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远程轰炸机的姓能,大概就和美国的b…17差不多吧而很明显的是,如果是b…17的话,长崎也就算了,但是想要从山东飞到东京的话,单靠b…17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不过如果是在釜山起飞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如果是从釜山起飞的话,不要说轰炸东京了,就是在多转一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想到这一点后,在座的人也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
对于中国,曰本政斧还是很警惕的,所以当见识过中国轰炸机群的威力后,曰本政斧也曾经苦思过解决的办法,这其中包括开发新型的大口径高射炮。
比如说射高为10420米的99式88mm高射炮,射高为10500米的十四年式105mm高射炮,射高为14000米的三式120mm高射炮和射高大于19000米的五式150mm高射炮另外除了零式外,曰本还开发了紫电、雷电、震电和疾风等战斗机、截击机,这些飞机也都有能力对早期型号的大型轰炸机造成威胁。
咳,其实h…40也一样,虽说h…40的最大升限和b…29一样,都是12000多米,但是在载弹后h…40的实用升限却是10000米左右,通常都是在9000米,而这恰恰是曰军的拦截范围内另外在这个高度进行轰炸,其实效果很不好,不然的话后来李梅也不会选择在夜间进行低空轰炸了,不过这点还没有将h…40投入实战的国防空军却是不清楚的————————————————————
会上的人听了嶋田繁太郎的话后,纷纷茅塞顿开,东条英机更是高兴的点点头。
当然,他高兴仅仅只是因为不需要放弃朝鲜了,作为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对东条英机来说放弃朝鲜显然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要知道,东条英机的顽固和不服输可是出了名的,历史上他小学院时期的老校长深井鉴一郎回忆起当时的东条英机时就曾说:“东条君是属于好打架这一窝的,要论成绩,是排不到前一二名的,可是论顽强和不服输,那确实是属第一的。”
“可是”
就在东条英机赞许的朝嶋田繁太郎点头的时候,在座的一个人却开口道。
“中国人在东北不但有大量的兵力,而且也装备了大量的坦克,如果非要保住朝鲜的话,会不会”
不等在座的几个陆军将领跳出来大叫什么“武士道精神”,一旁的一名陆军将领已经开口道。
“这点请放心,朝鲜北部地势多山,并不适合坦克的大规模使用,所以想要在朝鲜北部挡住中国人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么说着,这名陆军将领看向了东条英机。“不过就算这样,在朝鲜的部队还是需要装备一定数量的反坦克武器,不然的话损失就太大了”
就像他说的一样,朝鲜北部地区地势多山,并不适合大规模使用坦克,尤其是那些吨位超过40吨的重型坦克,而目前国防陆军装备的主力坦克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超过40吨的听到这名将领的话,东条英机也点了点头。
“这点到是可以放心,很久前我们就已经从德国引进了88毫米高炮的生产技术,兵工厂那边也很早就开始生产了,如果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将这部分高炮调到朝鲜去”
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由于对国社政斧的警惕,所以为了应对国防空军的威胁,曰本人曾经研制了大量的大口径高射炮和可以拦截轰炸机的战斗机和截击机。
而和轰炸机的威胁相比,曰本人更早认识到的还是来自坦克的威胁。
毕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国防陆军就已经将坦克投入到了战场上,而且在坦克的技术方面一直走在最前列,这上面哪怕是现在把坦克运用的炉火纯青的德国人也无法相比。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曰本人在反坦克技术上一直都很下工夫——————曰本和中国不同,可没那么多的资源去造坦克,所以只好在不那么耗费资源的反坦克技术上下功夫了。
不过最早的时候,曰本人主要装备的还是小口径的反坦克炮,主要用来对付国防陆军装备的15式和16式坦克。
直到西班牙内战时,十分重视反坦克技术的曰本人注意到了在西班牙战场上出现的88毫米高射炮,88毫米高射炮有纪录的第一次被使用在地面目标上是参加西班牙内战的秃鹰军团。
当然,第一次让这门炮开始建立起广为后人所知的反装甲名声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入侵法国的黄色作战当中,隆美尔是其中一位在诸多文献与纪录当中被提及如此使用的指挥官之一。
在西班牙内战中,曰本人注意到了这种高射炮优异的反坦克能力,也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曰本人从德国人手中引进了88毫米高射炮的生产技术目前的99式88毫米高射炮,就是这一引进的成果。
事实上在历史上曰本也曾经有过99式88毫米高射炮,只不过这种高射炮却是从当时的国民党部队手中缴获的,在缴获后命名为99式高射炮……!
根据曰本人私底下的计算,88毫米炮如果反坦克用的话,在有效射程内摆平当世全部的坦克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东条英机会有信心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一战的时候,中国和曰本曾经爆发过两次冲突,一次是山东战役,一次是库页岛冲突,两次冲突中曰本都是大败而归。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两国当时的关系相当紧张,尤其是在关东地震后更是如此,要知道当时的“东京惨案”可是震惊世界而正是出于中国可能对朝鲜发起袭击的担心,所以在那之后曰本人曾经在朝鲜北部修建了大量的工事。虽然后来没几年两国的关系缓和了许多,但是在朝鲜的工事却一直都是加强而不是削弱,毕竟曰本政斧的高层从来都没有对中国放松过警惕。
这也是东条英机放心的另一个原因,多山并且不适合坦克使用的地形,坚固的工事在加上88毫米高射炮这样的反坦克利器,东条英机对自己的部队还是很有信心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也有信心了”
听到东条英机的话,虽然附近的几个陆军将领都在那里不屑的嘟囔着什么武士道一类的话,不过刚刚开口的陆军将领却笑着点了点头。
说到底,毕竟不是每个陆军都是马粪的,虽然曰本陆军的正常人的确比较少“好,既然已经做出决定了”
这么说的时候,东条英机看了在座诸人一眼。
“那就尽快进入战备状态吧,尤其是在朝鲜的部队,一定要挡住中国人的步伐,决不能让他们搔扰到天皇陛下的安静!”
“是!!!”
————————————————————
“记住,哪怕是降低一部分要求,也一定要尽快和美国人、英国人还有俄国人达成协议”
就在曰本那边还在因为泰国人的警示而进行着会议的时候,燕京这边也在如此道。
对于严光来说,如今唯有在同盟国一方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前,先和同盟国还有俄国敲定协议,才算是挽回损失的最好办法。
要知道原本严光可是准备在同盟国还有俄国人身上好好的敲一笔的,毕竟这个机会真的是不用白不用,不用的话就真的浪费了。
只不过现在
既然曰本人已经提前得知了自己的计划,那就等于自己已经和轴心国翻脸,这个时候就算自己不去和同盟国还有俄国结盟,自己也不得不和轴心国对着干,在这种情况下同盟国还会和自己签订条约那才有鬼所以
一切必须尽快
在得到严光的命令后,外交部的官员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根据严光的命令他们还是加快了和同盟国还有俄国的接触。
在降低了相当一部分条件后,这种接触获得了许多成效,不过同盟国和俄国人也很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人降低了条件,要知道原本国社政斧提出的条件都是诸如割让夏威夷或是苏伊士这样的苛刻条件不过不管怎么说,国社政斧这边降低了条件,对同盟国和俄国人来说总是好事一件。
而另一边,正对着莫斯科猛攻的德国还有配合作战的意大利也得知了这件事。对希特勒来说,眼见着莫斯科就像一个快要垮塌的建筑一样,可是不管怎么用大锤去抡打,它就是不塌,这让希特勒十分的恼火。
当然希特勒更恼火的,还是国社政斧对俄国人的支持,事实上如果不是国社政斧一直对俄国人进行支持的话,俄国人根本就坚持不到现在。当然,如果没有国社政斧对德国的支持,恐怕现在德国人也已经在俄国人的反攻下败退了不过希特勒并不清楚这点,所以他只是在恼火着国社政斧对俄国的支持,而曰本人传来的这份情报更是点燃了希特勒胸中的愤怒。另外最近一段时间的胜利也让希特勒志得意满了许多,自认为就算没有中国的支持也能读力摆平俄国。
所以在看到这份情报后,希特勒只是愤怒的对他的将军们道。
“宣战,宣战,这次一定要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些中国歼商!!!”
没错,歼商,对希特勒和不少德国人来说,两头倒卖军火的中国人就是一群该死的,可恨的歼商!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协议达成()
在顾维钧的面前,威尔逊正紧紧的盯着他,就连上面的一点表情变动也不敢遗漏而在威尔逊的面前,顾维钧却是一副十分轻松的姿态。
“那么,威尔逊先生,您觉得如今的提议怎么样?”
虽然事态已经十分紧急,严光甚至提出了哪怕是降低条件也要尽快达成的要求,但是顾维钧还是故意做出这么一副姿态。很简单,有求于人的一方总是会落于下风的,要是自己真的表现的很着急的话,恐怕对面反而不会那么容易和自己达成协议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另外一边的威尔逊,虽然有些怀疑的看着顾维钧,总觉得在他那副轻松的姿态后面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我不正是为此而来的吗”
中国和同盟国还有苏俄的接触,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这种早,甚至能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当德国人横扫欧洲,只用一个月就将法国灭亡的时候。
而等到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开始执行“巴巴罗萨作战”,另一边的曰本也进行了“珍珠港作战”时,这种接触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
认真的讲,同盟国和苏俄对中国的支持的确是相当的迫切,然而由于严光的要加太高,所以这项协议一直都没能达成。
譬如说,严光曾经要求西方势力彻底退出亚洲,并且要求美国将夏威夷还有在太平洋上的绝大部分岛屿都割让给中国等等虽说同盟国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完全处于下风,但是这样的条件还是不能被同盟国接受的,因为接受这样的条件和同盟国战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事实上如果现在同盟国就和德国和谈的话,恐怕得出的结局也会比现在的这个好上许多。而对严光来说,虽然这并不是他的底线,但是他也乐得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趁火打劫一番。
然而在这个时候,泰国人的背叛却弄乱了他的计划尤其是若是同盟国和苏俄得知了这件事情的话,是绝不可能会同中国签订类似的条约的,毕竟中国的参战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哪怕不是为了对付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