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五百年-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有一士卒进门,禀报道:“将军,关外有人指名求见。”

    “谁?”

    “对方自称商人木守信,从远方南下,有要紧之事面见将军。”

第41章 番外篇 十万字纪念特别篇(上)()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五,朱由检等人逃出京城的第二天。

    王承恩策马,拉着马车,隐随车后,沿大路疾驰。

    天公不造美,居然倾雨盆下,漫漫雷闪电鸣。

    眼前银雨如柱打落,布下无垠的布幕,看不清前路。

    地面处处泥泞,王承恩只得减慢速度,稳定车身。

    “老爷,这样子没法走啊。”

    奏不想浪费时间,翻开书本:“继续走。”

    “可是”

    “我会给你指示,避开分歧路及水滩洼坑,尽管往前走就对。”

    王承恩便照奏的话,在道上策马,时左时右,避开险要前进。

    走不了多久,前面有一堆衣衫褴褛的人聚在一起成行,为数近百,充塞官道。

    靠近观看,他们身上满是泥泞,脸有饥色,步履艰难。

    “老爷,我且去前头,令其让路。”

    “不用,就这样跟着。”奏翻开书本,迅速知道此群人的来历背景:“这批是北方各处大地的饥民,为逃避天灾人祸而他迁,毋庸为难。”

    就算再赶,亦不能得罪平民。

    雨中马车辗过擦身,扬起一堆泥水,莫不惹人咒怨。

    “正是。”朱由检同意,他亦不想多生事端:“等雨过后再说。”

    “夫君英明。”

    朱由检不受此马屁,但心情终归愉快。

    “夫人,反正大家同一道上,如果对方有任何需要,不妨多加照应。”

    此时前面队伍中有人好奇走来打呼,自称姓许,言前方全是同一条村的人。

    听其谈吐颇有教养,估计为读书人。

    问及车上诸人时,朱慈照照之前议定的身份说明。

    由于朱慈照还是十一岁的孩子,对方不疑有诈,信以为真,亦说及他们走难的原因。

    “晚生所居村庄,长年滴水不下,农田彻底干裂,更有飞蝗遮天蔽日,无法住下去。加之闻京城再现疙瘩,决定远走他方,再觅良地。适逢众多乡里支持,遂一起上道。”

    “为何不往南方?”

    “吾老家在辽东,还是回去北方比较踏实。”

    “原来如此。”

    “木公子虽刚脱稚龄,惟礼数合宜,言谈合规,真有家教。”

    对于廿多岁的许生而言,朱慈照在眼中只是一位十岁出头的小子。

    然而朱慈照本来出身就与众不同,加上经历变故,人情见识亦添加不少,所以看上去多少成熟点儿。

    朱慈照见雨势越来越大,车帘外滂沱不息的银柱,几乎将天下都遮盖起来。

    看看外面遍体湿透的人群,同理心下多少感到难过。

    “雨势益大,不知何时能止,不如尔等先避避,以免感染伤寒。”

    “此处驿道前后俱无遮风挡雨之所,惟有走快一点,看看有否村落,可稍为歇脚。”

    “呃,许生,请稍待一会。”

    朱慈照匆匆放下车帘,走到奏面前。

    不需要读心术,大家都知道朱慈照欲问何事。

    “姨娘,可否指引一二,以免他们受寒雨之累?”

    不曾因为自己居于安乐,而忘记他人痛苦。

    奏对朱慈照品格感到一丝高兴,爽快打开权具,呈现附近地图:“真是遗憾,此道上坡,除山腰有一间小小的旧寺外,别无遮掩物。”

    “然则其辈有否抱恙?”

    奏逃一检查全员身体状况,瞬间脸有难色。

    这变化过于明显,车厢内所有人同时紧张起来。

    朱慈照看在眼内,紧张问:“是否有人已患伤寒?”

    奏却摇头,朗声道:“承恩,全速改道,有多远逃多远。”

    王承恩错愕,扭头望望奏,又望望朱由检。

    这番命令与刚才彻底不同,教他好生疑惑。

    朱由检问:“奏,能否说明一下?”

    “夫君,前方人群中,有带瘟疫者。”

    “瘟瘟疫?”

    车上登时一番骚动,朱由检最是紧张:“既然如此,应及早撤离”

    “不!”朱慈照居然反对,问奏道:“姨娘乃世外高人,必有治瘟疫之秘方。”

    奏当然有,直接拿未来西医采用的第三代头孢子素抗生素外,亦可取几种有效的中药治疗。

    然而无论是哪个方法,都要奏花费纸张变出来。

    像这样的灾民,全国各地无日无之,多如天上繁星。

    救?救多少?救得完吗?

    她才不想将宝贵的书页浪费在一些不太重要的事上。

    想到之后在山海关打大顺军及大清军,决不能再肆意浪费。

    “照儿,吾明汝心。然今有要紧之事,断无费时救人之理。”

    朱慈照低声向朱由检及奏陈明理由:“瘟疫与伤寒类同,时行无定。倘彼等继续前进,势将此疫传至东北方。父亲既欲于东北发迹,重夺天下,必须于此处堵塞源流。”

    朱慈照这一番话深深打入朱由检心坎。

    崇祯六年山西爆发瘟疫,十四年传至河北,十六年入京,造成大批民众及士卒死亡。

    后来有司点数,京城死者五中有一,一时之间户丁尽绝,鬼影处处。

    朱由检即时下旨令官员处理,更特别拨款支援。

    然而瘟疫来得太猛,根本挡之不住。

    讽刺地最后因为死太多人,冬天大雪冻毙老鼠,源头及传染体都死干净,才侥幸地挡下来。

    经此一灾,明室受伤过重,甚至京城军队的战马只死剩一千,守军只余五万。

    之所以最终李闯围京,只能守城对抗,甚至连太监都要上城墙帮忙,实乃京师已无力与李自成正面作战。

    之前李自成等起义军是被明室按着打,却在一场瘟疫之间强弱颠倒。

    整场逆转真的很冤枉很不幸,只能说命运弄人。

    故此崇祯时而说“天要亡朕”,亦非虚言。

    一命二运三风水,人之努力终难胜天,朱由检至死都不明白,他的王朝是亡在小小的老鼠上。

    反之现在所谓“再现疙瘩”,奏却知道那仅是非常轻微的病患。

    影响明室的那场大鼠疫,是非常恐怖的传染病。

    受感染者几乎连征兆都没有,突然暴毙而卒,随之身边人亦一并病发。

    幸好如此恐怖的疾病,早于去年彻底中断,不复再来。

    现在的“瘟疫”,只是大顺军杀太多人,尸体未及时处理,令蛆虫肆虐,传播疾病,然而威力轻微。

    奏自然不会生病,但车上诸位是普通人类,万一受感染而耽误行程,便因小失大。

    原本只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绕道过去,不过朱慈照有救人之心,姑且还能算是一个“人”。

    奏早就没有这方面考虑,倒是有点羡慕。

    如果自己不能回应这番诉求,岂非教这孩子心底留下不良的身教?

    “夫人,如能救之,应当尽力。”

    “只是举手之劳,小事一桩。”

    难得朱由检有求于己,自己亦不便推却。

    “然而须图个说法,以取信诸人。”

    朱慈照心生一计:“不如讹称姨娘会医术,可免费诊症,何如?”

    “可矣,惟对方愿意吗?”

    “儿有妙计,且稍待片刻。”

    朱由检望望奏,她并未有阻止,微笑看待朱慈照表演。

    朱慈照即时揭起车帘,与许生道:“吾担心长久淋雨,会起伤寒。有缘于道上相会,自是比邻。家姨娘略懂医理,如蒙不弃,可以代为诊视。”

    “真的?”许生颇为高兴:“实不相瞒,吾侧有数人体调不适,正愁寻不着大夫。令夫人若能帮忙,自是大恩之德。”

    “前方有一古寺,可容休憩,不如先在该处稍顿安身。”

    “谢谢,我速去通知一声。”

    言毕,冒雨奔前,与龙头会合。

    奏微微拍掌:“如何走近民众,与他们打交道,亦是为政者必须学习之事。从方才所见,照儿合格有余。”

    “谢姨娘。”

    朱由检倒是有点不满:“自是易事,吾亦可为之!”

    嘻嘻,意外挑起朱由检心中那团火。

    奏心中打着算盘,要慢慢且不动声息下适当改造这对父子。

第42章 番外篇 十万字纪念特别篇(下)() 
朱慈照自作主张,之后不免腼腆:“姨娘会否责怪孩儿多事?”

    奏心想正好借机会晓以教化:“有听过齐桓公吗?”

    “春秋五霸之一?”

    奏点头,一直以来她都不是直接说教,而是借史事寓言来导引皇帝皇子:“刘向说苑言:‘桓公得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知其故耶?”

    “桓公得管仲、鲍叔牙,遂能尊王攘夷,九合诸侯;晚年重用易牙、竖刁、开方三贵,终致内宠乱政,虫流出户而不葬。”

    非常标准的答案,但奏并不希望朱慈照的见识止于如此水平。

    “管仲曾进言,竖刁‘其身不爱’;开方‘其父母之不亲’;易牙‘其子弗爱’。俱弗能爱君亲君,莫能用也。然管仲死,桓公仍与竖刁共事,实自招灾祸,无从辞责。”

    朱由检插口道:“‘亲贤臣远小人’,此事我明白。”

    奏不想将话说得太直接,但见听者不解,只好再道:“观人必先察其品格德行,无论贤臣,抑或明君。欲成大事者,勿忘于此。”

    二人啄磨半晌,朱慈照又问:“是否日行善事,爱民若子,即为明君?”

    奏抓抓头,看来天资不高,只好后天加油,再道:“汝知张九四乎?”

    朱由检及朱慈照点头,身为明室后人,念书读史,必听其名。

    张九四,即张士诚也,元末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群雄之一。

    “张氏盘踞泰州等地十余年,保境安民,轻徭薄赋。此爱民耶?”

    朱由检不喜转弯抹角,直接问答案,奏这次偏生不应。

    “‘品格德行’乃虚无之标准,皆从其人本身行为定断,而‘尊亲’‘敬长’‘爱民’为最易展现。对百姓而言,自必然喜欢‘爱民’之君。然君主之‘爱民’,有时却是‘害民’甚至‘害己’。”

    奏见二人终究想不通,只好摇头叹气。

    她直接说答案当然不难,难在二人不能直接“悟道”,终究无得无功。

    其实之前教学时,已经常常提问,累积不少问题,引发他们思考,但就是无一悟出解答。

    半时辰后雨势休止,队伍抵达一所废寺前。遂于寺内外生起数处火堆,脱下棕衣斗笠,围火烘身。

    马车停在寺外,奏生怕朱由检等人受到感染,嘱咐留在车上,她独个先下车诊症。

    朱慈照不怕死,偏生要下车接触,由检不允。

    “姨娘乃一妇道人家,如无人领提,恐招众议。”

    妇人自个儿到一堆男人面前,连夫家的人都没有半个,难免招人口实。

    朱由检沉吟后,决定自己去。

    朱慈照说自己认识许生,可为牵引,结果是王承恩及陈圆圆留在车上,而“木氏”父子双双下车。

    奏不敢拂逆其意,心想这对父子十居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