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不动路了。”
小太监就立刻遵旨照办。
“对了,一会告诉皇后田妃一声,跟着我去看看皇嫂,春天来了,我们到御花园散散心。”说这话的时候,崇祯又生出一种遐想:“这要是能出皇城,到郊外去看看就更好了,据说当初吕伴读寄居的小庙已经香火鼎盛,无数文人士子流连忘返,成了郊外一道绚丽的风景了。”
一个太监就一面收拾眼前的奏折一面笑着应承:“那个小庙在上次京畿之战的时候,毁于战火,但好在那个提着伴读的诗词墙壁却莫名奇妙的保留下来,一时间成为神迹,在伴读一战解了大明危及,百姓更是认为伴读是天上神仙下凡,是天父派来给天子做臣子辅助的,于是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纷纷慷慨解囊,从修了那个小庙,结果,比原来还大了十倍不止,现在,那里不但有庙祝主持,还成为进京赶考贫穷举子们下榻之处,每日里人马车辆不断,热闹的啊,简直,啧啧。”
崇祯这时候,才想起,今年又是自己开恩科取士的一年,这都三月了,一年春闱又要开始了,天下士子再次汇聚京城,说不得有是几万人啊。
就惊奇的问到:“那些寒门学子的吃喝用度该怎么办?”
这个小太监就笑眯眯的解释:“在万岁爷的治理下,大明中兴了,天下太平了,百姓也就富足了,所以,纷纷在那吕氏庙堂安排免费伙食,一菜一汤,却让士子们安心。”
崇祯就舒心的点头:“真是衣食足而知礼仪啊,这样下去,大明岂能不教化天下。”想了想,然后对那个小太监道:“既然百姓都能有如此心怀,我们天家也不能落了后头,现在内帑宽裕,我们也做些我们该做的事情,就以皇后(张皇后)和诸位太妃的名义,点查下京城内外所以赶考士子的数目,然后按照人数,每人每日发一百钱作为补贴吧。”
这个小太监当时一惊,大家都跟着皇帝勤俭惯了的,这草草一算,五的妈呀,于是立刻适当的提醒:“万岁爷,若是按照您的吩咐,倒是积德行善,体现万岁仁慈,不过,现在在京天下学子不下五万,而直到春闱结速,那还要三月之久,那可就是——”
崇祯就笑骂了一句:“穷怕了的狗东西,不过是区区十几万两银子,这时候,我们的内帑还愁拿不出十几万的银子吗?”
是的,现在,内帑的收入源源不断,宽裕的户部也不再逼迫自己补贴,十几万已经不是数目了。
“尤其,这是收买天下士子的好机会,惠而不费,何乐不为呢?”
“万岁圣明,奴卑带天下穷苦的士子谢谢天恩啦。”这个太监立刻丢下手中的活计趴在地上磕头,死死的敲定这个跟脚,这不但是皇上的恩德,做成了这事情,也是为自己积下福报,这样,来生就不要做太监了。
崇祯就很享受这种再做一件善事的快感,有钱,就是任性不是。
结果崇祯屁股还没坐稳,王承恩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后面还紧紧追着曹化淳,两个人跑的跟狗似的,就这不长的距离,竟然让两个人大汗淋漓。
崇祯的心就咯噔一下,看两个人如此惊慌不顾体统,这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情,而且看情形还是一个坏的大事情,刚要站起来呵斥一声,结果,远远的竟然有鼓声响起,崇祯就再次皱眉,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顽皮,没事敲什么鼓?
结果他刚一这样想,又一个传世的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对着崇祯紧急禀报:“万岁爷,首辅孙承宗,军机处值班大臣卢象升,携文武百官近三百,敲登闻鼓,请皇上紧急上殿恢复朝会。”
崇祯就彻底的蒙圈了,登闻鼓可不是随便能敲的,这大朝刚刚散了,怎么百官又要自己上殿?而且平时大朝会不过是百余官员,那是有自高无上品级的,这次怎么突然间弄了个三百多人?难道这天要塌下来了吗?
崇祯感觉到事情严重,也顾不得换衣服,越过在地上喘气的王承恩直接奔向了金銮殿。
结果急匆匆走到金銮殿的时候,他就见到在大殿外已经趴满了文武百官,何止是三百,五百都有,几乎全京师文武百官都到了,崇祯惊慌的说了声众卿平身,然后也顾不得礼仪,急匆匆走向自己的宝座,屁股刚坐下,一向沉稳镇定的孙承宗突然来了一嗓子:“皇上,大捷啊。”
就这一嗓子,差点儿把崇祯吓到椅子底下去:“什么?打劫,谁打劫了?难道抢匪都打劫到皇宫来了吗?”然后下意识的拍着龙案大呼:“吕伴读,护驾,护驾。”
第917章 搜刮朝鲜(继续爆更)()
孙承宗一嗓子让崇祯误会成打劫了,于是习惯性连喊伴读护驾,这时候孙承宗才感觉到自己刚才喊了一嗓子这都走了音,大捷被皇上听成打劫了,往身后看看,也不怪皇帝惊心,因为今天的阵仗的确是大了点。
于是赶紧解释:“万岁,不是打劫,是大捷。”
听明白了语音,崇祯才稍稍的放松了一口气,然后猛的问道:“什么大捷,哪里来的?”
这时候卢象升爬前一步,冲着崇祯就吼上了:“镇远伯辽东巡抚,辽东督师吕汉强捷报,半月前,吕汉强亲率山东水师,以及复辽军突袭满清牛庄,缴获无数。”
崇祯就笑了:“这个朕早就知道了,也不是什么新奇,还要诸位爱卿如此兴师动众吗?”
“万岁,还有,二十天前,吕汉强火烧盘锦平原,彻底歼灭全部满清正蓝旗,斩正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满清正蓝旗彻底从满清军事序列里一笔勾销。”
崇祯就愣住了。
“二十天前,复辽军金恒光经三天三夜攻击,以阵亡两万为代价,攻占盘山,彻底歼灭满清镶蓝旗,镶蓝旗旗主阿敏战败自杀,镶蓝旗彻底从满清军事序列里一笔勾销。”
崇祯就浑身颤抖了。
“今天,吕汉强飞鸽传书,山东水师,复辽军海军陆战队进入朝鲜,朝鲜王李棕开皇城接纳,配合复辽军全歼满清驻扎朝鲜军队,彻底掐断对满清的粮食输运,朝鲜王在江平与大明签订《江平条约》对天盟誓,再回大明藩属,永不背叛。并请求允许朝鲜王协同皇后及全族赴京觐见。”
这时候趴在外面广场上几百文武一起大吼:“吾皇洪福齐天,中兴大明,洪福齐天,中兴大明。”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喊的声嘶力竭,直喊的涕泪狂流。
崇祯就豁然起身,眼角已经有泪了。
大明走到今天,原先雄踞中原,万邦来朝的盛况已经不再,各个藩属纷纷背弃,这个朝鲜更是为虎作伥,派出奴才大军帮助满清,直接攻击到大明京畿之下,肆虐烧杀,其残忍竟然让建奴感叹不及,让我大明百姓深受毒害,这回好了,吕汉强“进入了他们的皇城”他们再回大明啦,万邦来朝的盛况即将到来啦。
崇祯酣畅淋漓的大笑,大笑,直到笑的泪水滂沱。
然后无限欢喜的道:“好,我们就准备接待这位王,让天下看看我大明以德报怨的胸怀。”
一听以德报怨四个字,这时候孙承宗就很尴尬的道:“启禀万岁,镇远伯书上说,说。”
“说什么?”
孙承宗就艰难的道:“镇远伯说,这次进入朝鲜很是花了一笔钱,因此在江平条约里,吕汉强就管人家要了一笔赔偿。”
崇祯就蒙圈了,什么?进入人家皇宫了,还要人家赔偿?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情?
“镇远伯说了,要不是朝鲜反复无常,自己也不至于拿出拮据的军费远赴朝鲜去讨个说法,而自己的军费自己都是借的,算是个人的,因此,这军费就要他们出。”
“这个理由很正当,没有损及天朝颜面,嗯,很好很强大。”现在崇祯已经习惯了给臣子们做出的出格事情背书,现在崇祯给吕汉强背书了,这就是定性,以后诸位大臣就不能再在这事情上唧唧歪歪了。然后很随意的问了一句“不过他要了多少?三十万还是五十万?”
“五百万两,现银。”孙承宗就艰难的,羞愧的回答。
崇祯就一个踉跄,这吕汉强也忒狠了点吧,一个小小的朝鲜一下子拿出五百万,那还不当场破产啊,这下到好,他一年的军费已经绰绰有余了。
这时候刚刚跑进来的王承恩这个死要钱,对现银这两个字相当敏感,直接就抓住了孙承宗的袖子:“五百,还万?”
孙承宗就再次艰难的道:“而且是每年五百万。直到十年。”孙承宗实在是为吕汉强有损天朝以德报怨的气度而羞愧。
“十年?五千万?我的妈呀,这不行,这绝对不行。”王承恩立刻大声对崇祯喊着。
孙承宗就很是为王承恩能了解圣人胸怀感到欣慰。
“他吕汉强必须上缴一半,要不万岁就治他的——那啥的罪。”
崇祯立刻黑了脸:“王大伴,这是吕汉强辛辛苦苦弄来的钱,他还要还辽西大借款呢,我们不能搜刮他。”然后就习惯性学着吕汉强的动作,捏着下巴想了一下:“他进入人家王宫,应该得到不少东西吧。这个得归朕的内帑。”现在,和吕汉强分赃,崇祯已经成为习惯,然后看着卢象升:“你可别说吕汉强他的手下都是君子,什么样的上级出什么手下,说,从朝鲜王宫里弄出多少?”
卢象升就艰难的伸出两个巴掌。
“十车?这怎么可能?”崇祯就很失望,就很沮丧。
“是十船。”卢象升眼睛血红血红的加了一句“都是两千料的大船。”
于是崇祯也眼睛血红血红的。他就想,朝鲜王的裤子还在不在,哦,对了,朝鲜不穿裤子的。
“下一步,他吕汉强下一步要做什么?”
卢象升就郑重的道:“镇远伯说,由于日本倭寇屡次侵犯我大明沿海,吕汉强准备命令张大可山东水师和周楚钧的海军陆战队去日本问问倭皇,这是怎么回事,然后请倭皇来我大明帝京,亲自向万岁解释解释。”
崇祯就皱眉:‘洪武爷有遗诏,倭国乃不征之国,这个不好说吧。’
卢象升立刻回奏:“镇远伯说了,不是征讨,是进入,是进入,不要过份解读哈。”
崇祯就再次皱眉:“劳师进入,不划算啊。”
孙承宗再次羞愧的启奏:“镇远伯说了,日本有座银山。”
结果全体官员都双眼血红了,满朝堂全部变成了兔子。
“还有一个理由,他要找一个叫***的女子。”这时候,礼部尚书痛心疾首的启奏。
于是崇祯豁然起身:“寻找***?这个理由很好。”然后继续捏着下巴遐想:“那一定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朕很想看看这个人,真的很期待啊。”然后小肩膀就一耸一耸,笑的是嘎嘎的。
第918章 继续扩军()
“春天到了,现在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展开春播,由于我们拿下了那辽阔的盘锦平原,一场大火,又烧出了无数的荒地,因此我决定,将我们在牛庄转运过来的10万难民,全部安置在那片平原上,开垦河岔沟渠开始种植水稻,我希望在今年秋天的时候,我们整个辽西的粮食不用再用南方运书,达到自给自足,当然,这里的水田出产要比旱田要高,所以我们的承包费也要提高,也就是说一亩地,我要收他五十斤水稻,我想这个数目,百姓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