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督师-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吕汉强孤臣党的手段,来搞一种平衡,这种平衡说穿了也没有什么奥秘,那就是一个足球项目,如果就一个队,那就不需要裁判也没人把裁判当个神马,但要是两个队对抗呢?裁判就非常重要了,两个队就都要看裁判的眼色行事了,这时候,裁判就再次高高在上呼风唤雨了,这才能有后世中国足球黑哨啊,受贿啊等等事件的出现。

    而经过吕汉强被扶持孤城党之后,大明朝的确又出现了崇祯最愿意看到的两个竞技队伍,结果这个孤臣当的战斗水平却大大的出乎了崇祯的意料,那就是他们的战斗力太强,尤其是这个足球队的队长,简直就是包打天下,这时候就出现一个非常要命的状况,就好比想当初辽宁队对全国其他足球队一样,踢赢了是人家的实力问题,踢输了那绝对是裁判黑哨受贿的问题,结果这个裁判就在这种尴尬的状况下,又成了一种摆设,而每场比赛的看台上,也就全成了孤臣党的观众,其他的人,连一个球迷都没有,你说这场比赛还怎么玩儿?

    于是,崇祯帝为了让大明朝的足球联队,继续掌控在自己这个裁判手中,就开始有意的,打压孤臣党足球队,开始扶持东林足球队,希望在这个大明国朝的足球联赛里,有一个实力相当或相对抗竞技的足球赛,这样一来,裁判再次变得重要,竞技再次变得有趣,双方的观众才能再次拉平,这样才能浑水摸鱼,在中间捞到好处,这就是潜规则。

第922章 面圣(爆更继续)() 
这次崇祯重整内阁,首先换掉了连自己队员都猛踹的东林足球队队长周廷儒,换上了德高望重的孙承宗当了内阁首辅,做了队长,又调南京高宏图授予文渊阁大学士,姜曰广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共同入阁,成为中锋,想着在南方已经名声鹊起,受到无数适龄大家支持的钱谦益,还有他是吕汉强绝对铁杆死敌的作用,崇祯也将他起复,直接给了一个东阁大学士的头衔,也让他入了内阁,成为后卫,原本奄奄一息的东林足球队,在来了三个主力外援之后,再次起死回生,能够和孤臣党继续抗衡,这时候崇祯才算轻松的松了一口气,继续坐在高高的看台之上,做一个被两队都崇敬的裁判。

    钱谦益今天没有去喝花酒,而是难得的留下来多做了点政务,结果就听到了隔壁孙承宗和卢象升的谈话,将事情大概听了个明白。

    钱谦益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吕汉强了,听到这个天大的消息,不由得便想到了如何整治吕汉强,以报当年被吕汉强挤兑出朝堂的大恨,于是等两人走了,就站在屋檐下的黑暗里,轻轻的撸着胡须,眯着眼睛看向远去的两个人的背影却没说什么,想了一下之后,冲那执事轻轻点头之后,大步走到皇城外,上了自己的轿子。跟班的常随恭敬的问道:“老爷,我们直接回家,还是您去小园喝一杯?”

    小园离着南城不远,那是一座雅致的庭院式酒庄,自从高宏图和姜曰广调入北京内阁之后,那里便成了东林的聚会之地,每日傍晚,东林党人就三五成群的来到这里,闲谈诗词歌赋,激扬文字指点天下江山,姜曰广也成了这里当然的魁首之一。

    但今天姜曰广却沉思了一下,然后轻声对常随道:“去高学士府上。”于是这顶小轿就悄无声息的隐没在越来越浓的黑暗里。

    孙承宗和卢象升一前一后,直接奔皇宫请求觐见,现在的皇宫规矩不是很严格,也没有到落钥的时辰,两个人默默无语的走到皇宫门口的时候,禁卫看到是孙承宗和卢象升这两位皇上最信重的重臣求见,立刻命人传给皇宫门内的传事太监,然后客气的请二位先等一等。

    就在等待的时候,总是不说话的孙承宗突然小声的道:“吕汉强请求增兵的折子,这事情归兵部管,按照责权分工,我内阁不应该插嘴也不能插嘴,这一点我们不能给后人留下一个坏的先例,”

    卢象升就感激的冲孙承宗点点头。

    孙承宗再次沉吟了一下,还是不得不说道:“老夫也在辽东经略任上任职多年,虽然一直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却也知道,国朝对满清的战争,兵力还是不足啊。”

    卢象升就看了一阵孙承宗,最后深施一礼,然后两个人就继续站在那里,沉默不语。

    好一阵,宫门前那个传事的小太监再次出来,恭恭敬敬的给两个人施礼:“皇上有旨,请两位大人觐见。”然后将身体让到一边,弯着腰束手言请。

    孙承宗也不和卢象升客气,举步就在前面,卢象升紧紧相随。

    七转八绕,不一会儿三人来到了崇祯的御书房,孙承宗和卢象升就在书房门外再次报名请见,结果门帘一挑,站在门前的却是崇祯。

    这样的举动吓得两个人赶紧跪倒,因为这样的待遇,是其他所有臣子不能享受到的。

    崇祯就一阵爽朗的大笑:“老师傅,卢爱卿,外面凉赶紧进来。”

    两个人再次叩头之后爬起来,随在崇祯的身后进了御书房,崇祯就对身边的小太监道:“赐坐赐茶。”

    随着他的话,早就有两个小太监端着锦墩,两个小宫女端上两杯清茶上来安置,这都已经是习惯性的了,这两个人每次来都会得到这样的恩遇。

    孙承宗和卢象升等崇祯在书案后坐下,这才再次告罪,然后分别坐了半个屁股,崇祯就问道:“这么晚了,老师傅和卢爱卿怎么联袂赶来?看二位面上的表情很沉重,是不是也真的有什么大事发生?”说是什么大事的时候,要是在原先,崇祯的心立刻就会揪起来,而这次,崇祯的面色上是轻松的,神态是自如的,因为在现在的他来看,有着大明君贤臣能,不管是什么样的大事都不是个事情了,这就是这两年来,崇祯培养出来的底气。

    这时候孙承宗欠欠身回禀道:“老臣前来,不过是一些政务上的折子,我刚刚处理完,想着万岁您规定的就是折子不过夜,因此老臣就亲自送过来。”

    崇祯就笑着道:“今天上来的折子少,也没有什么大事情,尤其老师傅已经批阅的井井有条,朕看来,认为处理的非常妥当,也就一一照准,结果您看看。”,然后双手一摊,对着整洁干净的龙书案:“今天早早的就批阅完了,但是多年养成晚睡的习惯却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就在刚刚,朕吩咐小太监去给我拿一套资治通鉴来,我想再看一看。”然后不无感慨的道:“唐太宗的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我们最近虽然熬过了那艰难的一段时间,但却不能松懈啊。”

    孙承宗对这个旁听生现在依旧勤勉,没有懈怠,老怀大慰,原本有些阴沉的脸也浮上了欣慰的笑容,一边将折子递到崇祯的面前,一边道:“勤勉的习惯一旦养成,就要坚持下去,不能因为一时的安逸,便懈怠了,而一旦懈怠,这个懒虫啊!就会爬满全身,到时候再想起勤勉来也就做不到了。”

    崇祯就站起来,双手接过孙承宗递过来的折子,一边恭敬的回答:“谨受教。”

    这时候卢象升就插了一句话:“老师傅,勤勉是应该的,但也应该讲究劳逸结合,吕汉强常说很好的休息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吗。”这样自然而然的,卢象升就将话题带到了吕汉强身上。

    孙承宗就嗔怪的叨咕一句:“狡辩。”

第923章 引导(还有一章)() 
卢象升就再次笑眯眯的道:“皇上前几年日夜勤劳夜不能寐,结果你这个老师傅整日揪心,这稍微松快些了,你这又开始担心,这真是日也忧夜也忧,何时不忧也?”

    他这么一阵说,让三个人的心都开始温暖起来,这样自然而然的将一个严肃的对奏,就变成了一件轻松的回忆温馨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卢象升就深深的感觉到老师傅孙承宗的手段,这时候,卢象升才真正的感觉到老师傅在教他,在给他铺路。

    崇祯坐下不由感叹一声:“要说这吕汉强狡辩却也不完全对,就比如他给朕弄来的人参鹿茸什么的,每日只是稍稍的进一小碗,结果这些时候我就感觉,我睡觉踏实了,也不再总是做梦了,结果第二天就感觉到浑身爽利,有使不完的劲头,这做起事情来也有了精神,原先一看就头昏脑涨的奏折,这时候看来也不是那么头疼了。”

    然后关心的面对孙承宗:“老师傅也应该注意休息,朕明天就让人给您老送几框这人参鹿茸什么的过去,你也安安神养养身体,吕伴读说的是啊,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啊,他每次给朕的常信里,絮絮叨叨的都是这个,都成了碎嘴的婆娘了,就好像朕的身子虚弱的什么似的。”说着话还不由得嗤笑一声,:“给朕献了这些东西,还损朕小气,这下好了,老师傅,您就可劲的吃,咱们爷们就大方他一回。”说着就哈哈一阵开心的大笑。

    笑完了,似乎也想起卢象升是军机处领班,这时候来也一定有事,于是收住笑容问道:“你军机处有什么紧要折子吗?”

    卢象升忙站起来语气平淡的道:“上次盘山牛庄大捷,吕督师虽然重创满清,但也损失惨重,他的拳头主力,第二纵队两万精锐一次阵亡一万七,辅助工程兵损失五千,对于只有区区十万人马的吕汉强来说可谓伤筋动骨,还有,为了截断通过朝鲜进入满清的粮道,不得不派出他的一万海军陆战队随山东张大可总兵去了朝鲜,这样一来,兵力更见紧张,还有战线迁移,一些紧要的地方需要占领,需要防守,因此吕汉强的军队已经捉襟见肘,为止,吕汉强上折子请求朝廷批准他再增兵,以期望能趁皇太极虚弱时候,再给予打击,尽快解决辽东问题。”

    崇祯接过吕汉强的奏折一目十行的往下看,一面问道:“他需要再增兵多少?”

    “五万。”卢象升报出了这个数目,然后心怀忐忑的观察着崇祯的表情。

    崇祯这时候还沉浸在刚刚说吕汉强好处时候的好心情里,也没觉得怎么样不妥,于是看完了吕汉强的折子就合上,笑眯眯的问孙承宗:“老师傅认为如何?”

    孙承宗就欠身道:“我是内阁首辅,管文事政务,军事上归兵部管,如果互相插手,将来就会出现责权不清的弊端,最终权限混淆,军干政,政乱军,那皇上和吕伴读好不容易弄出来的政改就可能流于形式,这对大明千秋不利。”

    孙承宗这么说倒不是想要推诿,他的地位人品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但正是他正直的人品,所以他才这样说,在他看来,现在的这个架构对大明是绝对有利的,既然有利就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改变。

    崇祯听到老师傅这么说,不由得欣慰的笑了,然后再次将身子挺起来:“我不是在问首辅这事情该怎么做,而是学生在向老师请教辽东局势,请老师教我。”

    既然是学生请教老师,那孙承宗就不再推脱,于是也整容道:“辽东建奴自打起兵以来,便能征善战,以前的且不说,想当初萨尔浒之战,国朝集合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发精骑约三万;

    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发兵共约两万五千人;

    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发兵共约两万人;

    浙江发善战浙军步兵四千;

    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