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妻如云-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抨击了一番,沽名钓誉的也就起了心思,弹劾奏疏便如雪片一般炮制出来,直入宫门,放眼望去,都是一片恨不得将沈傲踩死的叫嚣。

    这个时候,蔡府里头却是有人大是摇头,对兴致勃勃要参与弹劾的蔡绦道:“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要瞎参合进去,朝廷里骂沈傲越狠,可是在官家看来,却不啻是最大的夸耀。”

    说罢,挥了挥手,叹了一口气,便孤零零地独自用调羹舀着参汤喂入口中。

    文景阁里,赵佶看到那无数的弹劾奏疏,却只是冷笑连连,对杨戬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朕的臣子,食君禄、受皇恩的肱骨臂膀。就是苦了沈傲,为了朕的社稷,却要承受这么多苛责,哼,不是都求朕治罪吗?下中旨,赐沈傲为蓬莱郡王,海路招讨使。”

    中旨的消息不胫而走,原本按道理,大宋的郡王可谓少之又少,异姓封王的,更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便是在历史上,徽宗一朝也不过加封过童贯为郡王而已。沈傲这般年轻轻加封郡王的,便是皇子也不多见,与沈傲同岁的皇子,不少的还只是国公而已。只是这个时候封王,颇有些赌气的意味,居然直接绕过了门下省,将旨意发出去。

    像这种封王的大事,少不得要廷议或者和宗令府那边商议一下,现在却是连招呼都不打,直接来了这么一下。君无戏言,旨意一出,固然会有人认为不合常规,却也没人好说什么。宫里头便是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没有开口反对,谁还有什么话说?

    这个旨意,对满朝文武和士林来说,更是一种警告,大家拼死拼活地上疏弹劾,结果等来的却是这个,再骂下去,姓沈的一根毫毛都掉不了,还有个什么意思?

    汴京又归入平静,该骂的也骂累了,不骂的也不去掺和,大家相安无事,日子就这么混沌地过去,还能怎样?

    此时,对官家的心理,能琢磨透的也不过是寥寥几人罢了,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越骂,赵佶就越是为沈傲感到委屈,更为沈傲的赤诚感动,以沈傲的智慧,当然知道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偏偏他去做了,千万人吾往矣,这对沈傲的声誉有害,更是得罪了不知多少人,可是另一方面,这般尽忠职守的,赵佶却是极少见过,那些高谈阔论,满口治国平天下的大臣,有哪个提及过海事的?有哪个愿意去做这得罪人勾当的?一个都没有。

    现在沈傲作出了成绩,赵佶看到了四大姓一手遮天,富可敌国的本事,这才觉得后怕,这些人连厢军、水军的人都笼络在羽翼之下,下头更有成千上万的亡命之徒,真要有人图谋不轨,只怕比天一教,比方腊更加令人头痛。

    眼下既能斩草除根,又为国库增加了收益,一举两得,如此大功,却被人群起攻之,赵佶所赐的这个郡王,原本还在犹豫,被这么一激,自然就毫不犹豫地送了出去。

    传旨意的太监八百里加急,一路赶赴泉州,入泉州的时候,已过了半月光景,这个时候的泉州,人人皆兵,操练的就有三四万人,随时准备出海进剿。外海的那些海盗,一直在等四大姓的消息,可是左等右等,才知道自己的主子已经被人斩草除根,这个时候再攻泉州,也已不可能,却又不敢回去,只能干耗着。

    沈傲能耗,海盗们却是耗不起,泉州这边粮秣从各府各县源源不断地过来,军饷也给得足,可谓是厉兵秣马,兵强马壮。可是海盗却不同,困守在外头的孤岛上,连商船都不见几艘,压根就没有商船出过海,囤积的粮食吃一顿少一顿,再耗下去,人家根本不必进剿,自己就得先饿死。

    眼见时候差不多了,沈傲也有了进剿的心思,才得知汴京来了旨意。

    转运司这边,中门大开,办公的博士、校尉、差役纷纷在这里集结,设下了香案,等沈傲穿着朝服过来,一齐纳头拜下,沈傲朗声道:“臣沈傲接旨。”

    传旨的公公无比肃穆的展开圣旨,正色道:“制曰,毅国公沈傲有功于朝,明礼有识,进退得益,肆命敕蓬莱郡王,督海路,敕海路招讨使。”

    这一封圣旨,真真是吓到了不少人,所有人都惊愕地抬起头,目光落向沈傲身上,真真是羡慕不已,大宋异姓封王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追封,也只有死后才有封王的可能,这位沈大人这样年轻,就已贵为郡王,这前程,这圣眷,可算是前所未有了。

    沈傲这边倒是没什么,脸色平平淡淡的,心里却在想,待会儿我写日志,该怎么写?是说凛然受命呢?还是惶惶不敢受呢?为难啊,还是凛然受命好一点,多几分男儿气概,最好再添一笔神色若常更好,这样才能表现出荣辱不惊的气节。

    “好,就这样想定了,待会儿就去写。”沈傲心里打定了主意。对这郡王,他倒并没有太大的惊喜,大宋的爵位就是坑爹的,蓬莱郡王,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个蓬莱府做封地,其实什么都没有,只不过每个月比国公多领些月钱罢了,至于其他的福利,大致也没什么太多的好处,最多是几项特权而已,比如从此以后犯了法再不受刑部和大理寺审理,要宗令府出面才行,只是这个,和沈傲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沈傲是久经考验的战士,京兆府、大理寺、刑部哪里没去挑过场子,到时候出了事去宗令府,人生地不熟,反而容易吃亏,还不如去大理寺更实在,好歹在那儿有不少熟人。

    他按部就班地谢恩接旨,随手拿了张钱引给那位公公,这公公面生,可是但凡是在汴京当差的,见了沈傲都是如沐春风,谁不知道沈楞子的厉害,杨公公和他关系不知道多好呢,得罪了他,还要不要混?

    “王爷,杂家先恭喜了。”

    沈傲只是呵呵一笑道:“同喜,同喜,本官加了爵,公公不也是有赏钱吗?走了这么久,公公也不必急着回宫去,先进去喝茶,到时候再替你接风洗尘,在这泉州,好好玩几天再走。”

    这公公笑嘻嘻地道:“王爷往后该称本王了,怎么还叫本官?王爷,您先请。”

    沈傲只是笑,本王叫得有这么点儿不太习惯,不知以后会不会叫得绕口,哈哈一笑,率先引路。

    第一章送到,那个,很强大,看来老虎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号召力的,居然一下子,叫来了二十张月票,现在已经历史月票榜第十了,万分感激大家,不过还是希望各位帮帮忙,巩固一下,老虎再次万分感谢!。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521章 出海剿贼() 
迎公公进了衙堂去坐,少不得要问起汴京的事,这公公道:“王爷放心便是,汴京那边,有官家在那儿撑着,又有谁敢挑王爷的错处?崔志也死了,眼下这个局面,杨公公在杂家临行时就嘱咐过,让沈大人在泉州尽管放开手做。”

    沈傲嘻嘻笑道:“这就好说,本官正要大干一场呢!”

    说罢,沈傲便请那公公去歇息,又立即招了人来,众人听说钦差封了郡王,纷纷过来道贺,这年头混江湖的,当然要找棵大树靠着,还是钦差大人靠谱,杀了这么多人,还以为朝廷会下旨意整饬一下,谁知道来了一个郡王的封赏,旨意的背后,更是一种让人眼热的信任,许多人心里嘀咕,这便是真正的简在帝心了。

    能被请到这里来的商人,当真是与有荣焉,平常人要见堂堂钦差、郡王驸马一面那都是千难万难,蓬莱郡王请自个儿来议事,从前还不觉得什么,那个时候只是一个国公,时局也不明朗,也不知这钦差在这里胡闹最后会落个什么下场。可是现在不同了,大宋朝的郡王,掰着手指头也只有这么几个,且大多数都是姓赵的,这样一个一人之下万万之上的人请自个儿议事,那便是天大的面子,足以临到老时去和子孙吹嘘一阵子了。

    泉州大小官吏、水军、厢军、民团的将校、还有泉州城上叫的上名号的商人,今日济济一堂,上百人稀稀拉拉地搬了凳子坐下,蓬莱郡王还没有来,也不知要议什么,有人猜测是要出海剿贼,也有人认为是泉州新政的事,众口不一。

    正在这个时候,外头有校尉道:“蓬莱郡王到。”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站起来,最先站起来的是里头的将校、校尉,豁然而起,挺着胸脯往门槛外头注目,商人们见有人站起来,也没有坐的道理,一个个动了身。

    这一次加封并没有按照朝廷的法度来办,原本是门下那边拟了旨意,再送去宗令府那边验明,此后旨意发出来,连带着郡王的蟒袍、玉带、玉鱼袋一并赐下去。

    只是这道旨意是从中旨发出的,直接绕过了门下、宗令府,略显得有些仓促,沈傲仍穿着紫衣公服,戴着进贤冠进来,里头的人络绎不绝地行礼道:“见过王爷。”

    沈傲听了这些话,想放肆得意地笑,笑不出,憋着,得作出一副淡定从容,荣辱不惊的样子,否则就和自己日志里写的形象不符。所以只是微笑,还是很矜持的那种,吝啬的牙齿都不肯露出来,心里还在想:“待会儿日志里还要补上一句话:“余闻贺声四起,心下怅然,念及苍生庸碌,感怀万千,乃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余岂能独乐乎?何喜之有?呜呼,余独乐而百姓恸,吾喜而民悲,此小人之喜也。”

    打好了腹稿,沈傲顿时觉得自己伟大了几分,只是颌首嗯了一声,慢吞吞地寻了首位坐下,抚案沉默了一下,略带着几分娇揉造作,终于抬首道:“今日叫大家来,为的就是剿贼,海盗一日不除,泉州商船一日下不得海,这般耗下去,不止朝廷损失巨大,便是在座的商贾也要支撑不下去。”

    沈傲开门见山,下头的商贾也纷纷配合地发起牢骚:“大人所言甚至,转眼就要入夏,再不出海,就要耽误半年了,再拖延,坐吃山空下去,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沈傲颌首道:“就是这个道理,不能再拖了,就是不知水军、民团那边准备得怎样?”

    周处道:“大人,准备得差不多了,泉州的水手也不必操练,他们本就是在海里讨饭吃的,水军这边士气高昂,就等大人一声令下。”

    沈傲的脸色庄重起来:“既如此,明日出海,本王的赏格今夜就颁出去,缴获海贼一艘船,赏千贯,杀贼一人,赏十贯;钱,不是问题,只要肯用命,保你们富贵。另外,让人把消息放出去,本王厘清海事,只除首恶,愿意归降的,既往不咎。可要是敢负隅顽抗,本王也绝不姑息,杀无赦。”

    “还有立即清查出海贼的出身,把他们的家人都先控制住,告诉他们,不降,夷三族!”他冷笑一声,又道:“若有人以为本王不敢杀人,就叫他们试试看,杀了一千七百个,本王也不在乎再多杀一万七千个。”

    这句话听得让人心寒,大家心里都想,这时候还相信蓬莱郡王不敢杀人的,那真是这辈子白活了。

    消息放出去后,整个泉州瞬时变成了一处军港,四五万人做好了准备,就等着出海剿贼,郡王那边给的赏格也足够高,在泉州这个地方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只要出得起钱,敢去拼命的人大有人在,尤其是那些在海中混饭吃的,哪一个也不是省油的灯,没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