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击三国-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下就遭到三国最强三大boss群殴,别说黄祖了,换谁都得嗷嗷叫。当此之际,黄祖对盘踞在东北方那支强大军队,简直如久旱盼甘露。跪求啊!

    甘露啥时能降呢?

    对于江东军的突然攻势。马悍集团也很是意外,没想到孙权、周瑜这么疯狂,竟然不顾龙狼军随时有可能发起的攻势,抢先下手,攻击黄祖。

    马悍所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历史上的孙权,同样在曹操大军压境的南征前夕,干了一模一样的事——悍然攻击黄祖。而进谏将领,却是甘宁。

    时间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大军已进入荆州。降刘琮,收蔡瑁,于长江上游虎视眈眈,随时南下。

    当是时,吴将甘宁提出::“今汉柞日微,曹操弥憍,终为墓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香戈已甚。时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至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周瑜等将也认为。若不及时消灭黄祖,一旦其降曹,曹操必如虎添翼,越发难以抵御。于是孙权痛下决心,倾江东之力,全力攻黄祖。

    这场战役历时半年,异常惨烈,江东军遭受极大损伤,最后经过殊死搏斗,接连斩杀江夏军主将,才最终抵定大局,攻入西陵,擒杀黄祖。也正因为孙权夺取了江夏,才有了日后的赤壁之战——因为赤壁就在江夏以南的沙羡城南一带水域。

    如果没有孙权西征,孙刘联军与曹操的决战就绝不会发生在赤壁,而会是豫章或庐江的某个地方,也就不会有千古赤壁。如果没有孙权西征,得到黄祖臂助的曹操,水军实力大幅增强,而且有水战经验丰富的黄祖及其部将相助,其南征大军的命运极可能改写。甚至有可能一举击破孙刘联军,获得战争胜利。如此,也就不会有所谓的三国……

    有时候,一个决策,小则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大则影响历史的走向。孙权果决西征,正是如此。

    而在这个时空,孙权所面临的处境更为凶险。因为马悍的南征大军是从江东杀过来的,距离近、来势猛,甚至抵消了孙权的江东军的地理优势。龙狼军比起历史上曹操南征军十几万军队,人数上或许是少,但精锐程度更甚之。尤其军队是清一色本部人马,士气高昂,指挥调度极为顺畅。

    而在这个时空,孙权刚刚接手江东军政事务,威信未立,又接连失去吴郡与丹阳这根基之地,仅有的一点可怜威信饱受质疑。若非周瑜、张昭力挺,一个扶其上马鞍,一个策马在前引导,孙权早坐不稳这位置了。

    此时的孙氏集团,前有狼,后有虎,除了拚,别无出路。所以,当周瑜提出西征黄祖时,孙权无条件支持,当即授之以兵符弓矢,授命其全权指挥。

    孙权也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提升自己的人望,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可否认的是,周瑜在江东军方的地位,远远超过历史,于军事一道,几乎可一言而决。

    一个敢于行险的兵法家,一个尚未巩固地位的新主,一个两面夹击的危局,促成了一场疯狂的军事冒险。

    如此良机,都不用黄祖求救,马悍立即作出反应。

    正月二十五,马悍在南征大本营宛陵发布命令:左路军以管承为左先锋,率二千渤海军,从外海驶入今杭州湾一带,抢滩登陆,进击会稽;以臧霸、孙康、孙观为中路先锋,率三千琅琊军,沿冷水南下,截断浙水;以甘宁为右先锋,率三千精锐水卒,战船五十艘,沿长江南下,直扑彭泽。其余大军,加紧运输、整训、集结,尽快按预定计划出击。

    在三路先锋军中,左、中两路压力不大,他们面对的,只有会稽郡丞孙静及都尉孙贲的五千杂兵。真正要面对强敌的,是甘宁。在彭泽,以韩当、朱治、贺齐、孙河为首的一支五千水军,正严阵以待,全力阻击。

    ……

    甘宁的船队人数不多,却很精锐:五百山越悍卒、八百巴蜀门客、一千丹阳水卒、七百棹卒与舵工。三千军兵,战卒就有二千,其中水陆皆猛的就有一千五,都是上山能打虎,下水能捉鳖的勇士。

    甘宁带着这支军队,一路从兖州南下,参与寿春大战,之后渡江逐孙,半年多下来,已完全获得士卒的信赖,指挥如臂使指。

    出发之前,马悍给甘宁的指示是,侦察彭泽军情,摸清彭蠡泽的水情,必要时可以试探进攻,却不可冒然与敌决战。甘宁谨遵令喻,但船近彭泽时,却发现江东军所打的主意,似乎与他的任务一样。

    彭蠡泽即鄱阳湖,方圆三百里,沟通庐江与豫章二郡,分南泽与北泽,泽内满眼都是芦苇、沼泽、终年云雾缭绕。若无熟悉地理的当地人带路,船入其间,十九迷航。

    正月最后一天,一支挂着狼头旗的船队出现于彭蠡泽北泽入口。

    甘宁负戟持弓,立于前头最大一艘楼船船首,浑不在意江风凛冽,俯视滚滚大江,远眺东方。东岸数十里外就是彭泽县城,此刻那里想必已是严阵以待,真想率精兵前去叩城啊。可惜,他的任务里,没有攻坚这一项。

    船队在缓慢行进,却没有驶入彭蠡泽的意思。甘宁在等,等情报,等向导。

    半个时辰后,他们等待的人终于出现,三条小船迎面驶来,左右两条是甘宁派出的警戒船,被夹在中间的小船,才是他们等待的船只。

    不一会,卫士带了数人上船,当先一中年笑容可掬,一见面就自我介绍:“在下乔义,乃乔坞管事,曾经有幸接引大将军入坞破贼。不知大将军眼下可安好?”

    甘宁并未听主公细说过这一段经历,不过他也知道,主公的确在皖城乔坞呆过一阵,故此人识之不足为奇。当下淡淡点头:“有心了,大将军龙精虎猛着呐……说说你所知情报。”

    乔义连声应是。

    乔义这一船人,都是奉庐江太守陆俊之令,先于大军出发前潜入彭泽侦察。之所以派乔义,是因他的妻室是彭泽人,他潜入彭泽毫无压力。有这个便利,加上乔氏人脉,彭泽毫无秘密可言。

    “彭泽县城内,只有朱治、孙河率二千人守城;韩当与贺齐率三千人船,于十日前窜入彭蠡泽,各领千余人船,行踪诡秘,出没于荡泽间,想是利用险地,欲袭我大军。”乔义禀报情报,清晰而有条理,不愧是当管事的。

    甘宁摸着下巴的短髭,似在琢磨什么,好一阵方道:“向导可曾带来。”

    乔义躬身道:“带来三人,乃是三兄弟,曾从雷薄为贼。后受大将军感召,反正归降,奉令守戌皖城。此次闻大将军讨逆,自告奋勇,愿为校尉带路。”

    甘宁当即召来这三兄弟,果然都是精壮之士,这年头,这样的人不是当兵就是当贼,没有别的可能。这兄弟三人,贼也当过,兵也当过,想必知道什么是正确选择了。

    甘宁直接了当问道:“某要入泽擒杀逆贼,尔等可否为我揪出敌踪?”

    三人俱道:“愿为校尉效力。”

    江风激烈,吹得甘宁腰间铃铛急摆,铃响声声,宛若招魂。未完待续。211

    。。。

第四百一十六章 【狭路相逢】() 
(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014、ufgw、17165499、轩辕大象、孤舟垂钓、飘渺vs)

    ~~~~~~~~~~~~~~~~~~~~~~~~~~~~~~~~~~~~~~~~~~~~~~~~~~~~~~~~~~~~

    叮铃、叮铃……

    在彭蠡泽西北的一片沙洲上,丘陵起伏,草木繁盛,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纵贯南北。正午时分,小道北边的路口走来一队行人,约二、三十人,这清脆的铃声正是从队伍里传来。

    此时在这片水域,能发出这样铃声的人,只有一个——龙狼右先锋,折冲校尉甘宁。

    甘宁每日派出八条斗舰,从各个方向进入彭蠡泽,来回搜寻,也曾与江东军船只遭遇。不过对方一见立马掉头就逃,一头钻进荡泽里,常常追之不及。多次追击无果后,甘宁意识到两点,一是江东军在玩游击战;二是在对手避战的情况下,想逼其于江上对决,几乎不可能。于是甘宁决定从沙洲着手。

    江东军的船队能在彭蠡泽潜藏隐匿,必定有几个落脚点与补给点,没有基地的船队是很难在这片水域生存的。甘宁决定就从这里下手,寻找江东军的补给点,他锁定的对象,就是遍布湖泽、大小不一的沙洲。

    经过三兄弟向导的描述,画工整理,弄出了一张大致的沙洲、湖心岛的分布图。甘宁下令,按图索骥,从大到小,一个个搜查。一旦有发现就报告。至于要不要动手,由他决定。

    经过三天定点搜寻,并无特别发现,只在西北边一座小岛上找到一处营寨遗迹,似乎数日前还有大量人员居住的样子。于是。甘宁下令将那小岛附近的沙洲都搜一遍。而他也亲自乘船,率一支小队搜查其中最大一个沙洲。

    “白沙坡,对,当地人都这么称呼。这里有几十户渔民,一半住南边,一半住北边。因为只有这两处便于停靠船只。我没来过这里,但我有个兄弟的姑姑嫁到这,他小时候经常来玩。后来在灊山时,闲得没事时常聊天,说起过这里的情况……”

    自从登上沙洲。这个叫王仲的三兄弟中的老二,就没停过嘴。以至于那些巴蜀悍士看他的眼神都显得古怪,好像看一个快死的人。巴蜀悍士们会这样想是有原因的,皆因他们的主公甘宁可不是什么良善人士。作为一个豪强出身的“古惑仔”,甘宁性情粗暴,动辄削人,他身边的亲随没被他鞭笞过的没几个,而且心高气傲。向不服人。

    历史上的甘宁,当面顶撞过东吴第一重臣张昭;逼孙氏宗亲大将孙皎向他赔罪;甚至屡次违抗吴主孙权的命令。如果不是他确实勇猛出众,战绩过人。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不过,在这个时空,甘宁的表现却收敛不少,这一点,从他竟能忍耐住王仲的喋喋不休而没象以往一样拔戟砍人可以看出来。而之所以如此,皆因他所追随的主公。是一个能真正镇得住他,令他心服口服的老大。甘宁就象后世的黑帮干将。上头老大能让我服,说什么就是什么;服不了我。就时不时别别苗头,给你捅捅娄子,惹点麻烦什么的。

    而甘宁是马悍有史以来折服得最费劲的一个,那是从陆地打到水下,从械斗到格斗到水战,最后生生将他打服。这番辛苦总算没白费,甘宁在任何行动之前,都会考虑一下主公的反应,火爆的性子自然也就收敛了不少。

    就在王仲的絮叨中,一行人翻过一座山丘,前方林木掩映,隐约可见土黄的茅屋墙影。

    甘宁抬手止行,歪歪头,数名扈从奔出,飞快消失于林间。不一会,所有人如数返回,报告无事。于是甘宁一行大摇大摆沿后山坡道进入小村庄。

    正如王仲所言,这个村子的确很小,南边不过稀稀落落十来户人家,而且各家小屋随地势而建,高低起伏,间距都有个几十步。所以小小的村落,却占了好大一片地。

    甘宁正与扈从走在村子唯一的小路上,王仲走在最前,每经过一户人家,便用庐江土语隔着篱笆向茅屋里喊话,连唤三家,都没有回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