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妻如云-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气淡然,像是在叙说家常一样,可是这淡然的背后,却隐藏着杀机。

    一众御史们站出来,都是垂着头不敢申辩,怎么说?难道说这是定制,是祖宗的老规矩,人者有份?谁说了这句话出来,只怕这殿里的群臣都要卷袖子和你拼命了,再加上,这些人里头,吃拿的也不少,京官三大油水,泉州的官商孝敬是一个,如今没了,外放官员的冰炭敬是一个,另一个就是兵血了,这都是稳打稳的金饭碗,锅虽然砸了,可你要把平时大家一起吃拿的兄弟出卖,那就等着鱼死网破吧。

    赵佶冷哼一声,道:“朕在问你们的话。”

    赵佶的语气冰冷了一些,显然已经不耐烦了。

    终于,一个御史咬了咬牙,道:“陛下,微臣人等不是不知,而是太师当朝,我等不敢弹劾奏事,蔡绦贪渎之名,早已有之,群臣敢怒而不敢言,微臣万死,请陛下恕罪。”

    说蔡绦,势必要拉扯到蔡京,有了这御史的发言,赵佶脸上浮出淡淡笑容,只是这笑容藏在珠帘之后,谁也看不清楚。

    赵佶淡淡道:“起来吧。”轻易地就将御史们放过,继续道:“兵部这边怎么说?你们与蔡绦同在衙署办公,难道就一点都看不出?”

    兵部几个侍郎、主簿听了,也是吓了一跳,纷纷道:“陛下,我等岂能不知?只是蔡绦专断,我等身为属官,不敢违逆。”

    从前都是大家给蔡京去擦屁股,如今却是一个个站出来,拿蔡家父子当夜壶了,什么都往他们身上推就是。

    而这个时候,赵佶的表现也让他们大胆了几分,但凡推诿到蔡家头上的,都是棒子高高抬起,轻轻放下,有了这个甜头,不管是新党旧党,这时候突然明白,陛下要查问的,不是什么贪渎,目标是蔡家父子,这些老狐狸有了主张,已经有些放肆了,谁曾想到蔡京也有今日。

    正是这个时候,一声振聋发聩的声音在讲武殿环绕不散,众人瞩目看去,却是尚书左丞李邦彦挺身站出来,朗声道:“陛下,微臣守制回朝,目睹京畿之状,惊不自胜,微臣效忠王事,不敢藏私,今日”他榻前一步,身形更显伟岸,道:“微臣愿以死相谏,弹劾蔡京,以正国体。”

    这一句话,真真是引起一阵哗然,沈傲眼眸一闪,冷冷地看了李邦彦一眼,至于其他人,却都是佩服他的勇气,现在虽说已是一面倒,可是毕竟还不明朗,这时候站出来火中取栗,也得要有几分勇气。

    赵佶淡淡一笑道:“太师乃是朕的肱骨之臣,你弹劾蔡京,岂不是说朕?”

    李邦彦也是淡淡一笑道:“陛下若是见罪,微臣粉身碎骨已图报答,恳请陛下先看奏疏,再言臣罪。”说罢,掏出一份奏疏,竟是厚厚的一沓,高高拱起,等待内侍前来传递。

    第二章送到,月票他娘的不求了,大家都安生几天吧。那个,实话实说,历史每天一万字,确实压力很大,我查了下,写历史的,除了不停军事争霸的之外,好像只有老虎一个人能坚持每天三章,让老虎自我陶醉一下。不过每天这么多的字,可能会有疏漏的地方,大家记得指出来一下,毕竟历史和玄幻不同,很多东西都有个框架,可能老虎这边资料有误,或者一时大意什么的。好了,这个月就不再说废话了,大家努力看书,记得订阅噢。。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639章 七大罪() 
赵佶没说什么,只是朝杨戬使了个眼色,杨戬会意,抬着拂尘一步步下了殿,拿了李邦彦的奏疏,再回金殿去,放置在御案上。

    赵佶低头看着奏疏,脸上阴晴不定,随即晒然一笑,将奏疏搁置一旁,道:“李邦彦,你好大的胆子!”

    众人心里都在笑,心里想这李邦彦今次算是倒霉了,一脚踢在了铁板上,说不准这尚书左丞就此泡汤也不一定。只有沈傲气定神闲,不为所动。

    李邦彦正色道:“微臣忠于王事,不惜身家,陛下若是以为微臣所言荒谬,请陛下责罚,雷霆雨露具是君恩,微臣不敢怨言。”

    殿内的气氛骤然降到了冰点,赵佶站起来,似在犹豫,来回踱步,突然昂首道:“你说的都是实情?”

    李邦彦眼眸中闪过一丝狡黠,却是无比诚恳地道:“微臣敢以身家谏言,若所查不实,微臣请陛下戮全家以敬效尤。”

    尸谏,殿内这时传出嗡嗡的窃窃私语,堂堂尚书左丞,朝堂中也算是一号人物,竟是用上了这个,这李邦彦是疯了吗?像李邦彦这样的人物,论资排辈,至少也是前五的大佬,不说一言九鼎,可是占有一份席地却是肯定的,这样的人,竟是拿了身家性命,一家老小去豪赌,却是不多见。

    赵佶也不禁动容,忍不住道:“好一个耿直之臣,朕听说坊间都叫你李浪子,想不到竟有这份耿直!”

    李邦彦肃然,重重磕头。

    就在所有人还没有回过味来的时候,赵佶虚抬了手,道:“杨戬,念出来。”

    杨戬应诺一声,取了李邦彦的弹劾奏疏,站在殿角轻咳一声,朗声念道:“方今外贼惟女真,内贼惟蔡京,唯有内贼不去,而可除外贼者。去年春雷久不声,民间恨曰“大臣专政”,又有四方地震,日月交食,又有民间曰“奸臣所致”。如是可见民对蔡之恨。罪臣幸蒙圣恩得禄于朝廷,自当效忠皇上,故而陈蔡京七大罪状,以为除奸,恳请圣上明查。

    一大罪:坏祖宗之成法。蔡京虽无丞相之名,而又丞相之权,有丞相之权,又无丞相之责。挟皇上之权,侵百司之事,各衙门每事逢题复皆先面禀而后起稿,事无大小惟蔡京主张,一或少违,显祸立见;及至失事,又谢罪于人。

    二大罪:掩皇上之治功。皇上每有善政,必令其之蔡京向人传言:皇上初无此意,此事是我议而为之

    皇上何不忍割一贼臣,而宁愿百万苍生之涂炭,因此天下臣民已有异离之心态。微臣乞求皇上,听臣之言,察蔡之奸,或问宗室,令其面陈蔡恶;或询诸臣,谕以勿畏蔡威,重则置以专权重罪,以正国法;轻则谕以致仕归家,以全国体。则内贼即去,朝政可清矣。”

    洋洋洒洒数前言,杨戬刻意停顿,因此足足花了一柱香时间,才勉强念完。群臣纷纷愕然,心里都不由道,李邦彦果然厉害,尤其是前两条罪状,是要将蔡京置之死地了,第一条自不必说,坦言蔡京专权,又加了个坏祖宗之法,揽三省事虽然是赵佶给的,可是皇帝可以给你,你却不能擅专,这叫臣节。

    至于第二条,更是诛心之极,说蔡京邀揽皇帝的功劳,沽名钓誉,只这一条就够致仕了,当今皇上好大喜功,岂能容得臣下邀他的功劳。

    只是这时候沈傲却是脸色微微变了一下,邀功这一条是沈傲当着赵佶的面说出来的,这李邦彦怎么写进去了?除非是他拍脑袋想出来的!莫非是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他依稀记得自己和赵佶陈说的时候,边上只有自己和赵佶还有杨戬,赵佶自然不必说,肯定不会胡乱说出去,难道是杨戬说漏了嘴?沈傲朝杨戬看过去,杨戬与沈傲早有默契,朝他微微摇头,也是一头雾水的样子。

    这时候也不好商量,沈傲只好作罢。

    赵佶恰在这个时候也说话了,他慢悠悠的道:“朕再思量思量,李邦彦”

    李邦彦在殿下伏地道:“微臣在。”

    赵佶欣赏地看了他一眼:“这份奏疏暂且不说,可是朕知道你是个直臣,朕不怪罪你,下去吧。”

    李邦彦神色不动,退回班中去。这时候别人看李邦彦的表情已经不同了,赵佶的态度,已经传出了信息,这份奏疏,或许简在帝心,否则以陛下对蔡京从前的圣眷,谁敢上这么一份奏疏?只怕早已充军发配去了,现在陛下却说再思量一下,这里头的意味就深长了。

    许多人已经后悔不迭,早知如此,这奏疏应当自家送上去才是,竟是白白浪费了一次邀功的机会。这李邦彦倒是厉害,莫非是陛下心中的蛔虫吗?

    赵佶淡淡一笑,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随即目光落在沈傲身上,道:“太师之事暂且搁下,可是朕日前发旨缉拿钦犯,竟是有人妄图藏匿,胆大至极,再有福州厢军指挥潜逃,兵部前尚书弊案,这些,都出在福建路那边,这些事,朕要彻查到底,平西王何在?”

    沈傲早已料到这个差事要落在自己身上,此前派了钦差去无功而返,对方又都不是善茬,除了他沈傲能大刀阔斧,天知道还有谁有这个胆量。

    沈傲站出班来,道:“微臣在。”

    赵佶淡淡笑道:“这件事,交给你去办,不必有什么顾忌,该治罪的治罪,该”他在这里顿了一下:“若是罪名熟实的,先斩后奏吧。”

    沈傲跃跃欲试,还是赵佶知道自己的心意,杀人放火什么的,简直是他人生的乐趣之一,立即道:“微臣遵命。”

    赵佶显是累了,道:“退朝吧,今日说了这么多,若是还有事要奏报,就递奏疏上来。”他站起来,突然犹豫了一下,才道:“太师年纪老迈,门下省的事让李邦彦暂代一下。”说罢,才慢吞吞地走了。

    李邦彦什么都没说,身体微微颤抖起来,等他站起来的时候,殿堂之内已有许多人过来道贺,李邦彦一抬眼,看到沈傲与石英等人举步要走,连忙过去,对沈傲道:“下官刚刚守制回来,许多不知道的地方,还请平西王指点。”

    沈傲打了个哈哈,道:“李大人该向太师指点一下才是,你叫本王去杀人放火,本王倒是有几分心得授予你,让本王教你怎么署理奏疏,哈哈”他晒然笑了笑,继续道:“李大人似乎找错人了。”随即,与石英几个走了。

    李邦彦笑了笑,舔舔干瘪的嘴唇,也不说什么,自顾自去与其他人寒暄了。

    从宫里出来,杨碧儿急匆匆地拦住沈傲,道:“干爹请平西王过去。”

    沈傲朝石英、周正、姜敏几个抱了抱手,随杨碧儿到了一处殿角,杨戬闪出来,道:“那李邦彦似乎什么都知道一样,杂家越来越觉得可疑,会不会是哪里出了纰漏?”

    沈傲哂笑道:“一个跳梁小丑而已,本王今日能踩死蔡京,明日就能踩死他,泰山不必想太多。”

    杨戬颌首点头道:“这个人身上透着古怪,杂家也只是猜疑一下而已,说不准那罪状当真是他平白想出来的,趁着这个时机想豪赌一下。”

    二人说了一会话,沈傲也就告别去了。杨戬将杨碧儿叫来,道:“宫里的事都盯紧一些,近来有些古怪。”

    杨碧儿笑嘻嘻地道:“干爹,蔡京都完了,还怕个什么,有干爹和平西王,什么事不是咱们说了算?”

    杨戬呵斥他道:“胡说八道,天下的事都是陛下说了算,慎言,别给自己揽上祸端。”他想了想,又道:“盯紧着总没有错,有什么古怪,立即报给杂家,在敏思殿里做得如何?”

    杨碧儿道:“干爹放心,儿子不会给干爹丢脸。”

    杨戬突然想起什么,道:“李邦彦是哪里人?”

    杨碧儿道:“好像是怀州,在河北西路那边,汴京城的人都知道,从河北西路来的士子到了京城都要拜访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