的他家里不是寒门集门子弟也没时间和能力去读书。他说周家是山东道的勉强算得上是士族。还说祖上有人做过辅宰不过近百年来他现在的五品知县在家中已经是最高的官职了。我估计也就是那种抱着祖先荣耀的牌子死死不放。一边感叹着世事无常一边期望着能像祖先一样光宗耀祖。”
李世民听着李泰前面的话不停的点头琢磨着什么。带了最后听到李泰略带调侃的评价李世民哈啥的大笑了起来。一边用手指虚点着李泰一边笑骂道:“我怎么没现你现在学会尖酸剪薄了。这才离宫几个月啊。竟然
李世民没有给李泰下具体评价好像突然想起以前的什么事一样转身面对一旁微笑不语的长孙皇后笑道:“观音婢你现了没有青雀的这个评价虽然说有些刻薄但却是评价的很到位。”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柔声道:“陛下您又想起那件事了?。
看着李世民点头微笑李泰心中的好奇心大起凑近长孙皇后身边低声问道:“母后和我说说以前您们碰到什么样的事让父皇对我的胡说八道竟然流出一副心有同感的表情。”
“小孩子打听那么多做怎么?”李世民瞪了李泰一眼沉声说道:“别打听了改天有时间让你母后和你细说今天先捡着紧要的事情办
李世民话音一转将话题拉到了正事上:“青雀既然你答应了周县令那你回去后就和他说正四品的品级没有问题不过这个刺史的职位我还需要考虑一下。改天你带他来让我见见我再作出决
在李泰点头称是之后李世民考虑了片刻又说道:“你再告诉他无论如何我皇家不会亏待了他即便他能力不足以担当刺史那么一个。州的长史位置是肯定有的让他好好在位置上多看多学既然答应了他只要他肯上进那么早晚有他一个刺史的位置
“那我就替周县令谢谢父皇了。”
既然李泰对周维民许愿了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李世民为李泰扫尾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在处理安置周县令的事情上李世民考虑的比李泰周全的多了。将周维民的安排也想的很仔细。
虽然李世民没有肯定的回答但李泰也明白李世民安排的用意给周维民正四品的品阶是维护李泰的承诺但周维民是否能够有能力担当刺史就要再次考察了。这个考察不是由李泰说了算的而是李世民亲自作为主考官。
其结果也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周维民合乎李世民的心思那么他一个刺史的职位就会是板上钉钉的。若是周维民陛见的时候有差错李世民也会给他一个机会去一州之地做仅次于刺史职位的长史。锻炼熟悉一番一州的政务之后还会有机会坐上刺史。
当然只是一个机会相信李世民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这个。周维民一个五品知县。若是没有李泰在其中的作用根本入不了李世民的
中。
万一周维民在李世民面前失态他需要在这个长史的位置上坐多长时间就要看李泰的努力了。也许是三年五载就会转为刺史也许一辈子都需要在长史的位置上磋跑。
李世民的这一番用心真称得上是用心良苦一方面成全了李泰的承诺令一安面有不会选拔出无能之人占据刺史的位置。相比较李泰大嘴一张就许诺出一个州出去李世民这才是真正的办事之人。
面对李世民的苦心李泰自然无话可说只能在心里暗暗感激。不经意间。这份心里的情感在李泰的脸上显露出来。巧巧的又被一直注意观察他的长孙皇后看到。
再次用素手背着李泰轻轻触碰李世民。受到提醒的李世民看到李泰不自然的表情。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目光李泰的这不同于常人的感激让他感觉自己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这对他这个一国之君来说已经是难的的奖赏了。
“想什么呢?。小李世民和声的问询李泰。
李泰却呐呐的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半天之后才说道:“没想什
。
李世民摇摇头叹息一声:“你不用感激我我是皇帝不假也是你的父亲为儿女收拾残局是父母应该做的。就像你说的那样“躺在母亲膝头撒娇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作为父亲希望儿女平安幸福也是天经地义的。为儿女做点事情更是应该的你不需要感激
李泰没想到李世民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心情激动之下。低头真心的对李世民行了一礼这份感激都包含在这深深一礼之中。
第一百八十二章 投靠()
9oo4614778第一百八十二章投靠
干泰带着感激离开皇宫存回府的路卜。被冷风吹过赚热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小仔细回忆和李世民时候的对话渐渐的李泰心里有了一个感觉。
他感觉李世民最初恐怕没准备为周维民安排一个职位似乎只是想给周维民一个品阶而已。但是当他回答李世民关于周维民家世之后李世民忽然改变了主意。才决定让李泰将周维民带给他看看。
难道说周维民的家世有什么可取之处能够让李世民动心?
怀着这样的想法。李泰回忆着自己和李世民的对话逐字逐句的分析是哪方面让李世民对这个五品的长安县令动心了?
将丽正殿的对话在脑海中回忆一遍又一遍最后李泰现当自己提及周维民出身山东一个小小的士族的时候李世民忽然眼睛有些亮之后才改变主意。要给周维民一个机会才有后续又是考虑安排刺史刺史不行还要给他一个长史的职位。
若说是李世民这样的苦心安排全然是看在李泰的面子上这种说法在立政殿李泰或者会相信。但此时冷风一吹李泰却不敢相信了。
思虑再三小李泰还是觉得李世民的前后不同的两种做法是有深意的而李世民背后的目的却让李泰再次陷入了沉思。
路行来小李泰也没有琢磨透李世民的想法直到文宣小心的提醒李泰才觉越王府那高大的府门已经立在眼前。
在文宣虚扶下小李泰跳下马来将手中的马鞭交到躬身立在身边的管家文昊手里小问道:“周县令现在何处?还在府中吗?”
文昊不慌不忙的接过马鞭从身后的门房手中取来参茶送到李泰眼前小声的说道:“回禀殿下周县令还在荐中我带着他在前院有些劳累困乏。所以我将他安排在客房中休息。刚刚有人回报他已经醒了不过没有走出房门。殿下若是要见他我这就去将他请来。”
李泰摇摇头低声说道:“不用现在去请。你先准备一席酒菜我说过要请他吃晚饭。
就在侧厅好了。你去布置一下我回后院换衣服就来。”
文昊对李泰行礼之后躬身告退忙着去安排酒菜去了。
李泰缓步走回后院迎接他的是嘟着嘴的墨兰。
“殿下偏心带着姐姐去皇宫也不说叫上我。”
“叫你干什么?你又不会骑马。”李泰笑着打趣墨兰:“带你姐姐去皇宫是因为你姐姐会骑马所以方便你若是想让我以后带着你去那就先学会骑马。”
“才不是呢就是殿下偏心。”
“我偏心什么了?”李泰轻轻拉了一下墨兰头上的双丫髻笑着说道:“慧兰进宫也没跟我在一起她去找以前宫里的姐妹了我却是和陛下谈了一下午的事。就你小心眼。”
慧兰轻轻拉扯一下自己的妹妹:“别闹了我还没吃饭了你去看看厨房里还有什么吃的快端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