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正面不能撼动他们,那便攻击他的软肋左右,于是遏必隆大吼:“镶黄旗的勇士们,分左右射杀敌人的步兵方阵。”
镶黄旗1万七千骑兵立刻分作两队,向吕汉强的枪兵大战左右包抄,轰隆隆的马蹄声震撼着整个战场。
小胖子早就等得不耐烦,对步兵的砍杀,小胖认为这是对骑兵的一种浪费,骑兵就是应该对骑兵,这样才能显示出骑兵巨大的威力和作用。
看到左右包抄来轰隆隆的镶黄旗骑兵,小胖子兴奋的大吼一声:“来的好,兄弟们让建奴看一看我大明骑兵的威力,让他们知道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最强悍最勇敢的骑兵是我们复辽军。”然后放弃自己指挥的权力,轮起双锤一马当先杀进敌阵。
小胖子可以凭借勇敢,凭借姐夫吕汉强给打造的,那身坦克一样的盔甲所向无敌往来厮杀,但他身后的骑兵,却严格地按照平时的训练,先是一阵骑兵弩箭覆盖,先与对面的建奴骑兵互射一番,骑兵弩威力巨大,建奴骑兵弓绵密快速,双方箭雨飞蝗,一轮下去立刻人仰马翻,战场狭窄,两队骑兵互相对撞,根本容不下再次对射的机会,也用不上所有花哨的阵型,只是转眼之间,双方抽出马刀呐喊着对撞在一起,剩下的就看人品与勇气,但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所在,那就是死死地抗住左右两边冲过来的敌人,保护隆隆前进的步兵兄弟后顾无忧勇往直前。
吕汉强的复辽军现在就是一个完美的机械,每一个队伍,都是这整个机械的一部分,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胜利,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作。
十轮长弓的打击,让缓慢推进的长枪大战得到喘息,在这难得的机会,长平大战再次重新整顿,让因为敌人炮火造成的残缺再次补充完整,然后再次呼喊着口号,继续向前推进,他们知道,长弓手经过十轮的覆盖射击,必须要休息,不再给他们弓箭覆盖的支援,而这时候,他们不能停下来等待弓箭手的恢复,因为时间紧迫的很,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里,凿穿这个大营,实现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的承诺,救回他们的兄弟,这种信念,已经让所有的人忘记了死亡的恐惧,这种信念,让他们一往无前,这时候,他们要直接面对敌人的骑兵。
他们没有惧怕,他们有必胜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用无数次胜利喂养出来的,精气神儿,是打出来的,是一场一场的胜利培养出来的,现在的复辽军就是这样。
单调的腰鼓再次响起,铿锵的脚步一往无前,已成历史上难得的,步兵对骑兵的进攻就要展开了,鹿死谁手?
索尼的心在滴血,自己仅存的一万六千勇士只是在敌人巨箭的覆盖之下,便失去了三千多,这可都是正黄旗真正的精锐,皇上千挑万选的亲兵。
但索尼也在庆幸,因为三千条勇士的生命,换来了敌人长弓短暂的间歇,那么,剩下就是骑兵对步兵的对抗,现在吕汉强的骑兵已经被镶黄旗吸引到左右去了,13000骑兵对区区不足3万步兵,无论是眼前还是以往,这样的战斗对比绝对是以骑兵胜利而结束。
吕汉强的心也纠结着,但他没有表现在脸上,只是在大阵中间,冷冷的看着自己兄弟们的表现,准备承受一切结果。
第775章 死战不退()
“我们的枪兵面对建奴的历次战争,都是依托城墙或营寨迎战,而这次与众不同,没有城墙可以依托,不能站在那里从容防守,枪兵必须在进攻中挡住敌人骑兵的攻击,并且必须战胜他们,这就是一种考验,如果在这次考验中,我们胜利了,那么我们的枪兵将无敌于天下,如果失败了,那我们以前所有的辉煌都将成为泡影。”吕汉强这样看待这一场战役的意义。
“其实这次如果失败也不是坏事。”许杰这个乌鸦嘴,在旁边也不知道是开解舒缓吕汉强的心思,还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是说。
这句话说出来,吕汉强很想一脚踹翻他。
“一个队伍都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一项战无不胜是好事,但这样会让这支部队养成鼻孔朝天的习惯,尤其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习惯养成,这支军队就没有了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在关键时候失败了,那就会彻底的垮掉的,因此,一个坚韧的军队,必须在不断的失败与胜利里锤炼出来,才能真正成为一支打不垮,打不烂的军队,因此上——”许杰竟然有点神往的喃喃:“我们的军队已经不缺少胜利了,我们缺少的是一种失败的磨练。”
吕汉强现在掐死许杰这个乌鸦嘴的心都有,但他说的是对的,自己带着他们出战以来,即便是京畿之战所有的队友都背叛自己的时候,自己的军队依旧取得了完胜,因此也养成了军队的骄傲,当骄傲没有上限的时候,那就是狂妄与自大,现在自己的兄弟里已经有了这种情绪的蔓延,认为这天底下老子敢说第一,连敢个报第二的人都没有,结果正如许杰说的,这是一个危险的事情。
不过以后什么状况都能失败,但唯独这次是绝对不能失败的,因为,这关乎自己兄弟陈亮的性命,失败不得。
于是吕汉强就恨恨的横了许杰一眼:“如果这次失败了,我吕汉强将不复存在。”于是放下自己的头盔,让自己的整个身体包裹在铁罐头里,他身边那十个由山西带来的兄弟也一起放下头盔上的面具,一提战马直接冲向了前线。
当时许杰一愣,才明白过来,自己在最不合时宜的时候说了最不合时宜的话,看着冲向前线的吕汉强当时大惊,也打马追了上去,这要是吕汉强这个主帅有个三长两短,那可真就连翻本的机会都没了。
但是想要冲到第一线鼓舞士气的吕汉强没能如愿,因为他的战马被前面枪兵的兄弟死死的堵住,任凭他如何怒骂命令,那一个个坚定的肩膀只是靠的更紧,让他寸步难行。
面对一万三千骑兵,枪兵的大阵没有一丝停顿,腰鼓声单调,最终汇合成一片轰响,长枪兵习惯性的将三叠长枪排成上中下三层,组成一个行进间的据马阵,这是千百次训练出来的结果,一味死守是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只有防守反击才是最终取胜的王道,因此,在后金不知道的时候,吕汉强的训练已经有了这个科目。
现在的枪兵大阵就向一个磨盘,滚滚向前。
索尼抽出战刀对着对面的滚滚而来的复辽军大阵嘶吼:“全军蒙马眼,塞马耳。大金的勇士们,让明狗看看我们骑射的威力,杀——”
这一次索尼是真的拼命了,亲自带着剩余一万左右的骑兵勇士,对吕汉强的大阵展开决死的冲击,要让吕汉强的步兵尝尝真正的女真骑射的威力。
女真不满万,满万万人敌,不过说的可不是现在的女真人,这句话是从北宋传过来的,而现在的女真人不过是认了那个北宋的女真人做祖先,绝对是有一种拉虎皮做大旗的感觉。
不过现在拼了命的盗版女真人,气势上绝对旺盛,1万人马铺天盖地的冲杀过来,那排山倒海的气势绝对让人心惊胆战。
敌营的面积就这么大,复辽军就那么排着密集的队形稳步前进,因此显得拥挤无比,索尼看着已经冲进自己射击范围内的复辽军,立刻大吼一声:“放箭。”
随着汇合成惊心的弓弦声,飞蝗一样的羽箭铺天盖地的飞来,距离太近,根本就不用抛射,直接射击效果更好。
后金建奴的骑射工夫的确了得,尤其是这些百里挑一的正黄旗将士,在马上射击依旧能达到百步穿杨的地步,更不要说那些精锐的白甲兵,他们射出的利箭不是复辽军那些藤甲藤盔所能抵挡的,尤其那些箭术精湛者,更是透过复辽军压低的藤盔帽檐直接射进了他们的咽喉面部,立刻,复辽军枪阵前排就如坍塌的城墙一般倒下一片。
前排几乎全部战死战伤,但后排依旧稳步而坚定的端着长长的扎枪上前,然后再次被索尼的骑兵射杀,如此一层层就如被剥离的洋葱,但这巨大的伤亡依旧不能阻止枪阵隆隆上前。
床子弩的队长看到一层层兄弟被射杀,嗔目欲裂,这时候,床子弩绝对不能激发,若是激发,那些不长眼睛的炸药包会让自己的兄弟损失惨重,正这时候,一个兄弟突然直接夹起了炸药包,对着眼前的兄弟呐喊:“让开——”然后就直接冲到了前面,迎着漫天的箭雨冲向了索尼建奴的骑兵,在他身被十几箭之后,在索尼的骑兵前面轰然爆炸,横飞的钢珠铁片立刻杀伤了大片的敌人,硝烟更遮挡了建奴的视野,让绵密的羽箭出现了一个空挡。
就是这个空挡,让无数条夹着炸药包的兄弟能够冲到了敌人的面前,引燃了自己。
索尼震惊了,他实在想不明白,吕汉强是怎么训练出这样多舍生忘死的战士,是多么优厚的条件才能收买这么多甘愿赴死的死士。
结果他的疑问立刻得到了答案。
所有枪兵兄弟流着热泪,再次爆发出一阵惊天地泣鬼神的怒吼:“不抛弃,不放弃,死战不退。”
是的,是袍泽那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让他们心有所归,是那不抛弃不放弃让他们甘心赴死,这就是一个军队的灵魂。
各个纵队里的长弓大队长也泪流满面,对着因连续拉弓已经双臂红肿的兄弟们大吼:“吕氏长弓,放——”
虽然距离缩短了,虽然高度降低了,但吕氏长弓发出的巨箭再次冲上了天空,再次对敌人展开了覆盖。
面对天上冰雹一样的死神巨箭,建奴们再次开始惊慌起来。
第776章 胜利会师()
虽然正黄旗索尼带着他的部下拼死对撞反扑,但这时候他们已经不知不觉间被逼退到了大营的边缘,再退就彻底的失去了限制吕汉强枪阵的营盘,于是索尼举起钢刀怒吼:“我们已经退无可退,为了大金万代基业,兄弟们,拼啦。”
这是正黄旗,是皇上的亲军,他们追随着父辈,从穷山恶水里走来,走向了这花花世界,血里火里,子辈父辈无数厮杀,用生命才换来了今天,如果再退,那就要失去这百战得来的世界,再次退回到刀耕火种的穷山恶水,不能退了,只有前进。
于是,正黄旗所有的勇士再次嚎叫着,随着索尼那高大健壮的身影奋不顾身的向前冲锋,冲锋,然后迎着敌人死士的炸药包,迎着死神的巨箭,冲过那死亡的地带,射出手中最后一支羽箭,就那么嚎叫着,催动着身下心爱的战马,撞向那森严的扎枪森林,为后续的兄弟撞开一条血路。
扎枪断裂了,阵型残破了,断裂再填补,残破了再完整,刀盾手开始在大阵里与扑进来的漏网之鱼开始厮杀鏖战。
但无论建奴付出多少代价,大阵依旧在艰难而顽强的向前,向前。
这时候,小胖子带着的骑兵队也进入了苦战,毕竟镶黄旗有一万五千人马,而小胖子的骑兵只有区区万人,这种在实力基本相当,人数绝不占优的情况下,小胖子和他们的兄弟们只能苦守,要不是时不时有兄弟豁出性命引燃骑兵炸药包,这次战斗将会出现可怕的后果。
吕汉强焦急的在阵后跳脚:“这样不行,时间拖的越久,战况对自己越不利,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太极的正红旗,镶红旗就杀过来,那时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