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目光灼亮,习惯性捻须,猛然醒觉手上还端着个酒爵。结果漂亮的胡须沾上了果酒……不过这时候贾诩已浑不在意这个了,因为马悍下面的话,令他心腔如受重锤。
“幽州公孙瓒。其势已颓,无非苟延残喘而已。冀州袁绍,其势为天下群雄之冠,一旦攻灭公孙氏,必将兴渡河扫平天下之志。兖州曹操、吕布相争,吕布必败,曹操惨胜。吕布败后只有一条路,奔徐州,投刘备。刘备新主徐州未久。根基未稳,正需一头猛虎为其守门户。吕布最合适不过。如此,数年之内。曹、吕、刘相争仍急。扬州袁术,其势略逊于乃兄,但此人志大才疏,手下无人,虽能雄于一时,但以吾观之,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焉。荆州刘表,单骑入荆,结纳豪族,统合江表,水陆并举,带甲数万。然其人为守成之辈,安内有余,御外不足,兼受世族制肘过甚,难有作为。其余如西蜀刘璋、汉中张鲁,自守尚难,不足为虑。而三辅李、郭,西凉马、韩之流,不过乱世投机之辈,败亡之速,便在眼前……”
马悍侃侃而谈,从天下大势,到各方诸侯秉性才具,麾下人才任用,兵力强弱,治下民生等等,无所不包。
贾诩似是听得呆了,捻须之手,久久不动,突然发问:“如此天下,马君可有意乎?”
马悍笑了笑,长鞭将地图一圈:“天下如局,诸侯为子,我马悍力争当那执棋之人。先以边角成势,然后——一子定中原!”
啪!鞭梢重重点在雒阳!
这是马悍首次对人说出自己对天下局势的理解与个人野望,他不怕贾诩说出去。自打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三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毒士贾诩之后,马悍便已打定主意,要么,就收了他;要么,就杀了他。总之,绝不会放任此人从自家掌心溜走,逃到他人势力之下。
马悍并不担心贾诩的忠诚问题,好像贾诩这样透识人心、聪明绝顶之人,心里最清楚不过,什么样的人,最值得追随。
眼下的贾诩,正好是无主之人,迫切寻求新主公。从历史走向来看,他下一个要投的,是段煨;再下一个,是张绣。这两位无论哪一个,都不堪辅佐,以贾诩之能,会看不出来么?他只是没得选择而已。
贾诩要投,只能投乡党。这是三国时代的常态,重亲属,重乡党,非此二者极难得到重用。幸好,马悍算起来与贾诩也称得上半个乡党,扶风隔壁就是凉州,这个招揽人的硬件,马悍算是具备了。
现在,贾诩有了一个新的选择——马悍!
这个人,具有符合贾诩心目中乱世霸主的一切条件——有扎实的根基、充足的粮秣、强大的兵力、充沛的兵源……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有着令人吃惊的野望,同时又有足够的才具来衬垫这野望。他对天下大势的走向与分析,许多都与自己不谋而合,有些更深更透,彻底颠覆了他初见马悍时的所有感观。
贾诩以他从未走眼的识人之能,可以断定,此人的确是他前所未见的极具雄主潜力的人杰。更难得的是,对方显然对自己极为器重——那一番话,可不是对谁都能说的。贾诩毫不怀疑,只要自己嘴里吐出半个“不”字,必定走不出这个屋子。
那么,是要再观察一段时日,还是果断依附呢?
马悍双手负背,踱至贾诩面前,俯身逼视这位无双毒士,目光灼灼:“我不会、也不想说什么得遇先生,如鱼得水之类的话。我只要先生明白一点——我需要你!而你,也需要我!”(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布 局】()
(感谢大盟、赵无恤2014、ufgw、s0514024、佛祖不见了、贵贵大乖乖大力支持!)
~~~~~~~~~~~~~~~~~~~~~~~~~~~~~~~~~~~~~~~~~~~~~~~~~~~~~~~
天刚蒙蒙亮,乌追派人前来禀报,发现一支人马,自东向西,往长安方向而去,看旗号装束,是匈奴右贤王部。★,
匈奴人?马悍一抬眼,正看到贾诩推开而出,笑着打了个招呼,道:“看来曹阳亭外的大混战结束了,不出意料,白波军败,匈奴遁逃。”
贾诩点头道:“李、郭虽非将才,但麾下将士多为董相国留下之西凉锐士,非白波寇所能比,有此结果,不足为奇。”说到这里,贾诩顿了一顿,看了马悍一眼,意味深长道,“主公驱虎逐狼,白波已遭重创,回雒阳之日,便是除此疥癣之时。”
马悍笑道:“白波不足为虑,但要如何应对西凉军,还需先生多多筹谋,为西凉军谋一条光明出路。”
贾诩轻叹:“西凉军为大汉第一等劲旅,本是国之利剑,奈何天子暗弱,朝无贤能,以至太阿倒持,伤人伤己……大汉朝需要一个比相国更英明睿智的雄主,方可收束西凉,底定天下。”
纵然世人皆恶董卓,呼之以“国贼”而不名,但对贾诩而言,若无董卓,他也不会有今日之地位。站在他的立场,始终对其保持应有的敬意。难得的是,马悍也对此表示认同。董卓执政虽然乏善可陈,但纵观他的后继者,一个比一个不堪。在历史上,几个山贼李乐、胡才、韩暹之流。竟然还把持了朝堂一段时间,简直是乌烟瘴气,令人不敢想像。
马悍昨夜已与贾诩达成一个共识:大汉朝堂,殛需一个强势权臣,统合百官,号令天下。这个人,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要有属于自己的领地、要得天子信任、同时还要得到世家、百官的接纳。而马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操作得好的话,完全能够成为大汉中兴权臣。
而被马悍尊为谋主。负责实际操作的贾诩,一想到能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隐于幕后、拨动天下,浑身不由得涌起一股强烈的快意——这感觉,太爽了!
贾诩一旦决定投靠马悍,便一步到位,绝不拖泥带水,非但口称主公,更完全将自己摆放在谋主的位置上。积极出谋划策。这一点,也是马悍很欣赏的地方。
马悍与贾诩用过早餐之后,在室内放上两盆火,温上一壶酒。一同就目前的局势展开讨论。
昨夜二人讨论的是天下大势,以及本势力的未来走向。而今日讨论的议题,则是目前局势,先定下一个近期目标:收拾白波军与西凉军。不把这两个毒瘤割掉。所有的计划都无法开展。当然,对二者的手段,又有所区别。一手打,一手拉;原则上是打白波军,拉西凉军。具体怎么打、怎么拉,就看贾诩这位深谙西凉军一切内幕、并有着相当人望的军政全才的手段了。
时近午时,卫士来报,槛舸已修葺完毕,可以启程了。
于是马悍谢过里魁与村人招待,并留下二十石谷粟以谢。在这斗米数万钱的艰难时期,这二十石谷粟,可为全村续命,村人感激涕零,阖村跪泣叩谢,扶之不起。
贾诩在一旁捻须而笑,入主朝堂,这三辅之地绝对是重中之重,随时随地不忘收笼人心,这位年轻的主公,不止是勇武绝伦而已啊。或许自己这一次,不用再换主了……
槛舸的帆重新挂上,桅杆外部受损,但加固之后,再使用几个月还是没问题的。千石船只,当然不可能将所有人马全装载上。基本原则是人乘船,马行岸,四百多匹马,最少分出一队狼骑牵引看护。
不过,船只所行方向却不是东归,而是西去。西去的目的只有一个,前往霸陵,将贾诩的族人一并接来,共赴东都。
贾诩此次西行,原本的计划就是赴霸陵将族人接出,然后前往华阴。前番同郡的宁辑将军段煨曾向他表露过招揽之意。实在无处可去的话,恐怕也只有暂且栖身于此。当然,现在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只剩最后一个:赴霸陵,接族人。
从风陵渡到霸陵,陆路大约二百余里,水路反而远一些,超过三百里,而且从华阴至郑县(今陕西华县)这百余里水路,正是天下闻名的黄河九曲十八弯,滩险流急,最是凶险。
故此,贾诩提出将船泊于华阴,留下部分守船人员,其余人等,弃舟就步,自陆路奔霸陵。而他则拜托驻守于华阴的宁辑将军段煨,代为看护船只,直至返回。
贾诩的提议稳妥而周全,马悍自无不允,同时也接受贾诩的建议,一同前往华阴,拜访段煨。
从贾诩的介绍中,马悍大致了解到他的这位乡党年纪与之相近,为董卓的老部下,西凉军宿将。这段煨自董卓时代起,就一直驻守华阴,其主政华阴五六载,勤修农事,不兴兵戈,极少掳掠,所辖之地,百姓得以安乐,算得上是西凉将领系中的一个难得的人物。
当然,时间到了兴平年间,中原大旱,李、郭屡次兵乱,把三辅之地折腾得不成样子,华阴的安乐局面,也是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段煨对李、郭等人,也是极有怨忿的。
其实西凉军阀之间,互相攻伐是常有的事,上个月天子车驾途经华阴之时,杨定就曾联合董承杨奉等人,与段煨大打出手,如果不是李傕、郭汜大军突然出现,还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
“段文安勇而有信,其部将士多为诩任讨虏校尉时的旧部,其所驻之地更是接连东西二都的枢纽要道……”
贾诩只说了半句话便住口不言,马悍会心点头,这段煨,用得好的话,绝对可以给李、郭背后来上致命一刀。
申时初刻,马悍与贾诩、徐晃及一队狼骑,来到华阴东郊,太华山下的军营前,拜访段煨。
段煨通常在军营与县城两头跑,军政大权都不放手,不过这两天却呆在军营里,哪里都不敢去。原因很简单,都是匈奴人闹的。
从昨夜到今晨,他已接到六起匈奴人寇抄本县乡亭,甚至屠村的报告。他当即派出一营七百步骑,驱逐匈奴人。双方共有三次小规模接战,互有死伤,匈奴见讨不到便宜,便越过郑县,往长安方向而去。为防匈奴人去而复返,段煨顶盔披甲,老老实实呆在军营里。
申牌时分,段煨听到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在通报之后,一个背插小旗的哨探什长入帐禀报:“禀将军,发现一支骑兵……”
“匈奴人又杀回来啦?!”段煨腾地站起,神情既惊且怒。
“呃,不是匈奴人,是文和先生。”
“文和?”这信息转换也太突兀,段煨眨眨眼,好一会才想起是谁。转怒为喜,开怀大笑,“他那么快就来了,哈哈哈!好,备马,本将要亲自出迎。”
段煨开心的笑脸,在见到贾诩那一刻就笑不出来了——贾诩身后的确有一支看上去颇为精锐的骑兵,但他所处的位置,却在一员骑将身侧靠后,一看就是从属的身份。最最重要的是,他从未见过这员骑将。
段煨当然不可能认识西凉军所有的将领,但以贾诩的声望身份,却只能靠边站的,至少也得是将军级别,他有哪个将军不认得?
“我是大汉右将军、光禄卿、襄平侯、辽东太守,马悍马惊龙!”马悍催马上前,自报家门,拱手笑道,“宁辑将军,久仰大名。前番天子遭李、郭二逆煎迫,多亏将军施以援手,天子铭记于心,曾言他日必有恩赐。”
马悍这一连串名头,对段煨而言,算不上什么,但他所表现出的,与天子似是十分熟络的语气,却令段煨不敢造次,连忙回礼,眼睛直瞪贾诩,满是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