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份高贵,有所不知,也是自然。却说这御史台衙mén,以御史大夫为首,正三品,下设御史中丞两人,从四品,再下面则分别是从五品shì御史、从七品御史、从七品主簿、正八品检查御史以及正九品巡按。”
顿了顿后,任兴对着范贯一笑,却是继续说道:“虽说是以御史大夫为首,但实际上,御史大夫能直接管辖的,也只有负责辅助的主簿、负责办事的监察御史以及负责跑tuǐ的正九品巡按,而御史中丞、shì御史、御史三职虽说名义上归御史大夫管辖,但他们想要弹劾谁、监察谁,却轮不到御史大夫chā手,自由度极大。也正因为如此,御史大夫虽说是名义长官,但在御史台,说话却不一定能算数,经常出现某位御史因为声望大资历高,从而在御史台一呼百应,想要弹劾谁,整个御史台都会闻风而动,反倒是御史大夫,或是因为资历不足,或是因为名望不够,应者寥寥。”
“原来如此。”萧漠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这般说来,我让肖桓担任御史一职,也是错有错着了。但却不知,任大人为何说御史台升官最快呢?我遍查大楚历史,却也没有发现有谁在御史台升官快的。”
“回萧大学士的话,御史台负责弹劾,有风闻言事之权,对历任帝王而言,即是一柄利剑,用来对付看不惯的臣子,也是一根绳索,让帝王们亦是束手束脚。而御史想要升官,也正在于此,只要揣摩对了当今陛下的心思,陛下对哪位大臣不满了,就率先弹劾谁,称了陛下心意,自会受陛下看重抬举。只是,圣心难测,又哪是寻常人能猜得到的?即使能猜中了一次,又哪里能连连猜中?有时候,陛下对某位臣子大加斥责,实际上却是准备重用,有时候陛下对某臣子封官加爵,但实际上却早已心生不满,只是没有表lù,御史们如果贸然跟风行事,说不定反而会nòng巧成拙。所以说,在御史台想要被升官重用,是有捷径的,但这捷径,却不好找。”
任兴这番话,对帝王之心的种种评断,即使在“不以言论定罪”的楚朝,亦称得上是诛心之言,如今对萧漠款款而谈,却也是表达忠心的一种手段。
另一边,听到任兴的提点后,范贯反而一脸的无奈,道:“瞧任大人你说的,历朝历代,历任御史,又有谁能屡屡猜中帝王心思?我不过是初入官场,连陛下的面都没见过几次,这般捷径,对我又有何用?”
任兴却笑道:“范小兄弟虽然不知圣意天心,但若论如今陛下对谁最亲近,萧大学士当之无愧,范小兄弟不知,萧大学士还能不知?萧大学士知道了,难道不就等于范小兄弟知道了?”
听到任兴的话,范贯心中恍然,自是大喜。
而听着两人的对话,萧漠也是暗暗点头,明白这任兴虽然因为失地被俘之罪而被召回京中,如今算得上是无权无势,甚至朝不保夕,有感萧漠将他从蛮夷手中救下的恩德、以及帮他脱罪的允诺而主动投靠,但毕竟在官场mō爬滚打数十年,眼光经验,远非萧漠这般初手可比。
所以,萧漠对这崤州州牧任兴,以及晋城太守赵顺、梁州城太守郑文同等人,都颇为看重,并没有因为他们曾经失地被俘而有所看轻。
而刚才萧漠之所以在对他们不大搭理,只是一味的对肖桓范贯亲近,倒不是下马威之类,而是在向任兴等人表明,他萧漠对亲信亲近之人,究竟有多么的看重与爱护,亦是要让他们明白,投靠于自己,只要归心用心,今后会有多大的好处。
否则,像任兴这般官场老油条,之前的官职亦不差萧漠太多,资历年龄人脉等等更还要强于萧漠,即使投靠,又怎会死心塌地的为萧漠帮衬辅佐?恐怕即使是真的投靠于萧漠mén下,也难免会心生轻视。
敲打暗示,自是必然。
所以,待鼓励了范贯几句后,萧漠已是将目标转向了任兴等人。
对于这些人的处置,萧漠心中也早有打算。
“任大人、赵大人、郑大人……”
随着萧漠的话声,任兴、赵顺、郑文同皆是jīng神一振,坐直了身体,一副恭听垂询的模样。
萧漠一笑,道:“三位大人如今的处境,自不用我多说,失地被俘之罪,虽非你等本意,说根道本,亦怪不到你们这些文官头上,但无奈陛下震怒,彼时蛮夷来势汹汹,势如破竹,我大楚连战连败,一城接一城的失守沦陷,让陛下颜面大失,所以必须要有人来负责的,如今陛下的怒气虽然歇了些,但罪责依旧不可避免,过段日子朝议总结时,估mō着枢密使王翰不会好过,而像你们这般失地被俘之臣,怕也会受到牵连,贬的贬、谪的谪。”
听到萧漠的话后,任兴、赵顺、郑文同三人皆是面sè严肃,缓缓点头称是。
这些事情,萧漠能想到,他们也能想到。
虽然萧漠已经保证会帮他们脱罪,至少会让他们罪责轻些,不至于贬官为民,但终究心中不安,此次来访,也是代表那些同样立场的官员,向萧漠套些准话,问一下萧漠准备怎么做,心里也有个准备。
见到三人面sè严肃,萧漠却是一笑,悠悠道:“不过,虽然到时必然会有人出来负责,但恐怕不会轮到三位大人,彼时敌军势大、力不能挡,然三位不失气节,至始至终不曾有过丝毫逃跑怯战的想法,这才最终被俘,虽有罪,但足见忠贞。而被俘之后,草原蛮夷敬几位大人cào守与才华,百般利yòu威压,想让几位大人变节投靠,但几位大人宁死不屈,这般事迹,我与草原联军谈判时,也多有听闻,自可作证。”
听到萧漠的话后,任兴三人皆是一愣。
他们之所以被俘,却不是因为没有逃跑怯战的想法,而是蛮夷联军来的太快,根本来不及逃跑;他们之所以没有变节,也不是因为忠心耿耿,宁死不屈,而是因为草原联军从重武力而轻文事,并没有多少让他们投诚的想法。
但是,怎么到了萧漠嘴里就变了样子?
疑huò间,下一刻,三人已是大喜。
无论事实如何,只要萧漠这般说了,那就是事实。
毕竟,是萧漠把他们从草原联军手里救下来的,也是萧漠在负责与草原联军谈判的,萧漠是最有资格“决定事实”的人。
而只要楚灵帝得知这般“事实”,他们的罪责也必然会轻些。
然而,他们的惊喜还在后面。
只见萧漠顿了顿后,又说道:“而更让人敬佩的,则是三位大人的为国之心。在被救回上元城之后,三位不顾身上的伤病与疲惫,丝毫没有修养的意思,反而主动参与到上元城的战事之中,多有谋策建议,后来我得以战胜草原联军,亦多亏了三位之智……这般一来,三位虽有罪责,但不仅对我大楚忠心耿耿,事后亦多有补救与功勋,想来陛下得知后,亦会体谅三位大人难处,不会为难的。”
很显然,这又是萧漠捏造的“事实”——这三人被萧漠救回上元城之后,就整日惶惶,又哪有心思为萧漠出谋划力?
但还是如之前所说的那样,萧漠主理上元城战事,萧漠说他们出谋划策了,那么他们就的确出谋划策了。
按着萧漠随身师爷张茂宗的计策,为了让任兴等人彻底归心,萧漠不介意将自己的功勋分给他们一些,反正功勋这东西,是越分越多的。
而如此一来,三人有了“忠心耿耿”打底,有了“罪后立功”傍身,虽罪责依然,但恐怕楚灵帝得知这三人的情况后,对他们的好感,反倒会比其他无罪臣子更多一些。
其间好处,自不用提。
想到这里,三人皆是大喜,起身连连拜谢。
这般处置,虽然萧漠早有暗示,但终究只是暗示,这般明显坦然的允诺,却还是第一次,自是让他们好似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
另一边,肖桓、范贯二人,看向萧漠的眼光,却颇为怪异。
在萧漠出现之前,他们与任兴等人相谈多时,而任兴等人知道他们是萧漠旧友后,也是有意相jiāo,有什么说什么,所以对于任兴等人的经历,肖桓范贯又怎会不知晓?
而萧漠这般信口捏造,再无往日的洒脱淡然,又哪里是他们熟悉的那个萧漠?
最开始,萧漠与肖桓、范贯见面,觉得肖桓、范贯变得陌生了,而肖桓、范贯却觉得,萧漠依然是那么萧漠。
而到了现在,不仅萧漠觉得肖桓、范贯变了,肖桓范贯二人,亦是觉得萧漠变得陌生了。
或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
Ps:昨天电力检,停了一天电,没赶上更新,见谅。
更多到,地址
。。。
第六十三章。闲情十日(中)。()
VI章节目录第六十三章。闲情十日中。
第六十三章。闲情十日中。
谈话进行间,不知不觉,时间已晚,黄昏透窗。
任兴、赵顺、郑文同这三人,颇为知趣,没等萧漠表示什么,就已是齐声告退,而萧漠也不挽留,只是好生安抚,诸般叮嘱,自是不提。
待任兴等人相伴离去后,房中,只剩下了萧漠与肖桓、范贯二人。
有感于三人之间的关系,竟是有些疏远了,与对任兴等人的态度不同,萧漠有意将两人留下过夜,彻夜长谈,抵足而眠,正如当年三人尚在云州时一般。
然而,对于萧漠的挽留,肖桓、范贯二人对视一眼后,竟皆是齐声推辞,立场甚坚,神间三分受宠若惊之余,更有七分的诚惶诚恐。
很显然,他们担心萧漠的挽留只是客套,如果顺杆而,就这么留在萧府过夜,恐怕反而会惹得萧漠不喜。
有错过,莫做错,乃为官之道。
萧漠无奈,但亦不勉强,自是让他们去了,只是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脑海深处,却在不期然间想起了当初三人尚在云州时,肖桓、范贯二人死皮赖脸的留在萧家,以期与萧漠长谈的情景。
恍如昨日,亦恍如隔世。
心事缕缕,似有似无。
而就在萧漠暗自神伤间,邓尚全已是带着等候多时的范祥,快步来到了房当中。
在萧漠出京御敌的这些日子里,范祥所掌管的暗营,只是在做二件事:一是暗暗扩张,营建势力,小心翼翼的吸收成员、扩充消息网;二则是隐在暗中为萧漠造势,将萧漠在前线御敌的诸般事迹广为传播,将一分功劳夸大成十二分,如今萧漠在朝野之间如此之大的声望,可以说暗营功不可没。
而范祥此来,则是为了向萧漠汇报这些日子以来暗营的近况与功绩的。
………
然而,虽然暗营为萧漠出力甚多,其在京城中的发展,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范祥对暗营经营发展的着眼点,定在了不被朝野各大势力所看重的三教九流,这些人遍布广泛、数量众多,消息灵通,却又因为身份低微而容易收买,可谓是一方良策。
然而,范祥没想到的是,京中的诸般势力各大豪n,皆已是在京城中经营了数十年甚至百年,早已渗透了方方面面,影响力无处不在,虽然三教九流不为他们所看重,但控制力依然不容忽视。
所以,范祥虽然有意在三教九流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