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击三国-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历来联合最难搞的一点,不是大伙不愿意,而是谁当头?

    这个难题,也难倒了陆逊。原本庐江郡丞陆俊挺合适,但各大世家中,就有陆氏一门旁支,姓陆的当了头,谁不担心你会厚此薄彼,搞利益输送?这个头。只能是既有人望,又与各大世家没有太多利益纠葛的人,才是最适合的。

    结果就在这互相扯皮与不信任过程中,灊山贼攻击日渐加剧。正当陆氏叔侄一筹莫展时,刘晔的出现。带来了转机。无疑,刘晔完全符合所有条件。故此陆逊甘冒被贼兵围攻之险,急赴乔坞,请求刘晔帮助,将皖城左近的各世家联合起来。

    刘晔闻之笑而摆手:“我不合适……”

    陆逊大急:“先生天下名士,无人不知。前有手刃郑宝,后有说降黄祖,胆识兼备,智勇双全。先生若不合适,还有谁人能胜任?解民倒悬。造福桑梓,此乃大功业也,请先生万勿推辞。”

    刘晔大笑:“伯言真乃辩才,不过,伯言算说对了,还真有人比我更合适,并且,胜任有余。”

    陆逊惊讶不已:“还有这样的人物?在哪?”

    “就在这乔坞之中……”

    这时乔义满头大汗。慌张回报:“两位小娘子,还有那位马义士,独闯潜山贼寨了!”

    刘晔大惊失色。推案而起,直到陆逊连声催问,方苦笑道:“晔方才说错了,他不在乔坞,而在潜山贼寨。”

    与此同时,乔坞外也来了一支军队。虽只有百余人,却是生生杀退三支贼军巡兵。硬闯进来的,这便是护卫马悍考察的将军卫队与丹阳兵。直到此时。马悍的身份才由刘晔正式传达。

    乔公初闻之,手里那永远从容不迫的麈尾都掉到地上,连两个女儿身陷贼窝时都没见他如此失态。

    大将军这块金字一亮,下面的事就好办了。皖城首先响应,然后刘晔与陆逊分别赴诸坞游说联合。只不过,主题不再是拒贼,而是剿贼!

    事情出奇顺利,得知当朝大将军、江东新霸主被困,各世家家主人人踊跃,很快就集齐了八千人马,并为将军卫队提供了马匹。有了战马的龙狼悍骑,才能发挥全部战力。

    其实这八千人马中,真正有战斗力的人并不多,许多都是等同新兵的普通坞丁而已,守城守坞尚可,打野战败多胜少,攻城拔寨几乎不可能。不过,有马悍及将军卫队在贼窝里搅得天翻地覆,牢牢吸住、绞杀大量贼兵,一切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

    雷薄死,乐就亡,贼军溃,贼寨破。

    马悍身份已彰,自然不能再住乔坞,这会释放错误信号,令其他世家心存犹疑。最合适的下榻处,自然就是皖城官邸了。

    在这里,马悍一一召见安抚诸世家,并通过刘晔与陆氏叔侄的努力,得到皖城诸势力人力物力上支持,所俘近三千贼兵,也交与皖城处理。

    此后,刘晔返回寿春,与袁胤再上灊山,最终迫使陈兰率余众投降,彻底消灭了这支纵横庐江的最大祸乱根源。可以说,马悍此番冒险,还是获得了相当大的收益,值了。

    十一月初,天气转寒。太史慈、荀攸亲率大军,前来迎接马悍。

    在马悍离开的那一天,各坞族老,皖城近万军民及乔坞居民,倾城而出相送。

    大乔与小乔默默伫立于乔坞城头,无语目送。

    这时,两骑快马离开大队,飞驰而至。二乔认得,正是那个人身边的两个侍从,分别叫阿苏与石天保的。

    二人各举起一个盒子,高声道:“这是大将军送给二位小娘子的。”

    不一会,两个盒子送到二女面前,分别打开,里面的东西,令姊妹俩又好气又好笑。

    什么东西?大乔的盒子里盛着一把黄金柄匕首,小乔的盒子里则是一具精巧的连发手弩。俱为辽东出产,龙狼装备的精品。但这些东西,送给将领或士人,倒是很好的礼物,但送给二位佳人,可就太那啥了……

    蓦然,二女目光一凝,东西取出,盒子底下各有一张字条。

    大乔:“山重水复。”

    小乔:“柳暗花明。”

    小乔不解道:“这是什么?字迷么?”

    大乔淡淡一笑:“不知道,我们就等着,或许有朝一日,他会亲口解答。”(未完待续)

    。。。

    div

    /br

第四百一十二章 【将 战】() 
(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014、ufgqwwp、大松客、真不知道叫啥了、醉臥江湖君莫笑、lj88888888、looyio、)

    ~~~~~~~~~~~~~~~~~~~~~~~~~~~~~~~~~~~~~~~~~~~~~~~~~~~~~~~~~~~~~

    马悍在庐江全力剿匪,会稽的孙权、周瑜也没闲着,加紧了转移步伐。

    为何要转移?嗯,其实这句话应当是为何不尽快转移?

    会稽,也就是现在的江浙一带,在汉末其实是块绝地。浙水以北很发达,邑县林立,十分密集。而浙水以南,直至闽南一带,全是烟瘴之地,千里少人烟,百里无一县,各种土著部落错综复杂。任何一个外来势力,都不可能在这片地方生存,更别提发展了。

    可以说,眼下江东孙氏已经被逼入了一个绝境,只要马悍的南征准备工作完成,就可以与之争夺浙水控制权。倘若孙氏战败,浙水被截断,那么整个江东集团就会被完全堵死在一片方圆不过三百里的狭小地带。没有战略缓冲,也无后路可退。东面是大海,南面是蛮荒,北面是强敌,西面……西面是唯一生路,设若浙水一失,这条唯一生路也会被掐断。到那时,江东集团上下,也就只剩两条路:或集体跳海,或上山当野人。

    向西,争夺生存空间,甚至把整个江东势力转为江西势力,亦在所不惜。否则。一旦马悍平定庐江,龙狼掠火军尽数渡淮,龙狼徐林军在丹阳完成江东舟师整合,数万大军压境,一切就晚了。

    周瑜很早就看出这一点。所以早早派出程普、韩当,攻略豫章。占领彭泽、柴桑两处重要江口,为全势力西迁奠定基础。

    十一月,周瑜率二万舟师,沿浙水西向,杀入鄱阳。与此同时。柴桑的程普,彭泽的韩当,也尽出大军,如三支利箭,直指豫章郡治南昌。

    十一月中。在没有发生实质性接触战斗的情况下,豫章太守华歆举城而降。

    这倒不能完全怪华歆,主要是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南昌的兵力连敌军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而且缺乏战斗意志,无良将无悍卒,不降待如何?但华歆也需要担很大的责任,实际上此前马悍已派出使者。提出要派军队协助华歆,却为其拒绝,很明显是怕被趁机夺权。结果这一下别说权力。连地盘都没了。

    十二月初,冒着严寒,整个江东集团展开迁徙,沿浙水及南岸,水陆并进,将主要军政部门及家眷全部西迁。而会稽只留下少量兵马做为牵制。由于此时浙水完全由孙氏所控制,龙狼军虽于北岸布置有数千军队。却也只能目送,无法阻止。

    豫章被占。孙氏西迁,最着紧的不是马悍,而是黄祖。这代表着这位江东世仇,已经来到家门口,彼此之间,必有一场决死之战。

    建安五年末,江夏太守黄祖,分别向名义上的上司大将军马悍与实质上的上司荆州牧刘表,各上一道表折,请求双方相助,共拒孙、曹、刘三股外来势力。不过黄祖也知道,刘表顶多只是道义上谴责一下,或派使者斡旋,想从他那里得到实质性支持,那是老猫嗅咸鱼——休想。

    别的不说,曹操与刘备,就是他刘表放过来的,莫当他黄祖是瞎子。所以他把全部希望,放在江东的马悍身上。并于岁末之际,派出长子黄射,以贺岁首的名义,前往宛陵,拜访大将军。

    ……

    岁末的江东,天气虽冷,但与雒阳比起来,还算暖和,甚至都没下雪,只结了一层薄冰。

    宛陵府寺,挂在檐前的冰柱慢慢销融,一滴滴往下滴水,敲打在石阶的凹痕上,发出箜箜的清音。

    大堂之内,马悍安坐于案牍后,室内有铜架烛台,灯光明亮,但没点火炉。这倒不是马悍艰苦朴素,而是江南的气候于他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从辽东混出来的人,这点寒意,也就刚够提神。

    马悍此时正在看一封来自雒阳的家书,信是万年公主亲笔所书,半篇在絮叨两儿一女的稚趣,半篇在述说阖府诸女的相思之情。只在信末,提到天子的身体越发虚弱,很令人担心。而更令人担心的是,无论是伏皇后,还是董贵人,都没有孕育龙种的迹象,真担心这一脉会绝嗣……

    安静的冬日,靠着舒适的软垫,阅一笺家书,感觉总是温馨。马悍连看好几遍,嘴角勾起微笑,但当他再一次看到信末时,眼睛掠过一丝阴翳。放下家书,从案上黑色匣格里的最底层,翻出了一封口处插着三根涂成红色羽毛的书信,那是由鹰眼发来的最高等级红色密信,执笔人为贾诩。

    作为情报,宜短不宜长,尽可能用最少的字,把意思说清楚。所以这封情报经过转译,只有短短一句:“宫中密报,天子咯血,无故昏厥,如是者三。”

    这是危兆啊!

    马悍伸手直揉额头,建安六年就要到了,新年将至之际,却接到这样一个消息。这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这意味着南征之战,刻不容缓,只希望这位小舅子能撑住,好歹要撑过明年。

    这时阿苏入内禀报:“走了一个,来了一个。”

    “嗯?”马悍抬头,这话有点没头没尾。

    “华太守走了,黄公子来了。”

    华太守自然就是华歆,献城之后,他得到孙权的盛情款待,力邀其留下任职,必有重用。只可惜,以孙氏此时的实力,实在令人提不起兴趣。所以华歆毫不迟疑离开豫章,北返雒阳。途经丹阳,拜会马悍。

    对于这个失城失地的家伙,马悍并无兴趣。只是循例召见。经过交谈后,发现此人热衷权势,缺乏风骨,不过在政务上倒很有一套。属于那种可利用不可重用的人。于是敷衍一番,打发他回京。让他找贾诩安排。这样的人,或许贾诩最喜欢用吧。

    至于黄公子嘛,呵呵,来得正好。马悍放下书信,颔首道:“请他进来,嗯。添盆火吧。”

    黄射年约三旬,面孔微黄,眉骨很高,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看上去人较瘦,但骨架很粗大。此人在江夏人称“黄面虎”,果然人如其名。

    尽管此前黄射对这位大将军的情况已做了不少功课,但此时相见,还是倍感吃惊。这也太年轻了,似乎还没自己大,居然就是大将军了?而且这还不是因为他是大汉第一外戚的缘故,而是实打实的实力诸侯。便是当年的董卓,亦远远不及。

    想到眼前这个人手里拥有的强大实力,以及这段时日以来。他对江淮诸势力的狂暴打击,尤其是与黄氏征战多年的宿敌江东孙氏,都被逼得两度迁移。这实力,想想就令人胆寒。

    黄射趋步上前,垂首向马悍深深一揖:“江夏黄射,拜见大将军。”

    马悍肃手做了个请入坐的手势。黄射谢过,入左席。

    马悍拿出此前刘晔送交的黄祖盟书。缓缓念道:“……拜安南将军,爵乡侯。永镇江夏,岁收一赋,提供兵甲,共剿江东……这就是黄太守的要求?”

    黄射慨然道:“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