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征开始之前;中土肯定要想方设法维护与突厥人之间的和平;而突厥人为了增强自身实力;肯定要利用这个机会想方设法从中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但双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肯定有官方表面文章;也有私下见不得光的。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显然是特殊的存在;对皇帝来说;这对兄弟绝对值得信任;很多见不得光的事可以⊥他们去做;而对突厥人来说;这对兄弟有权有势值得利用;双方各显神通;就看谁的手段高明了。

    大业三年的那件案子对杨玄感来说记忆深刻;所以他有充分的理由认定;宇文述、宇文兄弟、李风云和突厥人之间肯定有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他不敢查;而且也查不到;以宇文述和他背后的皇帝的能量;如果要蓄意掩藏一个秘密;谁能查到?

    然而;今天李风云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让李密无意间窥探到了那个谁也查不到的秘密。

    段文振遗策?段文振遗策的内容是什么?皇帝和中枢是否会实施段文振遗策?这些对李密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风云有通天之路;李风云的身份秘密呼之欲出;这才是最重要的;而由此产生的变化让他不得不暂时搁置所有想法;任由李风云去掌控通济渠战局的走向。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两百四十章 走进误区的李密() 
“如果圣主在东征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实施段文振遗策;则七月之后的东征战场必将出现新的变化。”李风云简要述说了段文振遗策的来历和内容之后;非常严肃地告诫李密;“如此一来;在冬天来临之前;圣主都有机会攻克平壤;结束东征;所以;你们切莫盲目乐观;一旦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招致雷霆打击;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密相信了。

    他知道东征之前;中枢在东征策略上曾发生了激烈争执;政界和军界的大佬们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各执一词。政界大佬注重东征的长远效果;东征的目标是维护持南北之间的长久和平;打高句丽不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已;为此他们认为在战争中摧毁敌人是次要的;彰显绝对实力对北虏形成巨大威慑才是主要的。而段文振做为军界大佬;明确反对在战争中使用外交手段;明确反对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攻击方式;坚持以武力摧毁高句丽;坚持速战速决;只要以雷霆之势击杀了高句丽;则必能实现威慑北虏之目的。但在最高决策层中;军界大佬太少;所以这场争论以政界大佬们的胜利而结束东征开始后;段文振到前线领兵;变相地被皇帝和一帮政界大佬们“驱逐”出了决策层。

    从这一政治背景推断;段文振临终之前;的确有可能上奏皇帝和中枢;再一次阐述自己的东征策略。然后再从当前东征战场的不利局面推断;皇帝和中枢为了逆转形势;为了能在今年结束东征;也的确有可能把攻克平壤的最后希望寄托于水师。但水师实力有限;必须水陆夹攻;必须让陆路大军在预定时间内杀到平壤城下;为此皇帝和中枢只有实施段文振遗策。军方统帅们的立场大多与段文振相近;虽然实施这一计策的时机已经过去了;但高句丽实力有限;中土水陆大军联手夹击;攻克平壤的希望还是很大;所以军方统帅们的确有可能行险一搏。

    只是远征军一旦实施此策;今年的东征战场必将在七月之后发生重大变化。远征军若顺利攻克平壤;皇帝和中枢也就如愿以偿的实现了在年内结束战争的目标;随即也就能腾出手来整顿东都政局了。而东都却失去了威胁皇帝的手段;极度被动;到那时若齐王杨喃与皇帝对抗;则必死无疑;反之;若齐王杨喃毁于阴谋;则皇帝必定对陷害齐王的人大打出手;毫不留情。

    李密思考了很久;反复推演;逐渐认同了李风云的意见。假若东征战场正如李风云所说的那样发生变化;在结果不可预测的情况下;匆忙做出决策把齐王杨喃打倒了;则杨玄感及河洛贵族集团有遭到皇帝疯狂报复的危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事万万不能于;得不偿失啊。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不论李风云的野心有多大;也不管他接下来要于什么;假若他是宇文述的棋子;并且始终与东都的宇文兄弟保持着密切联系;可以得到东征战场的重要机密;那么他此次进入中原掳掠通济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展壮大;还有可能以身为饵;把所有反对改革的保守贵族;所有阴谋对付皇帝和改革派的政敌;统统诱进陷阱;彻底暴露出来;以便东征结束后开始血腥屠戮。

    如果这一设想成立;李密暴露了;李氏家族要受到连累;杨玄感和在这次通济渠危机中冲在最前面的颖汝贵族要受到打击;后果的确非常严重。

    突然;李密想到了一个关键点;李风云支持齐王杨喃继承皇统。难道宇文兄弟要仿效他们的父亲宇文述;要在皇统之争中大显身手;以此为契机东山再起;把宇文氏的辉煌代代传承下去?

    自大业三年榆林事件兄弟两人被罪黜为奴后;仕途就彻底断绝了;除非出现奇迹;除非立下惊天功劳;否则绝无可能东山再起;而兄弟两人假若就此沉沦一蹶不振;必将影响到家族的未来;一旦宇文述辞世;家族的顶梁柱倒了;权势辉煌不再;那么可以想像;家族必然急剧衰落;败亡之期指日可待。以宇文述现在炙手可热的权势;他不可能不为儿孙、不为家族的未来考虑;而从宇文兄弟的立场来说;若想东山再起;唯有利用父亲的权势;一旦父亲不在了;他们也就永无出头之日了。那么;宇文兄弟的东山再起之路在哪?很简单;宇文述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辅君之功便是惊天功劳;而当今距离储君位置最近;距离皇帝宝座最近的皇子;便是齐王杨喃;所以;只要能辅佐齐王杨喃入主东宫;只要竭尽全力帮助齐王杨喃继承皇统;那么宇文兄弟必能东山再起;宇文家族必能再创辉煌。

    李密越想越是惶恐。事已至此;反正缩头是一刀;伸头也是一刀;于脆与李风云摊开了说。双方本来就是互相利用;只要彼此价值存在;合作就不会中断。既然有合作;摊开了说也不是坏事;或许还能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

    “如果段文振遗策确实存在;那就是中枢最高机密。”李密问道;“但某不知道此事;东都也没有传出这方面的消息;所以你若想说服某;继续保持我们之间的合作;就必须告诉某;你这个消息来自何处?”

    这次轮到李风云吃惊了。李密当真不知道此事?东都也没有传出这方面的消息?就连礼部尚书杨玄感都不知道段文振遗策?李风云意识到自己鲁莽轻率了;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利用这个机密震慑一下李密;一边继续维持双方之间的合作;一边拖延与齐王杨喃决战的时间;以此给联盟赢得更多时间掳掠通济渠;让联盟实力更强一点;让联盟诸军在生死危机的压迫下更快形成战斗力。然而;李密竟然不知道段文振遗策;这就是鸡同鸭讲了;段文振遗策成了空穴来风;不但无法震慑到李密;反而让他产生误会;以为自己用这种荒诞不经的方式来蓄意破坏双方之间的合作。

    李风云面无表情;表现得很冷静;很沉稳;很自信;但心里却剧烈翻腾;寻找挽救之策。段文振遗策不是谎言;但李密误却以为它是谎言;这就麻烦了

    李密看到李风云沉默不语;踌躇犹疑;断定他不会透露实情;于是毫不犹豫的乘势追击;“你这个消息是不是来自东都?”

    李风云疑惑了;不知道李密何以会产生这种猜测。

    “是不是来自宇文氏?”李密咄咄逼人;继续追问。

    李风云更疑惑了;但旋即豁然顿悟;立刻便猜到了原委;知道了李密的推演思路;心里顿时有了主意。李密误会了;这是好事;要的就是他的误会;这样自己才能将计就计;从容筹划。

    “某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个消息绝对不是来自宇文氏。”李风云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某与宇文氏仇深似海;势不两立;总有一天;某要灭了宇文氏满门;屠尽宇文氏九族;以报血海深仇。”

    李密愣住了;被李风云这番咬牙切齿的话搞得头晕。难道某错了;之前所有的推演全部都是错的?李风云为何否认?是不是害怕秘密泄露;遂以这种夸张的方式来极力掩盖?

    李风云心知肚明;他可以将计就计;让李密深陷误区;但绝对不能承认与宇文氏有联系;这关系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历史的大潮不可逆转;宇文氏终究要走向遗臭万年的不归路;自己一旦与宇文氏扯上莫须有的关系;将来百口莫辩;所以必须把李密的误会引向另一个方向。

    李密心思电闪;瞬间又做出了种种推演。如果李风云是宇文氏的仇敌;那么依据大业三年榆林通敌走私一案;依据宇文述不远万里要将其羁押至东都;而突厥人又一路追杀等诸多关联事件来推演;李风云极有可能是宇文述政敌在暗中布下的一颗棋子;甚至有可能正是他揭开了宇文兄弟通敌走私的黑幕;而且他手中至今还握有很多足以置宇文氏于死地的秘密;所以他才成为宇文氏和突厥人共同诛杀的对象;所以李风云才与宇文氏仇深似海;势不两立。

    这个推演如果成立;首先就要寻找宇文述的政敌。

    宇文述的政敌太多了;过去的“太子党”成员;以高颍、宇文弼和贺若弼为首的先帝遗臣;也就是老保守派;还有现在以关陇本土贵族、河洛贵族为核心力量的新保守派;而在这些政敌中;目前深得皇帝信任又身居最高决策层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黄门侍郎裴世矩;他是先帝朝的中枢重臣;圣主登基后一度被贬黜到西北;后来献了经略西北之策;再获圣宠;遂东山再起;还有一个是纳言苏威;他也是先帝朝的中枢重臣;同时也是关陇本土贵族集团的政治领袖;他的声望和影响力太大;尤其自高颍、杨素等开国老臣死去后;他已经成为硕果仅存的打个喷嚏都能影响到中土政坛的开国元勋。

    像苏威这种政治元老;圣主不用不行;政治上讲究的是妥协;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制衡之道;但用了又倍受掣肘;毕竟决策层的保守力量如果过大;必然阻碍改革的加速推进;所以苏威这些年起起伏伏;却始终屹立不倒;原因就在如此。大业三年的榆林一案;时为尚书左仆射的苏威就是参与者之一;斗争失败后;高颍等老臣惨遭诛杀;而苏威被罢官;捡了一条性命;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演;圣主和宇文述之所以没有诛杀苏威;是因为他手中握有更多足以威胁到宇文述存亡;甚至是严重威胁到南北关系的秘密?而这些秘密的提供者;是不是就是李风云?由此李风云的身份也就出来了;他可能是秘兵。

    在权力高层;秘兵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编制上隶属军方;但为政治而搏杀;直接听命于中枢高层;服务于中土的国防外交大战略;战场便是长城以外的广袤外疆;所以每一个秘兵都是百战悍将;每一个秘兵都熟悉军政事务;而如此之高的个人素质;还有对中土的绝对忠诚;导致秘兵清一色出身高等贵族。试想;如果你没有良好的精英教育;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自小追随家中长者征战沙场的经验;没有身居庙堂耳濡目染错综复杂血腥残酷的政治斗争;你怎么可能具备入选秘兵的基本条件?

    如果李风云是秘兵;是直接听命于高颍、宇文弼、贺若弼、苏威等持保守立场的开国元勋的秘兵;是宇文述的敌人;是皇帝和改革派的敌人;那么之前许许多多的不解之谜也就有了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