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极品赘婿-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寒那边也是制造机全力开动,他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杨元良给的羊毛纺纱机,大辰皇朝的江南地域更加不用说,制造机也是全力开启。

    南果的皇帝今年有四十多岁,他可是掌控着周围几个国家动向,听见属下来报之后,十分的高兴,命令全国不许多种一棵桑,而是全力的种植粮食,准备来年周边这几个国家粮荒的时候涨价。

    杨元良这边也是在全力的耕种粮食,这到不是在乎涨价,而是为了屯粮去占领印尼岛,在岛上搞建设没有粮食不行。

    杨元良现在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弱化版的丛林刀,而且课程也变成给自己的学生们上丛林生存课。

    杨元良的两百仆役名额也没有浪费,招募了一群精壮的良家子弟开始训练,训练的内容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是把他们扔进丛林中,只给一把刀活过十天,要是觉得活不下去了就燃信号烟,这个人就算是被淘汰了,杨元良再换一个人来顶替他。

    半个月后,这两百个人终于训练出来了,杨元良就开始给他们上思想政治课,基本就是早上锻炼体能,中午下午休息,让他们在一起培养感情,傍晚吃过饭的时候,让政委给他们上课,课上到半夜让他们休息。

    杨元良自己这些天,全力的在制造钢制的机床,青铜机床只能凑合用,能把钢制的机床造出来,以后生产效率才会提高。

    “哎!粮食又涨价了!”一个勤劳的自耕农秦老汉,上街后发现粮食又涨价了,心中是苦不堪言,自从家里种植了桑树之后,赚了两年的钱,这东西一涨价,所有赚的钱又全都吐了回去。

    “布匹也涨价了!这日子没有办法过了!”一边的孙大妈也是发出了同样的一声哀叹,孙大妈家是一个做短工的,全都指望几个儿子养活,想要给小孙子添一块布,都卖不起东了。

    现在生活在大辰皇朝的普通老百姓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收成好了,反而钱还不够用了;以往种粮食都能养活自己,现在种了桑麻反而养活不了自己了。

    而那些种了粮食的老百姓也不好受,随着物价的上涨,种的粮食扣除租子之外,根本没有剩下多少,唯一好过的就是工厂中的工人。

    现在工厂中的工人都和杨元良学会了,管吃住然后半年给一点银子,做工抵租子,现在很多人都挤破了头往工厂里面去。

    杨元良在广州的三个砖窑厂,一个橡胶厂中已经人满为患,机床做出来之后,杨元良没有着急炼钢,而是开了一个小小的铁匠铺子,不对外售卖任何的东西,全力制作母床。

    来到广州有三个月左右,赵家人的事情基本上是解决了,杨元良现在开始招募医生,给他们上课,讲解热带丛林之中要注意的东西。

    这天杨元良正上着课,突然有一个年纪不到二十五六岁的郎中站了起来:“杨老板,你说的这些东西和我家老祖宗留下的一本书中写的差不多!”

    杨元良一听这话,就让他把书给拿来了,一看这本书是一个人物的传记,简述的是海员外的一身,这种传记流传的不算太广,没有什么价值,这个郎中的祖上可能和这个海员外有点渊源,书才能留下来。

    书不厚,看完之后杨元良感慨良多,这个海员外是一个早期的探险家了,他为了找到天之涯海之角,带着船队朝着未知的彼岸出发,路上经历了什么杨元良不知道,能知道就是他把沿途的风貌都给记录了下来,橡胶树也是他给弄回来的。

    让杨元良唯一可惜的就是,这个人后来死了,没有完成他的梦想,那一本传记就是他的后人请人给他写的。

    “按照道理说,武朝的时候船只比现在次一点,如果走运的话,是可以到达美洲,只是这个海员外不知道已经到了美洲,以为前面没有路了,原路返回,太可惜了……”杨元良合上书之后,这件时期就告一段落了。

    美洲是要去的,弄什么东西来杨元良已经是写好了清单,不过去美洲之前,必须要把印尼给打下来,不然没有良好的后方,待在广东不是长久之事。

    广东常驻的兵马就有十万,杨元良可不指望自己的几千人能够和十万兵马对怼若是海战则毫无压力,来一艘船炸一艘船。

    医生有了,工人有了,杨元良那一群熟知野外生存的仆从也有了,现在唯一缺乏的就是人,要是去岛上逛一圈没有什么问题,要是常驻下来,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口,这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问题。

    古代都讲究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这是儒家思想忽悠人的,就是为了把老百姓给拴在土地上面,让他们安分一点不要搞事情。

    除了有身份的人,一般人都不随便离开家乡,比如杨元良以前是一个秀才,再秀才之前是一个吏户,本身的身份就比较高,才能四处的晃悠。

    现在能四处走动的除了行脚的商人之外,就没有什么人了,人口是制约杨元良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印尼台湾海南都是蛮荒之地,老百姓不愿去。

    “先去造一个砖窑厂和码头再说!”杨元良打定了注意之后,觉得等这批医生准备好了,就可以带着工人起航了。

    杨元良决定用三个月的换人策略来做这件事情,就是让工人分批一个月回家一批,再来一批次,在岛上做功满三个月回家休息九个月这样的情况下,要好很多。

    “孟大壮!你是这次航海的领航手!你现在给我测一下经纬!”杨元良在课堂上面说完之后,这个叫做孟大壮的拿出一个日晷样子的罗盘!

    口中说到:“今天是八月三日,按照正午时分的太阳影长度可以得出……”孟大壮把怎么计算经纬度的方程式口述了一边,这种测试的方法是有误差的,但是误差不算太大。

    杨元良有完整的地图,所以各地的经纬度杨元良都有数据,再加上有望远镜等物品辅助,不会找不到印尼。

    其实这个时代的印尼早就被大食的商人给发现了,汉朝就和中原有来往,大食的商人不愿意带着船队去印尼那种荒凉的地方或者是他们还有别的什么目的。

    杨元良的船队不是去做生意,他是去种地殖民的,所以杨元良的船上带着的可是大炮炸药粮食和各种武器。

    大辰皇朝最大的海船可以载满三百人的船只,杨元良一共有七只,后面跟着略小的小船五条,这五条船上装载的是不太重要的物资,十二条船,在孟大壮的带领下,与八月二十号从广州港出发。

    这一次杨元良是打着做生意的名号让这些船出发,码头上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还是知道,杨元良这次可是下了血本,不知道弄的什么东西出海,去印尼那个地方。

    一伙大食的商人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弄了几只十分快的小帆船,跑到了南果,告知了南果的守军,想要在半路拦截这一队船只。

    南果的守军一听十分的高兴,打劫商船的事情他们可没有少做,杨元良可是名闻天下的富商之一,能够干一票真的是好极了。

    于是南果的军队派出三艘战舰朝着杨元良商会的海船追了过去,后面的大食商人也弄了几条小船跟着后面准备拣漏。

    大食的商人可不是什么好鸟,海商的贸易利润极大,整个东南亚甚至于非洲的生意都被他们垄断,他们早就像要弄杨元良,可惜大辰水师厉害,他们不敢去广东造次,这次杨元良自己跑出去,就怪不得他们了。

    船出海三天之后,杨元良和姚劲正在检验新造出来的大炮,杨元良就问姚劲:“按照时间算,现在我们的船应该接上火了把?”

    姚劲摸着冰冷的青铜炮笑道:“这谁知道,没有两个月根本就没有消息,这大炮可是一个好东西,不过我们的铜钱有点不够用了!”

第七十二章开炮() 
杨元良现在是直接拿白银置换铜钱,再把铜钱融了铸造大炮,这个办法看起来蠢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开采技术的限制,不用这种办法根本就没有大炮所用的铜。

    杨元良现在欠着外债好几千万两银子,到年底的时候恐怕债主就要上门逼债了,杨元良也是同样摸着冰冷的大炮说到:“这玩意就是用钱给堆出来的,不知道这一战能不能取胜,我怕那些孩子优柔寡断……”

    孟大壮在刘海洋叔叔的陪同下,带领着船队朝着印尼出发,这个时代的帆船已经很不错了,可以四面借风航行,只要不遇当头风,船就一直可以前进。

    “报告孟政委!后方发现几艘两百人的战船!”孟大壮听见瞭望塔上面传来的消息后,大吼道:“几艘是多少艘,你给我数清楚了!”

    “一二三……八艘两百人级,还有五艘一百人级,一共是十三艘!”听见瞭望塔上传来的确切消息之后,孟大壮果断的打旗语,让各艘船把大炮给拉出来,他自己亲自爬上了桅杆,用望远镜看着那些船只。

    “常大人,杨元良的船队就前方,那几个小黑点就是的!”南果的人还在窃喜,因为杨元良的船没有他们的快。

    杨元良的船只为了航海的时候稳妥,牺牲了一部分的航速,再者杨元良就是想要造战舰,船坞也不给他造,杨元良的船比战舰稳妥,吃水大速度慢,正好能够装载火炮。

    孟大壮通过望远镜把对方看的是一清二楚,这些船只的甲板上可都是带甲的士兵,虽然没有旗子表明身份,孟大壮也知道自己这是遇见劫道的了。

    孟大壮立刻命令所有船只停下,摆下圆形阵列,然后把炮口对外,这个时候船上的工人不干了。

    “孟大人遇见海盗了您要跑啊!我们这里也就几把柴刀,您停下来做什么?”

    “孟大人现在距离还远,我们挂上满帆一定能跑的掉!”

    “谁来救救我,我想要回家!”

    孟大壮看见满船的人都没有什么信心,用手拍了一拍大炮,对着众人呵斥道:“你们可知道此物是什么?”

    众人摇头,大炮的事情只有孟大壮和几个杨元良训练出来的野外生存专家知道,这些工人根本就不知道。

    孟大壮冷笑一声说道:“我的师尊可是神仙下凡尘,这可是他请来的天威神火,待会你们可不要炸眼睛。”

    孟大壮这样说也是有理由的,自从杨元良献佛之后,民间就流传杨元良是文曲星转世,对于这种说法,这些老百姓可以接受。

    不过大炮也就是一个青铜器,这些老百姓的心中算是安稳了一点,可担忧仍在,现在差不多已经可以看见火柴盒大小的南果战舰了。

    南果的水师势力很强,南果的地盘也比当年的大理要大很多,几乎整个越南老挝都是南果的地盘。

    南果的战舰上面也有重型的火弩,射程也还算可以最大五百米左右,上面射出的可是猛火油,也就是杨元良烧死北寒士兵的那种东西。

    杨元良的大炮可是实打实的青铜大炮,前口装药和炮弹,因为杨元良的关系,火药标准化,全都放在宣纸里面按照斤数固定,用的时候撕开一包。

    炮弹同理也是标准化生产的生铁蛋,放入口径一百五十毫米的青铜炮中,经过测试最大射程一千五百米,最大杀伤力在八百米左右,正负修正偏差不超过五十米。

    南果的船只一看杨元良的船只全都停了下来,摆成了扇形,这个带队的常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