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还要发愁的是鬼子飞机的隐患。看来需要空指部了,而且还要加速升级。'
只有升到二级,才有防空火炮和飞机对战,就连雷达也是需要二级以后才有的。
“升级!升级!”孟享连做梦都在喊着。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到钱上面。
本来就很赚钱的军火买卖,现在又要填一项更加赚钱的项目了,那就是火炮。
想想后世,华夏在卖步枪、火箭筒的时候,人家花旗国一个劲的销飞机导。他,利润更大而已。
此时,火炮相比步枪甚至是机枪,利润更加的没法比。
因为国外对中国的制约和制裁,国内又基本不生产大口径火炮,所以在国内火炮的价格绝对是惊人的。就像一门75毫米山炮大宗的采购价都要一万多,还是美元,而战车工厂出产出来的法国一战中使用的75毫米快炮只需要750元。
当孟享听说这个消息时,心中想的念头竟然是立即再建设一个战车工厂。
火炮的销路根本不用愁,即使是一战时期的优质火炮,也是不容易买到的。当战火弥漫整个华夏的时候,更是紧俏货。
只可惜,战车工厂的生产能力实在是有些低。一门75毫米快炮需要15个小时。三条生产线,一天也就生产几门炮。
经过很长时间的一番咨询和观察,孟享也察觉到了,生产成本和时间,基地根本不跟你按实际情况来,有着其玄幻的一面。就像火炮,价格完全是按照口径来计算。多少毫米口径乘10就是火炮的价格了,生产时间也是多少毫米除以5就是所用的小时数了,简直就是像游戏一样,也难怪,这个本来就是游戏演化而来的。
当然,这其中的舰炮的计算于此有些差异,是要加一倍的,估计航炮和高射炮可能有所差异。只是此时没有空指部和造船厂,这些炮还都不能生产。
孟享自己盘算,却早忽略了智脑给他说的一级指挥官的界限。此时不过是系统初期调整的结果,还没有根据现实调整完。恐怕出了新手村,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不管怎么说,战车工厂全面的启动开始生产火炮。尤其是比较好销的75毫米火炮,在国内的道路上方便运输。若是给个150毫米以上的加农炮,马拉人扛的费劲多了。虽然利润更高,但买家不好找。反而不如75毫米的轻便山炮好出售。
为了更好的买卖军火,孟享还特地在济南设置了一个联系点。
代理人是孟享在兵营中新发现的好东西——间谍。
刚刚看到间谍时,孟享就被他需要一万元的生产资金吓了一大跳。被游戏中的间谍的偷钱功能吸引,孟享咬了咬牙,从刚进账的7万元卖药款中取了一万生产了一个间谍。
一个间谍和工程师一样,竟然需要三天的培养才产生。
一出世,孟享就发现了间谍的一大好处。就像游戏中一样,各色人种各类人物都能打扮变幻。他变幻的外国人,反正孟享瞅了半天,没看出什么破绽来。间谍标准的外国语言更是让一般人看不出假冒货来。'
只可惜,这个变幻,一开始的一级间谍只能有一次变幻的机会,由生化培养室进行改造。即使是语言也是只能通晓一门外语。
但仅仅如此已经足够了,现在孟享只想借助他的这张脸皮。
当时,孟享还曾有个恶毒的念头,要是让间谍直接变幻成韩复榘的模样,是不是就能去银行直接提出钱来?
但结果被智脑毫不留情的打击了。一级间谍只能装扮和变幻相应级别的人物,而韩复榘是将帅级别的,换算成相应的级别要超过八级。
孟享一听就泄气了,只能老老实实的借那张不知名的洋人脸皮了。
至于是谁的,孟享也不管,只是暂时的糊弄国人罢了。有时候,孟享也有点小担心,国外的户籍政策不会查的很严吧?
这些只能以后考虑,现在这个被孟享恶俗的取名法取名为间一的间谍,就成了省城新开的军火买卖铺的代理人。他对外称呼是美国来的查理,至于姓氏,一般人没资格问。学神秘势力就要保密,越高傲了越让人摸不着底,越加的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还是马一在外跑负责,但间一标准的外国人相貌和一口地道的纽约腔英语足以吓唬住很多不明底细的人。
有了洋人坐镇,确实少了不少麻烦。
对于军火一类的敏感物品,各道都有各道的消息来源。有火炮货源的消息一透露出去,立马就有人上门。一上门就是三家。
一家还是老关系,那个买机枪只剩下三十万的那家。虽然上一次吃了点亏,但毕竟不是因为孟享他们的缘故。在得知了有火炮生意后,这家沉不住气了,也不管当地军方是否还在关注,早早的又联系上了马一。
因为干系太大,这类冒险的活计都是马一出头,即使是暴露被人逮住了。马一也绝对打死也不招供的。
至于李挺,暂时排他在当地活动,联络附近的感情。这类酒桌上的门道,克隆人可办不了。那边卖炮可是当大爷,有马一足够了。
另一家有着明显的当地军方某一系的举动,间一通过充分发挥间谍逻辑理分析能力强的特点,判断出他可能是来自韩复渠手下的某个师长的人马。至于后面有没有韩复榘的指示,那就不得而知了。
孟享卖机枪时,早就被他盯上了,只是碍于交易的需要,没怎么来打扰他。
想打扰也从打扰,普通人根本就进不了基地警戒线的十公里以内,人少了不成,人多了撕破了脸皮,哪里还有这么价廉物美的武器商?日本人的威胁和老蒋背后的动作,使得韩复榘不得不把其他的先放在了一边。
或许,养肥了以后,再找个借口大军压上处理了就是。
这个时代的人哪里想得到竟然有基地这个怪物。他也只当是国外某个势力在国内的武器代言人,在那里落了个脚。间一的出现更加证实了他的想法。
第三家也是有着军人的风范,毕竟75炮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得起的。不过,按照间一分析出来的,这一家可能有国军政府的背景。
而第一家的一个随从身上有着比较浓厚的山西人的特点,看来也是背景不浅。要不然,前两次怎么会一下子购进了那么多的机枪。而且即使遭到黑吃黑的时候,也没有全部被吞掉。
不管什么背景,此时卖炮的才是大爷。自从孟享设在省城的交易点顺利的开张,他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第18章 魅影危机()
,
spn
应该说,间一的判断分析很准确。
方英展确实是阎锡山的手下,负责山东当地的一些情报。
自从听到济南府附近有人廉价出售机枪的消息后,半信半疑的联系了一下。没想到,消息果然是真的。
接手到的武器据跟随的专家称,制作精良,超过太原兵工厂的合格品最少一个等级。价格也很实惠,差不多就是自产成本了。'
方英展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此时山西的鬼子逼迫的很凶,对比鬼子的实力,阎锡山军队的火力还是差了一些。西方国家也趁火打劫,要么断货,要么提价,反正以前的一些路子都有些难走。即使有太原的产量,但这好货色哪边都不嫌多。
这么一个廉价而又大量的货源是多么的重要啊!
交易的成果让他获得了阎锡山的直接嘉奖令。可惜第三次交易出了点意外,损失了不少的金钱。本来以为是卖方靠不住,但随后的情报网显示,这是当地的军队黑吃黑导致的。
方英展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处分。毕竟事出有因,而且损失也不算很大,勉强还做成了一部分生意。而且新传来的消息显示,上级已经授权方英展继续负责与对方的交易。毕竟对方也是一直很小心的,贸然换人再联系上怕是要费一番周折。
没想到,卖方因为买卖出了问题后,竟然连后台的洋人也出面了。而且还扩大了交易内容,出现了法国75快炮。
虽然是一战时期的老款式,连轮子都是木制的,但性能和制作却依然优良,最关键的是价格,很是实惠。
此时国内,不管是哪一路的神仙,有炮的就绝对让人刮目相看。不要说一战时期的炮,各地就是连民国前的老式火炮都有不少正在发挥主力作用,甚至还有威武大将军级别的在当家。
中央军的主力火炮水平也不过如此了。新款火炮根本没处买去,走私来的十门八门的也就用来镇山了。
如此机会,岂能放过?
没想到,赶上门交易时,却碰到了另外两家的代表。
常年经略情报的方英展一看就知道对方是什么人。
第二家那个和气的胖子就是韩复渠手底下一个姓张的情报科长。别看他挺和气的,但折磨起人来可是丝毫不会心慈手软,被别人暗地里称呼为张屠夫。这个家伙来,肯定是来打探消息的。
第三家那个看起来有点傲气的年轻人是属于今天刚成立的所谓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的。姓徐,或许背景有点不简单,只可惜还是年轻了一点,一来到省城就被人摸清了底子。
他不由心中冷笑。
其实何止是他,另外两人见到对方也是吃了一惊。圈子小了,互相也都有所了解。不过,谁都是装作初次见面,互不认识。有些事情,即使是有一层纸隔着,也方便里外的各自行事。
孟享也不管是谁,只要你有钱,就卖。而且还必须是现钱,纸币不收,就连美元英镑也不行,直接要求是只收金银和现大洋。
盘算着价格还是实惠,货色又好,几家都认了。
由于时间有限,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手头上只攒了40门炮,因为还要留出一条生产线来生产炮。不过这就已经差不多可以卖100万元了。
几个买家看了几门样炮以后,跟随着的火炮方面的专家自然给出了一个物美价廉的评价。'
方英展最先提出要全包,可张屠户和徐姓青年也不退让。但毕竟方英展的准备是最充分的,另外两家的钱款上还是有些不凑手。
最后方英展得了20门,另外两家各分了10门,加上半卖半送的炮,孟享又到手了100万元。如果再加上机枪的交易的八十万,孟享又一次突破了拿到手中的财富记录。
孟享的钱到手了,却又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选择。
因为科技中心成立后,战车工厂就可以生产基地车了。有了基地车就意味着可以开创分基地了。
这是一个新的选择。
是开创新基地,还是攒钱升级?
升级以后,有了防空炮和飞机,最起码主基地生存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随着鬼子的步步紧逼,根据此时的情况和历史上山东的很快沦陷。在鬼子大军面前,基地这个地方并不是很保险。
狡兔还要三窟。
孟享一直想开新基地。有了分基地,即使主基地遭遇攻击,最后自毁,起码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开分基地是需要大量金钱的,同是升级也是需要大量金钱。不光是主基地升级需要100万,其他建筑物同样需要升级,也需要钱。
近二百万的资金看似很多,一花就没多少了。
虽然这一次军火交易顺利,但难保不会出来像上一次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