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在上谷李风云突然提出打安州,就已经让李子雄感觉他很疯狂了,不过那好歹还有退路,突破不了突厥人的阻击,还可以退守怀荒,不至于全军覆没,所以李子雄还能接受,还给予支持,然而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一次数万大军北上弱洛水,而且还是冬天,首要难题就是粮草武器的供应和运输,而这根本解决不了,即便圣主和中枢给予支持,涿郡留守府也组织人手把粮草武器送到古北口,但接下来怎么办?
从古北口到松山要隘大约八百里,安州可以组织人手运输,但出了松山再到弱洛水一线,距离就远近不一了,其中到霫族控制的弱洛水上游重镇长乐城大约四百余里,而越过托纥臣水到契丹人所控制的龙山城大约八百里,如果再东进追杀契丹人到弱洛水中游重镇乌城,其距离就多达一千五百余里了。大雪严寒,这么远的距离,长途跋涉,不要说粮草运输了,就连驱马行军都困难,除非以战养战,一路烧杀掳掠,但契丹人和霫族看到大兵压境,不可力敌,必定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结果可想而知,李风云最终还是无功而返,稍有不慎还有可能遭遇重创。
李子雄紧皱眉头,陷入沉思。
杨恭道看完书信,亦是连连摇头,难以置信,“距离年底还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而李风云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横扫弱洛水两岸,重创契丹和霫族,击败突厥的步利设阿史那咄尔,这怎么可能?”
李子雄看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道,“两个月前,李风云说,他要出塞作战,要收复安州,当时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认为他在胡说八道?”
杨恭道愣了一下,旋即摇头苦笑,“或许,有了上次的教训,某应该相信他,但是……”杨恭道拍了拍手上的书信,“这是冬天,大*已降,虽然河川冰封,但道路愈发难行,攻城拔寨更是艰难,即便李风云只带马军出征,一路以战养战,最大程度减少对后方粮草的依赖,亦无法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横扫弱洛水两岸,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李风云是人,不是神,根本就不可能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创造奇迹。”
李子雄站起来,走到地图前凝神思索,片刻后,他忽然转身望向杨恭道,郑重其事地说道,“某相信他,相信他可以
再创奇迹。”
杨恭道笑了起来,不相信,但也没有嗤之以鼻,“某知道联盟所面对的危机非常严重,也能理解李风云此刻的急迫心情,某也想在最短时间内横扫弱洛水两岸,抢在突厥人大举进攻前占据优势,但现实很残酷,我们所能利用的时间太少,而天气又太恶劣,敌人距离我们又太远,粮草武器的运输又太困难,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没有条件远征作战。”
李子雄摇摇手,“你说的这些不利条件,都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但如果站在北虏东胡的立场上,这些不利条件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生存,是食物,所以每到冬天河川冰封,尤其是灾荒之年的冬天,因为食物严重匮乏,北虏东胡便纷纷南下侵掠,甚至不惜代价杀过长城,深入我中土边疆大肆掳掠。现在我们在安州面临的也是生存困境,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必须像北虏东胡一样,即便大雪皑皑,滴水成冰,也要浴血厮杀。”
杨恭道想反驳,但李子雄说的都是事实,这是塞外不毛之地,这是与北虏东胡争夺生存权,你强调困难畏惧不战的结果就是死亡,所以只有誓死一搏,才能绝处逢生。
“这一仗,我们的优势在哪?”杨恭道问道。
“之前契丹人与奚族厮杀了两个多月,双方两败俱伤,不仅损兵折将,钱粮武器亦是消耗太大。另外契丹人与高句丽结盟,一直得到高句丽的支援,但如今高句丽岌岌可危,自身难保,已无暇顾及契丹,所以此刻北上打契丹,正是最佳时机。”李子雄抚须笑道,“阿会正也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不计代价打契丹,哪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竟然白白便宜了我们,可谓时也命也。”
杨恭道点点头,追问道,“如果李风云成功击败契丹人,契丹人是否像奚族一样,在强大武力的胁迫下与我们结盟合作,为我所用?”
李子雄摇摇头,“奚族南下安州后,四面受敌,困守一隅,回旋余地非常小,目前情况下,奚族没有选择,只能与我们结盟合作,为我所用。但契丹人不一样,契丹人自奚族南下后,攻占了奚族大片土地,从平地松林到辽水,东西长达一千五百余里,南北纵深也有数百里,且与霫族、高句丽、靺鞨、室韦等远东诸虏都是盟友,进可攻退可守,回旋余地非常大,所以契丹人面对我们的攻击,为避锋芒,必然撤退,诱敌深入,利用广袤土地和恶劣天气拖死我们,耐心等待反攻机会。”
“某记得,契丹人不但与我中土不和,对突厥人也是两面三刀。”杨恭道说道,“当年契丹入侵辽西,韦云起奉旨平边,到碛南借了两万突厥兵,打了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给了契丹人以重创,所以我们北上打契丹,突厥人应该不会出兵救援,而是耐心等待做个黄雀,契丹人应该等不到反攻的机会。”
“形势不一样了,不论是南北形势还是远东形势,都在急剧变化中,所以各方势力的对策也不一样。”李子雄说道,“随着高句丽的衰落,南北大战的临近,东胡诸种都要站队,考虑到突厥人对东胡诸种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中土,另外中土连年远征,打完高句丽又要与突厥人火拼,急需休整,短期内也难以用兵东胡,所以即便是首鼠两端的契丹,此刻也不得不向突厥人俯首称臣。至于突厥人,肯定不会放弃它在东北的利益,而东胡诸种做为它的有力别部,也是南北大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突厥人势必要保护和扶植,因此不出意外的话,最迟到明年开春,突厥人就要出兵东北。我们两线作战,腹背受敌,自然就是契丹人的最佳反攻机会。”
杨恭道神色凝重,“既然如此,李风云在短短时间内,又如何击败契丹?击败不了契丹,又要与弱洛水北岸的步利设阿史那咄尔和霫族交战,李风云岂不腹背受敌?一旦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此次远征岂不无功而返?”
李子雄抚须而笑,“你这么想就对了,如果突厥人、契丹人和霫族都这么想,这一仗李风云就赢定了。”
杨恭道惊讶了,疑惑不解,“明公何出此言?”
“天机不可泄露。”李子雄笑而不答,“李风云打仗,谋定而后动,没有把握,绝不兵行险着,而一旦兵行险着,就证明他有致胜把握,所以某相信他。”
杨恭道将信将疑,但也无意追问,兵事不是他的特长,李子雄也是一家之言并不可信,而尤其重要的是,如果长城内不支持,一口否定了,不给粮草武器的支援,李风云也就无法北上远征了。
=
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
十月十六,古北口。
赵十住、郭绚和慕容正则同时接到了李子雄的邀约,三人立即意识到安州有变,而且还是不利于中土的变化,否则李子雄不可能同时邀请代表涿郡留守府的赵十住、代表安乐郡府的郭绚以及全权负责支援安州事宜的慕容正则紧急磋商。
三人都知道联盟军队和奚族大军正在武列水对峙,而李风云和李子雄若想在最短时间内巩固现有战果,就必须稳定安州,而稳定安州的前提就是击败阿会正和奚族大军,但阿会正也是骁勇善战之辈,在自身实力不足以击败对手的不利局面下,肯定不会因为冲动而盲目决战,必然采取拖延之策,等待突厥人作出反应,一旦突厥人出兵安州,对手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奚族就有机会转败为胜,所以安州局势若有变化,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突厥人大举进攻,要么联盟军队与奚族大军决出了胜负。如果是前者,第三方势力强横介入安州,形势对己方不利;如果是后者,联盟军队失利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急于求战的是己方,而过“急”则易乱,一旦忙中出错,被奚族抓住战机,联盟军队十有**遇挫,如此形势对己方同样不利。
此刻三人的切身利益与安州密切相关,赵十住与郭绚忧心如焚,急速飞驰古北口要隘,与慕容正则碰了个头,三人分析了安州形势突变的各种可能性,然后做了一些针对性的预案。
慕容正则的态度最为强硬,中土利益至上,如果安州形势变化已经严重损害乃至危及到了中土利益,则中土就要做出强烈反应,果断出兵,给二李以最大支援,********中土利益。
郭绚犹豫不决,模棱两可,态度很含糊,而赵十住较为稳健,认为安州形势即便有变,也在可控范围内。
赵十住判断突厥人强势介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燕北那边的齐王一直陈兵怀荒,虎视眈眈地盯着闪电河,对碛东南的突厥人形成了威胁,而碛东南牙旗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是牙帐中的保守主和派,不到迫不得已,他也不会轻易开启战事与中土撕破脸。因李子雄的这次邀约,十有**与武列水战事有关,联盟军队需要更大支持以更快击败奚族大军。
午时,三人悄然出关赶赴边市。
边市商贾被驱赶一净后,边市规模迅速扩大,连营五六里,南北两地运输人员日夜奔走,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各类物资在短短时间内便堆积如山,一个庞大的物资囤积中转站就此成型。
李子雄、杨恭道早已在边市等候,双方见面,亲热寒暄。
军帐外白雪皑皑,寒风呼啸,军帐内炭火轻燃,温暖如春。慕容正则最为焦急,看到李子雄、杨恭道笑容满面,情绪高昂,立即有所猜想,当即开口问道,“白狼击败了阿会正?奚族大败?全军覆没了?”
赵十住和郭绚四目相顾,暗自苦笑。这个慕容正则太直了,说话就不能委婉一些?如果说错了,李子雄和杨恭道岂不非常尴尬?安州的仗还需要联盟军队来打,于情于理都要客气点,哄人高兴总比让人愤怒好。
两人正不满的时候,耳边就传来杨恭道的笑声,“副镇难道长了一双千里眼,竟能看到白发击败阿会正,全歼了奚族大军?”
两人顿时吃惊,面面相觑,难以置信。这才几天时间?白发贼就击败了阿会正,全歼了奚族大军?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这个消息送到行宫,圣主和中枢必定高兴,龙颜欢悦,所有参与者都会受到嘉奖。
瞬息间,两人有些激动,刚想询问此言是否属实,就听到慕容正则已经兴奋地叫起来,“此言当真?白狼当真击败了阿会正?你们全歼了奚族大军?这怎么可能?太不可思议了。”慕容正则有些失态,急不可耐地喊起来,“快!快!快告诉我们,这一仗是怎么打的?”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杨恭道抚须大笑,“不要着急,容某慢慢道来。”
“打赢了,果真是打赢了。”郭绚当即喜笑颜开,冲着荣辱不惊镇定自若的李子雄拱手为礼,恭喜恭喜。明公故意隐瞒,给了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啊。”
郭绚感觉自己运气太好了,这次出京戍边,本以为是个苦差事,熬点资历而已,哪料到不经意间,竟然有份天大功劳从天而降,正好砸在自己脑袋上。如今二李已经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